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公司還是學校:博士就業雜想
送交者: 說的不錯 2005年11月26日15:35:4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有一種傳統觀點認為各專業的博士畢業以後,多數都是應該去學校教書、或去pure
research labs的。這種觀點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當然有它的道理。但是架不住幾十年下來
博士就業市場的供需關係越來越失衡,每年從學校里畢業出來的博士越來越多,而學校、
research labs的職位增加沒那麼快。於是物理、化學、生物之類在工業界沒那麼多機會
的專業,博士們做博士後的年限只得越來越長;而對計算機之類專業來說,工業界不僅機
會比其他專業多得多,錢也相對較多,而且沒有研究型大學頭幾年的tenure壓力,加上做
的是現實世界用得上的產品,和學校里那種空中樓閣式的研究比起來另一有種滿足和成就
感,所以對這些專業來說,許多人寧願進工業界不願進學術界也是正常的。

當然也有不少朋友先試了試申請學校,沒能成功,才轉向工業界。這些朋友要說真對學校
生活有多濃厚的感情,其實也未必。許多人之所以申請學校,一個因素是覺得自己的研究
做得不錯,不往下做很可惜,一般來講只有去了學校才能當自己的老闆,有更大的自由度
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另一個因素則是經濟上穩定,因為美國學校的tenure制度基本上
保證了頭幾年不會失業,熬過頭幾年如果能拿到tenure,那以後就更不會失業了。後一個
因素在經濟不穩定、工業界對人才需求小的年頭作用尤其大。通常在經濟蓬勃發展的年頭
,是沒幾個人願意到學校教書的。比如俺知道的例子,在2000年那會,俺們那個組畢業的
四個中國人都拿到了研究型大學的offer,但最後只有一個去了學校教書。但是隨後IT經
濟泡沫一破,工業界到處裁員,接下來幾年膽敢畢業的人多數都把學校教職當首選了,因
為學校里比工業界安全得多。無奈其他各學校畢業的博士也都這麼想,於是幾年發展下來
導致學校教職的爭奪空前激烈,一般來講要有很不同尋常的過人之處才能找得到研究型大
學的教職。

也不排除還有其他一些因素讓學校的教職比工業界更有吸引力。比如說有的牛人正是因為
明知學校難申請,才要迎難而上,以此來證明自己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體現自我價值
、得以滿足一種成就感。還有一個因素是在學校任教的話,一般來講比工業界容易辦身分
。至於真正因為喜歡學校生活而申請教職的人,總的來說是少數。而且這裡頭往往帶有對
現今學術圈生活的誤解。喜歡學校生活的人,往往生性比較恬淡,覺得自己適合呆在象牙
塔裡頭悠閒自在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與世無爭。但學術圈最近二十年演變下來的情形已
經很不一樣了。現在的情形,想在學校氛圍里生存,通常要性格非常aggressive的人才辦
得到。比如要有很剛硬的心腸拼命push學生幹活,要有八面玲瓏的手段到處結交,套取資
金,等等。如果既出不了多少活又不能套來資金,好像學校真沒有什麼理由給tenure。我
的導師(總的來說是個老好人)曾有一次感嘆說,幸好他早生了二十年,要是放到現在,
他這樣的性格恐怕是很難找到教職的,就算找到了也很難生存下去。

當然,進了工業界後,你所做的東西通常就和你博士專業研究方向沒多少關係了。那麼博
士這麼多年的研究是不是就浪費了呢?這是許多人都會面臨的困惑之一。我覺得這要分兩
方面來說。

首先是博士研究的成果本身。科學研究的一個總體目的是擴展人類的知識寶庫、加深人類
對世界和對自身的認識。因此你的研究即使在現實中全無應用價值,只要做到拓展人類視
野,或者加深對一個領域的理解,就是有意義的研究。但你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你自己
不去深化、不去發展、不去鼓吹,也許就這麼埋沒在全世界每年成千上萬博士的論文之中
,漸漸被歷史遺忘了,這當然是很可惜的事情。另一種可能性是,你的研究正好在這一領
域的峰尖浪口,將來還會不斷有人引用的你的研究,把這些東西進一步深化發展,但這些
後來的進展全都跟你這個始作俑者沒關係了,那也很可惜。如果你對自己的研究特別特別
珍視,珍視到絕不願意看到這兩種情形之中的任何一種,那麼一條出路是努力申請學術界
的工作,另一條出路是到了工業界雖然做了跟原方向無關的工作,但業餘時間如果精力許
可的話還是可以繼續原方向的研究的,如果這個研究在生命中如此重要的話,以期將來有
一天還有機會能回到學術界。

另一方面是你讀博士這幾年所付出的時間精力、所受的專業訓練,是不是浪費了。其實人
這一輩子這麼多年,能學會的東西很多,能做到的事情也很多,但並不是所有學會的東西
都能在隨後的工作中用得上的。事實上學過的多數技能可能到頭來都用不上,付出的許多
時間精力也沒有你起初預期的效用。要是對所有這些東西都要可惜一番的話,那恐怕永遠
沒有不可惜的時候了,呵呵。人生是一個過程,經歷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收穫。比如戀
愛失敗了,沒成正果,是不是就應該覺得戀愛中投入的所有時間精力感情都是浪費呢?呵
呵。讀博士這麼個經歷,博士學位本身就是一個挑戰,拿到了這個學位,就已經達到了人
生這一階段的目的,至於人生下一階段,未必真要跟這一階段有什麼關係。

而且對許多人來說,開始讀博士之前未必真地知道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只是正好導師給
分配給的方向好像做起來還挺有趣,就一直做下來了。其間並沒有多少機會深入探索其他
方向。如果進了工業界,換了個方向做事情,其實是個很好的機會開闊自己的視野,換換
口味,以免一直把自己限在一個狹窄的領域裡。就算你在學術界裡干,也不大可能一輩子
呆在同一方向上做同樣的東西的,遲早要到處看看還有其他什麼東西可研究,呵呵。

有一種看法是只有在學術界才能有創造性勞動。但是在工業界工作,經常也需要研究解決
一些複雜的問題,做一些創造性工作的。主要區別是,在學術界裡幹活的目的是出論文,
而在工業界幹活的目的是出產品。其實不管在學術界還是在工業界工作,新出爐的博士真
正從事創造性思考的時間比例都不高。在工業界你要花很多時間做很煩瑣的編碼、調試、
寫文檔、開會跟其他部門協調等等事情。在學校里呢,你要花很多時間寫proposal騙錢,
教課,管學生;如果一時沒有學生幫你幹活的話,你也得親自動手編碼、調試等等;還有
寫論文的過程本身也會有無數時間花在醞釀推敲文法、表達方式、格式等等瑣事上,真正
創造性思考的時間通常不是很多。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以上是俺先前找工作時候、還有開始工作以後的一些體會雜想,整
理出來希望對正面臨畢業找工作的朋友們有些參考作用。今年下半年以來計算機專業似乎
形勢一片大好,工業界工作特好找,想必因此可以大大減少下一年度爭奪學校教職的人數
,從這個角度來說,申請教職也會比上兩年容易了,對大家都是好事,呵呵。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論南京人的文化底細
2004: 關於中國人祖先的概念問題
2003: 近十年物理學領域文獻統計分析
2003: 中國人應該改變思維方式
2002: “海歸”也會失業
2002: 清華為何出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