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道德經 第九章
送交者: pifu01 2024年03月15日20:05:4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七第八章,其實是類似的意思,第七章天地無私而能成其私,我覺得與菩薩發大菩提心利他(無私)而能成就佛果(自利)是完全一致的。第八章水無我而能恆時居於善地動與善時等等。無私無我,絲滑契合佛教大乘思想,所謂諸法無我。天地自然而行,萬法皆有其自然軌跡。但我們妄執一個我 –--這個是必然的,卻是非自然的 -- 從而引發多少人間悲劇!為何是非自然的呢?因為佛陀說,諸法無我。我們以為自己的身體就是我。但是這個身體從小到大一直不斷不斷地變化,三歲的那個身體和現在的這個身體,已經全然不是一回事!甚至連全部的體細胞都更換了一遍(少數神經細胞可能還保留不變)。哪個才是我?昨天那個我的身體,跟今天的也是不同,因為我們一直一直在不停地新陳代謝。我們不去仔細分析,就粗略地認為我是恆時存在的,從小嬰孩的我到80歲的我都是同一個我。其實早就變掉了。身體變掉了,心識(思想)也變掉了!兒時的玩具我們不再感興趣,就說明我們的心識也變掉了。40-50歲時的追求,到了70-80歲也都不會再一樣。仔細分析,所謂的“我”,不管是思想還是身體(除了思想和身體也沒有別的了),全部都是剎那不停地變化着的。那麼我們如此自信地認定的我,到底是什麼?我們認定的這個“我”, 是我們腦袋裡虛構出來的一個假象。沒有真實的存在!那麼當然大家可以辯解說,現在,此刻這個我,總算可以是真實的了吧?諸位,當你說”此刻“的時候,此刻已然溜走。。。這個,可以算作無我的一種邏輯推理。不服的可以來辯論。:)

所以,無我才是自然的。執著有我,是非自然的,不符合實相的。自然的,才可以居善地,乃至動善時。非自然的執我,一定會引起爭鬥乃至戰爭。

接着這一章就說具體的符合自然的操作,也就是能夠因無私無我而能成其私的操作。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把容器裝得滿滿的,趕快不要這麼做了 – 繼續往裡面加,會溢滿出來的。把利器錘鍊得很鋒利, 但它不可能一直保持鋒利 – 總是會用舊的。家裡金山銀山也無法守得住 –當代的貪官們算不算很好的例子?以前的劫大戶也是。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 我又想用當代貪官們做證了。官也做了—-貴,賄也受了---富。然後呢,給反腐了。我爸是李剛。

所有以上的比喻,其實是想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事情做成了,不要居功自滿,身退才是正道。這裡面其實也可以有很多無我和緣起的道理。一件事情做成,是需要很多因緣和合的。自大一點的人會覺得自己在某個成功事件中扮演了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會沾沾自喜,恨不得時時拿來炫耀。這並不符合自然之道。因為那個角色可以很重要,其他因緣也是必不可少的。凡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單一的因緣能夠促成的,一定是有很多不同的因緣。簡單來說,生火這個事情,就需要有生火的這個人,這個人要起了一個生火這個念頭,他手裡還必須有火柴或者打火機之類的點火的東西,還必須有柴薪。。。。這些因緣,缺一不可。如此簡單的生活這樣一個事情,都需要這麼多因緣才能做成,那何況更輝煌一些的事業呢!

有些人名氣非常大,然後自己也很容易沾沾自喜。其實,一樣都是因緣生的法。固然那個事情是那位名人做成了,背後確實有諸多其他因素,包括那位名人宿世的善業力。須知,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凡是因緣法,就絕不要執著。。。。然後呢,世間一切一切的有為法,沒有不是因緣生的,包括我們老病死,全都是。包括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思想。。。全是。


0%(0)
0%(0)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 gooddday 03/21/24 (40)
  你學道還是學佛?孫悟空嗎?  /無內容 - 屙文哲 03/15/24 (4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關於中華團結聯合協會
2023: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70
2022: 美與真——人心的素質陶養和品質塑造的
2022: 戰略分析(12):中國應對俄美要求的五
2021: 什麼是“天”?/周易講座/繫辭上傳一
2021: “三思”的用心和用意之於內在衝突(序
2020: 882、3月15日是美國 《國家祈禱日》
2020: 念咒語的竅訣![慈城羅珠堪布]
2019: 從中日戰爭引發的儒學思考
2019: 讀某刊“2018全球十大科學突破”有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