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末法時代如何修行--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解 4
送交者: pifu01 2023年03月25日12:50:2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說明:本系列貼摘錄自索達吉堪布《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解。

佛告彌勒。汝觀未來後五百歲。有諸菩薩甚為無智。行法施時。若有利養生歡喜心。若無利養不生歡喜。

佛告訴彌勒菩薩:你觀未來後五百世的眾生,如果有菩薩甚為無智,沒有取捨的智慧,講經說法、做法布施時,一旦有利養就產生歡喜心。利養,指供養、財富、名聲,即世間八法中的名聞利養。後五百世作法布施的菩薩,只要有利養就特別歡喜,遇到了比較有福報的大施主,既有信心又有錢財的信士,就願意攝受;如果沒有利養、長得也不好看、錢財也沒有、供養也沒有、什麼利養都沒有的話,就心不歡喜,覺得攝受他沒有意義。因為他的目標不是一心一意利益眾生,最主要的目標是財富。確實也是這樣,人們很現實,講經說法的居士、出家人中,也是難免的,佛陀時代也有,現在也會有,這種人他不是要解除眾生的痛苦、困惑,主要是為了得到利養,得不到的時候就不歡喜。

彼諸菩薩為人說法。作如是心。云何當令親友檀越歸屬於我。復更念言。云何當令在家出家諸菩薩等。而於我所生淨信心。恭敬供養衣服飯食臥具湯藥。如是菩薩。以財利故為人說法。若無利養心生疲厭。

這些菩薩為人說法時就這樣想:為什麼這些親友、施主不歸於我?所有的大施主、有財富的信士都歸於我該多好。又想:怎麼讓所有的在家人和出家菩薩都對我產生清淨的信心,恭敬供養衣服、飯食、臥具、湯藥等等?一方面,他希望:所有有財富的信士都歸我管,不要跑到別的地方去,如果跑到別的地方去,就產生嫉妒心、懊悔心、不開心;另一方面,他覺得:出家、在家的菩薩,應該對我產生清淨心,給我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現在很多人不一定缺吃的穿的。對我供養房屋、車輛,以及各種電器設備等等,這是他的目的.這樣的菩薩以利養的緣故為人說法,而沒有利養則會產生疲倦心,覺得沒有意思,多累啊。他們認為:如果有一些盼頭,有一些供養、利養會很好。[1]

現在大城市裡比較有福報的信士,認識很多各種各樣的大法師,如果自己有信心,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有些人因為福報不足夠,很難遇到善知識,現在也不是沒有這種情況。像中國這邊比較有福報的城市,好多善知識都在那裡雲聚,以前聽說朝陽區有30萬“仁波切”,當時也許是為了對藏傳佛教的個別僧人做一些整頓,也許有一些其它原因。30萬倒是不一定有,那個地方也不算很大,如果有30萬“仁波切”,當地的原住民都不知道怎麼居住了。我們也不能完全說在外面弘法的、自己看不習慣的都是假上師,這樣說也不對。自古以來,很多大上師在不同的民族、區域講經說法。包括歷代的大翻譯家們,他們不辭辛勞地來到異地弘法,此譯本的譯師菩提流支[2]也來自於異鄉。他們剛到這些地方時,語言、風俗等很多方面有一些困難,那時也有一些功德主支持他們。如果沒有這些人進行翻譯、弘法,今天的我們哪能品嘗到這麼好的佛法美味佳餚?因此,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不能一說就全部都是假的,“30萬仁波切都是假的”。[3]

有些上師能影響很多人,有些則沒有影響很多人,但他們同樣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在座的各位剛開始對各種法一竅不通,如果剛開始沒有上師們各種不同的顯現和攝受,不一定有今天聞思修行的機會。我們應該用不墮兩邊的方式來對待。自古以來,不管是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施主和善知識之間的因緣和關係就比較微妙。不得不承認,依靠信士的無私奉獻、慷慨布施、歡喜供養,因緣具足後,有些地方的寺院修得很好,佛學院做得很好,僧團的建立也非常好,包括吃的住的、聞思修行等各方面也非常好;上師們也是無私奉獻、無私利眾,做法布施,各種因緣具足,才有如今的佛法興盛,如日中天。

當時佛陀在世時對某些為利養而說法者有所呵斥[4],這一點大家應該清楚。

彌勒。譬如有人志樂清淨。或為死蛇死狗死人等屍。膿血爛壞系著其頸。是人憂惱深生厭患。以違逆故迷悶不安。

佛告訴彌勒菩薩,譬如有人很喜歡清淨,藏譯本是這個意思。這些人如果被死蛇、死狗、死人的屍體系在脖子上,這些屍體都是被膿血染污的,那這個人特別憂惱,生起極大的厭患心,因為這些違逆的緣故,他迷悶不樂、鬱鬱寡歡、不開心。死蛇,藏譯本中是死猴,兩個漢譯本都是一樣的說法,是“死蛇”[5]。本來自己喜歡乾淨,但如果死蛇、死狗的屍體掛在脖子上肯定不開心、不歡喜,會遠遠離開。

彌勒。當知於後末世五百歲中。說法之人亦復如是。於諸一切無利養處。不順其心無有滋味。便生厭倦棄捨而去。彼諸法師作如是念。我於此中說法無益。何以故。是諸人等。於我所須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不生憂念何緣於此徒自疲勞。

佛告訴彌勒菩薩,你應該知道,於後末世五百歲中,說法之人也是一樣,因為他需要利益,如果講經說法的地方沒有利養,不順其心無有滋味,不順他的心,覺得沒有滋味,就生起厭煩心,捨棄而去,像脖子上掛屍體一樣。

這種法師其實是很不成功的法師,其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利養,一旦沒有利養就不開心。以前有一個人,現在比較出名了,他跑到城市裡面去,給我打電話讓我介紹一個施主。我說,沒有什麼可介紹的,我沒有特意留施主的電話。他說,不可能的,如果給我介紹一個施主,對你也沒有什麼害處,但對我幫助很大。我說,你應該有施主吧,沒有施主為什麼到那裡去?他說,我身邊有一個老太太,但是她什麼能力都沒有、很煩。我說,那再看吧。最後我也沒有介紹。所以,希求名聞利養的人也是有。

《大寶積正法經》云:“雖復具多聞,墜墮於不淨,名聞利養中,諸天及人民,而不生愛敬。”即便是廣聞博學的人,如果墮入於不清淨的名聞利養當中,那人們不會長期供養他,諸天更不會保護和支持他。如果自己真的以利養心為別人講經說法,這是很不好的。原來法王如意寶講過,有一次他去某地灌頂,想起了供養的事情,產生了一個不好的分別念。從此以後,法王說:凡是我要灌頂、傳法時,你們千萬不要給我任何供養,這是我的一個發願。他顯現上是懲罰自己。後來法王在灌頂和傳法時,要求連哈達都不要供養。本來像以前的大班智達,在求法時經常以黃金供養。這並不是說法者貪執財物,以黃金供養是為了表明法的尊貴性和重要性。但法王說,為了傳法自始至終得以清淨,所以我不收供養。後來,學院的人出去弘法時,基本上都要求不收供養,即便收的供養也都用在弘法利生上。如果純粹為了利養而講經說法,大家都不會認同的。因為大家都會慢慢知道:這個人不管在哪裡講經說法,目標不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是為了得到財富。

在座的很多人,以後都有講經說法的機會。首先要觀察自己的動機,如果是為了供養、出名、別人對你的尊敬,還是希望你們放棄。我個人也有過這樣的情況,雖然對財富供養沒什麼貪着,有財富也沒有什麼用,但有時候也確實會為了名聲,想:這個學校去一下,聽起來會比較好一點。但心不清淨的時候,我會選擇放棄,因為出去講法最好自始至終清淨意樂、清淨行為、清淨結行。這一點很重要。

這些希求名聞利養的法師是這樣想的:我在傳法過程中沒有利養的話,沒有意義,為什麼?這些人對我必須的衣服、飲食、臥具、藥物一點都不思考、不關心。一點都不思考我吃的穿的,那我為什麼要給他們傳法?這樣不是徒勞無益嗎?這樣的心真的很不好,我傳法一般無有任何需求,只要對別人有利益,我就要傳。但是這些人想:我需要的你不給解決,那就沒有什麼意義。這種傳法很不清淨。

《優婆塞戒經》中講了五種清淨的說法和五種不清淨的說法[6],其中:“不清淨者,復有五事:為利故說;為報而說;為勝他說;為世報說;疑說。”也就是:1、為了利養;2、為來世的果報;3、為了勝過別人而辯論;4、為了世間的財富、名聲;5、本來自己沒有定解,對法沒有信心,自己疑惑重重,以懷疑的心態給人說法。這就是不清淨的五種說法。

自己認為給別人說法沒有用,我們自己確實也沒有這樣的心,因為上師如意寶剛開始給我們講得比較清楚。因為這個原因,不管到哪裡,覺得自己再怎麼累,只要對別人稍微有一點利益就可以。為了利養、為了果報、為了勝過他人、為了名聲等,我個人知道這些都沒有意義,這樣不清淨的心態幾乎沒有。唯一有意義的就是,能不能對別人帶去一點點解脫利益,這還是很重要的。[7]

彌勒。是諸法師。自求供養給侍尊重。攝受同住及於近住。不為於法及利益事。而攝受之。是諸法師自求飲食衣服臥具。詐現異相。入於王城國邑聚落。而實不為利益成熟於諸眾生。而行法施。所以者何。

