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相迎 七步相送
楊文凱
“三步迎,七步送”,據稱語出井伊直弼的《茶道秘訣》。 按照字面的解釋是“迎客進三步,送客跟七步”,這是日本人從茶道中引申出來的待客之道,已經融匯到日常生活和社會禮儀中,頗具禪意。
井伊直弼是江戶幕府末期的政治名人,也是文化人、茶道的巨人。井伊被贊為擁有崇高的人格和高邁的見識,他的精神力量來自於懷有不動的禪心。井伊直弼所著《茶湯一會集》提出了後人耳熟能詳的“一期一會”、“獨坐觀念”、“余情禪心”等著名的茶道精神,而“三步迎、七步送”也是禪茶一心觀念的具體表現。
日本的中學道德課本中,收入了“三步迎、七步送”的內容,從身心教養來看,屬於基礎性的內容。宗教思想史家、文化學者山折哲雄曾撰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場景來說明這個道理,值得一讀。
平日裡,山折哲雄習慣於在家附近的酒店裡會客。某次,他在外面徘徊的時間長了,趕去約定的酒店。在入口處看到相約的朋友站在玄關口,面帶微笑,搶前二、三步迎了過來。山折終於放下了心,和朋友在經常去的茶館,相談甚歡。一小時後互相道別,起身走向門口。友人在身後跟過來,雖經擺手阻止,他還是一邊頷首一邊送了出來。山折感到不好意思,站下來還禮,就聽到友人輕聲說道:“沒有關係,所謂三步相迎,七步相送嘛。”
山折哲雄回憶說,自己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不僅是話語的內容觸動心靈,光日語發音的輕快節奏和連鎖效應就讓人產生了新鮮的共鳴,更讓人自然地想到了“おもてなし”(日式款待)這樣的和制語言。此後,在各種場合都聽到過“三步迎、七步送”的說法,儘管時代不斷變化,“三步迎、七步送”的日式禮儀則穿越了時代而閃閃發光。在國際上,有關“款待”的概念,相應“おもてなし”的對譯是“Hospitality”,但是在大和語言和國際話語之間總有些差別,“三步迎、七步送”的規則和自律就是潛移默化中顯現的和洋不同吧。
“三步迎、七步送”這種待客之道的秘訣在於,用三步相迎來化解自己在等待中產生的焦躁感,給對方傳遞出難以言表的舒適感;而七步相送這樣的體貼感,更是讓人有脫帽致敬的沖動。以前在“一期一會”的茶會上,一定有這樣美好的景象,主人站在門前送客,在身後跟進七步後駐足,繼續用目光送客,直到看不見背影為止。
在東日本大地震後,有志願者去了宮城縣,住在氣仙沼的一家酒店。當地在8月下旬解禁秋刀魚捕撈的時候,會舉辦“出船送別”的傳統活動。那家酒店的前台工作人員,學着送別秋刀魚船出港時揮舞大漁旗的儀式,每當駐店客人離開時,也會揮動大漁旗,為大家送行。 那一次是4位志願者結伴入駐酒店,離開時卻有3名工作人員揮舞着大漁旗,為他們送行。即使只有區區4位客人,也一直揮舞相送,直到看不到車影為止。這正是“七步送行”的現實版,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三步相迎,七步相送”已經成為日本社會待人接物,尤其是零售業的常識。歡迎客人很重要,可以有一個如沐春風的好心情,而送客的方式,即送別時的禮節比迎接時的禮貌更重要:或表達感謝的心情,或提供有用的商品信息,可提升客人再次光顧的興趣和熱情,日本人稱之為“餘韻”。這一次接待的結束,就是下一次歡迎的開始,留住回頭客才是商業繁盛的真諦。
著名作家五木寬之講解“迎客三步,送客七步”的道理,也是體會頗深。迎客進三步,更重要是送客跟七步,這句格言表達了用肢體語言去實踐迎接和送別的重要性,其中的儀式感意味深長。迎客三步,表達了相聚的歡喜;送客七步,傳遞了歡迎再來的心意和對於再出發的祝福。
世界越來越進入一個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感覺的時代。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自然不會理解別人的痛苦;沒有經歷過發自內心的悲傷的人,也不可能對別人的悲傷敏感的。“迎客三步,送客七步”源於茶道,是簡單的待客之道,也是尊重自己、尊重對方,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儀式、提升意義的做法,於不經意處透露出生活中的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