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楊振寧寫信給費米說,我父親強烈阻止我回國
送交者: 依依 2006年04月25日15:27:0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1)楊振寧的信

2004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出版了一本書
“費米回憶錄” (FERMI REMEMBERED)。這本書是2001年召開的紀念偉大的物理學家
費米教授誕生100周年會會議論文集。它是由芝加哥大學物理系教授,1980年諾貝爾獎
獲得者James W. Cronin主編的。Cronin教授是在1951年進芝加哥大學念博士學位的。
他的博士導師是S. A. Allison(薩姆.艾里遜)。楊振寧曾經在艾里遜實驗室工作過20個
月,後來因對實驗不感興趣換做理論。所以Allison應該也算是楊振寧的師弟。

這本書的第七章標題是“費米學生的回憶”,裡面有
李政道的一篇文章“回憶芝加哥歲月”(Reminiscence of Chicago Days)。在第八章
“費米時期的學生的回憶”標題下,有楊振寧的一篇文章“回憶恩里科.費米
(Reminiscences of Enrico Fermi)。這篇文章已被翻譯成中文,中文的題目叫
“他永遠腳踏實地”(請參見:
http://www.gmw.cn/01gmrb/2001-09/29/27-707AA6B57A09528748256AD6000628ED.htm)
因此,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應該有這本書。

這本書的第四章從芝加哥大學檔案館中選了一部分費米和他的同事的通訊的信件登出。
其中,在第84和85頁影印刊登了楊振寧1950年1月5日寫給費米的信件。這封信是由打
字機打的,主要是討論一篇文章中存在的數值錯誤。在信的結尾,楊振寧手寫了幾句
話給費米。那幾句話的原文是這樣的:

# P. S. I recently got some letters from my father. He strongly discourages
# me to go back to China. So I think I would want to be back at Chicago next
# fall. Do you think I should write immediatly to Dr. Allison?
# Frank
# (又及,最近我收到了我父親的幾封信。他強烈阻止我返回中國。所以
# 我想我願意在這個秋天回到芝加哥。你認為我是否應該馬上給艾里遜博士
# 寫信?
# 弗蘭克(楊振寧的英文名字))

緊接着這幾句話之後,有一句批語,主編Cronin介紹說,這句批語是Fermi寫的:

# Offer highly probably (提供職位的可能性很高)。

這封信的掃描件可以訪問下列地址看到:

http://putfile.com/pic.php?pic=4/11413335255.jpg&s=x402
http://putfile.com/pic.php?pic=4/11413373940.jpg&s=x402


2)楊武之在1949年前後

1949-1950年,數學教授楊武之不是很高興,因為他想要回清華,清華沒有答應。

光明網2005年9月2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大學數學教育的先驅----楊武之》。
作者叫張奠宙,其中的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http://www.gmw.cn/content/2005-09/02/content_298482.htm)
(為了清楚起見,每一行開頭有#號的為引文。)

# “楊武之於1948年底,搭機從北平返回南京,轉赴昆明接家眷到上海,
# 迎接解放。 1950年清華大學沒有續聘楊武之,他遂留在上海,任復旦
# 大學數學系教授。 清華大學的解聘,對楊武之打擊甚大。50年代,他還
# 在復旦大學講過幾門課, 以後因患糖尿病,休養在家。”

筆者對張奠宙這位作者非常佩服,他短短幾個字的輕描淡寫:
“楊武之於1948年底,搭機從北平返回南京,轉赴昆明接家眷到上海,迎接解放。”
就把一段灰灰的歷史描得五顏六色了。太有創意,太富有想象力了,充滿了
智慧和幽默。

1948年底是什麼日子,是共軍將要和平占領北平,國軍節節敗退的日子。
從北平返回南京,去幹嗎?去迎接解放。為什麼不在北平迎接呢?非要坐
國軍的飛機(共軍當時雖然很牛,但是仍然沒有飛機)去南京,等着百萬雄
師過大江,迎接解放?不會是地下黨派去的吧?

筆者從下面兩篇文章中得知,事實是,楊武之是在清華解放前夕,跟着
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一起,根據國軍的‘挽救平津學術教育界知名人士’計劃,
離開北平的。至於他後來為什麼沒有跟着國民黨政府去到台灣,不太了解。據說,
1950年,楊武之寫信給清華要求回去,清華軍管會沒有同意他的請求。現在有人
鼓吹,清華應該向楊武之道歉。應該不應該道歉,筆者不想在此討論。但是,
黑是黑,白是白,歷史的事實不應該被隨意蹂躪。把“隨國軍撤退”,說成是去
“迎接解放”,有點幽默過頭了吧?

請看這兩篇文章是如何介紹當時情況的:

在史軒:“華北地區最早獲得解放的大學”,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獲知,
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清華大學只有三名教授乘南京派來的飛機南下:
(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10968)

# “1948年11月24日,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督學來北平,與清華、北大校長商談
# 有關‘遷校’事宜。

# “這一陰謀破產後,國民黨政府又緊急制定了‘挽救平津學術教育界知名人士'計劃,
# 於12月14、15日派專機接人南下。但是最終,清華大學除了3位教授和2位講師
# 乘飛機南去外,全校近270位教師全部留校等待着解放的曙光。

# “1949年1月10日,北平軍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主任錢俊瑞宣布‘清華大學從反動派
# 手裡解放出來,變成人民的大學。’”

在“梅貽琦永別清華園”這篇文章中,我們又可以知道,這三位教授中有一位名叫楊武之。
(http://www.luobinghui.com/myq/sp/200509/5699.html):

# “過了幾天,南京方面首先派來了接胡適的飛機。人們勸梅貽琦搭乘這架飛機。但梅
# 貽琦弄清這架飛機並不是接他的,他無動於衷,一如平時緩和低沉的聲調,說他不搭乘
# 這架飛機。雖經一再勸告,說時局緊迫,錯過這架飛機就可能不會再有機會離開了,但
# 他始終若無其事地謝絕了這建議。後來,南京派的接他和其他教授的飛機來了之後,他
# 才從容不迫地提着一架打字機,拿着兩本書走上了飛機。飛機越升越高,他看着在下面
# 變得越來越小的北平,心想:‘北平,清華園,我何時才能回來啊!'