佛告訴彌勒菩薩:這樣的法師是自求供養,希望自己獲得尊重,攝受同住者和近住者,同類的、共同居住的,或者接近自己的親朋好友相關等人,為了利養而攝受。

現在的人為了打造自己,很會建立團隊。原來我寫過一本《苦才是人生》,有一位上師的弟子跟出版社聯繫時說,我們唯一的目的是銷售量,要超過索達吉堪布的《苦才是人生》。出版社直接跟我們這邊講,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超過你。我覺得很可笑:“超過我有什麼用呢?”有些上師不一定有這種意樂,但是下面的弟子對世間法也不太懂,出世間法也不懂,聞思的基礎也比較差,唯一對上師有一顆特別溫暖的心,他一心一意幫上師弘法利生。這些人不但不一定對上師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反而有些時候因為自己的愚痴行為,令眾人對上師產生了邪見。有智慧的人連外表的行為都體現出他清淨的傳承。有人在遠遠的地方看到米拉日巴磕頭時,便知道他是噶舉派瑪爾巴上師的傳承[8]。外表如理如法,說法如理如法,其他人自然而然對寺廟、對道場、對上師產生極大的信心。

有些人自求利養,攝受同住者時,不為法、不為利益眾生。凡夫人很容易犯,打造個人利益,但實際上能不能弘揚佛法?能不能利益眾生?如果這個沒有考慮,即便你有無私的熱情,但最後有沒有功德也很難說。

這些法師自求個人的飲食、衣服、臥具,詐現威儀,為了得到自己的衣服、錢財、車輛,裝成自己有功德,入於王城、國邑、聚落。意思是入於一些像北上廣深等比較大的城市,還有比較中等的城市,或者地級城市,或者縣城,目的是去化緣。

以前我們那邊好多人都去化緣,為了回來修寺院。這還算好一點。但有些人確實為自己的利養做準備,外面裝成一個修行人的團隊,其實不是修行人,去不同的城市、聚落、大的王城、中間的城市、小的村落當中,實際上不是為了利益眾生、成熟眾生而去,但剛開始的初學者看不出來。此處跟藏譯本稍有差別,隋譯本當中也是:這些法師口口聲聲說利益眾生,但實際上沒有利益眾生的心,詐現威儀,到城市聚落裡面去,到處說我要利益眾生、我要去弘法,但實際上沒有半點利益眾生的心[9]。現在有一個地方的人經常去城市裡,去年說一個寺院裡面多少人全部都跑到城市裡去,他們各顯神通,有些說打卦,有些說裝藏,有些說是活佛,有些說是大成就者,有些說是空行母、瑜伽士。作為佛教徒,不注意的話很容易上當受騙,自己的信心也會退失了。初學者很容易產生信心,也很容易退失信心、產生邪見。一般學的時間長一點也不容易產生信心,也不容易退失信心,看見一些行為,不一定馬上認同或反對,會想“這可能是顯現吧”。

這些人應該值得注意,不然說是利益眾生,但實際上不是為了成熟眾生的相續而入城市。我們只是對外面這樣說,反過來自己會不會這樣?比如說,放假的時候我要下去講經說法,就像《札嘎山法》中說的,先觀察自己的心:如果是為了名聲、得到供養而出去的。這種心態很不好,最好別去了。心態不妙。奔公甲去別人家裡偷茶葉時,以正知正念發現了自己的動機、行為不好,大聲地喊:過來,拿兵器來砍斷我的手。施主莫名其妙,奔公甲說:我想偷你的茶葉,你先把我的手砍斷[10]。施主可能都不知道什麼意思,會認為這個人可能精神有問題。奔公甲就是這樣,無論什麼時候以正知正念發現自己的問題,便馬上懲罰自己。我們有沒有這樣很難說,凡夫人心裡什麼樣的分別念都有可能生起。

為了得到名聞利養聽法的情況比較少,但有些聽法者依止上師並不是真正為了法,而是為了其他各種目的。原來在一些佛教團體當中,有些人不是真正以學習為目的加入的,是為了找各種資源,依靠佛法打招牌,並不是虔心學法。其實這些都是意樂不清淨的行為,我們應該清楚 

彌勒。我不說言。有希求者為法施清淨。何以故。若心有希求則法無平等。我不說言。貪污心者能成熟眾生。何以故。自未成熟能成熟他。無有是處。

佛告訴彌勒:我不說言。有希求者為法施清淨。為什麼呢?若心有希求則法無平等。藏譯本當中每一個都有“我不說”[11],漢譯本裡面前面有,後面都省略了,省略的話比較難懂些。佛陀說,我不說這些有希求、有名聞利養目的人去弘揚佛法叫法布施,這不叫法布施。為什麼?你只要有希求得到利養的目的,那法就不可能平等地傳給所有眾生。你為了利養去城市裡弘法,窮人來求法不一定開心,如果富貴的人來了你可能給他傳最好的法、最妙的法、最無上的法,甚至是大圓滿、大手印。如果一個窮人來的話,“不行,你因緣不成熟。”(眾笑)因緣誰知道?只有他老人家才知道。根基沒有成熟,什麼時候根基成熟呢?你說了算,“哦,你現在根基成熟了。”

佛陀又說,我不說貪污心者能成熟眾生。因為自己沒有成熟想要成熟別人是無有是處的。貪污心指貪執自己、貪人、貪財、貪名聲。自己有非常骯髒的自私自利的貪執心,這樣想要成熟眾生、想要度化眾生很難的,自己平時的煩惱、自私自利的貪執心都沒有壓制,那你怎麼可能成熟眾生呢?無有是處。我們經常講,自己都沒有超越輪迴,怎麼能超度別人呢?不能超度。當然這是以最高的境界來講的。你要度眾生,至少自相續比較清淨,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為自己。我們的要求不是很高,並不是說一定要所有的能取所取、貪嗔痴消於法界時才能給別人傳法,不是這個意思。想要成熟眾生、利益眾生的話,至少先把自己放得比較低,不要為了自己而裝出利益眾生的行為。有些真的會這樣。原來法王如意寶說過,為了成辦弘法利生的事業,他從來沒有愛惜過自己的身體和壽命。བསྟན་དང་འགྲོའི་དོན་ཆེན་རབ་སྒྲུབ་ན།།ལུས་སྲོག་གཅེས་འཛིན་བྱེད་མ་མྱོང་།།བསྟན་འགྲོའི་དོན་ཆེན་སྒྲུབ་པ་ལ།།ལུས་སྲོག་གཅེས་འཛིན་བྱེད་མ་མྱོང་།།我們不一定有這樣無私廣大的心,但至少不要把利益眾生作為工具,實際上另有目的,像我們常說的“心裡想的一件事,口上說的另一套”,這樣不合理。這樣無有是處。

彌勒。我不說言。尊重供養安樂其身。貪著攝受不淨物者。為利益事。何以故。為求自身安隱豐樂。攝受眾會。不能令其安住正信。

這部分內容比較難,你們聽課時稍微認真一點,不然有些時候比較難懂。

佛告訴彌勒菩薩,我不說言。尊重供養安樂其身。通過尊重、供養、自身獲得快樂。而貪著很多不清淨的財物、名聲,我不說這樣是為了自己快樂,因為攝受很多不清淨東西的行為不是利益眾生,這不叫利益眾生,這是自私自利。如果你人很直的話,你可以直接說,我很想為了自身的利益出去傳法。不過這樣,也許更沒人去聽了,但至少說明你這樣的人比較直。如果你是為了利益眾生,但實際上你是為了自己獲得快樂,那這不叫利益眾生,這叫損害眾生。

為什麼呢?為求自身安隱豐樂,攝受眾會,不能令其安住正信。這些眾生不可能產生信心,不可能得到教化。其實人心是什麼樣,結果也是什麼樣。講經說法的法師,如果心真的很清淨,不管講得好不好,對眾生多多少少有利;如果你的心一直為自己想,表面上講得再怎麼好,實際上下面的人得不到利益。這是一種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彌勒。我不說言。矯詐之人住阿蘭若。薄福德者而為少欲。貪勝味者名易滿足。多求美膳以為乞食。

佛告訴彌勒菩薩,我不說狡詐的人住於阿蘭若,有些狡詐者住在寂靜的地方閉關九年、十年,實際上他並沒有安住在境界中,因為他是一種假裝。佛陀在《成實論》當中說,佛陀看到在城市裡面閉關、坐禪的時候不太讚嘆,如果在寂靜的地方睡覺的話比較讚嘆,因為在城市裡,即便你會打坐,但是打坐完了以後可能被環境所擾,不一定成功[12]。反過來說,有些人在寂靜的地方裝着閉關,但實際上這不叫寂靜者,因為他是狡詐的行為。有時候真的看不出來。聽說山洞裡的有些修行人很富裕,每個人得到多少供養,當然這樣說的話會不會很多人產生邪見,我也有過失,但確實會有這樣的情況:別人來朝拜的時候自己裝着入定,平時沒有人來朝拜時很放逸。人來了就馬上入定,再看看那些人走了沒有(師模仿,眾笑),這叫狡詐者。

薄福德者而為少欲。我不會說福報淺薄的人是少欲者。我們剛來的時候條件很差,那個時候不得不知足少欲。有些人福報很淺薄,前世沒有積累福報,卻裝着我知足少欲,其實是沒有福報,不是知足少欲者。《大莊嚴論經》中也說:“形雖作苦行,而心懷貪着,希求無厭足,不名為少欲。”雖然行為是一種苦行,但心裡始終懷着一種貪慾,沒有厭足心,這種人不叫知足少欲。什麼叫少欲者?真正有福報有錢財,但是不耽執。沒有福報不可能叫知足少欲者。這一點也反觀自心。有些真正是知足少欲者,自己擁有很多錢財,修行人當中真的有,自己家裡各方面還是很有福報的,但是吃的住的特別簡單,這真正叫知足少欲。有些因為前世沒有福報,即生當中一直很困難,但裝着我是知足少欲者。其實是不得不知足少欲,沒辦法。

