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思維的本質到底是不是語言的,或它和語言有什麼關係,迄今仍是個世界範圍的討論熱題。現代語言學家、心理學家、腦神經學家、認知學家、。。。,都承認語言在人類思維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儘管他們在某些細節上存在不同的看法。 如果把人腦當作一台處理信息的電腦(其實電腦就是通過仿生學設計,模擬人腦功能的產品),那麼電腦內部怎麼處理信息,和電腦外部怎麼把信息編碼並輸入電腦,成為電腦可以辨識並處理的機器碼和電信號,的確是兩回事。但毋庸置疑,在這個轉化過程中,語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沒有語言(各種程序語言)把所有的數據和邏輯都通過編碼轉換成電腦可以識別並處理的信號碼,電腦內部再有怎麼強大的功能,也無法處理任何信號。 電腦芯片是通過電來處理信號的。電(電壓或電流)波的規律(頻率,波形,有無)成為一種標準的編碼方式(手段),也同時是信息的載體。這個編碼方式,最早的發明是摩斯電碼,它通過電流的通與不通,作為一個二進制的數位編碼,成功地進行了長距離電信號的傳輸。當然了,這是個二次編碼過程,也就是它是對人類語言進行了再次編碼,而不是直接對信息本身進行編碼。人類的語言是人類大腦對自然界的信息編碼的過程,這是第一次編碼。摩斯碼或後來的ASCII碼都是二次編碼,它們針對已經成熟的人類語言進行編碼。如果沒有一套標準的編碼體系和由此生成的語言,電腦內部無論如何,也是無法處理信息的。 人腦和電腦的工作原理應該大致相同,也許不是電而是化學的,或兩者兼有。不是一維的,而是多維的。但人腦內部之所以能處理信息,也必然有其一套內部的編碼過程。它可以把人類語言對自然界信息的一次編碼(自然語言)轉換成某種二次的內部碼,並進行處理(思維)和儲存(記憶)。當然了,人腦具有自學習機制,而電腦需要人工輸入,這是它們最大的區別之一。當然了,人腦除了可以對人類自然語言進行二次編碼外,也必然可以通過眼的觀察、耳聽、或甚至觸覺來撲捉並生成某些具有規律的信息或信號,並對其進行編碼(這屬於一次編碼過程)。但現今,人類的大腦對直接把人類自然語言進行二次編碼有天然的優勢,是最有效的信號生產方式和處理方式。 說到這,我們應該知道,編碼對信息處理和儲存是至關重要的。人類對自然界信息的編碼過程是通過語言實現的,而記錄語言的方式我們稱其為文字。也就是說,語言是人類對自然界信息編碼的過程和體系。它有預設的編碼方式和邏輯以及規則。人類至今只有一種語言編碼方式,那就是通過語音作為介質,通過音的高低頻率、音節數作為編碼的基本要素。但是人類記錄語言的方式卻有兩種(現存兩種,圖形的已經被淘汰了),那就是記錄語音的拼音文字,和記錄語義的表意文字(漢字)。 文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如果說語言是天生的本能的話),它具有四項偉大的功能:演繹語言,記錄語言,規範語言,傳播語言。那麼在人類現有的兩種文字形式上,記錄語音的文字,因為是人類自然語言編碼過程的自然體現(直接記錄語音,無需再次編碼,直接把人類用語音對信息的編碼過程寫下來),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文字的上述四項功能,所以是迄今最科學的文字形式。而以記錄語義為方式的文字,因為增加了對自然語言的第1.5次編碼過程,繞了個彎路,所以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字的上述功能,因此只能算是落後的文字或准文字。 因為漢字是在人類自然語言(漢語)的基礎上進行了第1.5次編碼(對語義進行組合編碼),而且書寫形式異常複雜,所以它在和計算機的編碼過程之間也存在一個隔閡,造成了漢語輸入計算機的困難。而漢字不能最大限度地發展漢語,而語言是思維過程中最重要的基礎編碼體系(第一次編碼),所以,用漢字的民族在語言發展上嚴重受漢字的拖累,造成了思維上的遲鈍。 有些人認為,語言不過是人腦思維的輸入輸出過程的載體而已,不是思維本身,所以不重要。他們錯了,我上面的分析希望能讓他們意識到,語言也許不是思維本身,但卻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計算機界有個名言:garbage in & garbage out! 也就是說,無論你的電腦如何強大,但如果你輸入的是垃圾,輸出的必然也只能是垃圾。希望通過這個例子,可以讓國人意識到,重要的不是腦子好不好聰明不聰明,而是輸入的到底是些啥,因為它決定了你的輸出,而不是你的大腦的處理能力!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