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被误解的德国教育 (三) - 大学篇 (终结篇)
送交者: business_angel 2014年09月02日12:51:0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在德国上完高中,很多男生同学去服兵役或者做社会公益工作,只有少数人直接上大学。女学生则大多会立即上大学,但也有少数参加Work&Travel项目,去其他国家一边工作,一边旅游的。我选择了勃兰登堡州的奥德河畔法兰克福欧洲大学就读国名经济学(Volkswirtschaftslehre).

法兰克福欧洲大学是一所很小的大学, 共三个系: 经济学系,文化学系和法律学系。其中经济学系分国民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国际企业经济学和英语授课企业经济学。大学生人数有6700人,其中外国学生比例占25%。大学生父母有外籍背景的占50%以上。我在德国高中毕业,所以在理论上讲我算是德国学生。大学虽小,但历史很悠久,1506年建校,是勃兰登堡州最古老的大学。由于大学生人数年年都增长,其也有知名教授来授课,最近几年颇有名气。前任校长格西娜.施万女士曾经是两届联邦德国总统获选人,她在德国民众享有很高的名誉。在我上大学的期间,刚好是本校建校500周年,我校还特别邀请了当时联邦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他刚巧也是现任德国外交部长)前来做演讲。很多大学每年冬季学期开学时都会邀请一些社会名人来演讲。我记得,我上大学第二年的演说家是当时的德国财经部长施泰因布吕克,他是2013年联邦议会大选时社民党的总理候选人。

刚进入大学时心里非常的兴奋。因为上大学前听很多人说过大学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要好好享受。我当时就抱着这种期待: 除了学习还有一种享受的心态。事实证明,这句话是对的。

我注册后就迫不及待的搬进了郊外的学生宿舍。它由三栋大楼组成,形成一个三角形,中间是个小花园,里面摆有长板凳和几张四方形小桌子。楼房均为六层,是可容纳400学生的住宿。每栋楼的地下室都有三台洗衣机。每洗一次一欧元。这个洗衣机专用的硬币要在宿舍管理员那里买。管理员和他的家人也住在学生宿舍,所以也很方便。我们学生宿舍全部都是单人公寓,双人的较少,它分有和没有阳台两种。每个公寓的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月租210欧元上下,水电和网络费都包括在内(从来没用过那么快的网速)。那一年我运气特别好,宿舍刚装修好。我用的博世牌冰箱,烤箱,衣柜,桌子,凳子,地板全是新的,甚至连那个床褥的塑料包装都还没打开。我住的学生宿舍设备还不是最好的。更甚的是在学校食堂旁边的学生宿舍,它共有20多层,以前是东德政府机关办公楼。里面不仅家居都是崭新的,甚至还有地毯,比德国某些三星级酒店还好。之后我也见识过某些知名大学的学生宿舍。他们之间有天渊之别。很多的名校在某些专业上很强以外,其他的都非常一般。

我们学生宿舍里的小花园在夏天绝对是社交中心,是很多人过生日首选的地点。尤其在夏季的每个下午几乎都会有人在这里烧烤。喷鼻的肉香和欢笑声覆盖了整个宿舍。聚会结束后,大家都会很自觉地把垃圾收拾好。如果你在你自己的公寓里开聚会也行,但你要在大门上贴上一张纸,事先通知大家,希望他们能够包容,不要为了音乐声而准时在晚上十点钟报警。因为晚上十点钟在德国是安眠休息时间。如果你在这个时间段后受别人打扰,你可以报警。我自己也因此报过五次警。假如你自己比较开放,你可以贴这“公告“的时候同时邀请你所有的邻居一起参加。

在2008年夏天的“与校长烤肉“活动是我的学生宿舍自1991年再次建校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来了200多人。那一次活动是我组织的。因为规模比较大,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就说服一帮朋友一起参与。在法兰克福有四所学生宿舍,大家彼此都有一点“争强好胜“,去争一个“最热闹的学生宿舍“头衔。之后我让那些女生打扫卫生,准备一些沙拉,让另外一些男生准备六个烤炉,今晚“一烤到底“, 而我自己也生平第一次割了三个小时的草。顿时,整个学生宿舍恍然一新。

