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是競選院士的捷徑
科學良知者
兩年一度的科學院院士入圍名單已經公布,俺們注意到,一些高官再次湧進這個名單。這些高官為什麼能進入這個名單呢?他們的學術貢獻又是如何產生的?俺們進行簡單的分析。
1、避重就輕,以學者身份參選。一些候選者以研究員的身份參選,有意避開了作為高官的主體身份,屈尊於普通研究員。
2、利用職權,大量占有國家的科學研究資源。按道理,作為占據重要位置的高官,拿着國家的高工資和福利待遇,即使是全力以赴也不一定能把官員的工作做好,整天一個會議接另一個會議,怎麼可能有多少精力去做自己的研究工作!但自從擔任高官後,研究經費就可以大幅增加,每年幾百萬,比自己所在科研單位多數全職研究員的經費多得多,也比自己全職研究工作時翻了幾番。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為什麼這些官員根本不避嫌,要占據巨大的國家科學研究資源呢?
3、用權利和資源換取和占據研究成果。仔細分析一下這些官員的研究論文,讓人吃驚的是,當了高官後,雖然沒有時間和精力做研究,但發表的論文比作全職研究員時還要多得多。難道不需花時間和精力做研究,就能大量發表論文?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沒有時間和精力做研究,但因為占據大量的研究經費,可以花錢僱人幫自己設計課題、做實驗直至寫論文。更有甚者,當責任作者也就罷了,別人也管不了,但這些高官還不滿足,還當第一作者。按照國際慣例,他們的貢獻能當第一作者嗎?這就是他們的學風!就是用類似的方式,高官們的成果越來越多,自然還要過過院士的癮。雖然俺沒有科學家的素質,但如果俺來當局長,同樣有希望噹噹院士。
4、頻頻活動,用權力拉選票。為了能混進院士隊伍,他利用手中的大權和經費資源,不斷給一些院士獻殷勤,在權力和利益面前,一些院士也樂於效力,他拉取了不少的選票。
5、利益集團的支持。在院士中能呼風喚雨的某些領導,為了更好地使喚這些高官,維護領導集團的利益,難免脫離科學公正的立場,一定全力支持這些高官的參選。
最後,俺的結論是悲觀的。雖然這些高官的科學貢獻十分有限,而且一些重要成果是用權力換來的,但可能還是會當選。這就是當前中國學術界腐敗的現狀。希望正直的院士們能挺直腰杆,不受權力和利益的誘惑,維護中國科學的純潔和院士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