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幼兒教師給家長的20條建議
送交者: 雨過天晴美 2016年12月09日14:58:4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家長從來沒有細想過,為什麼你的孩子對別人比對你更好更聽話?簡單地說,你的孩子在探測他(她)與你的界限,因為孩子相信無論怎樣你都愛他們。但這並不意味着你不能從幼兒教師那裡借鑑一些策略,從而得到教育孩子的最佳效果。以下是美國的一些幼兒教師給家長的20條建議:

應加強孩子的獨立性,雖然3~4歲的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大量幫助,但孩子們通常能做得比我們所想的更多。就看你如何鼓勵他們:

1、更多的期望

大多數人在生活方式上有更多的期望——包括學齡前兒童在內。“在學校,我們希望孩子們吃零食時自己倒水,自己扔掉盤子,掛上他們的外套,最好他們可以這樣做,”紐約幼兒園老師Jennifer Zebooker說,“然後他們會走出教室,拇指塞到嘴裡去,而後他們爬進嬰兒車。”提高標準,孩子可能會達到標準並感到滿足。

2、不要替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雖然你的“舉手代勞”可能更快、更容易,但這不會有助於孩子更加自信。要激發孩子的自豪感。美國南俄勒岡大學兒童中心的幼師Donna Jones說:“每當我試圖讓孩子們穿上衣服,穿上外套,坐在椅子上吃飯等,我會問他們‘你希望我幫助你,或者你可以自己做嗎?’”這些話就像魔法一樣,孩子們總是想自己做。”

3、不要重做孩子們已經做好的事情

如果孩子整理了床鋪,就不要再去為孩子平整毛毯。如果她自己穿着圓點花紋的衣服,就稱讚她“不拘一格”的品味。除非絕對必要,不要重新修整孩子已完成的事情;孩子可能會注意到你的重複工作,從而讓他們泄氣。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托兒所主任Kathy Buss如是說。

4、讓孩子自己解決簡單的問題

如果你看到孩子正在組裝玩具、或者站在凳子上或試圖從書架上拿本書,暫時不要急於幫忙。“只要他們是安全的,這個時候你別急,給孩子點時間來自己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塑造性格的時刻,”紐約幼兒園老師Zebooker說:“想要一切事情都做的完美是天性釋然,但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就剝奪了孩子們獲得成功的機會。”

5、分配家務活

托兒所主任Buss說,讓孩子負責有規律可循、簡單的任務,這將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能力。一個受託給植物澆水或者清空烘乾機的孩子,可能會確信他(她)也可以自己穿衣服或者倒麥片粥。只要確保家務分配是可控的,是真正的工作而不是無用的忙碌,即使是幼兒園的孩子也可以意識到兩者的區別。目的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像一個有能力、有貢獻的家庭成員。

走進所有的幼兒園,你會看到孩子們圍成一圈靜靜地坐着,舉手發言、互相傳遞餐巾和零食。問題是:教師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他們如何使十幾個或更多的4歲以下的孩子心甘情願並愉快地與他們合作?雖然沒有秘方,大多數人說出了如下一點:

6、讚美是關鍵

特別是如果孩子不在合作的狀態中。試圖抓住她表現良好的一面。孩子們重複的行為是為了引起注意。

7、研製可預測性的日常生活

芝加哥一家幼兒園的教育協調員Beth Cohen-Dorfman談到,在幼兒園孩子們合作,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所期望的是什麼,“孩子們日復一日地遵循着同樣的生活規則,所以他們很快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而一段時間後幾乎不需要提醒。”Dorfman建議,雖然在家裡形成每日相同的慣例是不切實際的,但儘可能地保持一致。你越是形成一致性的規矩,孩子就越有可能與你合作。選定一些日常慣例並持之以恆,例如:每人都在吃早餐前裝扮好。當我們從外面回來時洗手;直到所有孩子都穿好睡衣才講睡前故事。最終,遵循這些“家庭規則”將成為孩子的第二天性。

8、放輕鬆點

如果孩子拒絕做某事,儘量讓它變成一場遊戲。Zebooker說“幽默和遊戲是兩個高招,家長有時會在最關鍵的時刻忘記。”當Zebooker的兒子上幼兒園那會兒,為了說服他早上自己穿鞋,她就和兒子玩鞋店遊戲。“我會說,‘歡迎來到媽咪小姐鞋店,我今天有雙完美的鞋子讓你試試。’我用一種兒童的語氣和他玩這個遊戲,兒子很喜歡。”

