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關於中國院士制度的幾點看法
送交者: 韓非 2005年11月23日19:33:1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橫觀各國,我國院士的地位之高、權勢之大恐怕令諸如美國等國家的院士們羨慕不已。本來這是值得自豪的事,但是,院士制度實施十餘年來的弊端日益凸現,成為阻礙我國科學技術重大突破與創新體系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欣見周光召、汪品先兩位先生雖身為院士,但敢於直言院士制度之弊病,本人深為佩服。本人的學術水準遠未達到這二位先生的境界,但是國家科技興衰,匹夫有責。故而斗膽以本人之觀察,對中國院士的一些情況坦陳己見,供大家參考。

首先,讓我們看看中國院士的科研水平。顯然,我們的院士中有一些人現在的科研水平很高,或曾經達到過很高的水平。故去的不提,健在的就有彭桓武、周光召、于敏、吳文俊、王選等人。恕我在此不能逐一提及。但是,大部分院士的水平只是國內領先、或先進,離真正的國際水準差距不小。有一小部分院士水平連國內先進也算不上,靠溜須拍馬、裙帶關係混上院士,成為害群之馬。

我這樣說,並不是要故意貶低我國院士的形象。水平相當高、或比較高的院人非聖賢。院士的顯赫地位與權威使得兩年一度的院士選舉備受世人矚目,競爭之激烈遠超出學術範疇,其中機巧撲朔迷離。儘管發達國家院士選舉也有人情世故,但是院士的平均水準很高,知識面寬保證了選舉的結果不至於離譜。況且這些國家的院士只是一種榮譽,厲害關係不大,這也使得大家比較心平氣和。反觀中國,平均水準的低下,知識面的狹窄使得不帶有色眼鏡者尚難以準確判斷,更何況目前的社會風氣、公眾的道德水準使得不少院士不能秉公判斷。特別是近年來,不少有強大後台的、善於專營的,但水平一般、甚至相當差的人進入院士行列。近年來,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排名不斷下滑,其中的科技競爭力下滑是重要因素。而院士選舉照例兩年一次,這就像天天割韭菜,越割越短。一方面,不少為院士頭銜鑽營十餘年的人終於如願以償,另一方面,一些勢力大的單位內,排排坐,吃果果,矮子裡面選將軍。

如果這只是關乎這些少數人的飛黃騰達,我們也大可以不必憂慮。然而,事情遠非如此。在我國的科技人員隊伍里,這是龍頭。目前在我國的科研體制中,院士這一群人起着異乎尋常的重要作用。上從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制定,各種獎勵、各種項目的把關,下到研究所的方向制訂,職稱評定都是這些院士們一言九鼎。可是,一是其中不少人都已經六十大幾,甚至於七十有餘,長年不在研究的最前沿。一些堅持在最前沿的院士也不出現在這些沒完沒了的會議之中。這些經常拋頭露面的院士霸氣十足,拉幫結派,下面的人只有唯唯諾諾,阿諛奉承。試問,一旦龍頭的選拔出了問題,龍頭的舉止出了問題,我國的科技水平還能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更不要侈談趕上了!

院士中不乏品德高尚、醉心於學問者。公眾場合一般不見他們的身影。這些人深為我們所敬仰。如果中國的院士都是這些人,我想也沒有必要來討論中國的院士制度。然而,現在有那麼一部分院士不是這樣,他們蠻橫霸道,拉幫結派,儼然成為他一方領地的皇帝,他們頻頻出現在上至國家層面、下至地方的各種獎勵評審、項目基金評審、鑑定、各種慶典、政府諮詢會議上。對於有求他們者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由於這些人本身的學術水平不高,知識面狹窄,即便不懷私心,對於不在他們所在的那一小塊領域之內的科研成果或設想也難以作出正確判斷。這已經嚴重阻礙了中國科技的正常、健康發展。這部分人雖然不在多數,但以我之見,院士中四者有其一。而他們的使用頻率又很高,就像一個城市車輛中出租車比例不高,但是馬路上好像都是出租車一樣。這部分院士損害了院士形象,敗壞了學術環境,阻礙了科技發展。

還有一些新選上的年紀已經七十左右的老先生人品不錯,還雄心勃勃要大幹一番事業。院士選上之前條件艱苦,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這個頭銜,抓緊時間爭奪資源,發展壯大他所從事的研究課題與隊伍。可是,歲月無情,七老八十怎麼能夠抓住前沿?後果只有一個,實際上的資源浪費,雜草營養豐富,禾苗嗷嗷待哺。

一些院士常年在周圍的吹捧之下自我感覺極好,對於不是本領域的問題也敢於指點江山。有個政府高級官員曾對我提起我們所的某位院士,說他在政府諮詢會上侃侃而談,指導政府發展經濟應該如何如何,所謂高見其實是幼稚之至。反映出該院士的人文、社會素養十分低下。

總的來說,院士頭銜本應是對於一個科學家一生成就的肯定,是一種榮譽。不能使它成為一種權力。原因很簡單,科學研究的權力應該掌握在能夠在科研最前沿耕耘的人手中。為此,我覺得在中國要廢除目前的院士制度。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美國醫學研究的缺陷和中國的機遇
2004: 楊院士咋不再唱“大愛”的曲曲了呢?
2002: 哈佛女孩陳宇華
2002: 從“哈佛博士事件”反思我們的人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