貪勝味者名易滿足。多求美膳以為乞食。佛告訴彌勒菩薩,貪着勝味的人不叫易滿足者。藏譯本和隋譯本把這兩句連在一起[13],是一個內容:彌勒,我不說追求好飲食者為行乞食。意思是,我不說貪著殊勝味道的人名為滿足者,多求美食的人為乞討者。化緣者一家一家挨着去,遇到什麼吃什麼。而你是貪執這些美味,這家去吃一下,那家吃一下,這不叫化緣者,因為你是貪着食物。真正的乞食者不是因為貪着食物,而是隨緣行乞。以前富樓那尊者經常去富裕的家庭,為了對治他們的吝嗇;迦葉尊者經常去貧窮的人家裡化緣。佛陀得知後制止了,像富樓那尊者天天去富人家裡,或者迦葉尊者天天去窮人家裡,都不太好。以前比丘化緣的時候,走到哪裡,直接就在那裡化緣就可以,不是因為這個飯店做得很好。有些道友經常“聽說這裡有一個新的食物,我去嘗一嘗。”其實這裡很多人都捨得花錢,尤其是分了念經錢後,好幾個餐廳的生意也比較好;沒錢就沒辦法,不去消費。這樣也可以,你有這個能力也是可以的。但是天天特別貪着美食也不是很好,尤其是住在山裡的修行人,偶爾關心吃的還是可以的,但是每次都特別在意味道,發心人員、工作人員也有一定的困難,眾口難調。作為修行人不要太過分地要求很高,只要有健康衛生的食物,要有滿足心好一點。

希求勝味的人不叫易滿足者,希求美食的人不叫乞食者。雖然看起來像,一家一家地走,但他特別貪着食物,不是真正的化緣者。

彌勒。我不說言。乞求種種上妙衣服。謂如是等持糞掃衣

佛告訴彌勒菩薩,我不說乞求種種上妙衣者是持糞掃衣者。本來佛要求出家人穿糞掃衣,但有些人心裡沒有斷除貪慾,希求特別好的衣服,這樣的話,不管行為上如何,都不叫穿糞掃衣的人。[14]

主要還是心態上有一定的差別。《大寶積經》裡面有一個沙彌叫周那,有一次出門時,在糞坑裡找到了一件衣服,他就拿回來在池子裡洗乾淨後自己穿。天人對沙彌恭敬供養,當時他洗衣服的水天人作沐浴。為什麼這樣呢?因為這個沙彌的心很清淨,他覺得要惜福,沒有貪執心,糞坑裡的衣服洗完後自己穿。天人本來很愛乾淨,但因為沙彌心很清淨,天人對他踩的地進行頂禮,留下來的不清淨的水用來沐浴。而有些心不清淨的人,雖然外面穿很好的衣服,但天人也不願意接近他,遠遠離開。[15]

有些人心裡求的是上妙衣服,但行為很不乾淨,裝着是穿清淨衣服,這也不是很好的。我們得到的供養、財富,大多數是信財,背後也是信眾流汗流淚而積累的,如果沒有惜福的心,天人不一定對你恭敬。

不知道我們這邊怎麼樣,覺姆這邊好一點,但喇嘛這邊經常把比較好的衣服全部扔在廢棄房裡,這是很不好的現象。以前像漢地的印光大師、弘一大師,他們都特別惜福[16]。藏地的高僧大德,包括法王如意寶也經常講惜福。藏族老鄉也有這樣的說法:吃完飯以後碗裡的東西一定要舔乾淨,不然浪費財富、消損福報。戒律里也講了,衣服要穿得圓滿,到最後實在不能穿了,要與泥土混合在一起,補佛塔的裂縫,如此,供養衣服的人資糧能圓滿。

吃的東西、穿的衣服等等,我們最好不要浪費。現在喇嘛、覺姆中有些年輕人有不好的習慣,今天有一個新的布料,一個人穿上以後,另一個人就問“你在哪裡買的?我也去買。”穿了幾天以後覺得不好看就扔掉了。我們這邊還有另外一個極端,有些人特意穿一些比較破爛的、骯髒的舊衣服,自己認為自己是濟公的弟子,覺得很有成就感。其實我們不用特意非要穿舊的衣服。原來有一個道友,衣服穿了好長時間沒洗,我就用指甲在他衣服上面寫“很髒”,他自己都不知道我寫了。當然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應該沒有。女眾稍微好一點。人的心態不同,有些人非要穿舊的衣服覺得有成就感,而有些人每天換一個,像西方有條件的人一天換三四次,一會綠色、一會紅色、一會白色,這也是他們的打扮方式 

彌勒。我不說言。在家出家無識知者為離憒鬧。

佛告訴彌勒:在家人也不認識、出家人也不認識,我不說這種人叫離憒鬧者。是他自己無能,所以誰都不認識,默默無聞。我原來說過,看破紅塵和生活沒有着落不要混淆。有些人自己沒什麼能力,誰都不認識他,這是不是遠離憒鬧的寂靜修行人呢?不一定。

原來霍西的曲恰堪布講經時說:有一天來了一個色爾壩的老喇嘛,這個老喇嘛已經牙齒都沒有了,可能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不然如果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我們聽說這個人來了,僧眾都會排隊迎接,但這個人已經老了,我們都不認識,他還活着,肯定是一個無能的。說得比較尖銳。有些人在家人也不認識,出家人也不認識,是不是遠離紅塵的成功者呢?也不一定。自己躲在角落,默默無聞的,可能他不是特意遠離憒鬧,也即不一定修行很好的意思。[17] 

彌勒。我不說言。諂曲之人值佛興世。求他短者為如理修行。多損害者名戒蘊清淨。增上慢者為多聞第一。

佛告訴彌勒:有些狡詐的人裝得很像,我不會說他是值佛興世。有些人遇到了一個假上師,認為自己遇到了佛陀,好幸運。不一定,也許你的上師是狡詐者、諂曲者,他裝得很像,但他不一定是佛陀,我不說是佛真的出世了,住於世間,福報很大。不是這樣的。[18]

求他短者為如理修行。求別人過失的人我不會說他是如理修行的人,天天講別人是非,我不會說這個人修行很好,經常觀察別人的過失很好,不會這樣說。多損害者名戒蘊清淨。我不會說損害別人的人是戒律清淨者,有些譯本說是嗔怒他人[19]

《大般涅槃經》中也講:“歸依於法者,則離於殺害。”皈依佛法的人,已經斷除了殺害眾生的行為。如果你要損害別人,那說你戒律清淨是不可能的,無有是處。增上慢者為多聞第一。有些人是增上慢,認為自己特別了不起,我不會說他是廣聞博學的人。[20]

彌勒。我不說言。好朋黨者名住律儀。心貢高者名尊敬法師。綺語輕弄為善說法。與俗交雜。能於僧眾離諸過失。

佛告訴彌勒,我不說言。好朋黨者名住律儀。拉幫結派、偏袒執着的,這種人我不會說他住在清淨的律儀當中,或者我不會說他是一個很好的律師、戒律的大師。特別偏執、極端、拉幫結派,對於建立自己的團隊特別執着的人,佛不會說你是一個戒律清淨的律師。

心貢高者名尊敬法師。心貢高者,我不會說他是尊敬的法師,藏譯本中是說法師[21]。心很貢高我慢的人,我不會說他是說法的大上師。真正說法者心很調柔,不會貢高我慢,如果貢高我慢,我不會說他是值得眾人尊敬的法師。你們看看,如果有些人比較傲慢,你們就可以當面說:佛陀說了,對於貢高者,我不說他是大法師。你肯定不是大法師,因為心貢高之故。

綺語輕弄為善說法。有些人特別會擺弄一些綺語,說各種是非、說別人的過失,講得特別津津有味,會不會說這是善說佛法的人呢?不會。有些人特別愛講世間的天文地理……是不是真的是善巧說法者呢?不一定,他自己愛說綺語而已。[22]

與俗交雜。能於僧眾離諸過失。特別愛與世俗人交往,在僧眾當中不說是離過失的。戒律里講了,如果親近在家人,自己會受到很多障礙。經常交往世俗人、在家人的話,在僧團中不一定很清淨,還是有一定的問題。

彌勒。我不說言。簡勝福田為施不望報。求恩報者為善攝諸事。求恭敬利養為志樂清淨。多妄計者以為出家。

佛告訴彌勒,我不說言。簡勝福田為施不望報。簡,選擇的意思。有些人特別愛選擇殊勝的福田,我不會說他是不求果報的法布施,因為他可能是選擇性地對大施主說法,不願意給其他人講。只要你有選擇,法布施就不會清淨。真正清淨是為一切眾生作法布施;有選擇性的話,叫做市易、市場的交易,不是真正的法布施。

求恩報者為善攝諸事。求果報者不會說是善於攝受者,只要求果報就不是很好的四攝,善於攝受是以不求果報的、無有任何回報的方式為別人講經說法。

求恭敬利養為志樂清淨。求恭敬利養的人,我不會說他的志樂清淨。特別喜歡利養,一看到金錢的時候狀態都變了,這樣他的心肯定不是清淨的。

多妄計者以為出家。有些裡面說是沒有信心的人,沒有正信的人我不會說是真正的出家人。妄計,分別念特別重,沒有正信,這樣的人,我不會說他是一個真正的出家人。一般來講,從煩惱的家當中出來叫出家人,從世俗的家裡面出來也叫出家人。但如果對三寶沒有信心,分別念特別重,沒有從煩惱的家中出來,不能叫真正的出家人[23] 

彌勒。我不說言。分別彼我名樂持戒。不尊敬者名為聽法。樂著世典咒詛言論。以為受法。

佛說,我不說言。分別彼我名樂持戒。我不會說分別彼我的人為清淨的持戒者。這是你的,這是我的,非常貪着我和你的區分,有人相、有我相,這樣的話,戒律不可能清淨,嚴格來講叫破戒者。你和我分得非常清楚的話,肯定有大的執着,有大的執着不叫清淨持戒者。

