誰敢說毛澤東時代沒有腐敗? 1960年,湖北省黃岡專區英山縣,財貿部門反貪污鬥爭,追回部分贓物進行公開展覽,多為鍋、碗、瓢、盆、鞋底子、手電筒、鬧鐘、暖水瓶、皮鞋、皮帶、皮帽等日常用品,最值錢的是一輛自行車。網友感嘆:那個時代共產黨的幹部真是清廉啊。新中國建國後,歷次政治運動,針對的一個核心問題,即整頓吏治。在人民民主監督體制下,對貪官污吏採取高壓態勢。千年以來,官僚貪腐問題靠法律解決不了,靠道德說教解決不了,靠人的自律解決不了。權貴階層過度侵占社會利益,最終只能變成階級武裝鬥爭,即改朝換代。統治者不革自己的命,那就等着被別人革命。毛澤東正是看透了中國千年興亡更替,因此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理論,發動文化大革命,依靠人民群眾監督整肅官僚集團,壓制權貴階層冒頭。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官僚集團通過軍事政變掌權復辟,權貴集團腐敗之風難以遏制。
1960年是中國最艱難的日子吧, 不說挨餓的事情, 光是勞動的艱難就可見一斑, 1960年夏,河南農民在打穀場打麥子,魏德忠攝。大家能看到農民手中的工具就是掃把,繩子。
高官的日子也不好過。不要把高校領導不當幹部, 要知道那個年代小學畢業就是知識分子。高校大學生是鯉魚躍龍門,高校老師都是高不可攀的, 何況高校領導了。 1960年夏,北京海淀區,中國地質大學高元貴等校領導,與師生一起在前八家村參加麥收勞動。大學生參加農業、工業生產勞動,這是毛澤東時代的教育特色,也是當今中國文人知識分子所深惡痛絕的罪惡,稱為對他們的迫害行為。
我們都知道自然災害餓死人與1958年的大食堂有關係。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1960年還有食堂, 而食堂又是什麼樣子? 1960年,貴州都勻,公社食堂。1958年8月中共中央通過《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鼓勵農村創辦公共食堂、幼兒園、托兒所、縫衣組、理髮室、公共浴室、幸福院、農業中學、紅專學校等組織。到1958年底,全國共辦農村公共食堂340多萬個,在食堂吃飯的人口占全國農村總人口的90%。1959-1960年由於全國遭受大面積自然災害,導致糧食產量下降。國家為了保證城鎮居民最低限度糧食供應,不得不在農村實行高徵購。農村的糧食供應因此出現困難,部分地區停辦了公共食堂。1960年11月3日,周恩來總理主持制定《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即“十二條”),核心是盡最大努力制止“共產風”,但對公共食堂提出“應該積極辦好”。1961年3月,毛澤東在廣州主持討論並通過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簡稱農業“六十條”。6月通過修正草案,確定農村公共食堂辦與不辦由社員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