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經典 之 嘆異抄 | ||
送交者: 席琳 2023年12月09日12:36:4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
2023-12-9 席按:嘆異鈔,是日本佛教文化中,唯一一本可以和中國儒家經典論語相提並論的著作。這是把佛家經典和日本世俗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短短數百字,吸引上億人,對於推動日本佛教的發展,乃至於世界佛文化的繁榮昌盛,都意義重大,功不可沒。
《嘆異抄》 日文著者:唯圓房 中文翻譯:釋瑞覺 【解說】: 本書主旨在悲嘆親鸞聖人滅後,在東國的弟子之間產生了違背聖人口傳真信的異說,聖人的直傳弟子(據說是唯圓房)為了去除同朋們的疑慮,所以寫下了此書。 本書內容,首先漢文的序文,述說撰述《嘆異抄》的目的為何。 正文是由十八個條文所構成,從文意又可分為前後兩段。前面十個條文記述著者(唯圓房)從聖人處所聽聞到的開示內容。其中,第十條的後半則提到聖人滅後所產生出來的異義。從後半的第十一條至第十八條文為止,列舉了當時所產生的異說而嘆異,並列述聖人所開示的法語。 最後是總結文,舉出聖人在吉水時代所遇到的信心一、異的爭論內容,和聖人經常掛在嘴邊的開示。 前後兩段中,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和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相對應著,其他則不一定有對應。 《嘆異抄》的抄寫本中,以第八代宗主蓮如上人的書寫本為底本者,則保存着承元法難(1207,承元元年)時的流罪記錄文,其他抄寫本則沒有此記錄文。
序文 竊回愚案,粗勘古今,嘆有異於先師(親鸞聖人)口傳真信之異說,思後學有相續之疑惑。幸若不依有緣之知識,爭得入易行之一門哉!莫全以自見之覺語(自己一人的知見),亂他力之宗旨。乃聊注所留耳底之故親鸞聖人的法語,但為散同心行者之不審(疑問)也。 第一條 彌陀誓願不思議,必定救度我往生,如此生信動念想要念佛時,即已獲得攝取不舍的利益。 彌陀的本願不挑選老少、善惡人,當知唯以信心為要。其緣故,本願乃是為救度罪惡深重、煩惱熾盛眾生的誓願。 因此信本願,他善亦非要,無善能勝念佛故;惡亦不可恐,無惡能障彌陀本願故。 第二條 諸位翻山越嶺走過十餘國的國界,不顧身命來此的目的,不外是為了詢問往生極樂之道。但是若羨慕我,以為我除了念佛以外還知道另有往生之道,知道其他法門等,那就大錯特錯了。 若不相信我所說的話,南都(奈良的興福寺等)北嶺(京都比叡山的延曆寺)亦有許多優秀的學僧們,不妨去參訪彼等,仔細聽聞往生之要。 對我親鸞來說,但蒙信善知識(法然上人)的“唯念佛可被彌陀救度”之言外,無別的竅門了。 念佛,果真是往生淨土的因呢?還是會墮到地獄的業呢?我完全不知道。 即使被法然上人騙了,念佛而墮到地獄也決不會後悔。原因是,倘若我原本即是能勵諸行業成佛之身,卻因為念佛而墮到地獄,方可說是後悔被欺騙。但是吾身無論什麼行也做不到,不論如何只有地獄是一定的去處呀。 彌陀的本願若真實,釋尊的說法就非虛假。佛說若真實,善導大師的注釋就沒有虛假。善導大師的注釋若真實,法然上人之說如何會虛假。法然上人之說若真實,親鸞所述之法義又怎會是虛假。 總之,愚身的信心如此,此外,你們要取念佛而信之,或是舍之,但悉聽尊便也。 第三條 善人尚且往生,何況惡人呢?但是世人常說:惡人都能往生,何況善人。這兩句話乍看之下很相似,後者卻是違背本願他力的意趣。 其緣故,靠自力修善求往生的人,完全欠缺信靠他力的心,所以遠離彌陀的本願。但是若轉自力的心而信靠他力,就能得到真實報土的往生。 