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例哲學﹕“新”- 是如何來的﹖(2)
上文談到了,以嬰兒出生為例,大腦的發育成熟先於身體的發育,來說明思維,具體來說,是“感性思維”或感覺在大腦中的首次產生,來說明“思想”是“憑空而來”的,既完完全全的創新。這也同樣是“絕對導致了在”,既絕對如何產生世界(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
反駁者也許會說,你如何證明新生兒的感覺思維是“內部”產生的,雖然先是大腦的成熟,然後才有身體的成熟,不是外界刺激的結果呢?因為畢竟新生命在出生時已經腦體兼備了。
我們仔細想一下這個每個人都經歷的過程。新生兒脫離母體時的第一件事,就是啼哭。為什麼呢?因為他/她來到了“宏觀世界”了。既,完成了從胚胎到嬰兒的轉變。在沒有生出來前,嬰兒是在母親的的子宮裡。被胎盤和羊水包圍和沁浸中。在出生的最後一秒前,也就是要發出第一生啼哭前,毫無疑問,它已經有了一種思維的結果,既在頭腦中產生了“思想”,啼哭的思想。
這個“啼哭的思維”是從哪裡來的?我認為,顯然是它在子宮中產生的。在來到世界上前,母親的子宮是它的全部世界。所以它的“啼哭思維”必然是在沒有外界干擾下產生的。所以這個思維也只能是“新”的,它的“第一次”的思維。這就好像我們成人思考問題時,大腦的運行不受外界干擾時一樣。成人和新生兒的思維區別僅僅在於,成人的思維來源與過去的思維結果保存在記憶中有關,既是“思維產生思維”,或“舊思想產生新思想”。而在新生兒這裡,是“首次感性的思維”。粗糟地說,就是“無中生有”的開始。在我看來,新生兒已經有了感覺,既它的感官在其大腦中產生了“感性思維”。
很明顯,我們不能想象新生兒能由外在的什麼刺激它的感官,比如包圍它的羊水,或與母體連接的臍帶等。實際的情形,多半是胎兒的大腦和身體其實都是一個部分,都是“內部”(很像人的意識的來源)。它的“外部”世界,只有到了它出生後,離開母體,才真正開始。我不是搞醫學的,只能從邏輯上的分析和猜測到此了。這個過程具體的細節不應該違反邏輯規律。就好像我知道一顆種子,在適當的外界環境下能長成大樹,的邏輯過程。但它如何成長的細節,必須由植物學家來回答一樣。
因為思維的本質是絕對的。思維的本質與世界的本質是一致的。所以思維如何產生思想的過程,也是絕對如何產生世界的過程。理解了這個道理,也就理解了範例哲學的核心,基礎和根據。範例哲學的開始,就是從思維的困繞開始的。如果讀者讀過“論範例”,書中講到我個人的思維困境是如何得到擺脫的,讀者就會明白範例哲學發展的開始過程。
任何高樓大廈都是由平地起,理論建造也不例外 - 這就是範例哲學走過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