那晚校长也非常配合,还亲自拿了两厢啤酒过来。他一到场就笑着说,“我不知道会有那么多人到场,要不然我肯定会多拿一些啤酒”。之后他和我们打成一片。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烤肉。 直到了晚上11点钟才独自坐公交回家。我们几百人同时向他招手道别,高声喊着: “再见了,普洛伊格先生“。场面非常壮观。普洛伊格先生曾经是德国驻联合国代表(2002 - 2006).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两件事:一,大学是个让学生学习和锻炼组织能力的好地方。很多时候你必须自己动手,组织。没有人给你资金上的赞助。二.,它体现出了德国大学校长的随和,不摆架子,更不会以校长的身份自居。据说,普洛伊格校长现在还每年夏天去那里和大家一起烧烤。

刚入学我就发现了几个现象。很多大学生都不是本地人,他们来自德国各个州,甚至其他国家。大家都非常的开放,容易接触。毕竟这个城市比较小,只有60 000人口,平常在上学,回家的公交上,教室里,食堂里或图书馆里常常看到同样的面孔。看多了,就熟了,之后就会主动向对方打招呼。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会举行很多不同的正式或非正式活动。很多人会利用这里机会去认识更多的人。每当学生宿舍里有人过生日,他都会邀请那些他刚认识的人参加。被邀请的人都可以带上各自的朋友。但是这里有一个很流行,也很普遍的潜规则。所有直接或间接被邀请的陌生客人都必须带上一些酒水。至于你带什么酒水并不重要。因为主人公事先会跟大家说,他会准备一些酒水和一些小吃,有可能不够,也不适合所有人口味,最好大家带点自己喜欢喝的。我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一个寿星把吃喝准备俱全的。这样有很多好处。第一,如果让主人单独出血”,就没有下次了。第二。酒会上不容易缺酒(现实中还是偶尔会出现)。假如有人当晚喝高了,第二天也不需要上课,因为我们没有上课出席义务。在那个时期刚好非常流行一个名叫StudiVZ社交网站,所以白天在校园或在某人生日聚会上刚认识的,紧接着也在网上联系上了。以我的经验,刚开始的第一个月是最容易,也是认识人最多的时期。

在德国的大学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去打理,完全自己负责。首先搞清楚自己的课程和学期末考试的时间。一开始,大多数人还是着去玩,参加各种聚会,交更多的朋友。到考试前几个星期大家才开始静下心来为考试做复习。我当时住的学生宿舍大多是单人公寓,环境很好,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在家里复习,也有一部分人去图书馆学习。图书馆的隔壁就是食堂。吃午饭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图书馆和我们教师楼合为一体,共三层。每到考试前的学习高峰期那里每天坐着几百人,但是你听不到任何人说话,最多只有窃窃私语,只有那台大型的复印机不停地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当然,这也不排除某些一开始就非常用功学习的德国同学,但他们绝对占少数。

除了日常学习之外,学校也提倡大学生课外积极参与一些大学里的组织活动。最主要的有五个。其中以学生会(Studierendes Parlament, 德文简称: StuPa)和大学生理事会(Allgemeiner Studierendenausschuss, 德文简称: Asta)最重要(: 这个称呼在很多其他大学有所不同)。前者是全校学生代表,级别最高。再则就是每个系的委员会(Fachschaftrat)StuPa相等于议会,由全校注册学生投票选出。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去投票。Asta类似于政府,它的成员要由学生会表决通过。我在2007年以个人名义竞选学生会代表。真是不选不知道,一选吓一跳。我出乎意料的获得了有史以来得票最多的竞选者。七年后的今天,我的记录依然还在。另外,大学体育俱乐部还提供很多体育运动项目可以让学生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生自己成立的各种俱乐部,数不甚数。除了学习以外,课外活动显然也是非常的丰富。