煩惱具足的我們,無論修什麼行也無法解脫生死。本願,即是為慈悲我等這樣的眾生而發下的,誓願的本意,是為了惡人成佛,所以信靠他力的惡人,最是往生的正因(機)。因此說:善人尚且往生,何況惡人呢? 第四條 慈悲有聖道、淨土的不同,聖道的慈悲,在對萬物心存憐愍、悲心守護。但若想如意如願的救度,實在極難。淨土的慈悲,在念佛疾速成佛,能以大慈大悲心,隨心隨緣的利益眾生。 這輩子,不論你覺得有多麼可憐,也很難如願如意地救度之,所以這種慈悲有頭無尾、沒有始終。只有念佛,方是真正徹底的大慈悲心。 第五條 親鸞為了孝養(超薦)父母,連一次念佛也沒有念過。其緣故,一切有情皆是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所以不論是誰,全都應該在此生壽終往生成佛而救度之。 念佛若是我的力量所積之善,方可以說是回向念佛救度父母呀。唯有捨棄自力,速開淨土的覺證,六道四生之間,不論沉淪於哪個業苦中,即能以神通方便,先度有緣。 第六條 在專修念佛的人裡面,發生了我的弟子、誰的弟子的爭論,這種事情實是非常荒謬。親鸞一個弟子也沒有。其緣故,以我的智慧教人念佛,方可以說是自己的弟子,但是,將受到彌陀攝取念佛的人,說是我的弟子,這種態度真是荒唐至極。 有相聚之緣,自然會來相伴;有該散之緣,自然會離去。不可以把緣盡離去的人,說成是背叛師門,還說這樣的人,即使依止別人念佛也無法往生等,這真是不應該有的言行。 這樣的心態,不就是把如來回向給眾生的信心,當成是自己的東西在看待了嗎?這種言行舉止實在不應有。 人若與自然的理法相契,自會既知佛恩,又知師恩也。 第七條 念佛者,無礙之一道。這道理如何說呢?即信心的行者,天神、地祇亦敬伏,魔界、外道亦無法障礙,罪惡業報亦不感(受業報時,不會怨天尤人,會心甘情願的接受之),諸善亦無及故。 第八條 念佛,對行者而言,非行非善也。 不是用我的計度(能力)所能做得到的,故說非行;亦不是以我的計度所能造的善,故說非善。這完全是他力,離自力,故對行者來說,念佛非行非善也。 第九條 雖然有念佛,踴躍歡喜的心卻很散漫,也沒有想快點往生淨土的念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當我如此請益時,聖人回答我說: 親鸞也有過這個疑問,唯圓房你也有一樣的想法啊。細細思維,本該歡喜得手舞足蹈,卻不感到歡喜,應知往生確實一定也。 按捺住本該歡喜的心而不感到歡喜,這是煩惱在作祟。所幸佛早已洞悉,說我們是煩惱具足的凡夫,讓我們知道他力的悲願如此,是為我們而有,當會愈感到安心歡喜。 又雖然沒有想快點往生淨土的心,但是一稍微生病,就擔心是否會死,這也是煩惱在作祟。從久遠劫來流轉至今的苦惱舊里難捨離,尚未往生的安養淨土不欣羨,仔細想來,這實是煩惱興盛的緣故。 雖然戀戀不捨,娑婆緣盡,氣力消散時,可往生彼土。不想快點往生的人,特被憐愍。正憑這點,當知大悲大願可靠,決定往生。 既有踴躍歡喜的心,亦有想快點往生淨土的念頭,這是煩惱已無的證明,那反倒可疑呀。 第十條 聖人道:念佛以無義為義,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故。 話說往昔聖人尚在世時,志同道合的同朋們,遠途跋涉來到京都,以往生成佛為唯一的目標,心系未來的報土,直接從聖人處聽聞了教法。 跟着這些同朋念佛的老幼男女,不知其數。但是,近來傳聞在這些人裡面,發生了很多違於聖人教誨的異義。謹將這些憑空捏造的異義列述於後。 第十一條 對目不識丁的念佛同朋問道:你是信誓願不思議而念佛呢?還是信名號不思議而念佛呢?(這叫[誓名別信]的異說。本願和名號本來一體,有人用自己的知見將之切割分別開來,主張說信誓願不思議的人能往生,而信名號不思議念佛的人不能往生。這是異說之一)。 