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儒家的自由、吉祥和幸福----東海微言集
送交者: 余東海 2023年01月02日01:35:3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儒家的自由、吉祥和幸福----東海微言集

余東海

【自由】自由和幸福相輔相成,對自由和幸福的嚮往是人類天性中最強烈的兩種衝動。注意,人類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身在自由中不知自由之珍貴。在堯舜時代,人民自由自在,帝力於我何有哉;在傳統社會,人民在言論、信仰、結社、遷移各方面也相當自由,不需要追求自由。而在馬邦,自由空前匱乏,所以倍顯珍貴,倍顯追求自由的重要性和正義性。

【自由】常有人誤會,東海倡導王道自由,是將儒家與自由主義捏合在一起。殊不知,自由本是吾儒故物。“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王道,政治自由也,此自由植根於王道;“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聖德,道德自由也,此自由內生於天性。孟子說四端之心,吾嘗增加一心曰:自由之心,人皆有之。人有內聖修養,必有外王追求;民有自由之心,當有自由之政。另外,儒家與自由主義,是仁本主義與人本主義、王道政治與自由政治、禮樂制度與民主制度的關係,具有全方位的覆蓋性優勢。自由主義的所有精華都可以為儒所用。

【德智】唐甄言:“德雖至純,不及遠大,皆智不能道之故。無智以道之,雖法堯舜之仁,不可以廣愛,雖行湯武之義,不可以服暴,雖學周公之禮,不可以率世……是故三德之功皆從智出。”(唐甄《潛書•性才》)此言不無道理。然復須知,德智不二。德若至純,必有大智。《尚書咸有一德》言:“德惟一,動罔不吉。”一就是純一。道德純一,一切行動都吉祥,一切行為都順利。德若至純,自然仁可以廣愛,義可以服暴,禮可以率世。德惟一,動罔不至。道德純一的前提是義理純粹。《易經繫辭下》:“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精義入神就是義理純粹,窮神知化就是道德純一。韓愈言:“孟氏醇乎醇者也。荀與揚,大醇而小疵。”醇,就是指學術純正,理義純粹。

【幸福】有人說:“當今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着。”可見人們普遍活得不健康,健康地活着不容易。然這個幸福標準太低了,健康只是幸福的基礎。健康包括三個層面:身體、思想和精神,三者相輔相成,精神健康最重要。故養生的關鍵是養心,培養健康的思想和精神。最健康的思想是儒家思想,最健康的精神是聖賢精神,故最好的養心無過於讀經學儒,希聖希天。

【幸福】從2012年開始,聯合國每年都要發布《世界幸福指數報告》。2020年全球最幸福國家榜單前十名依次是:芬蘭、丹麥、瑞士、冰島、挪威、荷蘭、瑞典、新西蘭、奧地利、盧森堡。最幸福的國家有幾個標準:包括高預期壽命、高質量的醫療保健、社會自由、社會關係、財政穩定等等。化用子夏的話說,合乎這些標準,雖曰非王道,吾必謂之王道矣。王道政治的宗旨,就是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度。

【煩惱】人間屬於娑婆世界,是人都有煩惱,沒有無煩惱的人。尤其是反常社會的人,共業更重,煩惱也更重。不過,君子與小人、聖賢與盜賊的煩惱,仍然大不同,輕重小大有別。君子的煩惱容易解決,煩惱不礙快樂;小人的煩惱不易解決,容易深化惡化;盜賊的煩惱根深蒂固,往往無解。這裡的煩惱,包括憂慮愁悶苦難等等一切不順心不如意。

【財富】古人云:“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惹禍根苗,氣是雷煙火炮。”反常社會的富豪,應該對第三句體會特別深刻。在反常社會,大名大利都是惹禍根苗。君不見,馬邦大知識分子和大富豪,大多沒有後福沒有好下場,雖然盛極一時,迅速身敗名裂。其實,在王道社會,富裕是五福之一,富逾三代多得是;名聲若附君子後,名傳千秋何足奇。

【婚姻】或說:“包辦婚姻未必不甜蜜,自由戀愛未必就幸福”雲,沒錯,但自由婚姻不幸福,不能歸罪於自由戀愛。婚姻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在於雙方品德不行。無論是自由戀愛還是父母包辦,君子與淑女的婚姻,幸福的概率都會比較高;拜權拜物主義的婚姻,幸福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計。

