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來得及之前-----預防下一個殺手的出現 (上) |
送交者: 楊虹萬維博客 2015年06月27日09:23:5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2015年6月17日晚,戴倫·魯夫(Dylann Storm Roof)震驚了全美國。這個23歲的年輕人,走進南卡州查爾斯頓市黑人教堂大開殺戒,接連開槍致死9名非洲裔美國人。如同每一次血腥事件發生之後,在眾多媒體的議論之中,退伍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專員喬·納瓦羅撰文,告誡人們學會識別殺人的某些特徵,預防悲劇的發生。
喬·納瓦羅參與調查類似戴倫·魯夫這樣的殺手事件,有二十五年的經驗。他指出,社會上爭論殺手的殺人動機是“恐怖行為”、“陰謀論”、““獨狼”“種族仇恨”、甚至把殺人歸於基因原因等等,都沒有點到要害。這些殺人犯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徵。只要人們懂得識別這些特徵,就能夠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這些特徵是:
自戀的性格特徵---這些人相信他們是特別的人,有權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什麼都懂,比人家都聰明,沒有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喜歡貶低別人。這些自戀的性格特徵在他們的言談舉止,與人的對話、交往中都能表現出來。
偏執的性格----明明自己害怕,卻貼上“恨惡”的標籤。特德·卡欽斯基(Ted Kaczynski)害怕科技,所以他恨科學家。蒂莫西·麥克維(Timothy McVeigh)標榜自己“恨政府”,所以炸了聯邦政府的大樓;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害怕穆斯林占領歐洲,殺了他痛恨的政治家的孩子。戴倫·魯夫害怕黑人,所以由恨產生殺機。
讓仇恨燃燒---偏執是毫無理由地恨---恨人、恨事,恨的牙根痒痒,恨得摩拳擦掌,以至於走火入魔,無法控制他們的犯罪行為。這也可以從他們的言語,甚至穿着上看出端倪。不論他們給自己的仇恨貼上多麼看似合理的標籤,他們看待人和事都是“非黑即白”---要麼是我的朋友,要麼是我的敵人。但是因為他們思維的不可理喻性,他們會把自己不認同的看作是威脅,進而胸中燃起仇恨的烈火,導致他們走極端。這是對社會和大眾最危險的事情。
收集傷痛---他們收集社會上真真假假不公平的、過去發生過的不幸或者做錯的事件,拿這些事件說事,表明自己仇恨社會有道理。實際上是為他們自己的偏執性格辯解。他們通過不停講述、發表言論、舉行集會等,不斷地把過去的傷痛變大,為他們日後的罪行為找藉口。
溝通---通過跟人的談話、日記里的內容、網上留言等等,包括身體語言、衣着打扮等各種各樣的溝通方式,都能夠看到他們對“傷痛”的想法、擔心、仇恨。只要人們留意,可以看到他們日後想要施行犯罪的線索。
武力解決---這些人認為他們恨得有道理,於是不斷積累過去的傷痛,暴力就成為他們解決問題的最有效辦法。他們不是尋找辦法解決由於自己偏執人格障礙,造成仇恨在胸中燃燒的問題,而是開始尋找武器,施行犯罪行為。這個時候他們是鐵了心要干一場了!
孤獨---實施犯罪前,他們都有一段時間是孤獨的:先是心理上孤獨,繼而不與人交往。這樣一來,誰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因為不與人來往,他們確保自己不受干擾,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自添傷,預備着用暴力解決問題的計劃。由於獨處,他們更專注於仇恨,不斷地修改着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方案。
定時炸彈---從自戀型人格障礙,伴着偏執燃燒仇恨,預備用暴力解決問題,這顆危險的定時炸彈已經安裝好了。這是時候,如果朋友、家人、熟人、鄰居等有所警覺,只要弄清楚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爆炸,拆掉這個炸彈仍然有可能。
犯罪行動---到了這個地步,這些人已經泯滅了良知,即便是把他們鎖在家裡,或者向警察報告等,也無法阻止他們實施犯罪行為。剩下的,就等着第二天看大屠殺的新聞了。
喬·納瓦羅作為與暴力犯罪分子打交道有經驗的政府官員,他提出識別罪犯性格特徵,從犯罪人的言行、情感、欲望等等中,找到蛛絲馬跡,預防暴力事件的發生。這樣的辦法當然可以阻止一些犯罪行為的發生;但是,這種辦法無疑是被動的。我們要問的是:自戀型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等等會走上犯罪道路的病態性格,是怎樣形成的? (未完待續)
楊虹:心理輔導學博士、心理輔導師。曾任西雅圖西華報、華聲報專欄作家。新浪網教育頻道國際學校駐站作者。《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作者 更多了解該書: http://www.rainbow-fans.com
資料來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moral-landscapes/201506/love-killer-very-evil-kid 《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信實文化出版社, 2014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4: | 老猿:英文學術寫作的要領-4 | |
2013: | 華人劣質中英文的典型—評yellow pitch | |
2013: | 孩子天份無可比性! | |
2012: | 知青看到的農民 | |
2012: | 職業假說:功能必然存在於選擇之前--論 | |
2011: | 看到什麼“寬容對待楊振寧”之類標題 | |
2011: | 江才健: 楊振寧為何選擇落葉歸根 | |
2010: | 是什麼力量能讓美國科學院院士忘了小學 | |
2010: | 古歷史最優秀的兩個詩人 一個是李商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