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的心理,可緣所祈望之境 |
送交者: 和顏清心 2016年11月11日14:31:3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第10頌 初遍行觸等, 次別境(17)謂欲、 勝解、念、定、慧, 所緣事不同。 【譯】 在“6大類心所”中, “初位”是“遍行”心所,共有5個, 即觸、作意、受、想和思(其意義,參見第3頌中的解釋)。 僅次於初位的心所是“別境”心所,也有5個, 即欲、勝解、念、定和慧。 “所緣事不同”即, 5個遍行心所和5個別境心所,其所緣之事,各不相同。 例如, “欲”心所,可緣“祈望之事境”; “勝解”心所,可緣“正見之事境”; “念”心所,可緣“往昔經歷之事境”; “定”心所,可緣“內省之境”; “慧“心所,可緣“智慧之境”。 【注17】 別境是了別'外境'的意思。 屬於這類心所有法的共有5種,即 欲(希冀)、勝解(正確之見)、 念(對以往經歷憶念不忘)、 定(專注一境)和慧(智慧)。 第11頌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18),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譯】 善心所共有11個,它們是 信(信心)、精進(堅持不懈地努力)、 慚(能反省自己之不足)、愧(能時時反省己過)、 無貪(無欲無求)、無嗔(如遇逆境不起嗔心)、 無痴(覺慧不執着)等三善根, 還有勤(精進修持不息)、安(內心祥和)、 不放逸(勤修善法)、行舍(捨棄污染行為)和 不害(不作傷害自他之事)。
【注18】 “三根”,謂“三善根”。 無貪、無瞋和無痴,為生起一切善法的根本, 所以稱之為三善根。 第12 煩惱謂貪嗔、 痴慢疑、惡見(19), 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 【譯】 根本煩惱心所有6種, 它們是貪、瞋、痴、慢、疑和惡見; 隨煩惱心所有20種, 它們是忿、恨、覆、惱、嫉 (第12頌中,先提以上6種; 其餘14種則在第13頌和第14頌中提出)。 慳、誑、諂 與害,驕、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昏沉,不信並懈怠, 放逸及失念,散亂和不正知。 【注19】 慢(輕慢自、他);疑(對正行猶豫不決); 惡見(不正見解)。
“隨煩惱”共有20種。 但在第12頌中,先只提出6種: 忿,恨,覆(隱瞞過失), 惱,嫉,慳(於財、法等,不肯布施他人)。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5: | 互聯網顛覆了人類的存在 | |
2015: | 女星演 維米爾畫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
2014: | 見義勇為變殺人犯,此判決錯誤 | |
2014: | 歐陽峰:談談美國公知(4/4) | |
2013: | 73.出家是出哪個家?(三) | |
2013: | 在美,Fair邏輯與溝通能力的極端重要性 | |
2012: | 人民不是個好東西 | |
2012: | 田園秋色 加拿大和諧乾淨的世外桃源(組 | |
2011: | 從北大孔慶東事件來看,操也是有階級性 | |
2011: | 南都周刊的主編在918紀念日的抗操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