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絕對”追求 人﹐都有思維。但知道思維的本質﹐或研究過自己思維的本質的人不多。就像我們每天吃飯﹐從生下來就如此。但知道消化的功能﹐知道關於營養的知識﹐不過是人類近一個世紀以來的事情(人類進化的歷史是二十萬年左右)﹐既﹐從科學5個世紀前來到世界上之後。 思維的本質是什麼呢﹖讓我先說思維是什麼。思維是一部機器﹐一部思考的機器。同一般機器不同的地方是﹐它既可以產生“思考的產物”﹐比如思想﹔又可以思考自己本身﹐既將自己本身作為對象。當然﹐它並不是“自動”的﹐經常跟其在一起工作的還有一個功能叫“意識”﹐它是人的心理的一部分。這個意識和思考﹐我經常喚y地稱它們這一對兒為“思維”。 這樣說來﹐思考的機器就是具有“主觀和客觀一體”的功能。也就是說﹐它可以讓你“既捧着蛋糕又吃到嘴裡”﹗天下是有這樣的美事-但僅僅限於思維的性質。所以﹐從這個主客觀一體的角度看﹐思維就是“絕對”的。絕對﹐就是沒有界限﹐沒有什麼它不可以接觸﹐沒有禁區。這個證明很簡單﹕告訴我一件不可思想的事﹐然後我就告訴你﹐你已經作到了- 因為﹐如果思維確實有禁區﹐那麼你就根本不可能告訴我﹐也就是說﹐你根本就不知道。因此可以說﹐思維沒有禁區。 意識﹐作為一個人的功能﹐當然是知道思考機器的這種絕對性質的。因為意識和心理的反應配合經常發生“無度”的要求。我們經常用的詞如“欲壑難填”﹐“想上天摘星星嗎﹖”﹐“貪得無厭”﹐等等﹐都是形容人的慾望的漫無邊際﹐沒有限制﹐就是體現的這種情形。當然﹐一般人不會認真研究自己的思維的﹐就像一個人不研究自己為什麼會“餓”了﹐然後再考慮是否吃東西一樣。 思維的絕對本質﹐使人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滿足於有限的事物﹐尤其是在人的基本慾望﹐既“肉體的需要”滿足以後(包括中國聖人說的“食和色”)﹐滿足之後。在未受過嚴格訓練的頭腦來說﹐就會相信一種宗教。所以叔本華說(大意)﹐大眾由於缺乏思考的能力﹐於是急於進行信仰的“跳躍”﹐而輕易地投身到一種宗教中去﹐就是如此。 對經過邏輯訓練的頭腦﹐比如科學家﹐哲學家等﹐他們更願意哂米約旱摹八伎紮C器”開動後來探討自己思維的“絕對”追求﹐這就是他們自稱自己更“理性”的原因。他們不輕信一種宗教﹐而總是堅持到最後﹐企圖用自己的理性來解釋自己的“絕對追求”。當然在許多情況下他們不能完全說服人。這些人如“斯賓諾莎﹐羅素﹐愛因思坦”等等。其實許多哲學家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只是趨於某種社會的壓力來以上帝之名給自己的哲學“戴個帽子”﹐他們從來不大書特書自己關於對上帝的見解﹐因為他們畢竟不是宗教人士﹐比如康德﹐黑格爾或海德格爾等許多人。在關於上帝的觀念方面﹐範例哲學是最徹底的﹐不需要遮遮掩掩。因為範例哲學的本體論就是關於“絕對”的探討。所以可以說範例哲學關於“上帝是什麼﹖的問題﹐是“nail on the head”﹐沒有再語焉不詳的必要了。 總之﹐作為一個人﹐我希望每一個人認識到﹐在你這一生中﹐或早或晚﹐你會發現自己除了身體(肉體)的需要﹐還有思維的需要﹐必須挖掘出來。這樣自己不枉為“人”的一生﹐而不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思維的需要只有三點﹕一﹐滿足好奇心﹔二﹐發現自己對“絕對”的追求是什麼﹖三﹐追求真理。既然上帝送我們來到世界上作為“人”- 那就不虛此行吧 - 因為我們不是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