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被誤解的德國教育 (三) - 大學篇 (終結篇)
送交者: business_angel 2014年09月02日12:51:0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在德國上完高中,很多男生同學去服兵役或者做社會公益工作,只有少數人直接上大學。女學生則大多會立即上大學,但也有少數參加Work&Travel項目,去其他國家一邊工作,一邊旅遊的。我選擇了勃蘭登堡州的奧德河畔法蘭克福歐洲大學就讀國名經濟學(Volkswirtschaftslehre).

法蘭克福歐洲大學是一所很小的大學, 共三個系: 經濟學系,文化學系和法律學系。其中經濟學系分國民經濟學,企業經濟學,國際企業經濟學和英語授課企業經濟學。大學生人數有6700人,其中外國學生比例占25%。大學生父母有外籍背景的占50%以上。我在德國高中畢業,所以在理論上講我算是德國學生。大學雖小,但歷史很悠久,1506年建校,是勃蘭登堡州最古老的大學。由於大學生人數年年都增長,其也有知名教授來授課,最近幾年頗有名氣。前任校長格西娜.施萬女士曾經是兩屆聯邦德國總統獲選人,她在德國民眾享有很高的名譽。在我上大學的期間,剛好是本校建校500周年,我校還特別邀請了當時聯邦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他剛巧也是現任德國外交部長)前來做演講。很多大學每年冬季學期開學時都會邀請一些社會名人來演講。我記得,我上大學第二年的演說家是當時的德國財經部長施泰因布呂克,他是2013年聯邦議會大選時社民黨的總理候選人。

剛進入大學時心裡非常的興奮。因為上大學前聽很多人說過大學時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要好好享受。我當時就抱着這種期待: 除了學習還有一種享受的心態。事實證明,這句話是對的。

我註冊後就迫不及待的搬進了郊外的學生宿舍。它由三棟大樓組成,形成一個三角形,中間是個小花園,裡面擺有長板凳和幾張四方形小桌子。樓房均為六層,是可容納400學生的住宿。每棟樓的地下室都有三台洗衣機。每洗一次一歐元。這個洗衣機專用的硬幣要在宿舍管理員那裡買。管理員和他的家人也住在學生宿舍,所以也很方便。我們學生宿舍全部都是單人公寓,雙人的較少,它分有和沒有陽台兩種。每個公寓的面積在20平方米左右,月租210歐元上下,水電和網絡費都包括在內(從來沒用過那麼快的網速)。那一年我運氣特別好,宿舍剛裝修好。我用的博世牌冰箱,烤箱,衣櫃,桌子,凳子,地板全是新的,甚至連那個床褥的塑料包裝都還沒打開。我住的學生宿舍設備還不是最好的。更甚的是在學校食堂旁邊的學生宿舍,它共有20多層,以前是東德政府機關辦公樓。裡面不僅家居都是嶄新的,甚至還有地毯,比德國某些三星級酒店還好。之後我也見識過某些知名大學的學生宿舍。他們之間有天淵之別。很多的名校在某些專業上很強以外,其他的都非常一般。

我們學生宿舍里的小花園在夏天絕對是社交中心,是很多人過生日首選的地點。尤其在夏季的每個下午幾乎都會有人在這裡燒烤。噴鼻的肉香和歡笑聲覆蓋了整個宿舍。聚會結束後,大家都會很自覺地把垃圾收拾好。如果你在你自己的公寓裡開聚會也行,但你要在大門上貼上一張紙,事先通知大家,希望他們能夠包容,不要為了音樂聲而準時在晚上十點鐘報警。因為晚上十點鐘在德國是安眠休息時間。如果你在這個時間段後受別人打擾,你可以報警。我自己也因此報過五次警。假如你自己比較開放,你可以貼這“公告“的時候同時邀請你所有的鄰居一起參加。

在2008年夏天的“與校長烤肉“活動是我的學生宿舍自1991年再次建校以來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來了200多人。那一次活動是我組織的。因為規模比較大,我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就說服一幫朋友一起參與。在法蘭克福有四所學生宿舍,大家彼此都有一點“爭強好勝“,去爭一個“最熱鬧的學生宿舍“頭銜。之後我讓那些女生打掃衛生,準備一些沙拉,讓另外一些男生準備六個烤爐,今晚“一烤到底“, 而我自己也生平第一次割了三個小時的草。頓時,整個學生宿舍恍然一新。

