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299
送交者: 亦宛然 2024年04月02日05:25:0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九九集)【日期】2016/1/6【地點】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41-029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二十三頁,從倒數第七行看起:
  「特標一念淨信、至心願生」,念老給我們解釋,「亦皆隨願得生之不可思議功德」。這一品經文不多,可是精彩的句子很多,意思深廣沒有邊際。「一念者,《會疏》曰: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這一念得生就在第十八願,十念一念必定往生淨土。這個念,最重要的是一,這個一念不是一念、二念、三念、四念,不是這個一,這個一念是一心。「《教行信證》曰: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這個講得好,「故曰一念」,一心專念,就這個意思,「是名一心」,一念、一心是一個意思。合起來,講明白一點,講清楚一點,不至於產生誤會,就是一念一心、一心一念,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一心,這是一念。這個一心一念就能往生,為什麼?具足信願持名。第十八願裡面講的「十念必生」,這是說臨命終時,一生沒念過佛,在這個時候念十句佛號就能往生。十,是代表圓滿,《華嚴經》用十表圓滿,所以一切都是從一到十,這部經裡頭也不例外。小本《彌陀經》用七代表圓滿,這個七的意思是東南西北上下這六方,加上當中,叫七,代表圓滿,所以它不是數目字。
  「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清淨報土是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怎麼來的?一心所感的;二心、三心所感是方便有餘土;雜心所感的,凡聖同居土。記住,境隨心轉。我們這個世界,有沒有辦法把它變成極樂世界?有。用什麼辦法?一心一念,就是極樂世界,我們這裡就變成極樂世界。所以今天我們自己生活所受用的這個依報,國土是依報,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講自然環境,是從念頭變現出來的,這個是真因,我們要相信,不能懷疑。我們今天居在這裡亂世,亂世裡頭也有清淨。我心清淨,我的報土清淨;我心不清淨,我的報土就不清淨。清淨心現報土,清淨心住報土,這是一定的道理。真正通達明瞭不懷疑了,你就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責怪自己,回過頭來注重念頭。
  「獲得金剛真心者」,金剛是比喻堅固,決定不動搖,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是什麼?真心沒有念頭,那是真心,有念頭都是妄心,真心離念,不起心動念。真心住在哪裡?真心住常寂光土,常寂光就是真心,真心就是常寂光,一念不生。我們有沒有辦法做到?我什麼念頭都不想,我一念不生,能不能證得?不能。為什麼?因為你還有個一念不生,這一念不生是個妄念,妄念不是真心,妄念也不是真土。所以獲得金剛真心者,「橫超五趣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這個語氣多麼肯定。橫超,不是豎超,五趣八難是指六道輪迴,橫超,脫離輪迴了。必定獲得現生十種利益,現世,我們在這個世間就得十種利益。
  「一者,冥眾護持益」。冥是幽冥,指的是六道,六道裡頭這些鬼神都護持;他們沒有辦法用真心,全是用妄心,但是對於用真心的人佩服、讚歎、禮敬、護持。「(乃至)十者」,這個地方我們把它節錄出來,在我們參考資料第八百六十七頁,一千六百九十三條。諸位手邊上有參考資料可以翻開來看,「現生十種益」,這個也對起《科註》七百二十三頁倒數第四行,交代得很清楚。「《佛學大辭典》:(名數)日本真宗所立」。「《文類》三末曰」,《文類》第三卷末後說:「獲得金剛信心者,橫超三塗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
  下面十種益註出來了。十種益第一個,「冥眾護持益」。「梵天」,色界天。「帝釋」,欲界第二層天,中國人稱為玉皇大帝,佛經上用的帝釋天王,這是第二層天。第一層,「四天王」。還有「龍神八部」,我們常常講叫天龍八部,是一個意思,天龍八部。這些都是護法神,這些護法神善護行者,他們護持這些修行人。