【婚姻】君子與君子、君子與淑女同甘苦共患難,必然會產生或加深情誼。因此患難之交、患難夫妻特別值得珍惜。利益小人則不行,小人之間,或可同甘,難以共苦。困苦患難期間,被迫朝夕相處,最容易相互算計、埋怨、結怨乃至結仇,相互視如寇讎。上海解封之後,離婚潮起,根本原因在此。

【德壽】或說:“人的壽命變短了。漢代90以上是當今5倍多,80以上是現代1.5倍多”雲。這個現象符合“仁者壽”之聖言。道德與壽命正相關,個體和集體都一樣。社會道德較高,人民壽命就較長。同時,道德度與政治文明度、社會和諧度、人民幸福度亦正相關。五福喜歡光臨有道有德的人家和社會。

【道魔】道長魔消,魔長道消,道和魔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相互消長。道指正道,代表着正理正義,文明和諧,五福臨門;魔指魔道,代表着邪知邪見,野蠻衝突,六極籠罩。道魔相互消長律,適用於家國天下所有環境。不要以為恐怖主義猖獗與你毫無關係。中國一人,天下一家,人類是個命運共同體。或許恐怖勢力不曾延伸到你的國家,沒有威脅到你的安全。但恐怖主義魔長,必然導致共同體的五度嚴重下降,其惡劣影響波及世界每一角落和人類每一份子。

【因果】因果為儒佛兩家共證共識,但兩家因果論同中有別。最大的區別是,佛教倡三世因果,喜歡追溯前身後世。儒家對於個人的前身後世置而不論,但重三代因果,特別重視家庭的祖宗前代和子孫後代,把自己和家庭、把家庭的三代緊密聯繫在一起,視為最重要的命運共同體。

【因果】幸福和苦難,各有各的原因和業力;五福和六極,都是對各種業因的報應。今天的果,就是昨天的因;今天的因,又是明天的果。欲五福臨自家和子孫之門,努力種善因、造善業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辦法。

【天理】吉人天相,惡人天滅,個體如是,集體亦然。古今中西所有暴政惡幫,無論怎樣滅亡,滅於什麼人物勢力和事件,歸根結底,無非天滅。天相天滅,天祐天誅,並非因為天有情感、思想和道德判斷,而是因為天有理,有因果律和自然法,有天地大法。順天從道就是遵守天地大法,故獲得天相天祐;背天逆理就是違反天地大法,故招致天誅天滅。替天行道就是將天地大法落實到政治和制度中去,並以義刑義戰代表現世性的天誅天滅!

【儒律】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條件,不同的人命運往往不同;同樣的危險,同樣的暴徒,不同的應對,結果未必相同。儒家明哲保身的功夫是一整套的,提前避免危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無道則隱,見幾而作,當然最好;萬一置身險境,面對橫逆,也要採取最妥善的方法應對之。最忌魯莽滅裂,暴虎馮河,可以死可以不死的時候,隨隨便便胡亂死掉。

【良知】逢凶化吉、履險若夷是古今良知人士不約而同的本領。江湖險惡,極權社會更險惡,唯良知可以最大程度地化解兇險,甚至不知不覺中化之於初萌或未形。有方總小詩為證:“行走江湖幾十年,沒覺江湖有惡險!心中無惡自坦然,走南闖北只等閒!”注意,良知不是空洞的,必須也必然體現為最良好的心願、意念、觀念、言論和行為,良知大明,必有仁心義想、仁言義語、仁行義舉,並歸結為仁宅義路。

【良知】良知可以改相,可以造命。張三丰《相卜篇》言:“相自我改,命自我造,古人有言不汝欺也。 即操相算者,亦止相汝身,難相汝心,亦止算汝命,難算汝德。不能相汝心,即不能相汝身也;不能算汝德,即不能算妝命也。 莫受相者愚,心智於相也,心體正,好相也;莫被算者鬼,德神於算也,德性堅,好命也。”