如此出言嚇唬人的人,也不詳細說明這兩種不思議,簡直是惑亂人心。此條,要好好注意,把它弄明白。 由誓願不思議,思案出易持易稱的名號,保證說凡稱此名的人,必接引之。首先,彌陀大悲大願不思議,必能救我出生死,如此生信而念佛,這也是如來的回向所使然。這絲毫也不夾雜己見,故與本願相應,往生真實報土。此即專信誓願不思議者,亦會具足名號不思議,故誓願、名號不思議,本就一體,更無異義也。 其次,以自己的計度,看待善、惡兩面,思之為往生的助、礙。將此切割為二的人,不會信靠誓願不思議,而只會靠自己的計度,去累積往生的資糧,故所稱的念佛,亦成自行。如此之人,自然也是不信名號不思議。雖然不信,亦能往生邊地懈慢、疑城胎宮,由果遂之願(第二十願)故,終得往生報土,這是名號不思議的力量。此即是誓願不思議的緣故,所以唯是一體。 第十二條 不讀、不學經釋的人,往生不定一說,此異說不值一提。 明他力真實教義的諸聖教(經典和七高僧、宗祖的著作),主在教人信本願,念佛成佛,此外有何學問可為往生之要呢?不明白此道理的人,應好好的作學問,以知本願的宗旨。 雖然讀學經釋,倘若不解聖教的本意,最是可悲。不識半字,經釋的道理也不懂的人,亦能容易稱念的名號,故叫易行。以學問為主,是聖道門,叫做難行。做學問誤入歧途,在名聞利養中打轉的人,畢此生平後,往生的結果如何,不是有文可證嗎? 當今,專修念佛的人和聖道門的人,打算法論、爭論吾宗方是殊勝,別宗是劣等,如此一來,亦出現法敵,亦成了謗法。這樣的言行舉止,豈不是自己誹謗自法了嗎? 縱使諸宗門一致說:念佛是為無能之人而設,此宗門膚淺低劣,也不可與之爭辯,但知:如吾等下根的凡夫,一文不通的人,但信順佛願的生起本末。對上根的人而言,這或是低劣之法,但對我們來說,則是至高無上的妙法。不論念佛以外的教法有多殊勝,若與自己的根器不相應,修亦難成就。不論人我都能出離生死,方是諸佛的本意,因此莫要妨礙。若不生氣的話,有誰會來與你結怨呢?而且有文可證,諍論之處必起諸煩惱,智者當遠離。 聖人說過:信此法的眾生有的話,謗此法的眾生也會有,此事佛早言及。如此,我已生信,又有人來誹謗,故知佛說真實。所以往生肯定一定。若沒有錯誤來誹謗的人,盡只有信的人,則不免納悶為何沒有誹謗的人。話雖如此,非定要受人誹謗不可,佛預先告知有信、謗二者的道理,這是為了不讓人起疑(聽到有人說念佛是低劣法而心生動搖)而說。 當今之世,做學問的人,可有存心不去誹謗人嗎?沒有成為以議論問答為主的專家嗎?真做學問,當會知道如來的本意,亦知悲願的廣大精神。能向懷疑自身罪惡深重能否往生的人,教說本願的教法沒有善惡、淨穢的差別,這才是做學問的人的價值所在。 出言嚇唬無意中相應本願的念佛人,說要做學問才可以往生等等,這種人是法的魔障、佛的怨敵。這種人不止自身欠缺他力的信心,而且誤導他人。當謹慎惶恐,莫違背先師(親鸞聖人)的精神。離彌陀的本願,最是可悲。 第十三條 縱使彌陀的本願不思議,不怕惡者,名本願驕,不能往生一說。此條,懷疑本願,不明白善惡的宿業也。 善心的生起,亦是宿善所使然;聯想惡事,亦是惡業使然故。故聖人(親鸞聖人)說過:應知,造的罪,如兔毛羊毛尖端上的灰塵般的微細小罪,無不是宿業。 又有一天,問我說:唯圓房,我說的話你都信嗎?我答道:是的,我都相信。那麼,我說的話你都不會違背嗎?聖人重複地問我時,我恭敬的點了頭。當聖人說:假使我說,去殺一千人吧,這樣一定往生。我當即答道:雖然您這樣說,以我的膽量,連一個人也殺不了。你剛剛不是說過,不論我親鸞說什麼,你都不會違背嗎?由此可知,凡事若都能隨心所欲的話,聽到殺一千人可以往生時,應該就會去殺人。但是,若無業緣牽引,即使一個人也害不了,這不是我的心好才不殺的。又縱然不想害人,業緣來時,殺百人、千人的事也會發生。 聖人意在告誡我:莫以為我們的心善就是善,以為心惡就是惡,而不知被誓願的不思議救度。 