  第二,「至德具足益,信之一念發揮名號之至德」。我們念這句名號,不知道這個名號功德多大,隨口念著;甚至於很多人念佛,口裡念出聲音來,心裡面還有妄念、還有雜念,這種情形很多。這樣的稱名,有口無心,沒有功德,只可以說比起惡念好、比妄想好,它與功德不相應。功德就是真眨嬲是真心,就是真心,與真心相應的這個佛號,利益無邊。所以信重要,信必定就有願,有信有願,這一念力量就太大了。為什麼?這一念就幫助你往生,往生的條件信願行統統具足,一念就具足。這發揮名號之至德,圓滿的功德,「盡其功德,圓滿具足於我身也」。念佛的人,這句佛號念念相續,一句接著一句,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就圓滿具足於我身。「無量壽經》下曰」,這不是我們這個本子,多半用康僧鎧的本子,上下兩卷,「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康僧鎧的本子有這麼一段話,說明圓滿具足於我身者,有經文做根據,不是隨便說的。
  「《淨土論》曰」,就是《往生論》,「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說佛的本願力,本願就是四十八願,願願功德都不可思議,遇到了,這個遇到是看到經文,或者是聽到別人讀誦,能夠一心聽聞,功德無量。你聽這句佛號,或者看這段經文,心具足真鍘⑶鍦Q、恭敬,至少像古德所說的「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阿賴耶識就跟阿彌陀佛的種子相應,這一生不能往生,來生後世遇到佛法,這個種子起現行,就起作用。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我們自己這一生不是偶然的,還不是過去生生世世聽過佛號、念過佛號,只是用心不純,染污的心、輪迴的心,只能跟阿彌陀佛結個緣,不能往生。這一生阿賴耶識裡這個緣起作用,我們又遇到,恭敬心生起來,那就沒有空過的。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搞清楚、搞明白一定要讀經,經典的功德不可思議,不必求解,就一遍一遍念,念到一千遍、念到兩千遍,自然就明白、就通了。這一通,你的願心就發出來了,極樂世界就在面前,那能不去嗎?這一得往生,利益無邊。所以能令速滿足,不是侷限的,是圓滿的,圓滿的功德大寶海。圓滿的功德是指什麼?必定成佛,大願裡頭說必成正覺。善導大師所說的四十八願五個真實的大願,第一個就是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這是功德大寶海。
  第三,「轉惡成善益」。我們想不想轉惡成善?每個同修都想,可是怎麼轉也轉不過來,惡還是惡,惡不能變成善。這是什麼原因?我們沒有真正想轉,口裡想轉,心上沒有反應,所以轉不過來。我曾經問謝居士,你是怎樣把惡轉成善,而且時間不長,七天之內就轉成功,用什麼方法?他告訴我,用因果。只要把因果講清楚、講明白,而且因果報應這事實真相就在眼前,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就在當下。他真正明白、覺悟了,再不敢作惡,再也不願意作惡,為什麼?知道惡有惡報,六道真的有,不是假的,他就轉過來了。這很有道理。這個地方所說的,「獲一念信心之時,既具足至德」,這個德是性德,你聽了能相信,聽了不懷疑,聽了生感恩的心,所以一念信心之時具足至德,這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行現前。「則轉三世之重惡,而使盡為菩提之善也」。不是轉現前這一世,過去、現在、未來,這叫三世,三世怎麼?三世的惡不生,三世的善(善念、善行)都能夠生起來。
  我常常提醒同學們,我們日常生活要用真心,它相應,妄心不相應。妄心,惡轉惡,行,愈轉愈嚴重。惡轉善轉不過來,用真心很容易轉過來,為什麼?真心本善。儒家所講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那是自性的性德,那不是外來的,用真心,它就現前;用妄心,它就不見了。止於至善是誰?佛陀。菩薩還沒有達到,還有無始無明習氣沒斷,不能叫至善;至善是善圓滿了,圓滿的善才叫至善,他還有一點欠缺,不圓滿。所以至善是正覺,必成正覺,至善。你能說四書不如佛經嗎?不可以說。我眼目當中四書就是佛經,是佛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它裡面所講的話,不是說等一下讓我想想看再跟你說,不是,他沒有想想看,你一問,他馬上就答覆你,沒有思考。那是什麼?那是自性,從自性流出來的,止於至善。這就說明,只要稱之為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稱為經,《論語》、《孟子》是獨立的,十三經裡頭獨立的,《大學》、《中庸》是《禮記》裡面的兩篇;十三經,這十三種叫十三部,都稱之為經,既然是經,就是自性流露出來的,跟佛陀的經典等量齊觀,用平等心看待,真經。註解,那都稱之為論。註解裡頭有聖人說的,那跟經沒有兩樣;有賢人說的,有君子說的,那個就不一樣了。
