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和良知坎陷论(东海微言集)
余东海
【四误】《牟宗三先生文集》保存已久,一直没有开读。一是不习惯手机阅读,二是感觉没有太大必要。很多年前读过牟先生一些小书和文章,印象中其思想既颇高明,又有缺陷,至少有四个问题:一、以陆王为儒学正统,说朱子是别子为宗,说反了;二、夷王道为民主,有伤王道之高贵;三、过度抬举佛道和康德,无意中贬低了儒家;四、其良知坎陷论不明良知之广大圆融。无论什么领域,良知无不圆照,只要扩充,无须坎陷;只能扩充,不宜坎陷也。
【坎陷】这是东海客厅一个思考题: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论,是错认良知为真如了。真如不坎陷,确实开不出民主来。知道为什么吗?东海答:良知和真如都指道心,儒家和佛教同证不灭。但同中有别,最大的区别在于,良知的特性是虚静而乾健不已,空寂而至诚无息,生生不息;真如的特性是虚静空寂,不灭不生。佛教强调出离,视一切习欲为漏,唯真如无漏。若不坎陷为阿赖耶识,就无法产生有限心分别心,无法产生入世内力和制度意识,自然开不出良制良法来。坎陷真如与倒驾慈航是一个道理。儒家本就立足于人道,人道政为大,政治礼为大,良知本来充满政治关怀和制度意识。故不仅不需要坎陷,而且越扩充越好。坎陷了倒麻烦了,会严重降低道德活力和政治生机,如港台儒家。
【答客】从容厅友言:“牟先生说道家为作用之否定,是指道家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作用的否定,不是实体的否定。不是原则上反对圣智仁义,而是通过反面的方式成全圣智仁义。他不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如何」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已得圣智仁义,反而不是圣智仁义,这是正言若反。儒家正面提出这些价值,道家从反面检讨这些价值,似相反,实相成。”
东海曰:牟宗三此言差矣。对作用的否定,必然导致对实体的伤害,体用不二故。无论主观意愿任何,否定了圣智仁义的作用,也就否定了圣智仁义本身。相反相成是可能的,但在这里不可能。此理有其适用范围,不能滥用。王夫之先生将老庄、佛教、申韩视为三害,不无道理。当然,道家作为出世法,虽否定圣智仁义,但另有出路,不至于象杨墨一样与儒家为敌。盖道家于道有得,反仁义而崇道德,自有其作用。只要儒家意识形态地位稳定,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其害而利其用。
【答客】從容厅友言:“道家「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对圣智仁义作用的否定,非存有的否定。王弼注老已见此意,其曰「绝圣而后圣功存,弃仁而后仁德厚」,这就是作用的否定。作用的否定也是作用的保存,不以圣智仁义自居,才成其圣智仁义。儒家从正面立教,确立方向,道家从反面检讨,避免理想僵化。所以牟先生说儒家是太阳教,道家是太阴教。”
东海曰:此言不成立,于道家低估其弊端而高估其作用了。儒家出现问题,亦能自我检讨,只要返回中道允执厥中,即可避免理想僵化、形式主义和其它种种问题而重开新局面。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时代没有道家,道统依然活泼泼。王弼注老之言,令吾想起两句话,一是某些五四派“打倒孔家店,救起孔夫子”的口号,一是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的观点。
【答客】“不以圣智仁义自居,才成其圣智仁义”这句话似是而非,非而似是,颇有迷惑性,值得详加剖析。一、不以圣智仁义自居,可以;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不可以,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二、作为个人修养,儒者或不以圣智仁义自居,但作为文化体系,儒家就是以圣智仁义自居的,唯有儒家文化,才能成仁成圣成就大智大义,对此孔孟和圣经屡屡言之;三、“不以圣智仁义自居”之前加一个“或”字,是因为不一定。儒者以仁义为宗旨,以圣智为追求,在当仁不让见义勇为的时候,也不辞以仁人义士自居的。圣不自圣,但也不会故作谦虚。
【答客】从容厅友言:“义理是天下公器,大家都可以说,不必非要我说尽一切好话,占尽一切正理不可。不必天下之美尽其在己,而是自家可以在天下之各美其美中出入无碍。”
东海曰:此言不错,在思想言论市场上,固当如是。但不可忽略的是,吾人还有独尊儒术的一面。在个人信仰和国家政治层面,以儒自立和自治,以儒立国和治国,这是独尊儒术。同时,维护思想言论市场高度自由,各美其美,美所当美。依据中道标准,对于美者既有所批评,又有所褒奖。故吾对佛道和自由主义既批评异议,又以之为辅统,一主三辅。独尊儒术,自由百家,兼尊佛道和自由主义,三不相碍也。