不尊敬者名為聽法。無有尊敬的人我不會說他是聽法者。མ་གུས་པ།ཆོས་སྦྱིན་པ།不尊敬的人不要給他說法,因為他對法師沒有尊重心、對法沒有尊重心,這樣的人,我不會說他是真正的聽法者。對法師也不尊敬,對法也不尊敬,聽法有什麼用?沒用的。

樂著世典咒詛言論。以為受法。他喜歡世間的經典、論典、咒語、言論,我不以為他是愛法。這裡不是受法,是愛法。龍藏、藏譯本、隋譯本都是“愛法”[24]。他特別執着世間的各種邪論、分別念,整天看世間的各種論典、技術,這樣的人不是愛法,他不可能真正愛法。法是出世間的。 

彌勒。我不說言。於諸空性無勝解者。能出離生死。多執著者為離諸行。

佛說,對空性法沒有勝解的、不精進的,對空性法門沒有精進、沒有興趣,沒有了解,一知半解,這種人我不說他是出離生死者。

要出離生死並不只能有口頭上的空性,《大智度論》云:“邪見人雖口說一切空,然於愛處生愛。瞋處生瞋。慢處生慢。痴處生痴。自誑其身。”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是空性,但實際上空不了,他愛的地方還是去愛,嗔的地方還是生嗔,生傲慢的地方還是產生傲慢,生愚痴的地方還是生愚痴,這種人是自己欺騙自己。你如果真正對空性有勝解,行為上也會有一定的約束,不然口口聲聲說空性,實際上對空性一知半解,這樣的行為我不會叫出離生死、證悟空性。

多執著者為離諸行。多執着者,我不會說他是離諸行者。離諸行,指行為清淨。有些執着者,我不會說他是行為清淨的。 

彌勒。我不說言。於菩提分住有所得。名為證智。

佛又告訴彌勒菩薩,我不會說住在菩提分當中有執着相的人已經證得了智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要對三十七道品有執着,不是證悟了真正的智慧。[25]

彌勒。我不說言。無勢力者忍辱成就。無嬈觸者被忍辱甲。少煩惱者名律儀清淨。邪方便者為如說修行。

我也不會說無勢力者忍辱成就。有些人別人罵他,他也沒有反抗的能力,無能為力,我不會說他忍辱修得很好,他只是很脆弱而已。有些膽子比較小的人,他說我今天忍了,但只是因為他沒有膽子,無勢力,這不叫安忍。無嬈觸者被忍辱甲。沒有遇到冒犯你、觸犯你的人,也不會說你修的忍辱盔甲很好。

以前,華智仁波切遇到一個人在山洞住了二十年,他說自己忍辱修得很好,華智仁波切故意說了他幾句,結果那個人大發雷庭。華智仁波切就說:“你二十年修得很好!”[26]

因為他沒有遇到對境,這樣的話,不能說安忍修得好。

少煩惱者名律儀清淨。藏譯本當中是少貪慾者[27]。有些人本身貪慾很少,與自己的生理或心理有關,這個不叫清淨戒律的修行人,因為本身在這方面能力比較弱。

邪方便者為如說修行。邪方便者,聰明伶俐的,我不說他是如理修行人。有些人看起來是很好的修行人,只不過是一個邪方便。

彌勒。我不說言。愛言說者為一心住。好營世務於法無損。志樂清淨墮諸惡趣。修習智慧為憒鬧行。

佛說,我不說言。愛言說者為一心住。特別愛說的人會不會修行很好,有些人特別愛說“我白天安住得很好,我晚上做夢很好……”,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說,心能安住、修行很好?也不一定。有些人特別會說,完全可以寫一個小說,寫一個電影劇本。但實際上他從來沒有什麼修行,只是知道一兩個修法就到處講。我以前認識一個人,他到處講不淨觀,其實他只是從理論上知道怎麼修,會說而已,實際上自己不會修,但是給別人講的時候,讓人覺得他不淨觀修得特別好。

好營世務於法無損。我不說因為他特別喜歡世俗的瑣事,而對法沒有損害。比如說刀、兵器,如果在泥土裡面經常搗,不會鋒利的。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經常開會、忙於世俗法,那出世間修行肯定會有損害的。一般來講,一個人的修行跟工作、環境都有關係。不管怎麼樣,你也不是聖者,經常跟世間人打交道,經常忙着世間的瑣事,做生意……不能這麼說,不然現在的發心人員全部退了,到時候各部門的負責人又來和我算賬“因為你那天的一句話,我們現在找不到發心人員,那怎麼呢?”我就說:“我錯了,我錯了,我在課堂上再說一下發心的功德。”(眾笑)確實有些人為了僧眾不得不發心。

志樂清淨墮諸惡趣。我不說志樂清淨的人會墮入惡道當中。

我不會說修習智慧為憒鬧行。為了聞思修行、增加智慧、弘法利生,你不能說這個人很憒鬧,每天散亂、聚集那麼多人。我們聽課也是好幾個人一起去,有人想:“不行,這很散亂,班裡50多個人,每天面對不同的面孔,像熱鬧的城市一樣,和我以前讀大學的時候一模一樣,我好煩惱。”這樣說不行,你現在是修行智慧,不能叫憒鬧。這個還是有差別的。 

彌勒。我不說言。方便相應名為諂曲。不求利養而為妄語。無執著者誹謗正法。護正法者而惜身命。所行下劣為無勝慢。如是彌勒。於後末世五百歲中。當有菩薩。鈍根小智諂曲虛誑。住於賊行。汝應護之。

佛告訴彌勒,我不說言。方便相應名為諂曲。有時候利益眾生需要方便行,善意的謊言不叫諂曲。宋朝時有一個跟宋文帝關係很好的大法師,叫求那跋摩,宋文帝說我很想受個齋戒,但是我在皇宮裡沒有條件,法師說你作為國王,勸大家行持齋戒、行持善法,是最好的持齋[28]。這句話實際上也是對國王的方便法,但這不會成為謊言,不成為諂曲的言語。

不求利養而為妄語。真正的妄語,佛陀也是遮止的。有些人認為“他說不求利養肯定是假的,不可能的。”不是這樣說的,因為你不求利養,佛說這不是妄語。

無執著者誹謗正法。我不說沒有執着者是誹謗正法。沒有執着的話,在空性的境界當中什麼都沒有,就像以前喝佛罵祖、丹霞劈佛,這些大德確實沒有執着。有人可能會說“因果當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這樣不行”,其實不是,到了這個境界確實可以,不是誹謗正法。[29]

護正法者而惜身命。我不會說為了護持正法要愛惜生命。有些人為了弘揚佛法他要保護自己的身體,並不是真的愛自己的生命,而是為了佛法。如果他住世一天、住世一年,佛法會弘揚得更好,表面上特別耽著,經常吃藥、看病,但實際上我不說他是愛自己的身體,他是為了弘揚正法、護持正法。有人說有些大德為什麼那麼執着自己的身體,經常住院?真正的大德哪怕住世一天,對眾生是有利的。有些大德顯現上貪執自己的身體,但實際上他了知對眾生有利。

所行下劣為無勝慢。藏譯本中,指膽子很小、很怯懦的人[30],不意味着無有傲慢。本身膽子小,不是沒有傲慢、修行很好,你是不敢惹別人,不是安忍修得好,不是沒有傲慢心。本身自己比較低劣,心態怯懦,你不是修出來沒有傲慢心的。所以,這裡有些教言也要分析,有兩種情況。

於後末世五百歲中。當有菩薩。鈍根小智諂曲虛誑。住於賊行。汝應護之。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於後末世五百年當中,當知有些菩薩確實比較鈍根,智慧不太好、低劣,諂曲、虛誑,住於賊心,在僧團當中很多行為不太如法,像賊一樣。佛陀告訴彌勒菩薩,汝應護之,你一定要保護,在菩薩當中不一定全部都有智慧,也有行為不如法的,但佛法要保護所有的眾生,這些菩薩暫時來看智慧沒有成熟,行為不如法,要保護他、饒益他,他們以後慢慢也會變好的。

有時候遇到自己身邊的一些人,他們確實因為前世福報的原因,煩惱比較深重,行為比較不如法,看起來特別可憐、脆弱,有菩提心的人更加要維護他,而不是把這些低劣的人、不如法的人全部拋棄,不能這樣的。真正有愛心、有菩提心的人,會保護他們,他們將來也會成佛,他們也會有成熟的時候,因為現在他們也有佛性的種子。有些部門的法師很有善巧方便,慷慨布施,經常買一些糖,悄悄找這樣的人談話:“我今天給你一顆糖,你要好好的。”這時候,他就會說:“好好好,我以前本來不想理你,但以後可以跟你達成共識。”其實法師們對於行為不如法的人,如果有時間,個人談話很重要,可以跟他直接說,或者旁敲側擊地說:“聽說你經常在上課的時候打瞌睡,這個我也理解。我以前剛來的時候,也特別特別喜歡打瞌睡。我記得有一天我睡過去了,在睡的過程中,我做了一個美夢……”這個夢就不說了,我是編的。(眾笑)

今天講到這裡。


[1] 拓展內容【1】

【檀越】拼音:tányuè(梵da^na-pati,巴da^na-pati,藏sbyin-bdag)指‘施主’。即施與僧眾衣食,或出資舉行法會等之信眾。音譯陀那缽底、陀那婆。梵漢兼舉稱作∶檀越施主、檀越主、檀那主、檀主。《長阿含經》卷十一謂,檀越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即: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以時施、門不制止。

《大般涅盤經》卷十一雲(大正12·433a)∶‘寧以熱鐵周匝纏身,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衣服。’