  至嶄型ǎ太重要了。《中庸》說理論,理論歸納起來,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個字,鍘U什麼意思?經裡頭有說明,說一個很簡單的,不自欺。你真正能做到不欺騙自己,這是鍘H艘歡ㄊ竅繞垓_自己,再欺騙別人,不欺騙自己的人肯定不會欺騙別人,鍘,F在這個世間真盞娜松倭耍璸槭顫N?他在一生當中沒有見到過、沒有聽到過,沒人教他。現在社會教什麼?都是教你怎麼騙人,騙人還不犯罪,高明。世間罪你不犯,你有本事走法律的漏洞,很高明,可是死了之後鬼神不饒你,這就是因果了。還有,阿賴耶不饒你。阿賴耶是你的妄心,你所造的一切惡業,連不善的念頭,阿賴耶裡面都有記錄,好像資料庫一樣,檔案都在那裡頭,到你命終的時候,這個東西統統現前,證據,你是善還是惡,閻羅王根據這個把你分到六道哪一道去,一點都不會發生錯誤,我們不能不知道。
  第四,「諸佛護念益」,這多難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保護你,你是善人,你有善根,你能夠行善,你能夠把善發揚光大,利益一切苦難眾生,這個事情值得。「十方恆沙之諸佛護念行者也。《選擇集》末曰:十方諸佛,護念念佛行者」。為什麼?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不念阿彌陀佛的,沒有不講淨土三經的。佛只要出來講經,這個淨土三經是必說的,佛佛道同;其他的經,一切諸佛有說也有不說的,未必說,淨土三經必說,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十方有緣眾生。所以十方諸佛護念,真正念佛求生淨土就得諸佛菩薩護念。世間人有多少人求佛菩薩求神求仙保佑自己、保佑自己家親眷屬、保佑自己生命財產,多少上廟燒香為什麼?就為這個,他沒想到還有一等人沒想這個,專想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希望阿彌陀佛來接引他,這個念頭感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護念。我們要記住,真的不是假的。不必念那些佛名,只要念阿彌陀佛名號就行了,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都聽到了,真的冥冥當中保佑你。你自己能念,又能勸別人念,這個功德多大,無法想像。
  第五,「諸佛稱讚益」,諸佛不但護念,還稱讚,更難得了,「諸佛稱讚行者也」。讚歎你什麼?讚歎你信願持名,壽命到的時候就往生極樂世界去了,到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到極樂世界,決定成就無上菩提,佛哪有不讚歎的道理?「無量壽經》下曰」,經裡面指《無量壽經》上下卷,大概都是指康僧鎧的本子,康僧鎧的本子上下兩卷。日本淨土宗很興旺,淨土這一宗在日本分十幾個宗派,那十幾個宗派都是叫淨土宗,都是以善導大師為初祖。讓我們想到,他們那些祖師,唐朝時候到中國來留學,都是跟善導大師學,是善導大師的學生,以後回日本,韓國的回韓國,都成為淨宗祖師。他們用的《無量壽經》的本子,都是用康僧鎧的,所以康僧鎧註解的本子在日本有二十多種,在中國只有兩種。而日本這些大師的註解,都值得做參考。念老集註,在日本祖師大德的註解裡頭,好像有四種。
  我在日本講經,曾經勸導中西法師,我讓他把日本淨宗大德的註解,二十多種蒐集起來,翻印成一套書。書是印出來了,也寄了一套給我,字太小了,看起來很吃力。為什麼要這樣做法?成本低。我們將來再翻印,把它放大,看起來就方便了。流通這個本子值得,功德無量。內蒙金教授告訴我,蒙古《大藏經》裡頭,《無量壽經》有二十多種翻譯本子,原譯本。我們中國現在只剩下五種原譯本,它的原譯本有二十多種,可見這個經是釋迦牟尼佛在世常常講,不止一遍。每一遍裡面都有不同的意思,所以這些東西阿難尊者全都把它結集成經藏。我們學淨土,這些資料都非常重要。