在這以前,有人墮於邪見,說本願是救度造惡的眾生,所以故意去造惡,說是作為往生的業。此邪見逐漸風行時,聖人在信中告誡說:“不可因為有藥,就嗜飲毒。”這句話是為了破彼邪知邪見,決不是說惡是往生的障礙。 只有守戒、持律的人,才可以信本願的話,我等焉得出離生死呢?如我等這般罪業深重之身,亦能得遇本願,方是真的恃寵。雖然如此,自身未犯的惡業,怎能故意去造作呢? 又說過:不論是在海上河川下網釣魚,以維生計的人,或是在山野中狩獵捕鳥,以延續生命的人,還是行商耕田,在過日子的人,但皆同然。 聖人說:該來的業緣現前時,什麼樣的事都做得出來。但是,當今之世,有自鳴清高,仿佛只有善人才能念佛一樣,在道場裡張貼布告說:做了什麼什麼事的人,不可以進到本道場來。諸如此類,皆偏於外現賢善精進之相,難道內心不懷虛假嗎? 恃寵本願所造的罪,亦是宿業使然故。因此,善事也好惡事也好,但悉隨緣隨業受業報。信靠本願,方是他力。《唯信鈔》亦言:是否知彌陀僅有多少力量,而以為罪業之身難得救度乎? 正因為會有恃寵本願的心,信靠他力的信心更是決定。大凡唯有斷盡惡業煩惱後來信本願,才不會恃寵本願。但若斷盡煩惱,即已成佛,對佛而言,五劫思維的願是不需要的。告誡別人是本願驕的人,也是具足煩惱不淨呀!那不也是恃寵本願嗎?什麼樣的惡才叫做本願驕呢?什麼樣的惡才不是本願驕呢?道本願驕不好的人,不反倒是幼稚嗎? 第十四條 信一念滅八十億劫重罪一事。此條說,十惡、五逆的罪人,平常不念佛,命終時,始遇善知識教導,念佛一聲(一念),滅八十億劫的重罪;念佛十聲(十念),滅十八十億劫的重罪而往生。這是為了令眾生知道十惡、五逆罪的輕重,而說一念、十念的吧!旨在說明念佛有滅罪的利益。我們不採信此說。其緣故,因為被彌陀的光明所照,一念發起時,蒙受金剛的信心,已攝入定聚之位。所以,一旦命終,即能轉諸煩惱惡障,悟無生法忍。若無此悲願,如我們這般業障深重的罪人,如何得解脫生死呢?念及於此,當思這一生所稱的念佛,皆悉是報謝如來大悲的恩德。 信每次念佛都在滅罪的人,是用自力在消罪以勵求往生。果真如此,人一生中所起的心心念念,無不是羈絆着生死流轉,那麼直到命終為止,都要不退轉(不斷)的念佛才能得到往生。但是,人各有業報,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會發生,也會被病苦折磨,沒有正念而臨終,無法念佛。這期間的罪,要如何消呢?罪若不消,不就無法往生了嗎? 信靠本願攝取不舍的人,不論遇到什麼意想不到的業緣而被牽引去造業,沒有念佛就臨終,亦能速得往生。又即使臨終時能念佛,這也是由於即刻就將接近往生淨土開悟的時刻,自然愈會信靠彌陀、報謝佛恩的念佛。想念佛滅罪的是自力的心,這種人意在祈求臨終有正念,所以不是他力的信心。 第十五條 以煩惱具足之身,說現生已經開悟了一事。此條乃信口胡謅。 即身成佛,是真言密教的本意,三密行業的證果。 六根清淨,是法華一乘所說,修四安樂行所感得的功德。 這皆是難行上根的修行,觀念成就的證悟。來生的開悟,是他力淨土的宗旨,信心決定的道理。這是易行下根的修行,不簡善惡的法。 大體說來,於今生斷煩惱惡障極難,所以修真言、法華的清淨僧,尚且祈求來生的開悟,何況我們既無戒行又無慧解,唯有乘彌陀願船,渡生死苦海。一登報土彼岸,煩惱黑雲即晴,法性覺月速現,與盡十方的無礙光明為一體,利益一切眾生時,這方是開悟。 主張以此身開悟的人,難道能如釋尊般,示現種種應化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說法利益眾生嗎?能做到如此,方可說在今生開悟。《和贊》曰: 金剛堅固御信心,決定之時一獲得,彌陀心光常照護,永離生死出苦海。 信心決定時,一被攝取就不被棄捨,不再輪迴六道。因此,能夠永離生死。又何必把如此的領解胡說成是開悟呢?不是真夠可憐嗎?淨土真宗,於今生信順本願,往生彼土方開悟成佛,這才是聖人說過的話。 