檀越:通過布施的手段越過痛苦的苦海。由印度傳至中國時原本只有一個“檀”字,意為“布施”,“越”是後來佛法傳入中國,為了方便中國人理解文義後加上去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2] 拓展內容【2】菩提流支主要成就

·密宗法術

菩提流支與勒那摩提在譯經成就與促進中國《地論》學建立發展方面難分高下,但在密宗法術上,卻是獨步一時,無人可與抗衡。據說有一次他曾經誦咒使井水滿至井欄,用缽舀水盥洗,被人崇拜為神聖。他看到當時中國尚不具備推行密宗的條件,擔心世人為密宗法術所惑,不能領會掌握密宗的宗教精神,所以密而不傳。

·主要影響

菩提流支對中國淨土宗的形成也有貢獻。中國淨土宗的祖師曇鸞,未服膺淨土法門之前,曾到江南向道士陶弘景求得長生仙方,回北方途中在洛陽得遇菩提流支,流支向他說明長生不如解脫的道理,並授給他《觀無量壽佛經》及自己譯出的《無量壽經論》(通稱《往生論》)。曇鸞得此啟示和經、論,便廢棄仙方,按《經論》介紹的世親所倡5種念佛法門修行,又加以創造發揮,行化各地,為創建淨土宗奠定了基礎。所以佛教史上一般認為曇鸞的淨土學說乃是傳自菩提流支。

菩提流支到鄴都不久,不知所終,他晚年事跡及何年去世,已無從可考。

《佛光大辭典》“菩提流支”條,記為“天平年間(534-537)師猶在,後不知所終。”

原來他因種種原因秘密離開魏都,尋覓靜心之所,來到了湖北黃梅。清順治《黃梅縣誌》載:“流支禪師,中印度人,來東土譯經藏。……於梅地建道場曰菩提,後寂於多雲山,其塔在焉。”菩提道場即今黃梅苦竹鄉鄭友村董城墩菩提寺。多雲山海拔422米,在菩提寺北3公里處。其上有廣福寺,古稱多雲庵,為流支手建。寺旁有一座高2米的窣堵波式古石塔,中空,有石門可入,傳為流支埋骨處。清咸豐進士、邑人梅雨田有詩曰:“印度東土初祖從,流支疏塔碧苔封。多雲山上多雲蓡,寂寞荒山野寺鐘。”2002年,山民於寺旁水塘中撈起密藏半個世紀的乾隆年間白雲石碑一通,中行鐫文“臨濟正宗三十二世天峰真性和尚之塔碑”。碑誌有云:“……夫多雲一山,乃菩提流支自西域來,闡教中土,卓錫於此。講經說法,註譯諸經,獨傳千有餘年……”天峰和尚原墓尚存,位流支石塔前下方的5米處。

·翻譯經書

菩提流支帶來的梵文經卷多達萬夾,他首先選擇瑜伽系的重要經典進行翻譯。朝廷對於他的譯經非常重視,選拔了先已來華的著名梵僧勒那摩提和佛陀扇多和他合作,還撥給通曉佛學的僧侶和儒士1000多人作為譯經助手。譯場就設在皇宮內的太極殿,開譯的第一天,宣武皇帝親臨譯場,親自擔任筆受,第二天起才由僧人僧辯等接替筆受工作。經過3年多的辛勤勞動,譯出了《究竟一乘寶性論》4卷、《法華經論》2卷、《十地經論》12卷、《寶積經論》4卷等瑜伽系重要著述,多屬瑜伽學的開創者無著、世親的作品。

[3] “善知識”是學佛修行中必不可少的助緣,能令修學轉煩惱為菩提。一般而言,善知識有三種。

第一教授善知識:能宣導聖言訓誡,讓學人棄惡趨善;

第二同行善知識:能作修行者的同道,並相互切磋勉勵;

第三外護善知識:能使修行者免除恐怖和憂慮,安心修道。

“善知識者能教眾生遠離十惡,修行十善,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複次,善知識者,如法而說,如說而行,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教人正見,若能如是則得名為真善知識。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聞智慧,亦能教人信戒布施、多聞智慧,復以是義名善知識。”——《大般涅槃經》

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中提及“善知識”應具五德。

證德:指三學修證。戒清淨成就,定成就,觀慧成就;

教德:深入經藏,成就多聞,能開示導引學眾,進修大乘正道。

達實性:實性是正法的別名,這或者由現證慧通達,或是從聞思教理得通達。

悲愍:有慈悲心,不是為了名聞利養,而是能清淨(為利益眾生)說法。

巧為說:成就辯才,能善巧方便的為眾說法。

[4] 拓展內容【3】

《佛說華手經》:“若人以利養,為大眾說法,依於世利故,則為法所害。”

《雜寶藏經》卷7——“佛為諸比丘說利養災患緣”

在舍衛國有一座茂盛的森林,清淨廣闊,佛陀常常帶弟子們到森林裡修道。佛陀把這座森林叫做舍貪莊嚴林,意思是要大家舍離貪慾,莊嚴清淨的功德。

溫暖的春天過後,炎熱的夏天悄然到來,佛陀又帶了很多弟子走入舍貪莊嚴林。很多信徒聞風趕來,並帶來很多供品。不一會兒,供品充滿林內,佛陀雖然不需要這些利養,但利養卻追逐佛陀而來。

佛陀為了怕隨從的弟子們被利養所誘惑,因此,將林中的一萬二千位比丘集合起來,向大家痛言利養的禍害。佛陀說道:“比丘們!利養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就是已證得初果的人,也會被它所誘惑。千萬不要貪求利養,對於名利、恭敬,要看做障道法,應該淡而處之。”

聽了佛陀的教示,有些比丘還不甚了解,就問佛陀道:“佛陀!我們有了名,布教說法不是更有人要聽嗎?有了利,做事不是更方便嗎?受人的恭敬,不是更會有人相信嗎?為什麼佛陀說利養是障道法呢?”

佛陀不厭其煩地解釋道:“名聞、利養、恭敬是修道的三關。其害處,能夠破持戒的皮、禪定的肉、智慧的骨、微妙善心的髓。”

這時,又有一位比丘問佛陀:“佛陀!名聞、利養、恭敬既然對人只是破壞而無益,從此以後,我們只要三衣一缽,依阿蘭若法修行。”

這位比丘的話剛講完,所有的比丘都起來請求佛陀准許。佛陀看見大眾的真誠,歡喜地讚嘆道:“我很歡喜你們依照阿蘭若法修行。這是少欲的法,不是多欲的法;是知足的法,不是不知足的法;是樂靜的法,不是喜歡熱鬧的法;是精進的法,不是懈怠的法;是正念的法,不是邪念的法;是定心的法,不是亂心的法;是智慧的法,不是愚痴的法。”

佛陀講完以後,弟子們都非常歡喜奉行,不久,很多人都證得羅漢果。

[5] 拓展內容【4】

A,譬如有人很喜歡清淨,藏譯本是這個意思,見下圖。藏譯本中講的死猴,見下圖紅線標處(圖略)。

B,隋譯本:“彌勒!譬如死蛇、死狗及死人等,其實臭穢可惡膿爛不淨,眾人厭惡舍離遠去。”——《發覺淨心經卷》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6] 拓展內容【5】

《優婆塞戒經》:“善男子,能說法者,復有二種:一者清淨,二不清淨。不清淨者,復有五事:一者為利故說,二者為報而說,三者為勝他說,四者為世報說,五者疑說。

清淨說者,復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後為說,二為增長三寶故說,三斷自他煩惱故說,四為分別邪正故說,五為聽者得最勝故說。”

[7] 拓展內容【6】

《法化談叢》中說,以前有位富商,他一直苦於無法保管自己的錢財,他想:若將錢財埋在地下,恐怕地鼠會偷走;若藏在森林中,恐怕猿猴會搬去;若藏在水裡,恐怕水中的動物移動;要是交給親人,恐怕他們揮霍無度……想來想去,還是自己隨身帶着保險,於是他將所有的財產兌換成黃金,天天纏在腰間。一次這個商人路過某地,見到街道中央擺着一個大缽,來往的行人都向缽中扔錢。富商問一個人:“這些人在幹什麼?”那個人說:“你不知道嗎?這是公共福田,舍一得百千萬億倍酬報,往後會受用不盡。佛在《寶積經》中說:‘我不舍財,財將舍我,我今當舍,令作堅財。’這口大缽就是堅牢藏,金錢財物一入其中,五家不得共享,唯供養者獨自享有。”富商聽後歡喜雀躍,說道:“我得到寄託財物的好地方了!”就解開腰帶,將黃金放到缽中,又到寺院裡皈依三寶,眾比丘為他誦經懺罪,他心開意解,獲得了須陀洹果。這個商人通過供養三寶,把被五家共享的財產變成了堅財,看了他的故事後,大家懂得該如何保管財產了吧。

《大智度論》中說:“富貴雖樂,一切無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輕躁不定,譬如獼猴不能暫住;人命逝速,疾於電滅,人身無常,眾苦之藪,以是之故,應行布施。”財富雖然能帶來暫時的快樂,但一切都是無常的,最終自己的財富會被五家共用,而且人的心會因為財富而散亂不定,這也是一種痛苦;而且,人什麼時候死是說不準的,因此生前有自在時,除了留下生活必需的資具以外,多餘的財物都要用來上供下施。

——《淨土教言講記》

[8] 拓展內容【7】

“我走到衛地孔廣犬山的時候,俄巴上師正在與許多喇嘛請‘喜金剛本續’。正講到:

“‘說法是我法亦我,聽法諸眾亦是我,我為成就世界主;世出世間亦為我,我即俱生歡喜大自在。’”

“正講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在遠遠的地方向俄巴上師禮拜,上師就脫帽答禮說;‘這是馬爾巴學人禮拜姿勢,修法的緣起很好,將來這個人當成就為一切法之王。你們去看看,是那一位?’一個比丘跑過來看我,他原是認識我的,就說:‘哦!原來是你!你為甚麼到這裡來呀?’

