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校辦工廠的優越之處初探 |
送交者: huj0 2015年07月27日21:16:1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huj0 註:本文是國內一位75歲退休教師的就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建言。目前國內中等技術教育對學生的技能培養重視不足。這篇文章從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到一些問題,很有建設性的參考價值 中等職業教育校辦工廠的優越之處初探 摘要: 中等職業教育校辦工廠有很多優越之處。它不但有益於學生職業技能的培訓,同時也能為學校和學生雙方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並直接有益於相關企業的人才培訓, 還可以向高等職校輸送技術能力出色的高質量生源。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辦學性質和辦學方向應當進一步明確。我們究竟應當定位於為企業直接培訓技術工人,還是為高等職業學校培養生源?還是兩者兼顧?如果是兼顧,那麼如何兼顧?。無論這個問題最後得到何種答案,中等職業教育的性質都應當重視培訓學生的實際技術能力。明確了這樣的方向,校辦工廠作為中等職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發揮校內實習基地的作用,是必須要辦好的。
2006~2009年,江蘇省xx縣職業學校將機電實訓基地一些有限的設備租賃給三位專業老師辦起校辦工廠。生產、實習秩序井然。雖然因為一些行政方面的原因,校辦工廠後來停辦,但其中積累起來的一些經驗卻很值得總結。本文因此試圖對中等職業教育校辦工廠的優越之處作一初步探討,以期對其未來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最近幾年來,江蘇省xx縣職業學校在硬件設施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全國重點數控技術培訓中心已落戶該校;國家和縣政府投入幾千萬元,建成了近萬平方的實訓大樓。僅數控培訓中心就有各種機器75台:先進的加工中心一台,數控機床30台,數控銑床2台,普通車床25台,機械廠配套的切、磨、鑽、刨床一應俱全,電腦40台,20萬元軟件,60萬元新購的各種刀、工量具,還有配套的各種實驗實訓室8個。每一個實訓室可容納40~50工位,讓學生實習培訓,還有1000平方的生產車間和一些空餘土地。機械專業教師25人絕大多數具有本科以上學歷,40歲以上7人,30歲以上15人,20歲以上4人,80%具有中高級職稱,更寶貴的是,老師們有了獨立操辦校辦工廠的經驗。這麼好的人才、設施,具備了辦成一定規模的校辦工廠的基本條件。
辦好校辦工廠的優越之處如下:
一. 校辦工廠有助於培養學生生產技能,並且產生經濟效益
1) 讓閒置資源發揮作用。俗話說:“牛扣在樁上不用也要老”,機器設備閒置就是浪費。與設備閒置造成的浪費相比,人才培養上的損失更嚴重:老師無處教學,學生無處學習;老師們有技能無平台施展,學生們要學技能無場地可學。如果將設備的使用權,通過校辦工廠的形式交給教學一線的老師們,讓師生們開動機器生產,就可以在生產實踐中教學,培養學生技能,並產生物質財富。甚至更進一步,如果將設備管理權交給老師團隊,讓懂設備的人維護保養設備,老師就有了主動權。 他們的現有能力和潛在能力就可以得到釋放。結果是, “老師心裡順,工作有奔頭;學生心裡明,技能學到手;實習有工資,家長不發愁”。學校就會因此產生學-產良性循環,並能跟上時代的進步。
2) 讓校辦工廠有計劃、不停頓地開展生產。學生技能主要在生產實踐中學會,當學生處於對生產一竅不通的階段時,校辦工廠要付出電費、材料費。通過生產實踐的教學,學生達到初級工水平後,才能生產出合格的初級實訓產品,並且通過經營產生經濟效益。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生產實踐培訓和理論提高,逐漸達到中級工技能,生產出合格的高附加值中高端實訓產品,經濟效益高起來了,產品質量愈高,產量愈大,經濟效益愈高。這個過程可不簡單,這是老師花費大量心血,辛勤付出換來的收穫,當然包括學生的努力。但不要忘了這是無本取利,因為所有設備、廠房,老師職工工資福利全部都有政府托底,學校老師責任是培養出高質量人才,經濟效益是開展學產融教學的衍生物,副產品。 圖1 經濟效益、生產、人才效益的層次關係。
