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運生談藝錄(51)
省略的實質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這是劉禹錫的名句。補足被省略的成分,此名句應該是:遙望洞庭山水色,【這樣看(也就是遙望)到的洞庭山水色,】(像是)白銀盤裡一青螺。
把一段話大幅度刪削,讀者卻還是能在自己心裡把被省略的部分全部加以復原,讀者也因此而心生喜悅,這其中的奧秘,或許是這樣的:讀者敬佩你能把語言精簡到不能再精簡,又覺得自己足夠聰明,以至於能從殘缺里看出原本的完整。
從這個角度可以說,詩是省略的藝術。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把劉禹錫此名句補足,應該是這樣的:舊時(飛入)(財富和地位等等並非尋常百姓的)王謝堂前燕,(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把蘇東坡此詩句補足,當是這樣的: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遠(看)(所得到的結果)和近(看)(所得到的結果)不同,高(看)(所得到的結果)和低(看)(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如果說省略本身是一種藝術,則蘇東坡這兩句詩或許可以說是到達了省略藝術的最高峰,因為我們可以看到,被補上部分的總字數,遠遠超過了原文的總字數。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王維此詩中,“春來發幾枝”的前面省略了主語“紅豆”,這是常見的省略方法,奇特之處在於:既然是“採擷”就應該有被採擷的對象,這樣,“願君多採擷”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因為它缺了賓語,原來,這個被省略了的賓語是在緊隨其後的句子的開頭處——“此物”。一般的省略是利用前面的內容,王維此處的省略卻是利用後面的內容。實際上,蘇東坡《題西林壁》中也隱含了這種奇特的省略,而且走得更遠——“橫看”的賓語被省略了,它就是直到第三句才出場的“廬山”。
傾向簡略似乎是詩的基本天性之一。按被補足之後的情形去讀這些詩,則它們都不像是真正的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