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解(1) |
送交者: 彭運生 2023年03月21日16:39:2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老子名言解(1)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第一章) (白話文: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說出的名就不是常名。“無”是對“天地之始”的命名,“有”是對“萬物之母”的命名。所以,想要經常地從“無”去觀看那個“妙”,經常地從“有”去觀看那個“徼”,這兩個事物(“天地之始”和‘萬物之母“)有同一個根源,卻有不同的名稱,它們共同的根源就是玄,玄啊,玄啊,它是一切奧妙的源泉。) 如果說老子在這裡表現出了某種成就感,則要想產生這樣一種成就感,老子必須有某種個性,喜歡用含義相反的詞語給各種事物命名。 要想產生這樣一種成就感,老子還必須做出一定的努力,把“天地之始”命“名”為“無”,把“萬物之母”命“名”為“有”。 一旦產生了這樣一種成就感,老子就能夠意識到某種事物的力量,就能夠意識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夠激活人們強烈的行樂意識,老子“故”而玩起這樣的“繞口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而制定出這樣一些計劃——“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就能夠意識到此一成就感還能夠激活人們的自我表揚意識。 一旦產生了這樣一種成就感,老子還能夠意識到某種事物的價值,就能夠意識到必須有某種信念,堅信只有傑出的人才能既能有強烈的寫實精神又能暗示自己有各種老習慣——總想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的源頭,總想找出作為不同事物共同源頭的東西的最突出的性質,總想查明作為不同事物共同源頭的東西最終帶來的各種結果,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實現這樣一種間接的自我表揚:給出這樣一些觀察結論——“異名”的“此兩者(‘天地之始’和‘萬物之母’)”是“同出”,“玄”作為它們共“同”的源頭是“玄之又玄”,這個“玄”是“眾妙之門”。 “產生成就感”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 (白話文:天下人都知道了美為什麼是美的,丑就出現了;都知道了善為什麼是善的,不善就出現了。有和無相互促成,難和易相互促就,長和短互為顯示,高和下互為呈現,音和聲彼此應和,前和後相互連接。所以聖人用無為的態度處理事務,實行無言的教導,萬物興起而不去主宰,造福於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有所作為而不自以為有什麼了不起,成功了不自我誇耀。正因為不自我誇耀,他的功績就不會泯滅。) 如果說老子在這裡表現出了某種痛苦之情,則要想產生這樣一種痛苦之情,老子必須有某種個性,受不了各種荒謬的現象。 要想產生這樣一種痛苦之情,老子還必須足夠幸運,以至於出現了這樣一些現象——“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一旦產生了這樣一種痛苦之情,老子就能夠意識到某種事物的力量,就能夠意識到今天的此一痛苦之情能夠激活人們的自我表揚意識。 一旦產生了這樣一種痛苦之情,老子還能夠意識到某種事物的價值,就能夠意識到必須有某種信念,堅信只有傑出的人才能既能做出強有力的自我辯護又能暗示自己有相當的洞察力——能夠看出眾多的事物兩兩發生聯繫各自所導致的結果,能夠看出導致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實現這樣一種間接的自我表揚:做出這樣一種自我辯護——自己提出“聖人”應該“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這樣一套主張,那是因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因為“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產生痛苦之情”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2: | 1025自他須度生死海,故於晝夜不懈怠; | |
2022: | 停止在用戶控制個人信息隱私的能力方面 | |
2021: | 越接近動物的人,可能更像天使 | |
2021: | 思而行·思而善行 | |
2020: | 孔子名言解(1) | |
2020: | 第三課:再談基本問題(Instancology En | |
2019: | 人是如何講話的 | |
2019: | 唐詩天天讀(58) | |
2018: | Predictions in social sciences | |
2018: | 18年兩會後“火速”首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