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好外語口語"十分"困難?
我是在我黨的林付主席蒙古之旅那年開始學英語的。
那年是多事之秋,鬼使神差,不知怎的哈爾濱廣播電台開始教英語。我所在的民航飛行大隊,整天除了打牌就是擺龍門陣(政治學習),空地勤機組在一起,那年我17。後來我考上大學外語系,再後來教外語,再再後來,來美國教外國人ESL。再再再...你看到我這篇文字。
我記得在大學,我們只崇拜口語好的老師。其他老師,不論你是正教授,詞彙量再大,莎士比亞研究的再好,只要你口語不好,我們學生都不屑一顧。系裡倒是有外教,但是肉少狼多,那裡夠分吶。四年下來,除了一星期上幾節課外,對話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我那時就發現,外教的作用就是"考試"。想學好口語,正相反,不能靠模仿,靠外界(比如錄音), 必須走自己的路。更重要的是,我的哲學研究成果,"範例體系",開始的思想,將我的口語研究提到一個新的階段。沿此路至今。
總結自己35年教英語的經歷,包括從在中山大學英語培訓中心,教第一批教育部培訓的李政道的研究生,到美國教,30年來教ESL和從事翻譯,我深知口語的困難(聽聽中國駐美大使,中國外交部長,的口語就知道了)。而且清楚,如果你已經成人後再學外語,過了單純模仿期(最晚十幾歲),基本不能再跟老外學好口語了。 我走了另一條路,我自己的經歷和學生作證明。我確信我的書,[範例口語],對中國留學生,尤其在中國大學畢業後的留學者,的口語定有所幫助-關鍵你要讀懂。對於沒有錢請私人外教的中國家長,也是必不可缺。因為我的方法來源於哲學認識,所以不是普通一本教英語的書,能使你少走許多彎路(國內的英語教學是誤人子弟),因為我只教你"方法",你自己需要按照這些方法來練習。
口語成果的最終目標是接近母語,在新的知識方面超過母語。那麼,我認為有以下"十大難點", 括號中為犯錯誤的人的大概比例。
1)音不準(95%)
2)調不自然(97%)
3)句法不規範(90%)
4)呼吸方法不對(95%)
5)講話節奏不對(95%)
6)語法錯誤(60%)
7)思維邏輯不同(98%)
8)文化不同的表達區別(98%)
9)不了解常用表達語句(90%)
10)不了解西方社會的常識(95)
英語是我的命。也會是你的命?我跟讀者的區別僅僅在於,見了哲學,我就不要命了。有哲學指導的外語學習,和自己僅靠靈機一動或有點語言天賦的學習,還是根本不同的。如果你是後者,別人無法學。而“範例口語”,經過理論化,適應於一切學外語的人,尤其是從“印歐語系”和“藏漢語系”,兩種文化的過渡。你不要學“中國特色”的外語。因為,科學沒有特色,科學是真理,適應於全人類,是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