  諸佛稱讚,無量壽經下卷有:「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見是你看見,看見尊敬,「則我善親友」,你是我的善親友(善親、善友)。這個「我」是誰?是諸佛如來,這個「我」字很重要。我們念這句佛的名號,一心稱念,得諸佛護念,得諸佛讚歎。觀無量壽經上還有一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芬陀利花是白蓮花,用這個做比喻,稱念佛人,能念阿彌陀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花。「《如來會》下曰」,下卷,「廣大勝解者」。這稱什麼?稱廣、大、殊勝,對淨土三經解釋得很透徹、很清楚、很殊勝,這勝解,廣大勝解者。這都是說諸佛稱讚的利益。
  第六,「心光照護益,由佛之大慈悲心照觸念佛行者之光明,謂之心光」。我們招惱意在這裡念佛,身心都放光,我們自己看不見,鬼神能看見。「念佛之行者」,就是念佛的人,「為此心光所照護也」,自己的心、自己的身有光。「《觀念法門》」,這裡頭也說這麼一句:「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攝是攝受,護是護持、是保護,不會把你捨掉。
  第七,「心多歡喜益,念佛之行者,如初歡喜地菩薩於未來成佛,決定無間違,心常歡喜也」。真正念佛的人得感應,感應最明顯的就是歡喜。這個歡喜不是沒有緣故的,而是什麼?你在念佛心歡喜,諸佛看到歡喜,龍天護法看到加持你;冥冥當中你得到佛菩薩保護、護念,所以有這種現象。比喻裡頭說得好,念佛人像歡喜地的菩薩,十地菩薩的初地;證得初地,菩薩知道未來一定成佛,所以說決定無間違,決定沒有,間是間隔、違是違背,決定沒有,他無間,功夫不間斷,功夫不會失掉。違背是失掉,念頭忘掉了,念佛念佛念念把佛忘掉了,那叫違。所以心常歡喜。你看看我們讀的這一句,像不像《論語》的頭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心常歡喜,不亦悅乎。學而時習之就是決定無間違,他沒有間斷,他沒有違背。這個話說得好!而且你看過去編著《論語》的這些人,把它放在第一句,那是什麼味道?為什麼要念這個書?不亦悅乎,我念這個書心常歡喜。為什麼念佛經?為什麼念佛號?心常歡喜。你常常有妄想、有雜念、有煩惱,我天天生歡喜,這就不一樣了。憂慮的人多,古人所說的「憂能使人老」,人很容易老化,為什麼?憂慮。愈是到晚年憂慮愈多,所以就老化得很快。工作的時候沒有想到自己老,退休了,沒事情做了,就想到我老了、退休了,這個「老」字天天寫在頭腦裡頭,他就一天比一天老,一天比一天衰,煩惱一天比一天多,痛苦一天比一天多。哪有學佛、讀書人好,中國讀古書的人「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佛經是說「常生歡喜心」。
  第八,「知具報德益」。念佛人,「念佛之行者」,念佛人,「即具足至德」。為什麼?念念不可思議。念念都獲諸佛如來護念、龍天善神保佑,這為什麼?就是你具足至德。所以我們講積功累德,積大功、累大德,到哪裡去做?是因為自己不知道,念阿彌陀佛名號,信願持名,就是積大功,就是積大德。想積功累德,不知道怎麼做,告訴你念佛就是積功累德,常常忘掉了,這句佛號斷了,又打妄想去了,這是經上所說的「可憐憫者」,佛菩薩看到這個現象也很難過、很惋惜,可惜了。什麼原因?讀經的根不深,信願不懇切。不能說你沒有信、沒有願,有信有願,可是信願常常會被煩惱習氣障礙住,讓你的信願是斷斷續續,可能斷的時間長,想起來時間很短。這一點不能疏忽,這不是小事,是大事。為什麼是大事?往生極樂世界是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十方世界菩薩都羨慕,你得到了。但是得到了,敵不過煩惱,斷斷續續,最後不能成就,多可惜,這一生空過了。來生後世,不知道哪一年、哪一劫你才再遇到,你想這個多可惜。怎麼補救?補救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念經,經念多了,明白了,真明白就不會斷了。斷斷續續的就是搞不清楚,我這個信裡頭有懷疑,願裡頭對這個世界還有留戀,願不切,信不真,出這個毛病。聽經也是好事,天天不斷聽經。現在講經都做成光碟、都做成隨身聽,時時刻刻放在心上不中斷。大眾之下我們用耳機,我聽得到,別人聽不到,我不干擾別人,別人也不干擾我。科學工具也有很好的,我們要會用。這也是知具報德益,具足至德。「獲得大利,今可為報謝佛恩之身也」。怎麼報佛恩?念佛往生是真報佛恩。為什麼?佛對我的願望就這一個,我做到了,滿佛的願望,回到佛的身邊,不離開佛學習,決定在佛的這一會之下,定成正覺。