“我告訴他:‘因為馬爾巴上師非常忙,沒有時間給我傳法,所以到這裡來請法的。馬爾巴上師叫我帶那諾巴的身莊嚴和紅寶石的印章,作為許可求法的憑證。’

“那個比丘就跑回去跟俄巴上師說:‘大力來了!’又一五一十的把我的話說了一遍。

“俄巴上師非常歡喜的說:‘上師那諾巴的身莊嚴和玉印到我這裡來,真如優缽曇花開,甚是難得希有,不可思議!我們應當恭敬迎接。現在暫時停止說法,你們聽眾快點到廟裡去把華蓋,勝幢,莊嚴,樂具等拿出來;再叫大力在外面稍為等一下。’

“那個比丘就叫我在外面等候片時。後來我頂禮的這塊地方就被叫做‘禮拜崗’。

——節選自《米拉日巴尊者傳》

[9] 拓展內容【8】

隋譯本:“如是,如是!彌勒!於後末世諸法師等,唯求果報為他說法,若無財利,厭惡生苦,疲倦捨去:‘我等無利,如此法施無有利潤。’既不與我衣服、飲食、臥具床鋪,作如是念:‘我何因緣於中疲苦?’彼人為重供養承事己身,畜於侍者及弟子等,而不為法,都無利益他人之事,而口詐現如是慰喻教導眾人:‘我有慈悲如法攝眾,不為財利、為利益故,至彼城邑聚落王家,為成熟眾生故。’彼雖作是語,心常唯為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事。”——《發覺淨心經卷》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10] 拓展內容【9】

從前,有許多施主約定去拜訪奔公甲格西。當天上午,格西就在三寶所依前,急急忙忙地擺設供品,裝飾得極其美觀。此時,他觀察自己的動機,發現心態很不清淨,竟是為了在施主面前顯得莊嚴。於是順手向三寶所依和供品上撒了一把灰,並自言自語:“你這個比丘,不要這麼虛偽好不好?”帕單巴尊者得知此事後,讚嘆道:“西藏的所有供品中,要數奔公甲那一把灰塵最好!”

要知道,在藏地民俗中,撒灰的對象通常是魔鬼、惡人,比如驅魔儀軌時要撒灰,關係特別不好的人離開時也要撒一把灰。而且儘管西藏並不富裕,但人們都喜歡在三寶所依前,用最珍貴的供品作供養。那麼,尊者為什麼說在所有的供品中,奔公甲的那把灰最殊勝呢?因為他這是在調整自心,覺得自己行為太惡劣,為了懲罰自己才做的。

……剛才那個故事,大家一定要好好地體會,自己也應像奔公甲一樣,隨時隨地觀察自相續。一旦心術不正,有造罪的苗頭出現,就應該馬上意識到,並且加以懺悔,絕不能讓自相續與惡業同流合污。

當然,我們作為凡夫人,不生惡分別念也是不現實的。就像奔公甲,出家後儘管在山上閉關多年,但也經常跟煩惱作鬥爭。有一次,奔公甲到一位施主家念經。當時這家人都出去了,在空無一人的屋裡,他心裡琢磨:“我回山洞閉關,熬茶的話,茶葉也沒有。不如趁機偷一些,留着以後住山修行時用。”他就東看西看,確定沒人之後,把手伸進了茶葉袋裡。正在這時,他突然提起了正念,於是大聲呼喊:“快來人啊,我正在干偷茶的勾當,請把這隻手從手腕處砍斷!”

像奔公甲這樣的人,時時能發現自己的錯誤,確實相當難得。以前孔子的弟子顏回,也是能夠“不遷怒,不二過”,不像我們有些人,就算自己犯了錯,也喜歡文過飾非,遷怒他人。《弟子規》中講過:“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過失若能改正,這個過失就沒有了,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若對此加以掩飾:“不是我干的,是他!我根本不是這種人,那個人實在太壞了,你可以去找他……”這樣只會讓自己又增加一條罪惡。

[11] 拓展內容【10】

A.藏譯本當中每一個都有“我不說”,見下圖紅線標處(圖略)。

[12] 拓展內容【11】

《成實論》第十八卷善覺品第一百八十三

遠離者。若於在家出家人中行身遠離。於諸煩惱行心遠離。是名遠離。問曰。行者何故遠離。答曰。諸出家人。雖未得道以遠離為樂。諸白衣等處在女色憒鬧之中。終無安樂。又若遠離則心易寂滅。如水不擾自然澄清。故行遠離。又此遠離法為恆沙等諸佛所贊。何以知之。佛見比丘近聚落宴坐。心則不悅。又見比丘空處睡臥佛則心喜。所以者何。近聚宴坐多諸因緣散亂定心。令應得不得應證不證。空處睡臥雖小懈怠。若起求定則散心能攝。攝心能得解脫。又因取相故起貪等煩惱。空處無色等相煩惱易斷。如火無薪則自然滅。又經中說。若比丘樂於眾住樂雜言說。不離眾故尚不能得愛緣解脫。何況能得不壞解脫。遠離行者。必能俱證。又如燈離風則能明照。行者如是。遠離行故能逮真智。

[13] 拓展內容【12】

A,藏譯本把“貪勝味者名易滿足。多求美膳以為乞食。”這兩句連在一起,見下圖紅線標處(圖略)。

B,隋譯本:“彌勒!我不說追求好飲食者為行乞食。”——《發覺淨心經卷》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14] 拓展內容【13】

“糞掃衣”又作衲衣、百衲衣。是指撿取俗人丟棄或散落在垃圾場及墓地等處的破衣碎布,經過洗滌、縫製而成的僧衣。

《瑜伽師地論》云:“云何名為持糞掃衣?謂所有衣,他所棄擲,或街、或巷、或市、或廛、或道非道、或雜便穢、或為便穢血膿洟唾之所塗染。取如是等,不淨衣物,除去粗穢,堅執洗浣,縫染受持。如是名為持糞掃衣。”

《大乘義章》云:“糞掃衣者,所謂火燒、牛嚼、鼠齧、死人衣等。外國之人,此等之衣,棄之巷野,事同糞掃,名糞掃衣。行者取之,浣洗縫治,用以供身。”《行事鈔》下一曰:“糞掃衣,制着意,此乃世人所棄,無復任用,義同糞掃。”凡受持糞掃衣之比丘,稱為糞掃衣比丘。

穿糞掃衣是早期比丘真實生活的寫照,是四依止之一,即常乞食、糞掃衣、樹下坐、陳棄藥。糞掃衣也屬於十二種頭陀行之一。

《十誦律》列舉了四種糞掃衣:

一、塚間衣,指用來纏死屍而丟棄在墳間的衣料;

二、出來衣,指纏裹死屍的衣料而又用來布施比丘;

三、土衣,指被丟棄在墳間、巷陌及垃圾場所的衣料;

四、無主衣,指散落在村落或空地的無主衣料。

不過,糞掃衣的最重要來源,應該是塚間衣。因為在印度,人死後不必埋葬,死人的身體爛掉後,衣服還可以撿起來給出家人派上用場。但是,塚間衣更多的是指死者的家屬為死者留下或拋棄的生前衣物,就有一些依止糞掃衣的比丘,前去拾取死者及送葬者的衣服,回去洗染香熏之後,就可以改制使用了。

比丘穿糞掃衣,是佛陀讚許的修行方式。據《四分律》云:“世尊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時五比丘白佛:‘我等當持何等衣?’佛言:‘聽持糞掃衣及十種衣:拘舍衣、劫貝衣、欽跋羅衣、芻摩衣、叉摩衣、舍衣、麻衣、翅夷羅衣、拘攝羅衣、嚫羅缽尼衣,如是十種衣,應染作袈裟色持。’”

比丘穿糞掃衣的根本目的在於斷除貪慾、遠離對物質生活的執著。《大寶積經》載,蓄此衣者可得法幢、姓、安住、專念、善護、向門、順法等大福德。《十住毗婆沙論·解頭陀品》說,穿糞掃衣有十種利益。論云:“以有十利故,一、慚愧;二、障寒熱毒蟲;三、表示沙門儀法;四、一切天人見法衣尊敬如塔;五、猒離心着染衣,非貪好;六、隨順寂滅,非為熾燃煩惱;七、由着法衣,有惡易見;八、更不須余物莊嚴故;九、隨八聖道故;十、我當精進行道,不以染污心於須臾間。”

由此可知,比丘以糞掃衣為袈裟,最為殊勝,最受尊重。

[15] 拓展內容【14】

《大寶積經》卷一百一十四·糞掃衣比丘品第七

迦葉。糞掃衣是法幢。以大仙人故。是姓以聖人故。是安住以聖種故。是專念以善法儀式故。是善護以戒眾故。是向門以定眾故。是安住以慧眾故。是身以解脫眾故。是順法以解脫知見眾故。迦葉。如是畜糞掃衣得大福德。無所希求無所貪著。能離慢心能舍重擔。迦葉。若有比丘畜糞掃衣。以知足故。諸天龍鬼神貪樂欲見。迦葉。畜糞掃衣比丘若入禪定。釋梵四天王,長跪合掌頭面作禮。況餘小天。迦葉。若有惡比丘。勤求衣服以嚴飾身。外現淨行而內具足貪慾恚痴。雖作如是好嚴飾身。而諸天龍神不至其所禮敬供養。何以故?知此比丘勤求衣服以嚴飾身。不除心心數法垢。諸天知故則遠捨去。

