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印度奇葩“乳房稅”:胸部越大,稅率越高,交了稅才能穿衣服
送交者: 弓長貝占郎 2023年12月07日16:17:4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2023-01-29 22:18·八點鐘史紀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度。不少人在聽到這個國家的時候,下意識會想到他們的各種奇葩事情,如喝牛尿治病、牛的地位比女性高、印度猴子殺人事件。

甚至在19世紀的時候,竟然還出現過乳房稅。即女性的胸部越大,交的稅越高。在高種姓人面前,低種姓女性需赤裸上身,將胸部露出。


為了表示抗議,一名女性在被催繳稅費的時候,直接將胸部割掉,交給了稅務官。

那麼,乳房稅是如何形成的?割掉乳房的女孩,後來如何了?

乳房稅

18世紀中期,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開始逐步侵占印度。

英國統治者的到來,使得印度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對於印度的統治者來說,英國人的到來打破了他們原有的幸福生活。他們不僅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所欲為,甚至還要按時給英國人交錢。


為了不損害自己的利益,那些統治者們層層往下剝削,想出各種稅法,逼迫底層百姓交稅。

在19世紀,一個名為特拉凡哥爾的國家(今印度喀拉拉邦),為了收到更多的稅款,甚至還“研發”了一種十分可笑的稅法。

他們先是要求全國上下男女老少,都不能穿上衣,否則就是犯法的。隨後又公布,若想要穿上衣,那就只能交稅。而這種稅,被稱為上衣稅。

對於有錢人來說,上衣稅不過是九牛一毛,隨手丟掉的錢都比這個多。但對於低層百姓來說,原本的稅務就已經十分繁重,次次都是舉全家之力才能繳清,而新增的上衣稅無疑是沉重的負擔。


可那又怎麼辦呢?就算他們的氣候再怎麼炎熱,也不能不穿上衣。況且,對於男性來說,這上衣不穿也就不穿了,但女性和男性的生理構造不同,是必須穿着上衣的。在這種情況下,逐漸出現了一種名為乳房稅的稅法。

當地的女性,無論老少都要上交乳房稅。她們交的稅錢也不是統一的,而是要按照胸部大小來交稅。胸部越大的女人,繳納的稅費也就越高。

後來,無所不用其極的統治者們,甚至還將乳房稅進一步擴展和“美化”。

如,首陀羅女性平日外出到市場或者是其他的場合,都不能夠穿着上衣。而能夠穿着上衣的那雅爾女性,在面對婆羅門的時候,必須將上衣脫掉以示尊重。否則,這些女性將會受到懲罰。


從上衣稅到乳房稅,無一不在告訴人民,在印度底層人民與女性只能任人宰割。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那就不得不說說一說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以及萬惡的種姓制度。

女性與種姓

印度的種姓制度,並非是一直存在的。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前,印度女性的地位相較於之後,是非常高的。

那會兒的女性,與男性有着相同的地位,她們可以田間耕作、參加祭祀活動、接受教育、外出做生意、參與政治活動。

對於當時的女性來說,男尊女卑是不可能出現的。而且,在一些地方,女性甚至還被視作為神。其中,最出名的即使黎明女神烏莎斯。從某一方面來說,那會兒的印度更傾向於母系社會。


然而,隨着雅利安人的到來,這一切的平衡都被打破了,此時的印度開始進入吠陀時期,也開始形成父系社會。

在吠陀前期,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她們依舊能夠從事各種行業,接受教育以及享受婚配自由權。

但這樣的生活是短暫的,因為這一時期,雅利安男性長期在外征戰,他們無暇顧及自己的妻女,所以印度女性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到了吠陀晚期,雅利安男性通過四處征戰,統一了整個國家,男人們開始回歸社會與家庭。

正所謂人一旦閒下來,就會開始找事兒,更何況是“居功偉岸”雅利安男性。


隨着人們對工具的熟練使用,需要女性做的事情越來越少。因此,“毫無用途”的女性,地位越來越低。

女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完全聽從男人的差遣,如果被男人辱罵毆打,也要默默忍受,因為沒有人能夠幫助她們。

而宗教的祭祀活動,也由最初的隨意參與,變成了在大多數情況下,女性都需要迴避。在那些男人看來,女性已經不再是女神,而是晦氣的代表,邪惡的化身。

與此同時,種姓制度開始形成。印度的人民,被分為四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數較多的人群,他們被稱為不可接觸的人或者是賤民。


在前四個種姓人的眼裡,婆羅門地位是最高的,首陀羅地位是最低的,而賤民壓根就不是人。

但是,這樣人生活並沒有讓人民滿意,且當時婆羅門擁有的權力實在是太大,於是就漸漸被佛教所代替。

印度孔雀王朝的建立,使得佛教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逐漸成為了國教。而在佛教里,眾生平等,不論男女種姓都是平等的。所以,女性的權力得到了短暫的恢復。

遺憾的是,隨着孔雀王朝的沒落,婆羅門再一次接管了印度。

這次,女性的地位不僅一落千丈,相較於吠陀後期,女性受到的限制更多了。

當權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制定了《摩奴法典》。而《摩奴法典》的一些規定,使得女性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自主權。


如,法典認為:

