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榜題名
1956年夏天,小學畢業升初中。全市統考兩門科目:語文和算術。不記得怎樣報考和以及有幾個志願。只記得報了四中。因為聽說該校是全市範圍內招生的好學校而且離家很近,只有電車一站多距離。當時並沒有錄取通知書,而是要到學校去看錄取學生榜。到了發榜那一天,和幾位同學一起前往。只見學校正門街道對面的牆上張貼了大紅紙黑字的錄取學生名單。早被人群團團圍住。就像電視劇中古代科舉考試發榜的情景。急忙擠進前面,從頭開始查看。但是數到過半,還沒有找到名字。心中未免有些着急。還好的是不一會兒,終於發現自己的名字。一顆不安的心總才算放下。
現在想來俺實在是幸運。因為四中是男校。所以排除了一半的考生,而且是更強的競爭對手。否則俺名落孫山是肯定的了。因為誰都知道女生發育比較早,所以在小學和初中階級,無論身高和學習都超過同年齡的男生。
二 學校的變遷
最近上網搜索一下,發現四中始建於清末。原名順天中學堂,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民國時期改名為京都公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為北京市第四中學至今。從建校到文革前只招男生。文革後改為男女生同校。目前四中除了俺在校時的原校園外,又增加了一個初中部分校和一個在經濟區的國際分校。成為京城中少男少女學子競爭考取的目標,從而進軍著名大學和出國留學。
網上羅列一長串箸名校友名單。有學術界,有政界,有文藝界。也有工商界人士。當然裡面有好人,有壞人,也有好壞難分的人。居然發現俺高中同班的兩位同學也赫然在列。一位是箸名少數民族付國級領導人之子,本人也官至省部級後退休。另一位是美藉科學家/企業家並且出資在母校設立獎學金。
三 基建挖出寶
四中的正校門在校園東側西什庫大街。校園西側有個後門在西皇城根大街。校址據說是從前的皇家倉庫。 有一個事實可以證明這種說法。就是民國時期學校擴建,在開挖地基時,挖出很多密封大陶瓷罐子。打開以後,發現裡面裝滿水銀。賣掉水銀所得到的錢,拿來蓋了俺在校時的禮堂兼飯廳。它在當時是除了一棟二層的教室樓外,校園內最大的建築物。其餘都是一些平房作為教師辦公室和學生宿舍。
目前校園內除了原校長辦公室和正校門外,其它建築物己經全部拆除重建。新建成好幾棟大樓。不知在挖地基時,是否又挖出來什麼寶物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