【造命】唐朝李泌有君相造命論,王夫之高度贊成又略有異議。王夫之說:“君相可以造命,鄴侯之言大矣!進君相而與天爭權,異乎古之言俟命者矣。乃唯能造命者,而後可以俟命,能受命者,而後可以造命,推致其極,又豈徒君相為然哉!”又說:“雖然,其言有病,唯君相可以造命,豈非君相而無與於命乎?修身以俟命,慎動以永命,一介之士,莫不有造焉。禍福之大小,則視乎權藉之重輕而已矣。”極而言之,人人可以造命。只要能修身,就可以造福,造福於己也造福於人。權高位重則大造,造福於國家天下;無權無位則小造,造福於家人自己,一介之士莫不有造焉。

【好人】社會和國家的好壞取決於人。好人多,占上風,國家就好;壞人多,成主流,社會就壞。社會和國家越壞,越需要好人。錢穆先生言:“照中國人道理講,每個人好,世界也就好。否則河清難俟,要等世界好了自己再來做好人,只有畢生不做好人之一法。自己不做好人,還要告訴兒女說,世界不好,你也且莫做好人,會自吃虧。如此一代一代傳下,人愈來愈壞,社會風氣積重難返,如何了得。但仍有一條路,仍只有每一人各自先做好。”(錢穆《中國文化十二講》)
在壞社會,做好人吃虧,難以得勢,但不至於吃大虧;做壞人容易得志占便宜,但便宜占得越多越大,吃虧機會就越多,吃起虧來也越大,一不小心就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或遺禍子孫。歸根結底,做好人不吃虧。關鍵是要做真好人和大好人,智勇雙全的好人。邪路上做不成好人,小路上做不成大好人,做好人有道。只有沿着仁本主義大道而行,才能不斷地好上加好,把自己做成聖賢君子。好到聖賢的程度,不僅最為偉大光榮正確,而且最為美好吉祥快樂幸福,幸福無所倚。

【儒眼】儒學即仁學、聖學、良知學。本質上人人都有良知,人人良知平等,故理論上人人可以歸儒,甚至人人可以成聖。人們之所以不能歸儒,原因無非兩個:一是無緣,沒有機會接觸儒學;二是無意,沒有歸儒的意願。無意歸儒又無非義利二因:或義理原因,不認同和低認同;或利益原因,為了利而犧牲義,終究是認同度不高。無論什麼原因,無非良知不明。故有一個東海律:越是善良誠信,越易成為儒生;善良誠信到大處,就會良知大明,成為仁者。

【殉道】傳言:“違眾不祥。”吾曰,違道最為不祥,為道不妨違眾。道之所在,就是人生最大的意義、人類最大的希望、人道最大的光明所在。道之所在,無論貧富貴賤安危生死,無不吉祥。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雖刀鋸鼎鑊在前,吾不退焉。為道蒙難,就是榮幸;以身殉道,就是永生……

【聖賢】正人君子的獻身往往具有主動性,從關龍逢、比干到文天祥再到譚嗣同,多數正人君子都是為了成仁取義而主動殺身捨生的。至於孔孟和中道聖賢,雖然難免困厄,但沒有殺身的機會和必要。聖賢天爵至高無上,作為道德天子,代表着最正確、最偉大、最美好、最尊貴、最幸福的人間正道,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是天理和因果的必然。

【聖徒】與其為盜賊之主,富貴一時;不如為聖賢之徒,榮光千古。不幸而為盜賊之主,則應千方百計將盜賊集團引上正義之道,那是家國天下之幸,也是盜賊集團之福,是它們最好的出路。那是一種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難矣哉,非大君子大豪傑不可,非一般英雄所能為也。

【隨緣】隨緣不是一切聽從外緣的安排。那不叫隨緣叫隨波逐流。在佛教,隨緣與發心並重;在儒家,隨緣與盡心同在。盡心隨緣,隨緣盡心,盡心盡力然後聽天由命。博文約禮,克己復禮,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盡心;《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這是隨緣。從容廳友言:“緣有外緣,也有內緣,佛弟子發了菩提心,這個就是最重要的內緣,所以對外在的成敗得失,看輕看淡,隨遇而安是可以的,但對自己的修行成長,最重要的是隨自己發了菩提心這個內緣,隨自己的精進緣,不能一味被外界所轉,這才是真懂隨緣。佛教稱發心,儒家叫立志,都是要願力勝過業力”雲。注意,盡心隨緣,各有適用範疇,因地盡心,果地隨緣。如果改為因地隨緣,立場觀點隨緣,那就大錯特錯,不可救藥了。立場堅定,堅持正觀,盡心盡力而為,這是知性的前提。孟子說,盡心知性知天。盡心可以知性,是因為心統性情,心外無性;知性可以知天,是因為性即天道,性外無天。

