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格的用法歷來在書法學習者和愛好者中有分歧和爭議。啟功先生主編的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書法概論》中第48頁對“米”字格的說明就有誤差。啟功先生既是我的堂兄,又是我的老師,因而有機會同他面談這個問題,得到他反覆的教授。今天把啟功對我所講和實踐的經驗詳細成文,為後來者在練習書法結構時少走彎路。
啟功先生所講的“米”字格是書法結構的一個重要的規律,也是對書法藝術的重大貢獻,它不同於描紅模子上打的“米”字或“井”字的格子。描紅模子上的格子是為初學者安排筆劃的位置作參考的。“米”字格的結構規律是指寫米字時,∠為∠1要小於∠3,∠2要小於∠4,∠5要小於∠7,∠6要小於∠8。
也就是說米字上半部的兩點要稍立一點兒,下半部的撇和捺要稍平一點兒,這個字才顯得好看。
最常見的錯誤理解是把米字的兩點和一撇一捺都寫在描紅格子上的45度角的斜格上,認為這樣才標準。這同所謂的寫字要橫平豎直一樣是要不得的,這樣寫出來的字沒有美感。
書法概論》寫道:如米字,1、2小於3、4,3、4小於5、6,5、6又小於7、8,如反過來效果不問可知了。這裡明顯地犯了幾何上的錯誤,因為如果∠1<∠3<∠5<∠7且∠2<∠4<∠6<∠8成立,那麼就得出∠1+∠2+∠3+∠4<∠5+∠6+∠7+∠8的結論,這就顯然違背了∠1+∠2+∠3+∠4=∠5+∠6+∠7+∠8=180°這一基本幾何定律。這大概是編撰人的筆誤,或對啟功先生這個理論有所誤解。這裡應當是;∠1<∠3,∠2<∠4,∠5<∠7,∠6<∠8,而∠3和∠5,∠4和∠6之間沒有關係,就像附圖中的米字,看上去十分漂亮。
漢字中有很多字都可以用到“米”字格的規律。
第一類是上半部有兩點一豎的字,如:光、尚、當、肖。
第二類是下半部有一撇一捺中點一豎的字,如:木、東等等。違反了“米”字格規律去寫這些字,效果一看便知。
由此延伸出去,有兩點對研究書法結構有事半功倍的認識與大家共勉。
一、漢字結構中有很多雷同之處,如果找到一個結構的規律,又把它推廣到別的字,便能更快地掌握更多字的寫法。
二、漢字結構的美感是有規可循的,在認真研究掌握這些規律之前,不要急忙追求創新革舊。在融會貫通了書法的基本功和結構之後,屬於你自己的獨特的東西是會自然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