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浮世繪深藏多少中日藝術的秘密?
送交者: 芨芨草 2023年07月31日17:20:4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浮世深藏多少中日藝術的秘密

-姜建的新《浮世:日本美學再發現

 

浮世17 19 紀興盛於日本的一種藝術 是在和平的江戶時代,歌俯拾皆是的日常生活和自然光的藝術,主要材有美人、妓、嫖客、歌舞伎演、相撲手、村姑、海女、景、民故事、景點名、植物、物、蟲等,而它的生命力,卻遠遠地超越空,至今仍然靡整個世界,19後的西方美的影響頗為,特是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將浮世圭臬,以浮世繪為開端,掀起了美史上被稱“日本主”的潮,而浮世的研究,也是世界美史家們熱衷的一個重要課題

最近,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旅日作家、文化學者姜建的新《浮世:日本美學再發現提供了一個解日本浮世的全新角,看到此的封面,我就會入一個悠的世界,那是著名的富士畫家喜多川歌麿的《吹玻璃哨的女子》,她正在吹奏江戶時代最流行的荷玻璃哨,似使我在彩色玻璃微微震中聽到江清脆、婉的歌…… 

1440-12-1(1).jpg

中重點介木春信、喜多川歌麿、葛、歌川廣重四位浮世主要代表人物的百幅畫作,通分析些浮世的美意境和藝術手法,將我引入一個深於中日文化、文學、史、哲學、畫的色彩斑的多重藝術中,使我:“寂然凝,思接千;悄焉,通萬里” (劉勰《文心雕神思》),得到一種立體而多元的文化體

一、浮世繪藝術境界的全新解析

《浮世:日本美學再發現》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日本浮世繪藝術的再發現和全新解析,作者用哲學、美學、心理學、史學等多元角,解析了浮世人物的一一笑,一,畫面上的一草一木,花開葉落,蝶峰唱,鳥囀構與解構成的藝術手法和美學意境,使古老的浮世意中升和凝成一種晶透剔的意美學,如在解析木春信的《夕立》幅畫,作者寫到:

畫面上,狂掀起了少女和服裙,深色點狀的腰,也因此衣解,隨風飄逸起來。晾衣竿上的衣物快要吹落。右手持細長的竹槎(),也呈風勢,朝左直線傾斜。左手作如托花般狀,袒露的脖,表的是女子在大風驟雨中的與秀。整個面流感十足。姿柔若無骨,雅有趣。一幅“重人春將”的超逸神采,越看越生憐惜,愈愈耐摩,人一種暖昧的美感。

春信就在不描畫了日常,描畫了日常的清可人。就像晴日下沖一杯咖啡,黎明分烤一片吐司。就像吃魚總滿嘴腥,午後下雪是供人看。或如俳人河碧悟桐的俳句“茶花,白茶花,地上落花。”幅今天看來那麼活脫然的畫,是春信的神意定之作。中國藝術哲學,一個人的神意定,是來自於思不竭,神不困。看來春信是懂得“如何是佛,三李四”的。

段解析中,我更深切地體到“”與“美人”所構成的一種獨特的意境,更會理解在畫意境中所滲的禪境與哲學及人與自然在必然中相遇與拮抗,從而生出的一種出乎意料的驚奇與“神天隨”般的美感。

1440-12-2.jpg 

《夕立》

乍起,裙擺飄逸,重人,畫意天成,而驚奇中的淡定,出深深的禪意。平常心是道,“如何是佛,三李四”,正是司空見慣平常的藝術生了神意定氛中的驚奇,正如《莊子》所云:“故君子苟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明;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而天隨,從容無而萬物炊累焉。”作者浮世的禪意解析,告了我微不足道的日常的浮世什麼會在世界掀起“日本主潮的秘密。

二、浮世與日本文化的全息

一幅好的畫作品,應該是一段史、文化、藝術、文學的全息濃縮,《浮世:日本美學再發現浮世的精彩解析,也隨着作者美而犀利的筆觸,走日本文化的全息深。如在解析歌川廣重的《石山秋月》幅畫,作者寫到:

在日本,何望月最佳?答案恐怕各異。但如果你在滋賀縣琵琶湖附近的石山寺望月,那日本人會:日本的月文化,你懂。

石山寺望月的著名,來自廣重的《石山秋月》幅畫。構中,朗月高的白與雲海的山湖色的月白與近景湖色的湛,將人的思緒帶進任性的灣道:清波碧粼,浮雲向,山伴人。所有遼闊、靜、寂寥、安逸、孤淒、惆等情,都被大大的月所盡淘盡理盡。畫得雖規規矩矩,但也撩人醉人,明明朗朗,但也涼也悲也幅畫,是廣重月色中最好看的一幅。

傳說1000多年前,紫式部居於石山寺,在月亭望着十五月映照在琵琶湖上,觸靈感而寫就《源氏物》。“只有一秋月,繁茂的草也遮它不住,是明朗地照着”。中描寫月亮的名句。,只更衣的死。至今,石山寺在每年中秋月,都要舉辦石山寺秋月祭。只廣重和紫式部。

如果我只看《石山秋月》幅畫,不就是一,半面山,一座,一窪水,隱約的屋,漆黑的木,但是通作者的精彩解析,我得到了既深入到史深,又活於代生活的全息景。 

1440-12-3.jpg

《石山秋月》

首先是日本的“月文化”,日本人可能是世界上最熱愛月亮的人。命是日本古代最尊崇的三大神之一,在日本最古老的文獻《古事》中,是“三神”之一。日本人從古代以來,喜甚至崇拜各種形的月亮,無滿月、月、朝月或是殘月,都是日本人歌詠、息、玩味、美的象,在日本最古老的集《萬葉集》中,有詠月的和歌幾百首,月亮也是日本俳句中十分重要的季之一,春天的季中有朦月、朦月夜、淡月、春月、春滿月、春月夜,夏天的季中有夏月、夏霜、涼月、梅雨月,秋天的季中有秋月、孀娥、,冬天的中有冬月、寒月、月冷、冰月、冬新月、月天心等,按照形狀和狀分有滿月、上弦月、彎月、十三夜、白月、明月、皓月、月光、月,月影、薄月、月食、月、睡月等,正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嘉泰普燈卷十八》)