小姑娘、青年婦女、老年婦女,雖在自己家內,絕不應隨己意處理事情 。

婦女少年時應該從父;青年時從夫;夫死從子;子死從丈夫的近親屬,沒有這些近親族,從國王。婦女始終不應該隨意自主 。

除此之外,女性不能夠接受教育,不許參加祭祀活動,不能學習印度教經典。女性,在嫁人之後,要完全聽從丈夫的指示,就算是被毆打也不能夠反抗。其次,女人在結婚之後,必須生下兒子,否則就是卑賤的,哪怕被丈夫拋棄,也是應該的。

後來,英國殖民者踏入了這個國家,婆羅門的地位自然不如那些英國人。因此,女性的地位開始有所轉變。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更為繁複的稅務。


隨着,英國人對印度高級官員的盤剝,那些官員就更加嚴苛的對待人民。直到特拉凡哥爾出現了,可笑的上衣稅、乳房稅。

特拉凡哥爾這樣的做法,是令人震驚的。雖然它處在印度的邊緣,接受種姓制度較晚,但也正是因此,他們的種姓制度以及對待女性的態度,也更加的極端。

割乳反抗

就像是上衣稅,他主要就是為了針對底層的種姓人民,以及那些賤民。而乳房稅,則是針對女性。


在長時間的壓迫中,不少低種姓民眾以及不可接觸的人,逐漸轉變了思想,開始離開印度教,轉而投奔於英國帶來的基督教。

這些人“叛變”的主要原因是,一旦他們離開印度教,就不用再受制於種姓制度。

而基督教,雖然說不上絕對的男女平等,但他們還是重視教徒的尊嚴,且認為女性不穿上衣是不合適的。

在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宗教治國的印度,人民在換了宗教信仰之後,就可以說是要換種生活方式。因此,民眾在加入基督教之後,他們自然是以自己的教義為主。那些加入基督教的女性,也就可以自由的穿上上衣,無需將身體裸露給他人。


所以,在那個時期,特拉凡哥爾掀起了一股基督教熱。

但再怎麼加入別的教會,他們畢竟還是印度人,始終無法避免印度教的統治,就算是英國人也無法完全主宰印度人。

在各方的爭執下,那些加入基督教的女性,只被允許穿着類似馬甲的上衣,以遮蓋胸部。

即使如此,這些女性也僅僅是在基督教的範圍內是安全的。


曾有一位印度基督教女性,在穿着馬甲走在市場上時,遇到了一個高種姓男人。那個男人在看到這個女人穿着上衣之後,立馬伸手將她的馬甲扯掉。就算這個女性在不斷地說着,自己是基督教徒也沒有用。

特拉凡哥爾,那雅爾人雖然被婆羅門歸為種姓制度最底層的首陀羅,但他們卻與一般的首陀羅是有區別的。那雅爾人是有軍事義務的土地持有者,直接服務於婆羅門。所以,他們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由於擁有着較高的地位,那雅爾女性雖然平日裡無需脫掉上衣,但在見到婆羅門時,仍舊需要主動將自己的上半身脫得一絲不掛,以示對高種姓人的尊重。


在這樣的羞辱下,壓抑已久的女性,選擇了反抗。

一位名叫Mulakkaram(後面用中文穆拉克拉姆代替)的女性,為了反抗這種不公,開始在公共場合不顧規定,穿上了上衣。

穆拉克拉姆的行為,在當地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高種姓的人要求她將衣服脫掉,而低種姓的人在讚嘆她的勇氣。不少女性,在見到穆拉克拉姆的行為之後,也開始穿上了被脫下已久的上衣。

然而,這件事很快就被稅務官得知。隨後,稅務官帶着士兵找到穆拉克拉姆,要她支付巨額罰款,否則就會對她進行更為嚴重的處罰。

長期遭受壓迫的穆拉克拉姆一家,哪裡會有錢繳納罰款?再者,對於穆拉克拉姆來說,罰款一旦繳納,就意味着自己的抗爭失敗了。

於是,穆拉克拉姆便將自己的胸部切掉,交給了稅務官。既然。他們要收乳房稅,那自己就將乳房給他們。


割掉乳房的穆拉克拉姆,在當晚便因為失血過多離開了人世。第二天,穆拉克拉姆的丈夫因為傷心過度,在穆拉克拉姆進行火化時,毅然跳入火里。

穆拉克拉姆的死,讓特拉凡哥爾陷入了暴力抗議的高潮。隨着,事情愈演愈烈。特拉凡哥爾的國王因為害怕,決定不在干涉女性的穿衣自由。

自此,特拉凡哥爾的女性,終於能夠自由的穿上衣服。

為了紀念穆拉克拉姆,當地人將穆拉克拉姆割乳的地方稱為穆拉基帕拉姆布,意為“切乳婦女的聖所”。


小結

這次的割乳事件,其實並沒有具體的文獻記載,只在當地口口相傳。畢竟,在印度那個極度男尊女卑的時代,女人極少能夠出現在文獻資料中。

但不論這件事以什麼形式傳播開來,穆拉克拉姆勇於抗爭不公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的讚揚。

如今的印度,雖然已經在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在生活中,種姓制度依舊存在。而且,女性的地位,依舊不高。

不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隨着時代的變化,印度女性的權力一定能夠得到保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孫臏,“恐怖主義”大師
2022: An Open Letter to The Washingt
2021: 萬景路:菊花在日本的變遷史
2021: 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 2
2020: 溫元凱:我現在可以回答“美國為什麼是
2020: 仁本主義矛盾論
2019: 中國人需要加入人類的“文明過程”
2019: 類似於用低級CPU機能運作得更流暢去解
2018: 關於Ritmuller鋼琴 --一個傳奇鋼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