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18.煩惱不與如來藏相應
送交者: 小百合 2016年09月02日13:57:3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18.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未曾暫與如來藏相應

              --正昌老師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在此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道業精進否?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在這一集裡,聖 馬鳴菩薩將繼續為我們開示,對於真心如來藏的最後兩種邪見。


《大乘起信論》卷2

四者,如經中說一切世間諸雜染法皆依如來藏起,一切法不異真如;凡愚聞之不解其義,則謂如來藏具有一切世間染法。為除此執,明如來藏從本具有過恆沙 數清淨功德,不異真如;過恆沙數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本無自性,從無始來未曾暫與如來藏相應。若如來藏染法相應,而令證會、息妄染者,無有是處。


馬鳴菩薩舉出大乘經中的例子來說:一切世間數不盡的種種差別的不同染污法,都是依如來藏真心而現起的,世間所有的一切法,不管是無漏法、有漏法,還是無 為法、有為法,都是依這個如來藏真如心而現起的;如果離開了真如心,就不會有一切雜染法的現起,所以說一切法都不異真如心。這就是說,一切法與如來藏非 一亦非異。


既然一切染法都是從如來藏心體中所現起的,當然這一切法就不異於如來藏真如心,所以聖 馬鳴菩薩開示說:不異真如。從這裡來看貪慾的眾生,他們悟前去見婆須蜜多尊者時,心中是有欲塵的,也就是有雜染法的存在;婆須蜜多尊者就先以欲勾 ,以眾生中的欲貪雜染作為方便來接引眾生,但是最後一定會讓親近她的眾生,證悟他們自己的真如心如來藏。當他們找到自己的真如心後,現前就可以看到貪 欲等一切雜染法,都是七識心所有的煩惱法;而這些煩惱法連同七識心本身,其實都是真如心如來藏心體中的一部分,本來就是攝屬於真如心。讓他們證實自己所有 的這一切雜染法,跟真如心如來藏是非一亦非異,這樣後令入佛道


也就是說,既然一切雜染法都是真如心的一部分,當然染法不異於真如。譬如人身是包含身體的全部,所以有人要剁你的手腳時,你就會趕快跑,因為手腳與 身體非異。而一切雜染法,都是從各自的真如心中所出生的,也都依附於真如心,而在真如心的表面上不斷地運作,當然你不能夠說一切染法不是真如心,因為染法 畢竟也是真如心所有種種體性中的一部分。又譬如你站在鏡子前,鏡子上面映現出你的影像,這個鏡子所映現出來的影像,其實也是屬於鏡子的一部分,那你就不能 說鏡子所顯示出來的影像異於鏡子。


可是凡夫和愚人聽過了這段經文後,就會誤解經文中的真義,毀謗如來藏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就是妄識。因為一切法即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一切法; 既然一切法是染污的,阿賴耶識當然就是染污的心。因為一切法虛妄,而一切法即是阿賴耶識,所以阿賴耶識的心體就是虛妄的嘛!所以,月溪法師說第八識是妄 識,聖嚴法師也說第八識是妄心,乃至印順法師根本就不承認有第八識如來藏,他認為三乘諸經中所說的如來藏法,是 佛滅後佛弟子們所創造的說法,主張如來藏妙法的弘傳,是與外道的梵我、神我思想合流的結果。他否定了七、八二識的結果是:假藏傳佛教就可以用離念靈知的意 識心,來取代 佛所說的第八識如來藏正見;也使得應成派中觀等邪見論者,可以主張說不可知、不可證的意識細心即是常住不壞的心。


用這種虛妄建立的常見外道見,來取代 佛所說的第八識如來藏正法;這樣一來,就使得佛法從根本上轉變為常見外道法,使 佛說可以親證的如來藏深妙法,變成不可證的玄學虛妄之法。所以,月溪法師否定有第八識如來藏,這種邪見是對於佛法最嚴重的破壞。這都是因為他們只會從非異 的這一邊,來看待如來藏與一切法的關係而斷章取義,所以落入論中所說的一切法不異真如非異的一邊,卻忘了同時還有一個非一的道理存在。


為了幫助這類因為誤會而執著一切法不異真如的凡愚之人,聖 馬鳴菩薩開示說:

為除此執,明如來藏從本具有過恆沙數清淨功德,不異真如;過恆沙數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本無自性,從無始來未曾暫與如來藏相應。若如來藏染法相應,而令證會、息妄染者,無有是處。(《大乘起信論》卷2


馬鳴菩薩在論中為我們開示說:為了除掉眾生這種錯誤的執著,經中為大家說明:如來藏從無始劫以來,本來就具有超過無量恆河沙數的清淨功德,祂跟佛地的真 如法性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不異真如。因為,祂就是未來成就究竟佛道時的真如心,離開了這個第八識心體,你就永遠不可能有未來的佛地真如心可以修證。但眾 生還是不能理解而會懷疑:真如心既然是清淨性的心體,又怎麼會出生染法而與染法不異呢?所以,聖 馬鳴菩薩又不得不跟眾生詳細說明:超過恆河沙數的煩惱和染污的法,都是虛妄有,不是真實有的;這一些虛妄法本來就沒有自己能夠獨立存在的體性,它們從如 來藏中出生以後,仍然必須依附於如來藏才能繼續存在跟運作,但是如來藏卻從來不曾起過一念的貪瞋痴慢疑等種種煩惱。