  第九,「常行大悲益」,前面都是自利,這個利益是講利他。「他力信心之行者,以自信者勸人」。這是說有很多人修其他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好不好?都好。但是人總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根性,選修法門。法門只能選一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不能同時修兩門。不是專修念佛法門,修其他法門,同參道友當中可以勸他。最好的勸他,平時讚歎,到臨終的時候現瑞相給他看,他就明白了,最好的辦法。早年,這大概半個世紀以前,香港這個地方,何東爵士的老太太念佛往生,開往生大會,把全家都度了。他們全家是基督教徒,虔盞幕酵健@咸簧罘穡瑑骸⑾眿D都很孝順,給老太太在家裡立了個佛堂,不妨礙。老太太很聰明,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招待新聞記者開往生大會,讓她兒子、媳婦一家人親眼看到老太太坐在那裡說走就走了,這麼自在,所以往生之後全家都學佛了。這是大慈大悲,善巧方便度多少人。她這個消息,在當時報紙雜誌裡頭都報導,一時轟動。真的無疾而終,而且預知時至,知道什麼時候,把親朋好友統統請到家裡來,讓大家來看,親身經歷。這是「為自行佛之大悲之身」,大悲身就是觀世音菩薩,這種行持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行持。
  「《安樂集》曰:《大悲經》云:云何名為大悲?若能展轉相勸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說得好!什麼是修行大慈大悲的人?展轉相勸,自己修這個法門,身行言教,自己真幹,又常常不斷勸人。勸人好,為什麼?每勸別人一次,也是勸自己一次,自利利他,天天提醒自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把佛號忘掉了。一般人講丟失,不能把佛號丟失,佛號要一句接著一句,念念相續,勸導別人,自行化他,這就是大悲行者。
  末後第十,最後一句,「入正定聚益」。我們在前面這段經文上,在學正定,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入正定聚,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心定在這一處,不再改變了。這裡頭有個簡單的解釋,「定成佛之位謂之正定聚」,這個法門,你在這裡修行,決定一生成佛,這叫正定聚,「又雲不退位」,不退位,你所證得這個位次永遠不會退轉。「念佛之行者,以信之一念入於此位,而未來必成佛也」,這話說得好。念佛法門最重視信,所以它三個條件:信、願、行,行就是念佛;信,對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懷疑,對阿彌陀佛沒有懷疑,這叫信,信德;發心決定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求佛來接引,這是願。有真信,有切願。六道輪迴太苦了,六道輪迴的時間太長了,很不容易脫離,這是事實。我們在輪迴裡頭住的時間很久,無量劫來都在輪迴裡頭打滾,生生世世,造多少業,跟多少眾生結了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這是我們過的日子。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心定了,善緣,好,沒有留戀的念頭;惡緣也好,報掉了,沒有怨恨。永遠保持清淨心,永遠保持一句佛號,善緣,阿彌陀佛,惡緣也是阿彌陀佛,好,這業障就消了。如果善緣生歡喜心,惡緣生瞋恚心,不行,煩惱習氣沒斷,它到臨終的時候會障礙你。
  為什麼送往生?當助念在送往生那個時候,念佛的人斷氣那個時候,抓緊這個時間,這個時間是關口,能不能往生就決定在這最後的一念。念的聲音要柔和,不要叫他聽了生煩惱。他的床鋪不要碰,距離遠一點,不要碰,為什麼?怕碰的時候他感到難過,他發脾氣,一發脾氣就地獄去了;一生煩惱,六道去了。這些非常重要,不能不知道。很忌諱的,就是人念佛往生,去摸摸他的身體哪個地方有溫度,去測一下他從哪裡走的,這都是找麻煩,這個如果障礙他不能往生,他恨你一輩子,不可以。一定要等,通常經上講的,十個小時或者十二個小時以後,再去給他穿衣服、洗身體,再去照顧他,最低限度是八個小時。為什麼?阿賴耶識沒走,八個小時之後,十二個小時大概沒有問題,阿賴耶識都走了、離開了,這個時候他身上沒有知覺,可以動他的身體,可以碰他的床鋪。這種知識很重要,送往生的人不能不知道。
  信願持名,通情達理,清楚的認知,你就不會退轉。你念佛,你這一生當中,有一個方向,西方,有一個目標,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其他的統統放下,不再放在心上,這個人必定成正覺,就是未來必成佛也。「《淨土論註》上」,這個《論註》是曇鸞法師的註解,註得好。裡面說,「易行道者」,信願持名是易行道,「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這是易行道,「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就是極樂世界,「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這不是邪定、不是不定,決定成就。到這個地方,這十種現前所得的利益,我們介紹完了。