可見生產實訓產品從無到有,從低端到中高端的提高過程與學生技能水平提高過程和經濟效益從無到有的過程,三者吻合在一起。
在普通教學工作日,校辦廠生產最好不間斷。從生產低端產品到中、高端產品逐步提升過程,緊密地與學產融合教學過程結合在一起,同步進行。當學生不在機上生產實踐時,教職工可以保證機器繼續運轉,為相關企業生產所需產品,保證經濟效益。當學生上機實踐時,熟練的工人和專業老師也就成了師傅,時刻陪伴,指導學生順利無誤地操作,直到熟練。
3) 校辦工廠還可以利用一年三個月的寒暑假時間,採用社會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鼓勵學生進廠,生產與其技能水平相應的低、中、高端產品。校辦工廠按社會生產企業管理,付給學生勤工儉學費讓學生提前體驗產業技術工人的生產和生活,幫助其進入企業後立即發揮作用。還可以為社會企業辦專項科普培訓班、培養出高質量人才被企業錄用,這樣也可得到鼓勵性人才培養費,視作人才成果獎等等都可一併計入校辦工廠收入賬中。
4)蛋糕做大了,分蛋糕最好由做蛋糕的來分。要分的公平合理,分出正能量。蛋糕就這麼大,人就這麼多。大家整天在一起生產、生活,教學在一起,人人心裡有一杆稱,公道自在人心。凡在自己崗位上作出創造性努力,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並能主動配合學產融合辦學的老師都應有收穫,能力強、付出多、聚精會神貢獻大的老師不僅有獎金更會有位置。首先,賬目公開透明,大家都有知情權,暗箱操控無容身之地。其次,民主制定激勵機制,設立幾大獎項,取消為職位預設的分配係數,以實際成效為依據,民主參與評定,在教師團隊公推公議、形成初步意見,廣泛徵求意見,尤其學生和家長意見。話又說回來,國家連稅都免了,領導幹部不爭利,誰敢來爭,老師們有這個覺悟和能力將分蛋糕事做好。
5)校辦廠教學、生產、經營都是創新性勞動,必須有個喜歡創新的班子,在創新的校辦廠平台上唱戲。這個班子負有相對應的責任,具有辦學的自主權,現在學校領導最好能取得上級主管政府的同意,以公推公議之法,正式建起教師團隊精悍的班子,配齊負責人。
二. 校辦廠是學產融合辦學的載體,將培養高質量中級技術工人的目標任務落在實處。
十幾年來,基層職業教育一直將對口高考作為辦學方向。這是與職業教育的定位和性質相違背的。當然這是涉及到國家教育委員會的政策制定方面的一個全局問題,不是基層職業教育學校所能改變。但這個方向性的問題帶來的學產融合道路上的障礙卻不可忽視。這樣的障礙一旦形成便會由於慣性而難以解決。 比方說,去年國家做出了中等職業教育與高考兩者關係(?)的新部署,但是出於方方面面的原因,我校依然不得不將幾個實力較強專業的工作重點放在高考上。儘管我們的初步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學生們非常希望能學到一技之長,而不是參加高考。同樣,絕大多數的學生家長們,盼望孩子能學得一技之長,以幫助家庭早日解除經濟困境。
由於這個問題更多涉及國家政策層面的改革,是否在將來的職業應用型高校專業招生中引進技術考試,這裡不多加討論。但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方向問題卻非常重要, 有待澄清。
三. 校辦廠是校-企協作的紐帶,是學校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橋梁
職業教育初辦時,學校確實為企業輸送了不少人才,那時企業需要什麼人才,我們就培養什麼人才,校企協作的內容主要表現在人才培養輸送上,企業改制後,情況變了,職校多年來關門搞學歷教育、升學管理,與地方企業關係愈來愈疏遠,已經大大落後於地方經濟發展。連原有一條“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大幅標語也靜悄悄的拿下,一年一度,宣揚對口高考達線率、錄取數的橫幅久久橫掛在學校外圍欄上。2014年暑假,我們去校外調查發現:xx縣這一以機械工業為基礎的蘇北小縣,機械基礎實力雄厚,隨着全國調結構轉方式發展經濟的大勢,取得明顯進步,短短幾年,基本完成設備的更新換代,數控機床已占總機床數的80%以上,企業家嘗到數控設備的甜頭,正準備購進更先進的數控機床,生產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產品。但是目前有兩個難題:一是技術瓶頸,一是用工難。