迦葉。汝見周那沙彌拾不淨臭穢糞掃中物。乞食已至阿耨大池欲浣濯之。爾時池邊有常住諸天。皆遠奉迎頭面作禮。彼諸天等皆樂淨潔。而取周那沙彌所捉不淨糞掃衣。而為浣之令無垢穢。又取浣汁自以洗身。諸天知周那能持淨戒。入諸禪定有大威德。是故奉迎恭敬作禮。迦葉。汝見須跋陀梵志。著淨潔衣乞食已,欲至阿耨大池時。常住諸天於池四面面各五里。遙遮梵志不令近池。恐以不淨食及以殘食污此大池。迦葉。汝今現見此事。以聖人正行威德故得是果。周那沙彌。所有不淨糞掃中物。而諸天取之為浣。亦以浣汁自洗其身。須跋陀梵志。去池五里不令近之。

迦葉。誰聞是已於聖法中不勤修學。彼諸聖人諸天世人。皆來頭面禮敬供養。迦葉。欲求如是聖德故。畜糞掃衣。迦葉。畜糞掃衣比丘。安住聖種不應生憂。於糞掃衣應生塔想。應生世尊想。應生出世想。應生無我無我所想。如是觀已著糞掃衣。應如是調伏其心。由心淨故得身淨。非身淨故得心淨。迦葉。是故當淨其心莫嚴飾身。何以故?由心淨故。於佛法中得名梵行。迦葉。如是畜糞掃衣比丘。能如是學,則為學我。亦學於汝。迦葉。若汝能畜如是粗衣,則便知足行於聖種。

[16] 拓展內容【15】

印光大師一生,於惜福一事最為注意。衣、食、住等,皆極簡單粗劣,力斥精美。民國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師房內觀察師一切行為。

師每日晨食僅粥一大碗,無菜。師自云:“初至普陀時,晨食有鹹菜,因北方人吃不慣,故改為僅食白粥,已三十餘年矣。”食畢,以舌舐碗,至極淨為止。復以開水注入碗中,滌盪其餘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輕棄殘餘之飯粒也。至午食時,飯一碗、大眾菜一碗。師食之,飯、菜皆盡。先以舌舐碗,又注入開水滌盪以漱口,與晨食無異。師自行如是,而勸人亦極嚴厲。

見有客人食後,碗內剩飯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麼大的福氣,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屢聞友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潑棄痰桶中者,師亦呵誡之。以上且舉飲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類此也。

——摘自弘一大師《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

弘一法師《惜福》

“惜”是愛惜,“福”是福氣,就是我們縱有福氣,也要加以愛惜,切不可把它浪費。諸位要曉得:末法時代,人的福氣是很微薄的:若不愛惜,將這很薄的福享盡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說“樂極生悲”,就是這意思啊!我記得從前小孩子的時候,我父親請人寫了一副大對聯,是清朝劉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掛在大廳的抱柱上,上聯是“惜食,惜衣,非為惜財緣惜福”。我的哥哥時常教我念這句子,我念熟了,以後凡是臨到穿衣或是飲食的當兒,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飯,也不敢隨意糟掉;而且我母親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當時時小心,不可損壞或污染。這因為母親和哥哥怕我不愛惜衣食,損失福報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這樣叮囑着。

諸位可曉得,我五歲的時候,父親就不在世了!七歲我練習寫字,拿整張的紙瞎寫;一點不知愛惜,我母親看到,就正顏厲色的說:

“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親在世時,莫說這樣大的整張的紙不肯糟蹋,就連寸把長的紙條,也不肯隨便丟掉哩!”

母親這話,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為有這樣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腦里,後來年紀大了,也沒一時不愛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後,一直到現在,也還保守着這樣的習慣。諸位請看我腳上穿的一雙黃鞋子,還是一九二〇年在杭州時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給我的。又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間裡來看看,我的棉被面子,還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傘,也是一九一一年買的。這些東西,即使有破爛的地方,請人用針線縫縫,仍舊同新的一樣了,簡直可盡我形壽受用着哩!不過,我所穿的小衫褲和羅漢草鞋一類的東西,卻須五六年一換,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時候或是初出家時候制的。

從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別的珍貴之物,但我大半都轉送別人。因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東西是沒有膽量受用的。又如吃東西,只生病時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從不敢隨便亂買好的東西吃。

惜福並不是我一個人的主張,就是淨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師也是這樣,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補品,他自己總不願意吃,轉送到觀宗寺去供養諦閒法師。別人問他:“法師!你為什麼不吃好的補品?”他說:“我福氣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師,性情剛直,平常對人只問理之當不當,情面是不顧的。前幾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嶼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飯,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師見他碗裡剩落了一兩粒米飯,於是就很不客氣地大聲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氣,可以這樣隨便糟蹋飯粒!你得把它吃光!”

諸位!以上所說的話,句句都要牢記!要曉得: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諸位或者能發大心,願以我的福氣,布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17] 拓展內容【16】

《殘酷才是青春》56·不要像小蟲一樣“生時無人知,死時無人問”

我們的人生中,能用得上的時間特別少!年幼時代少不更事,年老時代身心衰退,這期間都做不了什麼;而青壯年時代就算有體力、有能力,時間也多被忙碌、散亂、睡眠占據了,剩下來留給自己的,可謂寥寥無幾。所以,我們應該把握當下,不要虛耗時光,人活了一輩子,至少要做一件讓自己感覺有意義的事!

有些智慧淺薄的人,由於沒有以正知正念攝持身心,從出生至死亡,猶如一日所經歷的一樣。他每天雖然忙忙碌碌,無有任何空閒,但實際上不管是個人的修行,還是為他人造福,從沒有做過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最好是對眾生有點利益,如果實在沒能力,起碼也要發願修行,為來世做好準備。否則,“生時無人知,死時無人問”,一生就像小蟲一樣庸庸碌碌,最多是搞一些破壞,這樣活着沒有任何實義。

當然,如果搞的破壞非常厲害,像某些恐怖分子一樣,那可能在國際上比較出名,但也沒必要出這種名!畢竟生前的榮譽名聲。金獎銀獎,死時一樣也帶不走。只有篤信因果、行持善法,對今生來世才有幫助。

有些人整天在一個小圈子裡轉,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他。曾有一位色爾壩的老喇嘛,前去拜訪霍西的曲恰堪布,堪布在大眾中說:“今天來的這位老喇嘛,人都這麼老了,誰也不認識,如果是與他同齡的某某大德來,全體僧眾早就出去迎接了。人與人之間還是差別很大啊!”當然,曲恰堪布的意思,並不是說一個人出名很重要,而是說人生在世,還是要做些對大眾有意義的事,不然一輩子就白活了!

[18] 拓展內容【17】

諂,“諂謂心曲”,心裡彎彎曲曲的,不直。“由此不能如實自顯。或矯非撥,或設方便,令解不明”,使人家搞不清楚自己的事情。

比如有些不持戒的,或者品德不端的,在人家面前故意裝出很規矩的樣子,這個是“諂”,心不直。就是要使人家不了解你的實際情況。

佛教裡邊提倡“直心為道場”,實事求是,是怎麼的就怎麼的,不要裝模裝樣,在人家面前裝一個樣子,背後又是另一個樣子,使他人不能如實地了解你,這是諂曲。

《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裡面有這樣一句:“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這個詞的關鍵點在於“曲”這個字,“曲”即是“隱曲”,簡單說就是心口不一,心行不一,心裡拐彎,說的是這般,心中是那般,甚至做的是這般,心中卻又是另一般,凡是這樣的隱曲,不質直,不清透,都屬念佛人應該擯棄的不良習氣。

這樣的習氣有何種危害呢?一個人如果心是質直無偽的,那麼即使此人有各種不好的習氣毛病,但卻是完全暴露在大眾的眼光下,有自尊心的覺醒,總是不至於太壞。可是當一個人心是隱曲的時候,在言也善好、行亦端正等一派美好面目的掩蓋之下,心中的貪婪、嫉妒、算計、惡毒等通通都看不見,這些心靈的毒瘤便可肆無忌憚地瘋長,甚至紮根到心肉中去。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陰暗的角落,長出的多是有毒微生物。

“誦念思惟”十條中其他條條都可以做得極好,但很可惜,都只是一場表演而已,因此人心中是隱曲的。為什麼要這樣隱曲為之?其本質還是諂曲,想要藉此得到別人的認可、肯定、讚美,甚至由此換來的名聲和利益。

人心中一旦有所求,為了達成一個目標,便甘於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了。

人如果坦誠直爽,即便是淺薄,但也很可愛;人如果心中諂曲,即使淵深,但總讓人不願靠近。像魯迅說的:“一條小溪,清澈見底,即使淺吧,但是卻淺得澄清,倘是爛泥塘,誰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淺呢?也許還是淺點好。”

……

諂曲的對立面是質直無偽,真實自然。“直”和“真”只差兩點,兩個字還真是大有關聯,一個人活的真,就一定會直;反過來,一個人很直,也一定比諂曲者要真。心中真實直爽,人看上去才會自然,也才能夠得到眾人打心深處的喜愛,一個不真不直的人,任他再怎麼會說話,會辦事,甚至很會說佛的話,做佛的事,也讓人覺得俗氣得很。

人能夠毫無諂曲之心可是大不容易的,但貴在明理,且不斷朝此方向努力。河北肉身不壞的香河老人周鳳臣臨終前留給兒孫五句話作為遺囑,第一句話便是:“走到天邊,也要說話口對其心。”可見得菩薩修行也不出其外。

俗諦是真諦的自然流露,念佛人對彌陀救度的切實感受產生的反應體現在生活上,即是俗諦的內容。而同時儘量地落實俗諦,也能夠助成真諦。人若能儘量地“不懷虛假,不行諂曲”,可更真實地面對彌陀,直納彌陀願心,也將得到更多受用。

人若諂曲成性,免不了念佛做樣子給大眾看看,做功德給大眾看看,內心的猶疑貪戀藏在深處,不能暴露在同行善知識眼前,眾人想幫也幫不了你,到了臨命終時,方才暴露出問題所在,那可真要給“念佛人”三個字抹黑了!