那晚校長也非常配合,還親自拿了兩廂啤酒過來。他一到場就笑着說,“我不知道會有那麼多人到場,要不然我肯定會多拿一些啤酒”。之後他和我們打成一片。一邊喝着酒,一邊吃着烤肉。 直到了晚上11點鐘才獨自坐公交回家。我們幾百人同時向他招手道別,高聲喊着: “再見了,普洛伊格先生“。場面非常壯觀。普洛伊格先生曾經是德國駐聯合國代表(2002 - 2006).我舉這個例子想說明兩件事:一,大學是個讓學生學習和鍛煉組織能力的好地方。很多時候你必須自己動手,組織。沒有人給你資金上的贊助。二.,它體現出了德國大學校長的隨和,不擺架子,更不會以校長的身份自居。據說,普洛伊格校長現在還每年夏天去那裡和大家一起燒烤。

剛入學我就發現了幾個現象。很多大學生都不是本地人,他們來自德國各個州,甚至其他國家。大家都非常的開放,容易接觸。畢竟這個城市比較小,只有60 000人口,平常在上學,回家的公交上,教室里,食堂里或圖書館裡常常看到同樣的面孔。看多了,就熟了,之後就會主動向對方打招呼。在開學後的第一個星期會舉行很多不同的正式或非正式活動。很多人會利用這裡機會去認識更多的人。每當學生宿舍里有人過生日,他都會邀請那些他剛認識的人參加。被邀請的人都可以帶上各自的朋友。但是這裡有一個很流行,也很普遍的潛規則。所有直接或間接被邀請的陌生客人都必須帶上一些酒水。至於你帶什麼酒水並不重要。因為主人公事先會跟大家說,他會準備一些酒水和一些小吃,有可能不夠,也不適合所有人口味,最好大家帶點自己喜歡喝的。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個壽星把吃喝準備俱全的。這樣有很多好處。第一,如果讓主人單獨出血”,就沒有下次了。第二。酒會上不容易缺酒(現實中還是偶爾會出現)。假如有人當晚喝高了,第二天也不需要上課,因為我們沒有上課出席義務。在那個時期剛好非常流行一個名叫StudiVZ社交網站,所以白天在校園或在某人生日聚會上剛認識的,緊接着也在網上聯繫上了。以我的經驗,剛開始的第一個月是最容易,也是認識人最多的時期。

在德國的大學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自己去打理,完全自己負責。首先搞清楚自己的課程和學期末考試的時間。一開始,大多數人還是着去玩,參加各種聚會,交更多的朋友。到考試前幾個星期大家才開始靜下心來為考試做複習。我當時住的學生宿舍大多是單人公寓,環境很好,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在家裡複習,也有一部分人去圖書館學習。圖書館的隔壁就是食堂。吃午飯的時候也比較方便。圖書館和我們教師樓合為一體,共三層。每到考試前的學習高峰期那裡每天坐着幾百人,但是你聽不到任何人說話,最多只有竊竊私語,只有那台大型的複印機不停地發出吱嘎吱嘎的響聲。當然,這也不排除某些一開始就非常用功學習的德國同學,但他們絕對占少數。

除了日常學習之外,學校也提倡大學生課外積極參與一些大學裡的組織活動。最主要的有五個。其中以學生會(Studierendes Parlament, 德文簡稱: StuPa)和大學生理事會(Allgemeiner Studierendenausschuss, 德文簡稱: Asta)最重要(: 這個稱呼在很多其他大學有所不同)。前者是全校學生代表,級別最高。再則就是每個系的委員會(Fachschaftrat)StuPa相等於議會,由全校註冊學生投票選出。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去投票。Asta類似於政府,它的成員要由學生會表決通過。我在2007年以個人名義競選學生會代表。真是不選不知道,一選嚇一跳。我出乎意料的獲得了有史以來得票最多的競選者。七年後的今天,我的記錄依然還在。另外,大學體育俱樂部還提供很多體育運動項目可以讓學生選。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學生自己成立的各種俱樂部,數不甚數。除了學習以外,課外活動顯然也是非常的豐富。