  我們再看下文,下面括弧,「以上明一念」,這上面都是講一念,「以下明淨信」,一念淨信。淨信裡面,念老引《彌陀疏鈔》告訴我們,「信即心淨」。心淨叫真信;心不淨,信不純,不是真信。「《成唯識論》云:信者,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成唯識論》裡頭說了三個字,就是標準,信一定要具足這三個字,第一個真實,它不是假的;第二個,它有大德大能。這三個條件清清楚楚、明明瞭瞭,在哪裡?一切佛所說的經教都是真實;德就像前面所講的十種利益;能是能辦事,能幫助我們信願持名,往生淨土。我們對它要深忍,忍是有承認的意思、肯定的意思,我真正相信,我這個心就放在這上面;樂欲,樂是愛好、歡喜,欲是欲望,這個欲望是到極樂世界,不是六道輪迴的欲望,不是娑婆世界的欲望。心淨為性,這個心是體,心地清淨是自性。
  我們常常在一起學習,也常常提到清淨心是真心,不是很深,阿羅漢就證得,見思煩惱斷了。平等比這個深,平等是沒有分別,清淨是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就更深,菩薩證得的。覺就是圓滿。你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我們修淨土,天天展開經本,讀誦的時候或者背誦的時候,經題上重要,咱們修什麼?修清淨平等覺;我們想得什麼?得大乘無量壽莊嚴。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果,清淨平等覺是因,修因證果都在經題上。這本書裡頭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那就是果德,那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用什麼修?清淨平等覺。清淨心就能往生,決定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清淨心生的。清淨心裡頭還帶著有疑惑是同居土,沒有疑惑是方便土;如果是覺,開悟了,那就生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覺是開悟。所以,因地上是清淨平等覺,我們要重視這個,果是自然成,不必放在心上。所以清淨心比什麼都重要。
  清淨是什麼?決定不受外界的誘惑,不能自生煩惱。自己的煩惱染污自己是什麼﹖是貪瞋痴慢疑,這是染污自性。外面是什麼?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對的境界,眼見色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那是智慧的照見,不放在心上。凡夫做不到,凡夫看到了,與自己貪瞋痴慢相應的,他就生歡喜心;不相應的,他就生煩惱,他就討厭,這就是什麼?被外面境界染污了。菩薩怎麼樣?菩薩看得很清楚、聽得很明白,不放在心上。內不生煩惱,外不受影響,這叫真修。內外統統是一句佛號,看什麼,阿彌陀佛,聽什麼,也是阿彌陀佛,喜歡的,阿彌陀佛,討厭的,也是阿彌陀佛,在這一句阿彌陀佛擺平了,這叫真修。念念都是阿彌陀佛,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一切事也是阿彌陀佛,一切萬法統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全包了。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他一生念佛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就是這麼念得來的,不能不知道。