——《何時復西歸》

[19] 拓展內容【18】隋譯本:

“我不說多嗔怒者為戒聚清淨。”——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發覺淨心經》

[20] 拓展內容【19】增上慢

<俱舍論>第十九卷有云:“於未證得殊勝德中,謂已證得,名增上慢”(大正第二十九卷第一○一頁)。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又載有,增上慢四眾五千人認為不須聽聞釋尊說法,即離座而去。御書開目抄(第二四四頁)法華經方便品第二(第一二八頁)

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如未得聖道,謂為已得是也。七慢之一。俱舍論十九曰:‘於未證得殊勝德中,謂已證得,名增上慢。’法華經方便品曰:‘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是失。’——《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21] 拓展內容【20】

A,藏譯本中是說法師,見下圖第三行紅色標處(圖略)。

[22] 拓展內容【21】

《資持》云:“言綺語者。古德釋雲。如是錦綺交錯成文。或雲綺側唔,言乖道理故名綺側。亦名無義語。”

綺語,按古德解釋,就像世間的錦綺,就是織得很莊嚴的絲織品。“錦”就是絲織品。“錦綺交錯成文”,文就是文路的意思。用錦綺來比喻講的很好聽、很巧妙,但卻沒有實際意義的語言,這種語言就叫綺語。

“綺”是華麗,“側”是不正的意思,綺側語就是華麗而不正的話。

經書上云:“綺語,彼非時說,不真實說,無義說,非法說,不止息說;又復稱嘆不止息事,違背於時而不善教,亦不善訶。”意思是,在不該說的時候說了,不真實而說,說的話沒有意義,不如法理說,應停止說話不停止,又復稱讚應禁止的事情,違背於時節又不善教導,也不善於勸誡指正。

[23] 拓展內容【22】

什麼是真正的出家呢?要用智慧來從事自利利他的事。佛陀正統的教法是自利利他並行的中道修行,離苦、離逸樂兩邊,不偏於自私,也不偏於只知犧牲奉獻的中道修行。智慧型的出家,講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是要「放下內在煩惱的貪執」,不是「放下一切」,是放下對情感、財富、名利、權力、享受的繫着,但並非放下良善的身、口、意表現、也不是放下提升生命的堅持。——摘錄自隨佛長老1月31日大年初一大堂開示

[24] 拓展內容【23】

A,藏譯本中的愛法--ཆོས་ལ་དགའ་བ།,見下圖倒數第三行紅線標處(圖略)。

B,隋譯本:我不說著世典咒咀者以為愛法;——《發覺淨心經卷》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25] 拓展內容【24】三十七菩提分(saptatrimsadbodhipaksikadharmah)

佛教教義,亦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等。指佛陀教導眾生修證聖果的三十七種途徑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聖諦的智慧,通向涅槃聖果的道路。分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亦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俱舍論》卷二十五稱:“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26] 拓展內容【25】

華智仁波切以其樸質的生活方式著名,他破除偶像的作風,以及不矯揉造作的外表,與其博學多聞和精神上的偉大成就齊名。他深刻地期許修行者,將重點放在精神與心靈的本質上面,而不要放在外表的形式上,因此,對於消除傲慢或虛偽矯飾,他也從不猶豫。

一世紀前,證悟的流浪漢──華智仁波切,匿名為行腳僧,四處流浪。他聽說有個著名的隱士,長久來都過着隱居生活,華智就去拜望那位隱士。當他走進那位苦行僧昏暗的洞穴時,閉不出聲,他飽經風霜的臉上帶着一絲諷刺的笑,並窺視洞內。

“你是誰?”隱士問道,“你從何處來?你將往何處去?”

“我從我背後的方向來,將往我面對的方向去。”華智回答。

隱士困惑地說:“你在哪兒出生?”

“人世間。”華智答道。

此時,隱士有些激動。“你叫什麼名字?”他詰問。

“無作瑜伽士。”這位不速之客答道。

接着華智仁波切天真地詢問隱士為何住在這偏遠的地方。這正是隱士帶着些許驕傲準備好要回答的問題。

“我已在此住二十年了,我正在修至高無上的忍辱波羅蜜。”

“非常好!”匿名的訪客說道。然後,傾身向前仿佛要向他透露什麼般,華智對他耳語:“像我們這幾位老騙子,實在無法駕馭那種事的!”

隱士憤怒地從座位上暴跳起來,“你想你是什麼東西,膽敢這樣擾亂我的閉關修行?誰支使你來?為什麼你不讓我這謙卑的修行人安安靜靜地禪修?”他怒氣大發地說。

“好啦!朋友!”華智平靜地說:“現在,你的忍辱波羅蜜到哪兒去了呢?”

——《雪獅的藍綠色鬃毛》

[27] 拓展內容【26】

A,藏譯本當中是少貪慾者,見下圖倒數第一行紅線標處。

[28] 拓展內容【27】

宋文帝時,有求那跋摩,居金陵秪洹喜。文帝謂之曰:「弟子常願持齋,不殺迫於,以身徇物,不獲遂從。法師不遠萬里來化此國,將何以敎化之?」對曰:「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已,不由人。且帝王、凡庶所修亦有殊矣。若凡庶者,身賤名微,德不及遠,其敎不出於閨門,其言不行於仆妾,若不克己苦躬,行善持戒,將何以用心哉?帝王以四海為家,萬民為子,出嘉言則士庶咸悅,布一善則人神以和。刑清不夭其命,役簡不勞其力。辨鍾律,定時令,鍾律辨則風雨調,號令時則寒暑節。知百姓之飢,斯所以就於無飢,知百姓之寒,斯所以就於無寒。如此,持齋亦大矣,不殺則眾矣。安在於闕一時之膳,全一禽之命,然後乃宏濟也?」文帝撫機嗟嘆,稱善良久,乃曰:「俗人迷於遠理,沙門滯於近敎。迷遠理者謂至道虛說,滯近敎者則拘攣章句。如公者,眞所開悟明達,可以言天人之際矣。」(出《劇談錄》)

[29] 拓展內容【28】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五:“是子將來有把茅蓋頭,呵佛罵祖去在。”“呵佛罵祖”這個典故出自唐時的德山宣鑒和臨濟義玄兩位禪師,德山宣鑒對《金剛般若經》深有體會,他對弟子說:“於己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也非得,汝但於心於事,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意思是一切都不要求,包括佛和經,有弟子問他:“什麼是佛?”他答:“佛即西天老比丘。”繼而宣稱:“達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薩是擔屎漢,等妙二覺是破戒凡夫……”臨濟義玄也說:“求佛求法,看經看教,皆是造業,你若求佛,即被佛魔攝去;你若求祖,即被祖魔縛你;你若有求皆苦,不如無事。”(以上引文摘自《景德傳燈錄》作為佛門禪宗的禪師,他們為什麼要“呵佛罵祖”呢?首先,在理論上,臨濟宗在六祖慧能的思想基礎上,進一步弘揚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的思想,提出“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心佛平等”,能否成佛,完全取決於“一念心”,進而根據大乘空宗般若學說,認為整個世界只是虛無、空幻,實相非相,那麼佛祖、經典也是實相性空,於是如果一味嗔痴求佛求祖,引經據典,就只會喪失自信,束縛個性,最終陷入二個字——迷信。其次,這也是最重要的,他們呵佛罵祖,實際是在呵罵那些不專不誠的所謂信徒和學說。在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對佛膜拜,為的只是求福消災;不修心積德,卻跪在佛前祈求升官發財;對佛理故弄玄虛,沽名釣譽;穿着佛門外衣,行斂財撞騙之實……凡此種種,皆違背佛家真義,所以他們呵罵的,正是這些人和這些人心中的“佛”和“祖”。還有一個丹霞天然禪師的公案,有一次天冷,天然禪師竟然拿來木佛像燃燒取暖,寺院主持問:“為什麼要燒木佛?”天然以杖子撥灰說:“我燒取捨利子。”主持說:“木佛哪來舍利子?”天然說:“既無舍利子,那就再拿兩尊來燒。”主持無語。在天然看來,木佛只是木頭,只是教學工具,只是信仰的象徵,並不是真正的佛,而現時取暖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燒了無妨。禪宗反對偶象崇拜,只承認自己本心主宰,燒火取暖無損於成就佛道。其實,釋迦牟尼在世時也從未教人崇拜偶像,佛教本來就是無神論,偶像崇拜完全是迷信,也與原教義相悖。從以上公案可以說明,佛是反對迷信的,重在自心修為,“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飯,困來即臥”,這對我輩俗人,倒是信手拈來,看來,只要我們有明淨的心,順應自然,離佛還是不遠的,佛也是人啊。

[30] 拓展內容【29】

A,藏譯本中,སེམས་ཞུམ་པ།指膽子很小、很怯懦的人,見下圖第二行紅線標處。


0%(0)
0%(0)
  重點:若心有希求則法無平等 - pifu01 03/26/23 (113)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孩子學中文家長應該怎樣輔導孩子呢
2022: 搬運貼|西班牙中文學校校長李洪川傾情
2021: 二流的語言,能否產生一流的哲學(更新
2021: 西方民主為何無法徹底消除:馬列共產社
2020: 孔子名言解(3)
2019: ▲M7. 最適合人類居住’、比較適合進行
2019: ★立足於理性主義’8個問題 v1.00 
2018: 410 閒坐‘地球村’, 樂見行雲掩朝日
2018: 《人間五大奇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