【良知】從容厅友言:“良知自动自发,四无依傍,自我立法,并由道德领域伸展到存在领域,通过工夫实践实证个体的良知与生天生地之天道是一。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道德实践的根据,同时即是天地万物的存在根据。此为良知之究竟义。”此言透彻高圆,非知天命者不能道也。
從容厅友复言:“如要寻究物落于现象界的种种曲折之相,就须从良知心坎陷为认知心,物我相对,从已知求未知,所谓科学,所谓社会制度之建立,皆在此层次,这是从体起用的用之层次。这一层西人有深造发明,以良知收摄之,就是‘良知为体,知识为用’”云。
东海曰:这段话受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论影响,似是而非。良知心全体大用,自有了别、分别、觉知的作用,圆具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大功能,这些功能好作用,需要的是良知心的彰明而非坎陷。王道礼制就是圣贤良知彰明而起用。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不在儒家本身。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明清二朝对科学技术的抑制,二是儒家的格致内容和方向主要在人文而不在科技。未来儒家政治只要维护自由而重视科技,鼓励国人和儒生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造,吾国科技水平自可不断提高,于西人先赶后超。
【良知】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论,若把良知改为真如,那就非常正确。盖真如空寂,若不有所坎陷,难以生发作用,就像重新入世需要倒驾慈航一样。而良知不需要坎陷,也不宜坎陷。盖良知本来乾健,圆具各种大用。全体大用,体大用全,此之谓也。只要允执良知,自有政治之用,亦无碍科技之用。忧良知不明或不大,不能尽形寿最大程度地扩充,此吾儒之忧也。忧其太圆满,岂非搞反了。
【开蒙】宁宁群友言:“儒家思想的缺陷是欲速则不达,只认准了道德这个终极目的,却忽视了理性,理性的独立发展表面上是远离了道德这个终极目的,实际上却为道德自觉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精神生命道德理性必定以其自我否定自我分裂产生的、纯粹形式的逻辑理性的充分发展作为其最终实现的唯一途径,这就是精神生命自我实现的辩证法,也就是‘良知的自我坎陷’。”
东海曰:纯属误会。儒家强调时中,可速可不速,缓速合时宜。以道德为终极目的,德性、理性、感性并重。道德理性和精神生命的实现,靠的绝非自我否定自我分裂,而是反身而诚的尽心功夫。
【良知】良知是德性,涵盖理性和感性。也可以说,良知是道德理性,包括政治理性、理论理性、实践理性等等。所有理性不足,都是良知不明的表现。
【冯氏】牟宗三先生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到了他该说话时,他就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若有真正下论断的大关节,则一说便错,由此,我们便可看出他实在不了解。所以很早我就说他这本哲学史是‘脓包哲学’,脓包的特性是外皮明亮精光,但不可挑破,挑破便是一团脓,我是一向不欣赏那种书的。”冯友兰学而未达,故论及关键,便只能浮泛而言。脓包二字虽然尖刻,堪称的评。因学问无头,故道德无根,一生偷奸取巧,摇摆不定。吾尝谥以宄子。谥法:内奸内贼曰宄,逢君之恶曰宄。于冯友兰,一字足矣,这一个字足以把冯友兰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说文说文解字注》:“宄,姦也。姦宄者,通偁。外爲盜,內爲宄。凡盜起外爲姦,中出爲宄。”《尚书尧典》“寇贼奸宄”,旧注:“群行攻劫曰寇,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又《昭明文选》:“重门袭固,奸宄是防。”旧注:“奸,邪也。窃宝曰宄。”今后国人宜称冯友兰为冯宄子。子本是美称,但鬼子则是鄙称。宄子与鬼子同音,义亦重叠。日寇是日本鬼子,冯友兰是儒门鬼子。
2022-12-16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
首发于东海客厅二号公众号。微信号:donghai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