我的大學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它和全世界的250所大學都建立了友誼關係。在我上第五學期的時候 – 除了國民經濟學和企業經濟學外 – 其他經濟學系學生必須最少去一所在德國境外的友誼大學修半年或一年的課。這項規定不僅讓每個學生能更好的掌握一門外語,更好的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而且在現今全球化對人才競爭當中能脫衣而出提供有利的條件。這對很多人是個極大的誘惑。最受歡迎的是西班牙語國家,比如西班牙和墨西哥。我的一個同學索性一石二鳥,順便娶了個墨西哥老婆。在我的同學裡面, 能說三種語言的比比皆是,外娶或外嫁的也不少。事實也證明,只要在我學校經濟系畢業的,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失業,並且順利進入了德國知名企業的也不在少數。客觀上講,在德國不需要上像洪堡,自由,慕尼黑和曼海姆大學的知名學院也可以進500強。德國大學之間水平沒有很大的區別。有所不同的是大學裡某些專業。但在一點上他們完全一致。不管你上了哪所大學,今後自己創業的很少,平均比例在5%左右。這個和德國人自身保守的性格和學校體制有緊密的關係。

總體來講,在德國進大學容易,出大學難。德國也沒有實際上的精英大學。德國人非常也忌諱用這個詞。如果評價一所大學的好壞,經常用以下幾個標準來衡量。第一,大學圖書館的書籍多不多,全不全。第二,該大學是以教課還是以研究為主。第三,教授和大學生數量的比例多少。第四,大學對學生的照顧是否周全。第五,食堂質量和價格如何。以上才是最常見的衡量標準,不排除其他衡量標準。我從來沒聽說過把學生畢業率和畢業後的就業率作為衡量一所大學質量標準的。很多人認為,只要上了知名大學畢業後就高枕無憂了,這是不太正確的。首先要看你讀的什麼專業。某些專業畢業後就業機會就是很難,不管你上的大學多麼有名。其次就是看個人的成績。如果按總體學習環境而言,很多知名大學還比不上那些無名大學。

記得有一次,我的一個同學在上課時問教授: „你能不能給我一個建議。我都不知道畢業後做什麼?“。教授也毫不客氣的回答: “我又不是你父母,我怎麼知道你今後想做什麼?你現在是成年人,你應該自己知道你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你這樣子提問題讓我懷疑你是否合適繼續大學,更不用說你能順利畢業”。 雖然教授的話很苛刻,但在德國大學裡就是這樣。他要求學生一種獨立思想能力,而這種獨立思考能力在中學和高中時就開始被培養了。

自“博洛尼亞改革“以後,歐盟實行把所有大學的文憑統一化。現在只剩下本科和碩士文憑(德國的法律學系和醫學系除外)。本科為期三年,碩士兩年。讀完本科,大家既可以選擇就業或者按照自己喜歡的專業繼續攻讀碩士。畢竟我大學規模很小,經濟碩士可選專業非常有限,因此大家不得不分道揚鑣,為自己的夢想奔波。碩士專業的位置比本科位置數量上少很多,所以每個本科畢業生都必須申請碩士位置。各大學按照本科畢業生的成績來錄取。因為我校對外語水平的要求比較高,大部分同學的外語水平也很好,所以也有不少人選擇留學。今天,我的大學同學大多都已經碩士畢業,很多人也順利的進入了赫赫有名的德國公司,比如戴姆勒,德意志銀行,西門子,大眾,寶馬,安聯,漢薩航空, 柏林航空,國際四大會計師公司等等。自己創業的幾乎沒有,只有少數人選擇繼續攻讀博士,今後走學者之路。

回顧大學時代。不得不說,那是一段非常美好,值得回憶的時光。有人曾說, 在小學的時候大家都是一隊一隊的,在中學和高中都是一堆一堆的,到了大學就成為一對一對的了。很多同學也都在大學期間找到了人身的另一半,畢業後不久都結了婚。大學畢業前,大家多多少少都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不那麼關心今後會怎麼樣,儘管也有少數人為他們的將來做打算。他們嘴裡常常掛着一句口頭禪:  “人只活一次”。這句話在這裡幾乎每個大學生都說過,也照做過。因為他們深知,一旦走出學校的大門,進入社會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瀟灑,瘋狂了。“人只活一次”這句話基本上可以反應出 整個大學生時代精神。

結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家長為什麼選擇袖手旁觀。
2013: 社會秩序的宗教倫理
2012: 人物專訪—丘成桐教授
2012: 禪宗與中國傳統文化
2011: 饒毅1978年高考沒過分數線,憑照顧被江
2011: 桃夭之論:研究老鼠同性戀容易,研究人
2010: PAULI不相容原理淺談
2010: 基本粒子基本概念簡介
2009: 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神”和“基督教
2009: 歐陽山甲:道德絕對主義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