我的大学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和全世界的250所大学都建立了友谊关系。在我上第五学期的时候 – 除了国民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外 – 其他经济学系学生必须最少去一所在德国境外的友谊大学修半年或一年的课。这项规定不仅让每个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一门外语,更好的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而且在现今全球化对人才竞争当中能脱衣而出提供有利的条件。这对很多人是个极大的诱惑。最受欢迎的是西班牙语国家,比如西班牙和墨西哥。我的一个同学索性一石二鸟,顺便娶了个墨西哥老婆。在我的同学里面, 能说三种语言的比比皆是,外娶或外嫁的也不少。事实也证明,只要在我学校经济系毕业的,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失业,并且顺利进入了德国知名企业的也不在少数。客观上讲,在德国不需要上像洪堡,自由,慕尼黑和曼海姆大学的知名学院也可以进500强。德国大学之间水平没有很大的区别。有所不同的是大学里某些专业。但在一点上他们完全一致。不管你上了哪所大学,今后自己创业的很少,平均比例在5%左右。这个和德国人自身保守的性格和学校体制有紧密的关系。

总体来讲,在德国进大学容易,出大学难。德国也没有实际上的精英大学。德国人非常也忌讳用这个词。如果评价一所大学的好坏,经常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第一,大学图书馆的书籍多不多,全不全。第二,该大学是以教课还是以研究为主。第三,教授和大学生数量的比例多少。第四,大学对学生的照顾是否周全。第五,食堂质量和价格如何。以上才是最常见的衡量标准,不排除其他衡量标准。我从来没听说过把学生毕业率和毕业后的就业率作为衡量一所大学质量标准的。很多人认为,只要上了知名大学毕业后就高枕无忧了,这是不太正确的。首先要看你读的什么专业。某些专业毕业后就业机会就是很难,不管你上的大学多么有名。其次就是看个人的成绩。如果按总体学习环境而言,很多知名大学还比不上那些无名大学。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在上课时问教授: „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建议。我都不知道毕业后做什么?“。教授也毫不客气的回答: “我又不是你父母,我怎么知道你今后想做什么?你现在是成年人,你应该自己知道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你这样子提问题让我怀疑你是否合适继续大学,更不用说你能顺利毕业”。 虽然教授的话很苛刻,但在德国大学里就是这样。他要求学生一种独立思想能力,而这种独立思考能力在中学和高中时就开始被培养了。

自“博洛尼亚改革“以后,欧盟实行把所有大学的文凭统一化。现在只剩下本科和硕士文凭(德国的法律学系和医学系除外)。本科为期三年,硕士两年。读完本科,大家既可以选择就业或者按照自己喜欢的专业继续攻读硕士。毕竟我大学规模很小,经济硕士可选专业非常有限,因此大家不得不分道扬镳,为自己的梦想奔波。硕士专业的位置比本科位置数量上少很多,所以每个本科毕业生都必须申请硕士位置。各大学按照本科毕业生的成绩来录取。因为我校对外语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同学的外语水平也很好,所以也有不少人选择留学。今天,我的大学同学大多都已经硕士毕业,很多人也顺利的进入了赫赫有名的德国公司,比如戴姆勒,德意志银行,西门子,大众,宝马,安联,汉萨航空, 柏林航空,国际四大会计师公司等等。自己创业的几乎没有,只有少数人选择继续攻读博士,今后走学者之路。

回顾大学时代。不得不说,那是一段非常美好,值得回忆的时光。有人曾说, 在小学的时候大家都是一队一队的,在中学和高中都是一堆一堆的,到了大学就成为一对一对的了。很多同学也都在大学期间找到了人身的另一半,毕业后不久都结了婚。大学毕业前,大家多多少少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那么关心今后会怎么样,尽管也有少数人为他们的将来做打算。他们嘴里常常挂着一句口头禅:  “人只活一次”。这句话在这里几乎每个大学生都说过,也照做过。因为他们深知,一旦走出学校的大门,进入社会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潇洒,疯狂了。“人只活一次”这句话基本上可以反应出 整个大学生时代精神。

结束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家长为什么选择袖手旁观。
2013: 社会秩序的宗教伦理
2012: 人物專訪—丘成桐教授
2012: 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1: 饶毅1978年高考没过分数线,凭照顾被江
2011: 桃夭之论:研究老鼠同性恋容易,研究人
2010: PAULI不相容原理浅谈
2010: 基本粒子基本概念简介
2009: 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神”和“基督教
2009: 欧阳山甲:道德绝对主义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