# “與梅貽琦同時南行的有陳寅恪、楊武之等人。楊武之是楊振寧之父,後在復旦大學
# 任教,陳寅恪晚年病目,為嶺南大學陳序經先生所聘,赴粵任教。”


楊武之在當時的情況下,給他的兒子寫信,強烈阻止他回國。
這一點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


三)楊振寧的謊言

楊振寧的親筆信的出現,至少戳穿了楊振寧的三個謊言。

1)既然楊武之極力阻止楊振寧回國,為什麼他要阻止他入美國國籍呢?

因此,楊振寧文集在談到“1964年春,楊振寧入了美國國籍”這件事時寫的以下
話是在撒謊:

# “我父親在1973年過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當數學教授,
# 他曾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遊歷甚廣。但我知道,直到臨終前
# 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終沒有寬恕過我。”
(楊振寧文集(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38頁)

楊武之強烈阻止他回國後,會對楊振寧入美國國籍不能寬恕?
楊振寧在營造自己在國人面前的愛國形象同時,沒有忘記
帶上他父親一筆。

 在“清華學生怒批楊振寧: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這篇文章中,談到了:

#  “關於楊振寧為什麼不回國,楊先生的回答是:在我之前的中國人赴海外求學,
# 都是學成即回國。可是當我拿到博士學位之時,韓戰爆發,美國不允許理工科
# 博士回國,因此滯留在美國。而為什麼加入美國國籍?楊振寧的回答是因為他
# 所持的中華民國護照在出國旅遊簽證時非常不方便,所以加入美國國籍。

#  “不忠:楊振寧先生在祖國最困難的時候毅然加入美國籍,父親勸說也無效,不
# 肯歸國效力。拿到諾獎的志得意滿的楊因為買不到長島的房子耿耿於懷(最後還是
# 屈居在教授區買了房子)

# “不孝:加入美國籍,為此事楊的父親到死也沒有原諒他,是為不孝。”

實際上,清華學生上當受騙了。

2)楊振寧在中央台面對面節目中對王志說:

# “事實上,在我以前的一些中國的學者去美國、去歐洲、日本留學的,
# 絕大部分的人都回來了,所以我到美國去的時候,當時的目的就是去
# 那兒學成歸國。

# 可是我到美國去念書,做了博士後時,發生了朝鮮戰爭。杜魯門總統
# 下了一個命令,說是中國血統的人在美國得了理工的博士學位,
# 不可以回中國。所以就在這個情形之下,我留在美國了。 ”
(news.xinhuanet.com/video/2005-02/28/content_2975908.htm )

事實是楊武之不要楊振寧回國。但是,楊振寧卻藉口是韓戰爆發,美國
不允許理工科博士回國,因此滯留在美國的。

只要看看下面的時間表,就可以看出楊振寧的辯解是多麼蒼白。

一九四八年六月,楊振寧獲得博士學位。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中,楊武之搭國民黨飛機從北平到了南京,之後又到了上海。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解放軍軍管會接管清華。
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南京解放。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上海解放。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九五零年元月五日,楊振寧寫信給費米,告訴費米,他父親強烈阻止他回國。
一九五零年二月底,拿到博士學位不久的朱光亞寫了《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後,
踏上了歸國路程。
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凌晨四時,韓戰爆發。
一九五零年八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
挽留,毅然回國。
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九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分三路跨過鴨綠江,開始了抗美援朝。


3)楊振寧在1950年初寫信給費米希望費米幫忙,在芝加哥大學幫助安排一個工作,
並徵求費米意見要不要給Allison寫信。可是,他在楊振寧文集上卻吹,在1949年他
離開芝加哥去普林斯頓的時候,費米,Allison和泰勒已經把他的工作搞定了。

因此,楊振寧文集(上)第16頁中的下述說法也是謊言:
  
#  “1949年春,我請費米和泰勒把我推薦給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所長奧本海默
# (J. R. Oppenheimwer),因為我申請到那裡去做博士後。費,泰兩人好心地滿足了
#  我的要求,我接到聘書時,費米勸我在那裡至多呆上一年,不要太久,因為他覺
# 得高等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一般說來太抽象。事實上,他和S. A. Allison(薩姆.艾
# 里遜),泰勒一道出面同芝加哥大學當局談妥,保證在1950年把我返聘回來。”

楊振寧在中央電視台的面對面節目中說“我猜想,她覺得我這人是很純、很真”。這麼
一個謊言出口成章,信手拈來的名人,居然借翁帆之名描繪自己“很真,很純”。
想像力相當地豐富。

最近香港有位著名的女記者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浪漫不浪漫”。刊登出來後,
楊振寧很憤怒,與翁帆聯合寫了一封信怒斥該女記者。其實,對於我們這些
局外人來說,我們不太關心楊振寧浪漫不浪漫。我們稍微感興趣的倒是,楊振寧
在說自己很浪漫時,是不是又在撒謊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北大專家,語出驚人:中阻日入常是關係
2005: 索爾·貝婁: 戰後美國文壇驕子
2004: 華裔學者在美國科學界的非公平競爭
2004: 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1-2003)
2003: 柏林工業大學----專業紮根實務並重
2003: 理海大學----務實優質
2002: 重塑中國的道德價值觀
2002: 分析一下科學家海老們是怎麼成為和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