  下面說,「何言心淨,以心勝故。如水清珠,能清濁水」,這從比喻上來說。為什麼說心淨?一切法裡頭,心是真的,除心之外全是假的,所以心叫真心。但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加一個字,妄心。為什麼?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這叫妄心。真心現前就叫聖人,還用妄心不能稱聖,賢人有。大乘教裡頭,佛常常提醒我們,修行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起心動念,這叫六塵。凡夫不知道根塵都是假的,以為是真的,所以見色被色染污了,不順自己意思的就起瞋恚心,不願意看;適合自己意思的,實在講跟自己貪瞋痴相應的,他就生喜歡心;甚至於更進一步,要佔有、要得到,愈來愈嚴重了。佛不是叫我們不看不聽,叫我們也看也聽,別放在心上。告訴你,能看的是假的不是真的,所看到的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再告訴你真話,能所都不可得。能所從哪裡出來的?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的,是從念頭高頻率波動下面產生的。
  這個念頭生起我們不知道,叫無明,根本就不知道。它的速度多快?一秒鐘,我們把經上的話換成科學家的說法,一秒鐘做單位,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鐘波動多少次?二千二百四十兆,單位是兆,不是億、不是萬。在這麼高的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這個幻相就是念頭、就是物質,先有念頭,後有物質。所以物質從哪裡來的?佛經裡常說從心想生,想什麼變什麼。它存不存在?不存在,它壽命太短,它存在的時間只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這是它存在的時間,所以不可得。這麼高的速度,我們連感觸都沒有,沒有感覺到,太快了。我們現在看的電視,電視屏幕現的這個畫面,一秒鐘生滅多少次?一百次。這個畫面是百分之一秒,我們幾乎被它騙過,以為它是真的。實際上這個狀況,一秒鐘,跟電視比,那真小巫見大巫,電視微不足道。它的頻率,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一兆就不得了,四十兆還得了,還要加上兩百兆,還要加上兩千兆。所以我們說它有,它已經走了,已經不見了,一個一個一個來,一個一個跳,就像動畫一樣,動畫的速度之快,一秒鐘跑過多少個畫面?二千二百四十兆個畫面,所以一個畫面也找不到,一點概念都沒有。這是諸法實相。
  佛在經上說的,現在被量子力學家證明了,所以現代的科學家對於佛經佩服得五體投地。科學四百多年,累積下的經驗才發現,這個發現是最近二十幾年,得力於儀器愈來愈先進,才觀察到。物質這個現象解決了,科學家得到的結論,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假相,物質是從念頭產生的。佛怎麼說?佛說「相由心生」,相就是物質現象,「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佛經上說的話,現在被科學證明,所以佛法是科學,高等科學。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佛教存在世間不是宗教,是科學、是哲學,哲學家承認它。我加了兩個字,究竟哲學、究竟科學,究竟是上頭再沒有了,它到達頂點了。
  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沒有科學的儀器,沒有這麼高深的數學概念,他怎麼會知道的?這就讓我們相信,世間確實有無師自通,不學而會,這是科學家無法想像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中國古老的教學法就是從這個道理上產生的,叫你「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書是不是老師教你的?不是。怎麼通的?自己通的。自己雖然通了,經過老師印證,就是老師的學生;他給你印證,證明你說的、悟的沒錯,真的開悟了,他就是你的老師。沒有人證明不知道。現在我們如果學一部經,念上一千遍之後有悟處,找不到人印證,找古人印證,就是什麼?找註解,看古人註解裡頭所說的跟我悟的是不是一樣;一樣,他印證了,你就是古人的學生。你要是學《華嚴》,看《華嚴經》有悟處,清涼大師給你印證,你就是清涼的學生;李長者給你印證,那你是李長者的學生,這是真的,可不是假的。中國歷史上世世代代出現,有聖人,少;有賢人,賢人不少;君子更多。君子等於阿羅漢,小悟,我們比不上。賢人大悟,等於菩薩,雖然大悟,沒有圓滿。覺,圓滿了,大徹大悟,證得圓滿的大覺,這就稱佛、聖人。
