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彭運生:自然規律與美
送交者: 彭運生 2017年01月01日02:48:0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自然規律與美

 

    規律是科學奮力追求的東西,自然科學追求的是自然規律。今天的美學似乎對科學懷有敵意,讓美學科學化似乎就等於殘害了美學。另一方面,一些功成名就的自然科學家通常樂意談論自然科學裡的美。

黑格爾輕視自然美,今天,有的美學說“自然全美”。有的自然風景足以讓人如痴如醉,但我以為,這樣的自然風景還不是自然美的最高層次。最高的自然美首先與自然規律有關。

“自然”在西方語言裡首先指的是“造物主”,今天漢語裡的“自然”含義上不是古漢語裡的自然,而是對nature的翻譯,其實,nature更應該翻譯成“天”,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最早被漢譯為“天演論”,這是比較恰當的。

自然規律是造物主為了控制世界而加用創造、加以運用的東西。自然美就是造物主表現出來的美。對造物主概念沒有感知,就談不上最高自然美。柏拉圖指出,整個宇宙都充滿了目的。造物主首先是各種目的的集合,每一種目的都有智慧為之服務。自然規律是造物主智慧的產物,是為了實現造物主的某一目的而被造物主的智慧創造出來的。

玉米棒子成熟之前,被層層綠葉包裹,這樣,玉米棒子與這個植株渾然一體,不容易被覓食者發現;玉米棒子一旦成熟,則從玉米棒子裡面長出的“鬍鬚”就會變成深紅色,似乎是在大聲地對覓食者說:“我在這裡,請來吃我吧!”覓食者因此輕而易舉地能夠發現玉米棒子。玉米棒子的顆粒是玉米的下一代,玉米生長過程體現出來的規律,顯示出了造物主的目的和智慧——確保玉米順利地傳宗接代:那些沒被消化的玉米粒會隨着覓食者的糞便而撒播開來。

自然界裡的任何事物,只要我們發現隱藏在其背後的造物主——由目的和智慧組成的造物主,我們就會感覺到驚心動魄的美。最高的自然美就是造物主的智慧——表現為自然規律的智慧。智慧是一切美的共同本質,智慧也是一切“巧妙”的根源。美與巧妙都是造物主智慧的產物。巧妙比起美,更準確地描述了造物主的智慧。美源於人們對智慧的渾淪感覺,巧妙源於人們對智慧更深入的體會。把美學改名為“巧妙學”,或許更有利於一門學科的發達。中國古人使用更多的詞語是妙,而不是美。中國古人沒有創立學科的強烈衝動,否則,他們就會設立“妙學”,在他們眼裡,“美學”是一種膚淺的命名。

長脊龍是恐龍的一種,長脊龍幼崽受到掠食者追殺的時候,會鑽進糞堆中,追殺者望而卻步。幼崽鑽進糞堆並不感覺十分難受,原來,動物幼崽的嗅覺功能欠發達,因此更能忍受臭穢。現在我們看見了,動物幼崽嗅覺能力欠發達,原來卻是它們整體生存能力的一個方面。造物主對動物幼崽的生存有着特殊的關愛。動物幼崽鑽進糞堆,這一現象初看起來遠遠與美無關,“動物幼崽的嗅覺能力欠發達”這一動物學規律似乎也沒有任何正面意義,而一旦看見這些現象或規律背後的造物主概念,它們一下子就能夠讓我們稱奇不已。我們有理由對巧妙下這樣奇怪的“定義”:巧妙就是用智慧巧妙地實現某一目的。沒有目的和智慧,“巧妙”就無從談起。

《莊子》“齊物論”描寫風吹眾竅的現象,這是一段繪聲繪色的文字,真正關鍵的幾句話卻是:“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這可以說是揭示了一條自然規律——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係。南郭子綦從風吹眾竅現象聽出了“天籟”,天籟就是“天”的樂曲。如果天想要欣賞“小和”,它就只需要颳起“泠風”;如果想要欣賞“大和”,天就會颳起“飄風”;如果想要欣賞“眾竅之虛”,天就促成“厲風濟”。南郭子綦因為從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之關係的自然規律中聽出了“天”,他就激動得“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從自然規律中聽出“天”,可以讓人進入“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高妙境界。

世界各地有許多著名的自然風景區,以自然規律為追求對象的自然科學,是潛在的最了不起的自然風景區。把潛在變為現實,我們需要做的,是看出自然規律背後的那個造物主。自然規律是一種現象內部不同部分之間的固定關係,造物主概念讓我們看出一種現象內部各部分的層次性——有的部分直接顯示了造物主的目的,其餘部分是為了實現此目的而被創造,而存在的,這些部分通常被說成是原因。

中國今天的大學大多開設了“藝術鑑賞”課程,但似乎還沒有“科學技術鑑賞”。或許可以說,科學技術是潛在的最偉大的藝術。美學的基本任務之一,是把科學從潛在的藝術品變成現實的藝術品,其途徑是把自然規律理解為造物主智慧的產物。

西方哲人指出:宇宙是造物主的藝術品。更準確的說法是:宇宙間充滿了神奇的智慧。實際上,造物主創造兩種偉大的藝術品:全部物質世界,還有就是人類藝術史上那些傑作。人們通常誤以為藝術史上的傑作是偉大藝術家的作品。科學是讓人們最終清晰地意識到宇宙是造物主之作品的樞紐。科學的詩學更是直接揭示:藝術傑作的本質同樣是造物主(人性)的智慧。根據藝術原理對藝術傑作進行分析(藝術批評),產生的效果一如上面對那些自然現象的分析。

引起最強烈美感愉悅的,不是事物的形象,也不是一些美學家所言的意象,而是事物內部的“原因與結果的關係”轉變成了“目的與手段的關係”。玉米植株不必高大挺拔,也不必短小精悍,我們只需了解玉米棒子、鬍鬚和葉片在生長過程中的種種特點,就能夠得到最強烈的美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110.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識(四)
2016: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vi
2015: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vi
2015: 冠軍mom:常春藤大學錄取通知
2014: 美國政治的安那祺主義傳統
2014: 頂級期刊才是學術造假的罪魁禍首?
2013: 莊銳:黎曼猜想是什麼(1)
2013: 岩子:看不見的痛苦——少兒為何也輕生
2012: 居日華:高分高能,北大清華當屬世界一
2012: 天蓉:腦電波之謎-33-切身體會隱身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