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教育雲泥之別.六 |
送交者: 老尚童 2020年12月29日13:17:5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3、批判性思維(注意,這裡的批判不是批判別人,是批判自己) 寫作的美好在於,它會逼着人們去更深入地思考。 某篇論文的中心論點,最難把握,因為在任何複雜的論文裡,都會有很多論點,問題在於如何發現某個可以概述其他內容的論點,這就是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應該把各層的論點按照等級排列,一絲不苟的總結,不遺漏重要的部分,在總結中越精細越好。這些都是非常複雜的思考過程。 事實上,任何經常寫作的人都會經歷這一過程,就像一件毛衣,你拉出一根毛線,整件毛衣就散架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批判性思維特別重要。因為當你想要傳達你的觀點的時候,所有有關這個觀點的缺陷全都會凸顯出來,而這的確讓人無比抓狂,尤其是,當你想到有很多人正在虎視眈眈的專門挑你的錯兒…… 你必須小心翼翼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要誠實地面對自己,檢討出各種不符合邏輯的胡話,這個過程經歷得越多,犯錯的幾率就越小。所以,在寫作中不斷地修改、編輯甚至重寫,才能造就一個真正優秀的批判性作者。 ********** 在這裡給各位介紹一下 【閱讀“一手資料”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介紹一下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的區別。二手資料指的是對某個對象已有分析的資料,一手資料則是指最原始的資料。 舉個例子,如果說《人權法案》是一手資料,那二手資料可能就是有關《人權法案》的各種書籍。這其中的區別非常重要,一個是從未經過過濾的對象,另外一個則是通過某種篩選的和不同歷史時期的描述。 要注意,凡中國人寫的、翻譯的,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要看,不能信。只從《人權法案》的原文中去找,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解讀之後,作為自己的二手資料。 其它《聯邦憲法》、《獨立宣言》也一樣。 推而廣之,這是閱讀任何書籍、資料、數據的最重要的開端,無論對什麼話題領域感興趣,都要至少找到一份一手資料,否則只能人云亦云,渾渾噩噩。而且關注的點要儘量小,否則的話需要處理的數據會太多,自己就把自己繞糊塗了。 最明顯的就是中國人關於“自由、民主、人權”的討論。99.9%都是活說八道、缺德帶冒煙兒,放屁帶拐彎兒。 *********** 大多數剛升入大學的學生都只做過二手研究,假設他們研究的是《人權法案》,他們會讀很多相關的書,然後寫一篇論文。但在大學,應該讓學生研究《人權法案》本身,然後形成屬於自己的二手資料。 而且關注的點要儘量小,否則的話你們需要處理的數據會太多,然後基於你找到的這個一手資料去寫你的論文。 舉個例子,如果你對美國的民權運動感興趣,那麼你需要找到某次集會中的某個發言,或是一份報紙上的某一篇報道,或是一幅圖片比如一張海報,我需要你去尋找任何能夠闡述那個年代的元素。 這樣,學生們特別有幹勁,因為他們在做一些原創的發現,他們在用新的材料去回答過去的問題。他們去發現各種可能,去觀察文章的措辭、報紙上的字體,是如何和當時的時代背景相呼應的,而這就是研究。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9: | 楊醫生被某殺與人均預期壽命的毛澤東階 | |
2018: | 佛道兩家之爭 眾神會維護哪一邊? | |
2018: | 580、,一句真話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 | |
2017: | 《芳華》的“好人”為啥沒好報? | |
2017: | 彭運生談藝錄(154) | |
2016: | 作為戰略學者,戰略是頭等的,學問次之 | |
2016: | 在努力中,又觀見一些嚴重的事 | |
2015: | 這是一款新的安卓應用,搶先下載 | |
2015: | 107.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識(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