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用腳投票:中國留學生“歸國潮”
送交者: 花蜜蜂 2017年10月19日17:11:4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原標題:中國迎第三次留學生歸國潮 他們為何都選擇回來

2017年10月19日 21:24 參考消息


原標題:中國迎來第三次留學生“歸國潮” 他們為何都選擇回來?

“留學時,曾想要在當地留下來工作。但如果真的在硅谷開了家公司,我們很可能已經倒閉了。”

王孟秋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回國開了家科技公司,募得投資1.66億元人民幣,員工已發展到140人。美國《舊金山紀事報》近日的一篇文章報道了王孟秋的故事。



法國《歐洲時報》網站近期也刊文稱,中國正處於第三次留學生“歸國潮”中,“海歸”的拐點似乎已經到來。

據教育部2017年1月發布的《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6》數據顯示,2016年留學回國人數為43.25萬人,較2012年增幅為58.48%。回國與出國人數“逆差”逐漸縮小,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後回國發展。

留學回國就業人員中,81.45%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11.09%為博士研究生學歷,7.46%具有本科和專科學歷。而這些留學回國就業者選擇的主要機構類型為國有企業(25.85%)和民辦企業(17.42%)。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留學回國人員,則主要選擇大專院校和國家級事業單位。

中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是吸引留學生回國的重要原因。各行業發展前景光明,各個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讓很多留學生更加篤定回國的信念。曾有媒體這樣表述:“20年前回國,是祖國需要我;20年後回國,因為我需要祖國。”

近年來,國家針對留學生歸國的各項優惠政策也助推“歸國潮”愈發猛烈。西班牙《國家報》7月20日在《中國人才回流》一文中介紹了中國著名的“千人計劃”。

該計劃從2008年開始實施,旨在用5年到10年的時間,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有重點地引進並支持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

此外,還有一大波針對留學生的優惠政策:免稅車購買福利讓留學生能夠享受購車優惠;全國300多個針對留學歸國人員的創業園助力創業夢;如果選擇回國後進入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做學術研究,例如中科院的百人計劃,將會獲得約200萬的科研經費,還能享受幾十萬的住房補貼……

家鄉已經如此美好,為何不回家呢?

在中國留學生歸國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來中國學習的海外留學生數量也在迅猛增加。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在中國留學的國外學生總人數為44萬人,相較於2012年增加了35%。



▲外國學生馬修·塞申斯在課堂上認真地用中文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英國《獨立報》刊文認為,未來幾年內中國可能超越英國,成為海外學生留學的第二選擇。文章進一步表示,中國政府作出的努力、中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為攻讀學位的留學生提供的獎學金項目,是造成這種趨勢的部分原因。2016年,來自183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名海外留學生得到了獎學金。

英國利物浦大學負責中國研究項目的戴維·古德曼教授認為,到中國留學的學生將在接觸中國文化的過程中受益,尤其是中國經濟和就業市場都在不斷增長。



▲阿斯蘭(右三)在華東師範大學進修期間,與中國朋友在一起合影。

在第三次“歸國浪潮”下,國家的崛起吸引了海內外人才。這不正是社會的高速發展讓所有人對中國抱有期待嗎?

~~~~~~~~~~~~~~~~~~~~~~~~~~~~

我們早些時候出來的兄弟姐妹,用腳投票,確實是多數選擇留下,改革開放之初,經濟落後,工資收入養一個兒子都捉襟見肘。加上官倒貪腐,六四鎮壓使人恐懼,嘿嘿嘿!

時過境遷,現在確實大不同,相信留學來的一批,會多數選擇回去發展。哈哈哈!


0%(0)
0%(0)
  時過境遷,小留,還是回國吧  /無內容 - wc73 10/28/17 (32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新加坡對中國做了多少缺德事?
2016: 使世界和平的平衡軸可以由中國推動
2015: 酒干湯賣無, 賣修真鑰匙(14)
2015: 屠呦呦的實驗過程本身是證偽了葛洪的藥
2014: 人生的許多東西。往往只能從苦難和挫折
2014: 以色列用祝福說預言_4-創世結晶讀經243
2013: 史語: 道玄的解釋
2013: 請家長教育孩子正確對待榮譽
2012: 觀察者效應的不確定性原理已經被實驗打
2012: 在美華人的天花板(2):華人潰敗中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