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的藝術 第五章想象力 受條件限制的思考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1年06月11日07:25:2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科學研究的藝術 W.I.B.貝弗里奇 著 陳捷 譯
W.I.B.Beveridge THE ART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William Heinemann Ltd. London, 1961
威廉•伊恩•比爾德莫爾(William Ian Beardmore,WIB)貝弗里奇是澳大利亞動物病理學家,也是劍橋大學動物病理學研究所所長。他於1908年4月23日出生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朱尼市,並於2006年8月14日去世。他是1957年的《科學研究的藝術》和1977年的《上一次大瘟疫》的作者。 第五章 想象力 有了精確的實驗和觀測作為研究的依據,想象力便成為自然科學理論的設計師。——廷德爾(廷德爾(JohnTyndal1,1820一1893),英國物理學家。一譯者) 受條件限制的思考 心理學家注意到,我們一旦犯了錯誤,比如把一大串數字加錯了,往往有一再重複這個錯誤的傾向。這種現象被稱為固執性錯誤。思考問題時情況也一樣,我們的思想每採取特定的一次思路,下一次採取同樣思路的可能也就越大。在一連串的思想中,一個個觀念之間形成了聯系,這種聯系每利用一次就變得越加牢固,直至最後,這種聯系緊緊地建立起來,以致它們的連結很難破壞。這樣,正像形成條件反射一樣,思考受到條件的限制。我們很可能具備足夠的資料來解決問題,然而,一且採用了一種不利的思路,問題考慮得越多,採取有利思路的可能就越小。正如尼科爾所說:“面臨困難的時間越長,解決困難的希望越小。” 思考還因向別人學習而受到條件的限制:這種學習可以是通過別人的口授也可以是閱讀別人的著作。在第一章里我們討論了不加批判的閱讀對創造性的不利影響。確實,一切學習都使思想受到限制。然而,我們這里所關切的條件限制的影響,是不利於我們直接目的,即促成獨創思想的那些影響。這就不僅僅牽涉到學習錯誤的觀點。或受錯誤觀點所限制,因為,正如我們在第一章中所看到的:閱讀,即使是閱讀真理,對於獨創精神也可能有不利的作用。 使我們的思想擺脫條件限制的兩個主要方法是暫時的放棄並開展討論。如果把問題擱置數天或數周再回到問題上來,這時,舊有的聯想或部分地被遺忘,或變得淡薄。而且,我們常常得以從新的角度來看這個間題,從而產生了新的設想。把寫好的論文擱置一旁數周的做法,很能說明暫時放棄的好處。等到回過頭再來看的時侯,先前被疏忽的缺陷暴露得十分明顯,恰當的新見解也可能躍入腦際。 討論十分有助於突破固定了的陳舊思路,在給別人,特別給一個不熟知本學科的人解釋問題的時候,必須闡明井詳述那些過去想當然接受的方面,這樣就不能再採用熟悉的思路。 常有這樣的情況:在作講解的時侯,對方未發一語自己就想到了一個新念頭。講課時也有這樣的情況,因為當教師在作講解的時候,他自己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了。對方的問題,哪伯是無知的問題,也可能使講述者打破已形成的思想聯系,即使只是為了講清這一建議的無用;而且,這可能使得講述者看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或是看到先前未曾注意到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現象或設想之間的聯系。提問題對思想產生的影響可比喻為撥火對火的助燃,它擾亂了原有固定的安排,帶來了新的配合。由於擾亂了固定的思路,同不熟悉本學科的人進行討論可能幫助更大,因為親近的同事之間很多思想習慣郡是共同的。撰寫評論問題可能與講課一樣有幫助。 受條件限制的思考這一概念還有一個有益的應用,即在無法解決某一問題時,最好從頭開始:若有可能,採用新的方法。例如我曾企圖發現引起羊腐蹄病的微生物,研究數年而無所得。我一再失敗,但每一次我都用同樣的方法重新開頭,就是說,試圖使用顯微鏡來選擇有機體病原,然後在培養物中分離出來。這個方法似乎是最合理的方法。但是,僅在嘗試了一切可能方法而不得不予以放棄時,我才想到了一個解決該問題的根本不同的方法,即用各種培養基試驗混合培養物,以便找到一種能致病者。按照這個方法,我很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提要 創造性思考起始於對困難的認識。解決問題的一種想法躍入腦海,或是被接受,或是被摒棄。思想中新的配合來自合理的聯想、幻想,或有時來自偶然的境遇。想象力豐富的頭腦產生大量多種多樣的配合。在證據不足的時候,科學的思想家不急於做出判斷,而是保持懷疑。想象力很少使人得出正確的回答,大多數的設想必得被丟棄。研究工作者不應害伯犯錯誤,只要錯誤能及時得到糾正就行。 好奇心如不轉到智力方面,則在童年之後就會衰退。作為研究工作者,他的好奇心通常用於尋求對那些尚未理解現象的解釋。 進行討論常常有助於創造性思考,研究機構中每天進行三五成群的非正式討論,很有好處。 一旦我們對一組資料進行了思考,則往往每次都會採用同樣的思路,這樣,就容易重複不利的思路。有兩種辦法幫助我們思想擺脫這種條件的限制:一是把問題暫時擱置起來;一是同別人討論問題,最好同不熟悉我們工作的人進行討論。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發墳暴典挺總理 自古宰相出地攤 | |
2018: | 日本傳統中的中國元素 | |
2018: | 哪個國家是美國頭號貿易逆差國? | |
2017: | 279 重播一首震撼靈魂的歌 | |
2017: | 彭運生談藝錄(54) | |
2016: | 毛澤東幼年抄錄《離騷》的真跡,頗為罕 | |
2016: | 老幾:孔子與老子之道的異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