【咸卦】關於咸卦“止而說”,程頤先生解釋:“艮體篤實,止為誠愨之義。男志篤實以下交,女心說而上應,男感之先也。男先以誠感,則女說而應也。”(《伊川易傳》)此解極好。艮篤實,止誠愨。就卦象言,艮止則男之感也専,兌說則女之應也順。唯有篤實誠愨,方能感人至深,令人悅而順應,故能以亨利貞而取女吉。艮止作為一種功夫修養,“止而說”作為一種因果關係,不僅適用於男女,也普適於內聖外王和家國天下。論內聖,止是基本功夫,“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止止不已,而後有得,自然可悅。論外王,“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能止則說,家國天下人心和悅,欲不和平,不可能也。內外之止都有誠愨之義。不誠無感,少男感少女,天地感萬物,聖人感人心,都是誠愨的作用。

【天命】易經中說:“樂天知命故不憂。”樂天知命,即知天命,樂天命。知天命則四通八達,智慧廣大無所障;樂天命則自得其樂,樂在其中無所倚。智無所障,包括知時、知人、知言、知禮、知本、知權、知中、知幾、知常、知易、知因果等。樂無所倚,意謂不依賴於任何外在條件。宋陳暘《樂書》卷八十六《論語訓義•述而》曰:“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樂道而已。是以孔子再逐於魯,削跡於衞,伐木於宋,窮於商周,阨於陳蔡,弦歌鼔琴,未嘗絶音,況與人歌而善乎。”

【真諦】或說:“海德格爾在他的名著《存在與時間》中指出:人只有在面對死亡時,才能真正領悟生命的真諦。所以,他倡導用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去倒逼人們精神上的覺醒和成長。”東海曰:很多人面對死亡也未必能夠領悟生命的真諦,或者領悟的真諦未必真正。欲真正領悟生命的真諦,學儒是最佳法門。學達性天,還可以超越死亡,了生脫死。

【儒學】刑法學人羅翔言:“人類最古老的專業有三個:神學,醫學,法學。”東海學舌曰:中國最古老的專業有三個:儒學,醫學,法學。其中儒學最為古老。儒學即中道之學,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曆代聖王相傳。孔子之前雖無儒學之名,但有儒學之實。醫學亦中道醫學,法學則是外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學復興,則中醫和中華特色的政治學法學亦可隨之而興。

【儒學】儒家的一大特徵就是大。儒學是大人之學,聖經是大人之言,儒心是大人之心,聖德是大人之德,王道是大人之政。道理正大,智勇高大,人格偉大,氣度洪大,心胸廣大,都是儒家題中應有之義。大哉仁道,大哉儒家!質疑儒家文化和文明的偉大,恰恰是質疑者不大。王健廳友言:“後人常自小,反疑儒家之大;後儒常自小,有害先儒之大。”

【儒學】儒學永遠不會過時。蓋儒學是仁學,植根於仁性的學問,而仁性是人倫之基、人格之核、人道之根、人生之本。儒者人之需,仁者人之本,只要人類不亡,儒學就永遠不會過時。認為儒學過時,是人心異化、人類落後的表現。注意,古代禮制的過時並不意味着儒學的過時。禮制形式因時而異,禮制精神萬古不易。禮本於義,義本於仁,仁本於性,仁性是天之所命,性天豈有過時之時哉。

【儒化】儒化改良命運,既是去惡趨善而文明化,也是避凶趨吉而吉祥化。無論學派宗派,個體群體,國家民族,儒化到一定程度,命運就可以善化。例如,民族,自堯舜始歷代蠻夷大多勃興忽亡,唯有漢化、即儒化者,可以長久強盛甚至據有中原。而反儒的異族異端,必然不堅不久,很容易遭受滅頂之災。