第十六條 信心的行者,自然也會生氣,也會使壞,也會和同朋同行發生口角,當下都須回心一事。此條,不是斷惡修善的心情嗎? 一向專修念佛的人,回心唯有一次而已。所謂的回心,生平不知道本願他力真宗的人,蒙受了彌陀的智慧,知道按照以前的心無法往生,放下原來自力的心,信靠彌陀,這才叫做回心。若於日常一切諸事,都須朝夕回心才能往生,那麼人的生命無常,出息不待入息就臨終的人,也沒有回心,還來不及有柔和忍辱的念頭就命終的話,不就讓攝取不舍的誓願白忙一場了嗎?口裡說信靠願力,心裡卻想:不管救惡人的誓願有多不思議,善人才能獲救吧?如此懷疑願力,心想信靠他力的人,只能往生邊地。此事想來實在很可惜。 信心一決定,往生自有彌陀安排,不用我們瞎操心。儘管有不好的習氣,也會愈發信靠願力,因此理所當然,柔和忍辱的心也會生起,不論什麼事,往生不需要小聰明,唯經常忘我地懷念彌陀佛恩深重,如此自會念佛出來,這就是自然。沒有自己的念頭計度,就叫自然,此即是他力。 我聽說,有人不如實說自然是自然,反用自己的覺語解讀自然,而把自然說成別有其物一樣,仿佛只有他最懂,這樣的人真是膚淺可悲。 第十七條 往生邊地的人,最後還是會下墮地獄一事。此條,有什麼文獻作根據呢?這是那些自以為是學者的人,才會發表出來的知見,真是膚淺可悲!經論、聖教,他們是怎麼拜讀的呢? 我所學的是:信心欠缺的行者,由於懷疑本願,而生到邊地,待疑罪贖償完後,在報土開悟。信心的行者稀少,故佛悲心多勸往化土,此原是佛度生的苦心。說往生化土終於也會落空,此不是說如來在打妄語嗎? 第十八條 依向寺院道場布施財物的多寡而成大小佛一事。此條,太不像話、太不像話,毫無道理。 首先,定佛有大小的份量,哪有這事呢?經典說彼安養淨土的教主的身量,那是方便報身的形相。開法性的覺證者(法身佛),既無長短方圓的形狀,亦離青黃赤白黑的顏色,因此,用什麼標準定大小呢?念佛(觀想念佛)能夠看到化佛,故說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大集經意)。 所謂大小佛,或是從這個道理衍生出來,或是從布施波羅蜜的修行來。不論布施多少寶物於佛前,或是供養師父多少,倘若欠缺信心,則所做的布施對自己的往生一點幫助也沒有。即使連一張紙幣、半個銅板亦不曾布施過給寺院道場,只要心繫於他力,信心具足的人,方是符合誓願的本意。什麼事都會套上佛法的名義,以滿足世間的欲望,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話出來嚇唬同朋。 後 序 上述諸條(指第十一條以下諸條),全都是由於異信心所產生出來的吧。 聖人說過:法然上人在世時,在眾多的弟子當中,有相同信心的人很少,所以親鸞和同門師兄弟之間,發生了爭論。爭端的起因在親鸞說:善信(親鸞聖人)的信心和上人(法然上人)的信心一樣。勢觀房、念佛房等同門師兄弟們聽了很不以為然,詰問道:你怎麼可以說自己的信心和上人的信心一樣?聖人回答說:上人的智慧才識圓滿深廣,在這方面若我說和上人一樣,那是自不量力,但是在往生的信心這方面,則完全一樣,唯是一味。”他們還是不能接受,直嚷:沒這回事。最後,大家一起到上人的座前,請求上人裁定誰是誰非。 事情的來龍去脈,一向上人報告完畢,法然上人開示道:源空的信心,也是來自如來所賜的信心;善信房的信心,也是來自如來所賜的信心。因此,唯是一味。信心和我不一樣的人,恐怕無法去源空所要往生的淨土吧?由此可知,在當時,一向專修念佛的人裡面,也有很多人和親鸞聖人的信心是不一樣的。 以上,雖然全都是一些嘮叨重複的話,將之記錄在此。 正因為吾命如晨露般短暫,吾身似枯草不久長,雖然有心把聖人所開示的教義,說給那些一起念佛而遇到疑問的同朋們聽,但是我閉眼以後,異義必定會蔓延開來,所以感嘆地記下先前所舉的異說等等。