換句話說,被如來藏出生的妄心七轉識等種種法,在世間存在跟運作的同時,顯現有種種的貪染;雖然如來藏出生了這些貪染的煩惱染污法,但祂卻從來不跟 這些煩惱染污的法相應。所以當你中頭獎時,正在很高興的時候,你的如來藏照樣不會高興;當你很生氣起種種煩惱的時候,祂也不會起煩惱;祂既不生氣、也不起 煩惱,既不會討厭、也不會歡喜,永遠如是離兩邊而安住,而且不是故意壓抑自己這樣安住的,是從無始以來就一直都是這樣的心性,本性就是如此的,不是修行得來的。


因此,聖 馬鳴菩薩開示說:如來藏跟這一些雜染法不曾相應過,甚至於短到一剎那的相應都不曾有過。如果如來藏這個心,祂是會與染污法相應的話;那麼諸佛菩薩讓人 去證得這個如來藏,說證到祂就能夠息滅妄想和染污,這一定是沒有道理啊!如來藏一定是本來自性清淨的,本來就不會與染污法相應的體性,所以當你證得祂以 後,轉變覺知心的自己這種染污的體性,而依止於祂從來清淨的體性,這樣才能讓妄知妄覺的覺知心自己,歇息自己是常住不滅的狂心而安住下來;這樣子狂心 頓歇以後,轉依如來藏的寂靜涅槃無染體性,你才能夠息滅妄染。因為恐怕眾生誤會,所以聖 馬鳴菩薩還特地開示說:如來藏真如心是從來不會與染污法相應的。這就是說,如來藏雖然含藏七識心相應的雜染種子,但是祂本身是沒有貪瞋、沒有雜染的,是本 來自性清淨的、是寂靜的,因此諸佛菩薩都說如來藏的自性清淨。


接下來,聖 馬鳴菩薩繼續為大眾開示最後一種對於真如心如來藏的邪見。《大乘起信論》卷2

五者,如經中說依如來藏有生死,得涅槃;凡愚聞之不知其義,則謂依如來藏生死有始;以見始故,復謂涅槃有其終盡。為除此執,明如來藏無有初際, 無明依之,生死無始。若言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是外道經中說,非是佛教。以如來藏無有後際,證此永斷生死種子,得於涅槃亦無後際;依人我見,四種見 生,是故於此安立彼四。


馬鳴菩薩舉示經中的意旨說:依如來藏有生死。如來藏又不是染污的心,為什麼經中卻說依祂而有眾生的生死輪迴呢?這就是說,如來藏一定是不與雜染法相應的; 如果所證得的如來藏真如心,祂是會與貪等五欲等雜染法相應的,這個心就不是如來藏,而是覺知心。因為,一念不生的覺知心,是你很努力的壓抑,祂才能夠一念 不生,才能夠不跟雜染法相應的;但縱使是打坐的時候,可以這樣壓抑住祂,可是你一下座的時候,覺知心馬上又跟雜染法相應了。


譬如你下座後,看到眼前突然多了一杯飲料,你因為入定的時候,所以不知道;但是出定時一定會看見,這時候心中念頭一動:欸!有好東西可以喝了。心中雖然沒有生起語言文字相,但是卻已經生起了歡喜心,這不就是又動心了嗎?不是又有雜染了嗎?這覺知心心動並非只有一剎那的相應,而是好多剎那、好幾秒 鐘的相應啊!這個覺知心既然曾經和雜染法、世間善法相應過,現前也是會與善染等法相應的心,那麼祂一定是跟五種別境心所法相應的心,那就是意識,就是妄 心,絕對不是真實心。所以離念靈知的覺知心,祂正是會與雜染法相應的心,不是從來都不與雜染法相應的清淨心。


所以說,這個覺知心不管是有念時或是離念時,都是有時起清淨念,有時起染污的念,祂是變來變去、不離兩邊的,也是染淨習性不定的心;所以是具有善、 惡、無記三種體性的心,是有覆性的心。在種智中說:這種心就是意識心,是緣起而性空的生滅法。但是,如來藏卻一直都是無覆、無記性的心,祂從無始劫以來, 不曾與雜染法、世間善法相應,一直都是離善惡性兩邊的;因為是寂靜性的、涅槃性的,所以說祂的自體性是出世間的善淨法。因此當你證得真如心如來藏後,你必 須能夠實地的驗證祂、體驗祂,並且證實這個心確實從無量劫以來,都不曾跟一切的雜染法相應。真悟者都可以如此現觀:自從出生以後,第八識真如心就不 曾跟一切的雜染法相應過,因為祂恆離見聞覺知、隨緣任運,現在是這樣的,過去、未來還是一樣,這才是真正的如來藏真如心啊!