例如,當給幼小的孩子刷牙時,如果她緊閉着嘴巴,家長可以試試,我們玩“猜猜你今天吃了什麼的遊戲”,孩子可能會很樂意地張開嘴,讓你在刷牙的過程和他(她)玩“猜猜看”的遊戲。

9、改換做事的預警提示

如果當你宣布讓孩子去做另一件事,但孩子仍投入於正在做的事情,很可能是你沒給予足夠的提前通知。無論這意味着關掉電視、停止播放去吃飯,或者離開朋友家。在幼兒園,教師會讓孩子們知道要結束了。他們有時間完成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你需要在8點30分離開家,那就在8點15分提醒孩子她還有五分鐘可以玩,然後她會整理玩具。家長可以設置一個定時器,定時器一響孩子就知道時間到了。

10、使用貼紙圖表和進行得體的獎勵

托兒所主任Buss說:“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為了獎勵而工作,他就不會學會做事情的真正原因——孩子應該自己收拾玩具,因為家庭成員都這樣做。”最好的辦法是,對孩子所做的事情進行有限度的獎勵,比如入廁訓練,但要避免為他們做日常的事情,例如穿衣服或者刷牙。

11、給予結構化的選擇

例如,3歲的孩童拒絕坐在餐桌前,可以讓他在坐下來得到甜點、或者不坐而錯過了甜點之間進行選擇。首先,孩子可能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但最終他會學會。因為他會看到錯誤的選擇使他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12、沒有如果

在話語中提出合作的要求。“如果你整理好蠟筆,我們可以去公園。”給孩子表達了可能,孩子也許不會收拾自己的蠟筆。嘗試改為:“當你把蠟筆整理好,我們就去公園。”

13、想像力優先

幼兒教師反覆地說,現在的孩子和十年前的孩子相比不能夠發揮想像力。他們每天在監督活動中有太多的框架。愉快地對孩子說“去玩吧”,要確保孩子有比如喜歡裝扮的衣服、油漆和紙,大的紙板箱,和可以玩的麵團。

14、利用音樂完成任務

設置音樂會讓事情突然變得有趣。如果你感覺沒有新意,建議放歌曲來促使孩子完成你叫他(她)做的事情,例如“你能這首歌唱完之前穿好衣服麼?”

15、鼓勵團隊合作

如果孩子與其他孩子爭奪玩具,設置五分鐘的定時器。告訴孩子,聽到定時器響起時他(她)可以玩玩具,然後將會是另一個孩子玩玩具的時間。

16、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小的爭吵。

當孩子們發生矛盾時,不要急於幫助孩子解決糾紛,而是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除非雙方打起來了)。

家長們都愛使用“暫停”(Time out,即讓孩子暫時離開當時的活動)的方式管教孩子,幼兒教師們卻不是這樣。那麼幼兒教師推薦的約束孩子的策略是什麼呢?

17、重新定向

如果孩子在沙發上亂跳或抓着她姐姐的娃娃,問她是否想一起畫幅畫或講短篇故事轉移她的注意力。

18、防止離別造成的困境

如果孩子對獨自相處感到不安,給他一些有形的東西讓他想起你。讓他攜帶你的照片,在餐巾上留下吻印或者用紙張剪出心形,把它放在他的口袋裡。這樣可以幫助他減緩焦慮不安或者亂發脾氣。

19、與孩子一起糾正犯下的錯誤

如果你發現孩子在牆上亂塗顏色,和他(她)一起洗掉。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翻玩伴的積木塔,請他(她)幫助重建。

20、不要拖延管教

如果你看到孩子行為不端時,要批評教育孩子。某些家長說“等我們回家再說……”,但當你到家的時候,孩子已經忘記了此事。同樣,因為周四發脾氣而取消周六的動物園之旅,也不能阻止孩子在未來爆發脾氣,對孩子懲罰不當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此文由Parents.com網站提供。此網站上提供的信息是以教育為目的,不能作為醫療建議。如有任何關於孩子醫療方面的情況請諮詢醫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轉貼)找回童年時的一份單純真心
2015: 轉貼:中國教育的根本問題出在哪兒?
2014: 為什麼民國時期出現很多大師?
2014: 虛谷:漫談中國人的思維方法
2013: Unification of Gravitation & .
2013: 老兵打新兵
2012: 街拍神奇的老百姓 這是在演雜技嗎?(組
2012: 俄羅斯駐美總領館問答和默認雙重國籍
2011: 纏繞的量子對和丟硬幣的比喻..........
2011: 量子糾纏態是怎樣傳遞信息的?給你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