【儒業】人世間所有事業中,以儒家事業最為正義、偉大和吉祥。這可稱為儒家事業的三性。吉祥性,意味着以最低的代價爭取最大的收穫,以最小的犧牲贏得最大的成功,無論文化政治、改良革命都一樣。百年來流行一個重大的政治誤會,似乎遭遇和命運越慘、犧牲的人命越多就越革命。其實恰相反,順天應人的高品質革命必然具有低代價、小犧牲的特徵。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儒業】儒家的復興應該與文明化、自由化、幸福化同步。春風吹到哪裡,哪裡就應該暖和起來;太陽照耀到哪裡,哪裡就應該明亮起來;儒家的思想觀念傳播到哪裡,政治影響擴張到哪裡,哪裡的文明度、自由度和幸福度就應該上升起來。否則,要儒家幹什麼,復興意義何在!

【反儒】反儒是自害害人、自毀毀人最有效的方式。蓋反儒三自絕:自絕於天道、自絕於人道、自絕於天下。唯佛道兩家得乎地道,另有出路,其它學派宗派如果反儒,就會自絕未來。尤其是政治反儒,危害特別深重。君不見,反儒的人物必然言行反常,反儒的勢力必然一切反動,反儒的家庭必然多災多難反儒的社會必然內憂外患,反儒的國家必然罪惡深重、災禍深重、苦難深重而後患無窮……

【道理】道理的中正性和吉祥性正相關。理到至真至正時,道及極高極大處,自有浩氣,自帶光明。邪魔外道聽聞,雖有所不喜,不能生怨起嗔;釋尊老子重來,或不盡認同,也得禮讓三分。明哲保身,此之謂也。明是明白、明理,哲是睿哲、智慧。學達性天和明明德,就是明理和智慧的最高境界,保身則是明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結果。《詩經•烝民》說:“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以,因此也。因為明哲,所以保身。現代人將此成語解釋為明智之人不參與危險之事,有誤。儒家道和理之用大矣哉,內可以誠意正心,外可以齊家治國,大可以廣平天下,小可以獨善其身,無入而不自得。

【道大】道大德大福大命大,四者相輔相成,道大最為根本。道大,其德其福其命才有大起來的機會。注意,福具有多重性,身心健康、家庭和諧、事業成功、位高權重等等,都屬於幸福的範疇,世俗的幸福側重於外,以權位財富為支柱;儒家的幸福側重於內,以孔顏之樂為最高。達到孔顏境界,即使無權無勢無財富,即使天下莫容而飽經艱險,皆無礙其福之大也。道大則一切無不大。不僅福大命大,而且智大勇大、理大量大、志大才大、思想偉大、心胸廣大。若有不大,就要反思自己和自己的道了。學者有兩大悲哀:一是聞道而不信,寶山空手回;二是所聞非大道,誤入歧途了。

【解蔽】荀子說:“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勢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說得不錯,但荀子不知道自己也有弊,蔽於習而不知天。借荀子的話說,佛道兩家既蔽於天而不知人,又蔽於坤而不知乾;耶伊兩教蔽於人格神,既不知天又不知人;自由主義蔽於人而不知天。唯儒家無蔽,既知人又知天,天人合一;既知坤又知乾,乾坤並建。荀子說:“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學亂術足以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舉而用之,不蔽於成積也。故德與周公齊,名與三王並,此不蔽之福也。”各門各派各有所蔽,即使有福,大不起來。唯孔子不蔽,中道聖賢不蔽,人格最美,天爵最高,天相最深,其福最大。人間之福,莫大於是。尊孔信儒的人物、勢力、政府和國家,都是大福者。

【五福】《洪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東海特訂學者五福標準如下:一曰身心健康,二曰生活自由,三曰學達性天,四曰子孫滿堂,五曰桃李滿門。2022-8-10餘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民主中國http://minzhuzhongguo.org/default.php?id=99554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漢語拼音能不能取代漢字?
2022: 2022年妖怪第一定律
2021: 全心境界與情理調整的關聯
2021: 山丹軍馬場和《牧工最聽毛主席的話》
2020: 新十年伊始,我們對哲學的發展貢獻回顧
2020: 劉正教授回憶他人生道路上的兩大貴人
2019: 醫生這種人 - 2019新年祝福
2019: 請教一個統計學的問題
2018: (3) 馬克思和恩格思的“唯物主義”錯在
2018: 考研疑泄題事件中風口浪尖的“押題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