只是始終會有凡愚之人,對於如來藏真如心生起了虛妄錯誤的見解,所以論中 聖馬鳴菩薩繼續為我們開示說:

五者,如經中說依如來藏有生死,得涅槃;凡愚聞之不知其義,則謂依如來藏生死有始;以見始故,復謂涅槃有其終盡。(《大乘起信論》卷2


在如來藏系的大乘別教方廣經典中,常常這樣說到:依如來藏心體故有生死,依如來藏心體故能證得涅槃。讀不懂經文真正義理的人,心中就會因此而生起了 虛妄想,認為你們大乘經中自己都這麼講:就是因為依止如來藏心體,所以才會有生死,原來如來藏就是我們的生死根源,那滅掉祂不就不會有生死了嗎?可見如 來藏不是好東西,應該要滅掉祂,!不懂的人聽了以後,也就跟着迷信,卻不知道原來是自己誤會了經中的真實義理。


所以,當他們又看到大乘經典中說依如來藏而能夠證得涅槃,他們就會誤會而妄加評論說:這個道理好像不通!既然如來藏是讓你生死不停的根源,怎 麼能夠因為依止於祂而證得涅槃呢?你們這個大乘經典,真是亂講一通,自相矛盾!顯然是佛入滅後,人們長期創造編輯出來的。但大乘經典中的法義並沒有自相 矛盾,只是大乘經中所講的真實義理,很少有人能夠如實的了知,大部分人都誤會了!所以他們才會認為這其中是有矛盾的。譬如,不懂的人誤會了涅槃就說: 槃就是把自己消滅了,把自己滅了以後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是空,可是空了以後,不可以說是斷滅,因為滅相不滅,所以不是斷滅。這個滅相不滅就是真 如。


但是滅相不滅的實質還是滅啊!滅了就是無法,不應該說滅了以後,是實有的,是存在的。猶如水蒸發了以後,是依之前的有水,而施設現在的 ,所以是依據先前的而施設的一個觀念,無水只是一種施設法,只是意識心中的一個觀念,不可以說水蒸發後的是實有的。因有水尚且是緣起性空的法,本來就沒有真實的體性,何況依緣起法的有水而建立的無水這一種觀念呢?所以無水是在緣起虛妄的有水法上面 再建立的虛相法,你怎麼可以把這個無水建立為是真實不滅的實相法呢?同樣的道理,五蘊本來就是緣起性空的虛妄不實法,五蘊滅後的這個滅相然是緣起虛妄法,再建立一個唯有名詞卻更加虛妄的性空唯名這樣的一個法相,說五蘊滅後的這個滅相是實相法,這樣的道理怎麼說得通啊!


再者,五蘊滅了以後就是無法,而這個五蘊滅後的與水滅後的兩個是完全相同的,那麼我們把水拿來蒸發掉以後,依滅相不滅的道理來說, 水的滅相也應該是涅槃啊!但這樣的涅槃說得通嗎?所以滅相不滅只是個人所施設的一種玄學上的觀念,本質上,滅就是無,就是虛相法,絕非實相法。


三者,因為滅相是依於已滅的五蘊法而有,而這個五蘊的已滅相又是依於五蘊曾經有生這個法來說,是依五蘊生的這個法才能說有五蘊滅的這個滅相 出現,不能離開有生的法而說有這個滅啊!所以滅相是依生相存在而建立的,滅了以後就是無,無就是滅了,滅了以後又怎麼能夠說是有個不滅的法呢?所 不可以說是不滅的,一定是有某個法存在才可以說是不滅啊!所以滅相不滅,其實就只是把意識覺知心所想象施設建立的滅相空無這樣的觀念,建立是 為實相法,本質上還是滅了,還是滅後的無啊!


譬如你有一千萬現金被火燒掉了,燒掉了之後就是沒有了,那就是無,怎麼可以把這個建立為常住不滅法呢? 而說它還在呢?無就是沒有啊!沒有一法怎麼會是法界萬法的根源呢?又怎麼會是法界萬法的實相呢?所以說,信受這種般若、這種中觀的人,其實就是佛法中所說 依人不依法的實際例子!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CN/a/a14/3153-a14_cn018


1470366437849799.jp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範例絕學:談談哲學史上的“四方面軍”
2015: 六十年:被共產黨踢壞了腦袋的三代中國
2014: 被誤解的德國教育 (三) - 大學篇 (終
2013: 家長為什麼選擇袖手旁觀。
2013: 社會秩序的宗教倫理
2012: 人物專訪—丘成桐教授
2012: 禪宗與中國傳統文化
2011: 饒毅1978年高考沒過分數線,憑照顧被江
2011: 桃夭之論:研究老鼠同性戀容易,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