  我看古聖先賢的典籍,我發現的,跟大乘經佛所說的沒有兩樣。誰教他的?沒人教。釋迦牟尼佛沒人教他,四十九年講的那個經,他在哪裡學來的?自性流出來的。佛佛道同,每個人都有自性,只要你把障礙去掉,自性流出來的就是真經,跟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跟孔子老子所說的經完全相同,無師自通。我們現在得走這條路,現前沒有老師,善知識沒有了,走這個路。走這個路用什麼?就是用真眨薔褪怯∽嫠f的「一分站吹靡環擲媯終敬得十分利益」,沒有站蔥牡貌壞健U嬲跟真心相應,不嶄嫘牟幌鄳竊斐燒系K。所以學佛、學聖人的經教,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用真,決定不能欺騙自己,更不能欺騙別人。張c嶄袘瀾唬浴鋼琳感通」,這是李老師教給我的。一切諸佛如來,他之所以能明心見性,就是至眨到極處,通了。古時候老師教書教學生,是要把他引導,讓他至粘鰜恚鉞岣型āH會嶠興閹x的這些書(經書)講給大家聽,講給同學聽,老師也在聽。聽完之後,同學覺得怎麼樣?好,講得對,老師也點頭,就畢業了,就通過了。你再做實驗,他沒學過的,從來沒讀過的書,你拿給他看,你讓他講給你聽,他講得頭頭是道,沒障礙。
  惠能大師在逃難路上,遇到無盡藏比丘尼。這個比丘尼是學《涅槃經》的,她每天在讀。惠能大師在旁邊聽。念完之後起來了,惠能大師就把剛才她讀的那一段講給她聽。她聽了非常驚訝,捧著書來請教。六祖說:「我不認識字,妳不必把書拿來。」她說:不認識字,你怎麼會講得這麼好?「這個與識字不識字沒關係。」惠能大師會下,有四十三位善知識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裡頭就有無盡藏比丘尼,她是最早開悟的,能大師逃難途中最早開悟的。還有個惠明,惠明是追他,追著了,也是在他會下開悟的。那幾句話一點,惠明就通了。他為什麼會通?那心真盞綐O處。在黃梅,他不是真心,所以五祖沒辦法度他,他妄心作祟。能大師逃難了,他還領著大家去追,結果不錯,追到了,他開悟了。那個時候,把衣缽找回來、搶回來,他的心專注,只有這個東西拿回來,不能讓惠能拿走;就這一念真眨瘓湓掽c醒了。他這一通之後,把後頭人都擋了:「這條路沒有,我看過了,我們別的路去找。」
  聖人就是聖人,佛就是佛,菩薩就是菩薩,我們對於他們,經上一句話說「不可思議」,不能想像,也不要去探討。入他的境界就明瞭;不入他的境界,怎麼說只能說個彷彿,沒有辦法說到那麼樣的貼切。古印度、東方有真學術,西方沒有。西方幾千年來一直到現在,用中國的話說,都是心浮氣躁,不生智慧,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不具足。那用中國文化來判斷,他們還沒開化,我們要清楚、要明瞭。為什麼西方這些漢學家讚歎中國的文明,認為中國文化可以救世界?有道理,那些是極少數到中國來學習,開悟了,明白了,很難得。由此可知,悟是個緣分,人人都有開悟的可能,為什麼?因為你本來是佛,也就是清淨平等覺是你本來有的,不是你沒有。你沒有,沒有辦法教你有;你有,只是迷了,迷的程度有溕畈煌緣蒙畹謀容^慢,迷得湹模徽f就開悟、就通了。我們講溡稽c,人覺悟了,覺悟得準鞘顫N現象?對極樂世界真相信,不再懷疑,這是湣0l心到極樂世界這個心懇切,我不想再住娑婆世界,我就想到阿彌陀佛那裡去,發的是真願不是假的,真想去,時時刻刻想去,這是煩惱輕的。煩惱重的是什麼?一個煩惱迷住了,把這樁事情忘掉了,對極樂世界的信心忘掉了,求生極樂世界的願也忘掉了。這就很滐@的來說。
  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下面《成唯識論》,我們念一下,這剛才也說到了,「《成唯識論》云:信者,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何言心淨,以心勝故。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又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淨為相」。這一段意思還很深,我們底下從七二三頁倒數第二行最後這一句看起,「何言心淨」,我們從這個地方學起,下一堂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搞情報:多謝越冬小,我的心都要醉了不
2023: 《BHFF》第一冊至現在的《BHFF》視頻廣
2022: 那些塑造過我的靈魂的人(1)
2022: 濟群法師講唯識:1.3 唯識的經典依據--
2021: 儒家文化搶救運動是漢儒做的最偉大,最
2020: 美國感染者是“增量” 還是“存量”?
2020: 晚舟歸來(23):可可成為麥當勞第一位
2019: 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簡要傳記
2019: 從響水爆炸案回看蘇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