倘若被那些散播謬論的人,說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請好好地拜讀聖人生前常引用的聖教。 大致說來,聖教裡面夾雜着真實與權假,舍權取實,擱假用真,方是聖人的本意。好好地注意拜讀聖教,莫錯解了聖教。本書列上一些重要的文證,以添為準繩。 聖人常說:細細思維,彌陀五劫思維的誓願,專為親鸞一人而有。連一身都是業力的人也要救度的本願,令人慚愧感動!現在回想聖人的這個感懷,和善導大師的金言: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完全相同。 因為如此,慚愧地把聖人的話用到自己的身上,發現這話原來是為了點醒既不知自身的罪惡有多深重,亦不知如來的恩德有多高深,而在那裡迷執的我們。真的我們都忘了如來的恩德,不論人我皆盡在善惡上打轉。 聖人說過:善惡二者,我一概不知。其緣故,能徹底地知道如來心中以何為善,方可說是知道善。能徹底的知道如來以何者為惡,方可說是知道惡。煩惱具足的凡夫,火宅無常的世界,萬事皆空言戲言,無有真實,唯有念佛是真實。 真的,不論人我,皆互說空言,此空言中有一件可悲的事。那就是,就着念佛,互相答問信心的旨趣,在陳述自己的信心給別人聽時,為了戰勝爭論,塞住別人的口,竟然滿口捏造聖人完全沒說過的話,此事令人感嘆遺憾!細思此教義時,必能明白。 這些條文決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言詞,雖然如此,經釋的道理也不懂,法門的深淺也未深入研鑽的我,肯定難免有錯。這裡所記下的還不及故親鸞聖人所開示過的教誨、旨趣的百分之一,僅將記得的隻字片語寫下而已。 悲哉!有幸念佛,卻不能直生報土,反而宿投邊地。但盼同門的同行者中,莫要有異信心,故一邊流淚一邊提筆寫下此文。題名為《嘆異抄》,希望不要公開給同門以外的人看。 附錄:流罪記錄 後鳥羽天皇在位時,法然上人弘揚他力本願念佛宗。時,興福寺的僧侶,為佛敵上奏朝廷。糾彈謂:上人門中有弟子做出背經離道的行為。由於此沒根沒據的謠傳,被處刑罰的人數如左: 一、法然上人及弟子七人,處流罪。又弟子四人被判死刑。 上人被流放到土佐國的幡多,被改罪名藤井元彥男,生年七十六歲。 親鸞,越後國,罪名藤井善信。生年三十五歲。 淨聞房,備後國。澄西禪光房,伯耆國。好覺房,伊豆國。行空法本房,佐渡國。幸西成覺房、善惠房二人,同定遠流。由無動寺的善題大僧正(慈鎮和尚)頒布。遠流的人數,計有以上八人。 二、被處死罪的人 第一人:西意善綽房。 第二人:性願房。 第三人:住蓮房。 第四人:安樂房。 執刑者:正二位權中納言一條能保之子。 親鸞,改僧儀,被賜俗名,因此非僧非俗。其間,以禿字為姓,上過奏文。那分狀文,今收納於外記廳。流罪以後,改為愚禿親鸞。 右之聖教,為本流重要的聖教,莫輕易地給無宿善的機讀看。 釋蓮如(花押)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2: | 關於中華團結聯合協會 | |
2022: |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24 | |
2021: | 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 4 | |
2020: | 利他利己都歸仁 | |
2020: | 100萬億倍? | |
2019: | 我在美國家中的書房 | |
2019: | 490誰將是中國的華盛頓;用世之學,莫 | |
2018: | 用國內法律追緝外國犯罪嫌疑人是國際慣 | |
2018: | 《評胡亥的博客“張首晟“師承無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