生產固定低端產品的電腦編程,過去靠工廠產業工人自行摸索學習,尚可解決,現在較複雜的電腦編程卻難為了普通車床上的高級工。企業迫切希望職校給予一臂之力,解決這一發展中的瓶頸。地方政府有關領導也曾向職校領導當面提出,願付培訓費請予以協助,以解決燃眉之急,但至今卻不見下文。其實,這一瓶頸,僅是一個科普問題,職校專業老師完全可以協助解決,也有心出力。但即便是科普問題,也要講給技工聽,做給技工看,指導技工練,要場地,要設備,老師沒有設備場地使用權,這些都要看領導臉色。聽領導發話。如果老師團隊主導了校辦廠,上述問題就可以得到快速有效解決。
用工難問題現在成為地方經濟發展一大障礙問題,xx輸油泵廠,700多工人的一個老廠,現有職校畢業生50名,近年來進廠的職校生愈來愈少,2013年,僅有一名職校畢業生進廠做學徒工。再看其他地方企業,二十歲左右的男青工太少了,滿眼是中老婦,地方經濟發展後繼乏人。問題的根子是多年來職校培養的畢業生質量不高。長期的學歷教育,使學校將精力錯誤放在對口高中上,考上大學的走了,沒考上大學然後送到企業的,還是一名學徒工。現在企業普遍實行按件計工,要讓企業給尚需培訓一兩年的學徒工付熟練初級工的工資是不現實的。於是,畢業生外流,跑到經濟發達,急需青工,工資高的大城市去了。一些年齡大了的女性青工,因為結婚生子,照顧家庭,逐漸回到原籍做工,男性青工則繼續流連在外,經濟上,家裡有能勞動的父母頂着,家庭暫時不要孩子獨挑單子,如果職校辦起校辦廠,進行學產融合辦學,畢業生就不像現在是個學徒工,而是一個熟練的中級技工,一進廠就能領受企業派給的任務,完成後享受到相應的工資福利,畢業生還外流嗎?畢竟在家吃住要節省了許多。
四. 中等職校辦好校辦工廠,有利於高等職校吸收高質量的生源,進而培養出的技師對完善國家人才結構有利。
如今進入應用型高校的中職生,三、四年畢業後,實踐能力不高。大多進入高校的中職生文化基礎不如普高生,實踐技能也不紮實。學生只要書面考試成績合格,即可順利畢業。很多這種情況的高校畢業生,因為缺乏實踐本領,又怕吃苦,難以被企業順利錄取,窩在家裡成了啃老族。當然,也有極少數,經過艱苦的長期努力通過國家部委組織的各類工程師考試成為工程技術人才,可惜比例太小。中等職校辦起校辦工廠,經歷過生產時間培養的優秀的中職畢業生進入高校後,開始時,在文化基礎課上雖顯落後,但一進入專業課程學習,紮實的實踐基礎功便顯露出來,他們不僅可成為高校教師的助手,更可為學弟學妹們的專業技能掌握出力不少。這些大學生,再經過高等職校深度的產學融合教學可達技師目標,這樣,不同層次的技術人才,有利於我國人才結構的進一步完善。
小結
總之,中等職業教育校辦工廠有很多優越之處。它不但有益於學生職業技能的培訓,同時也能為學校和學生雙方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並直接有益於相關企業的人才培訓, 還可以向高等職校輸送技術能力出色的高質量生源。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辦學性質和辦學方向應當進一步明確。我們究竟應當定位於為企業直接培訓技術工人,還是為高等職業學校培養生源?還是兩者兼顧?如果是兼顧,那麼如何兼顧?。無論這個問題最後得到何種答案,中等職業教育的性質都應當重視培訓學生的實際技術能力。明確了這樣的方向,校辦工廠作為中等職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發揮校內實習基地的作用,是必須要辦好的。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4: | 老幾:胡適對老子思想的誤解 | |
2014: | 邊界:潘石屹不捐哈佛,難道捐給燕京學 | |
2013: | 領館小姐狠狠一剪刀 剪斷了這個 | |
2013: | 讀者反饋《論範例》 | |
2012: | 嚇大那個女博士的事,讓我想起《東周列 | |
2012: | 核武器與核能: 連體雙胞胎或是雙零方 | |
2011: | 再論民科魯重賢(C_y_lo) | |
2011: | 概率 | |
2010: | 差了三美元,搭上去一條命,毀了一家人 | |
2010: | 劉實:方舟子導師承認拼湊,方舟子迴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