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汉字每个都具有语义,所以汉语中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词汇都是语义的组合,也就是既有概念的组合或彼此的修饰。
假设,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或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病毒,此时,人类对该病毒一无所知,不知道它会导致何种疾病,也不知道它的生存环境,繁殖方式,何种物质可以灭它,。。。。 但此时必须首先给它命名,以便这个科学家向外界通报自己的发现并和其他各国的科学家彼此交流。
如果用汉字命名,就几乎没办法,因为每个汉字都有语义,不能随便起名字,因为汉语的名字也是一种最简单的描述,而描述一个事物必须首先知道它的一些情况。使用字母文字就没有问题,比如可以叫Zika。从字面上这个名字对该病毒没有任何描述,甚至都没有肯定它一定是病毒。名字有发音可以书写,便于学界彼此交流和通讯。具有独特性和专有性,不会和任何其它东西混淆,这就够了。而用汉字呢?叫什么病毒好呢?当然了,在知道了国外对Zika研究的某些资料后,可以名之为: 小头病毒。但这是后验性的,不符合人类对事物认知的自然过程:由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详。
当然了,现在中国把该病毒翻译为: 兹卡。这是音译,而每个汉字的意思并无意义。既然是语音的,那么中国人何必非用汉字呢?如果所有的名词都用音而不用义,汉字的书写方式有必要吗?
命名过程的后验性,是使用汉字民族在科学或说在认知领域进步最大的障碍,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在历史上落后的重要原因。现在中国科学技术上的进步,1。是后验的性的,即山寨别人的; 2. 是通过从业人员大量学习外语和翻译资料的结果;3. 因为自然科学使用大量的公式,方程,配方,程序,符号,。。。 都不是自然语言。
中国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落后,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诸如:法律,政治,哲学,语言学,认知学,行为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艺术(文字部分),。。。。都是自然语言表达为基础的,中国的现状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