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運生談藝錄(160)
漢語詩句結尾的特點
名詞、動詞和形容詞,最多地出現在漢語古詩詩句結尾處的,是何者?
用統計的方法來解答這一問題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本文只能憑作者的感覺作出判斷,並試圖給出相應的解釋。
最多地出現在詩句結尾處的是名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首篇開篇處的這四個詩句,都是以名詞結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此《靜夜思》,也是如此。“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此“絕句”,也是如此。
現代漢詩中,這樣的現象也是突出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都是如此。
漢語詩的這一特點折射出的,或許是漢民族對具體事物的熱愛。
詩句結尾處,動詞似乎比形容詞更多。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詩人幾乎把動詞和形容詞當作同一類詞,“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這是讓動詞“出”和形容詞“斜”構成對仗;“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杜甫這是讓動詞“斗”與形容詞“昏”構成對仗。
更值得注意的是,詩句結尾處的形容詞經常是在充當動詞,“古木蒼藤日月昏”中,“昏”不是“日月”固有的性質或狀態,而是“古木蒼藤”引起的,換言之,“古木蒼藤”是原因,它無中生有地導致了日月的昏,這個“昏”的意思是動詞意味的“變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此名句中,形容詞性的“無窮碧”是“蓮葉”因為“接天”而獲得的性質,所以,這個形容詞性的“無窮碧”的實際含義是動詞意味的“表現出無窮的碧”,同樣的道理,形容詞性的“別樣紅”的實際含義是動詞意味的“表現出別樣的紅”。再來看“長河落日圓”,王維此名句中,形容詞“圓”容易被認為是“日”的一種屬性,但我們看見日的這個圓,首先是因為這個日乃是“落日”,正午的烈日固然也是圓的,只是這時候的圓不是我們的眼睛舒舒服服地就能看見的,所以,形容詞性的“圓”的實際含義是動詞意味的“凸顯出圓”。
通常意義上的形容詞如果被暗示為某種原因的結果,則這個形容詞實際上發揮的是動詞的功能。形容詞表示事物的性質或狀態,多有靜止意味。漢語古詩中的形容詞的動詞化,折射出來的似乎是漢民族對於靜止缺少興趣。實際上,“鴟吻”表明中國文化甚至追求建築上的“飛動之勢”;行書和草書展示的,與其說是靜態的一系列的線條,不如說是一支筆的運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