正如作者所,“傳說1000多年前,紫式部居於石山寺,在月亭望着十五月映照在琵琶湖上,觸靈感而寫就《源氏物》。”在世界上最古老的篇小《源氏物》中,只描寫月亮的地方就有幾百,月光是照亮和幽暗着部文學與卷的最重要的“舞臺燈光”,也是中人物幽深的心靈通往代人的情感的永恆光束。

如在第十二回《磨》裡有這樣的描寫:“當我看着月亮,它了我心靈的安慰,而再次相的月之都(京都之都)卻很遙了。”在里月亮與心情相依相悖,慰藉與惆表里,正是《源氏物》觸物生情,一唱三的“物哀”式的典型敘事模式。

月名石山寺是位在日本滋賀縣大津市的寺真言宗寺院,是真言宗佛教的本山,山號“石光山”,本尊如意輪觀音,聖武天皇勅願而建,開山(初代住持)良辨,是日本“近江八景”之一的“石山秋月”。  1004 8 15 日(日本弘元年),在石山寺祈禱宿泊的紫式部看到了琵琶湖倒映的中秋之月的美景,悄然容,思接千,靈感生,研墨毫,沿着皎月光那虛無的理,寫下了流千古的世界上第一部篇小《源氏物》。

而石山寺作日本著名的地“近江八景”之一,如今仍是日本人流忘返的的地,是日本人無限嚮往的心靈的故。寺內是眺望田川的高地,在行的各種史、文化意深厚的活也吸引了來自日本各地及世界的遊客,如石山5 1 日)、青二火蟲6 月中旬)、石山音千日會(8 9 日)、明月紫式部(中秋月)等。

而《浮世:日本美學再發現》的作者從《石山秋月》一幅浮世中,用充滿詩意的言解析和重構了立體的文化釋義結構,提供了聚焦於史與文化點的千年光源,透視時間的深,體味空的多重與無限。

三、浮世折射出中國文化的多重光

生與日本江戶時代的平面藝術的浮世實際也疊印着中國畫、文學、哲學的多重光,而《浮世:日本美學再發現》,對這種多重光譜進行盡精刻微的解析。

首先是畫,中國文化深刻地影響了日本畫的展,平安起的大和畫與佛教畫在展的程接受中國宋元水墨畫的影響,在鎌倉時代和南北朝畫”,而日本真正的初期水墨畫的應該是在13末。在中國,水墨畫的形成與禪宗並沒有直接關係,而在日本,水墨畫的影響卻是和禪宗的密相的。

水墨畫在日本展開、繁榮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和中國之禪僧的往來越來越繁,同把宋、元的畫的新形式也到了日本。

入江戶時代以後,中國繼續對日本生影響。期,不狩野派、土佐派、山四條派、浮世等都程度不同地與中國畫保持着已有的血脈關係,而且18了以中國文人畫楷模的南畫運,而浮世傳統繪傳統的同,也受到了中國明清版畫的深刻影響。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但是深入到版畫的著名畫家並不多,而明清兩朝是中國傳統版畫史上又一個耀眼的高峰,到了明代,大畫家唐寅、仇英以及明末的等都雕版印刷制插,而“姑版”的出中國版畫生了世界性的影響。“姑版”在雍正乾隆年了一批受到西方畫影響的木版畫作品,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深受西洋畫的影響,有明的西方版畫的陰影、透手法,些作品近分明,運用排凸凹和影調面宏大,製作精緻,雅俗共,由於版畫的製作的批量化,使版畫成幾乎人人都可以接近和收藏的商品,姑城中有50余家版畫畫,年版畫百萬幅以上,遠銷中國各地以及日本和各國,姑城盛的反映繁街市、佳人仕女、生武夫、商匠人等的俗畫,日本浮世繪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浮世:日本美學再發現》中,作者善於在浸染於郁的江的浮世中,發現中國畫的潛流,的中國畫的剪影,透過歷史煙雲,浮者眼前。

如在木春信的《貓與蝶》中,作者寫道:

春信筆下的貓,黑白斑的花貓。胖乎乎,圓滾滾。花前有兩隻蝴蝶,翩翩舞。花貓仰,欲定睛眼前的“矢不”,瞬靜、瞬的跳、瞬的捕捉,生生趣有生氣。

文人都是中國通。春信當然知道貓蝶/耄耋的中國元素。所以他畫了幅畫,以表在知性域他並不落後。不,春信幅畫,私與宋徽宗佶《耄耋》高度形似神似。《耄耋》也黑白相的花貓,也是仰定睛看,也是欲想捕捉蝴蝶舞的那個瞬,只不是一隻。宋徽宗畫的是尾貓,春信將貓尾藏住。要不同,此而已。然,春信貓蝶構的意象來自宋徽宗的《耄耋》。

宋徽宗的畫早在宋末元初就到了日本,在日本元2(1320)製成,2(1363)左右修鎌倉圓覺寺、鎌倉幕府第八代執權北條宗的佛塔所在佛日庵收藏品目《佛日庵公物目》中,提到38幅中國畫,還記錄着一些中國畫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宋徽宗在中有如此記載:“虎二〈徽宗皇帝/御製〉”。

1440-12-4.jpg

《貓與蝶》

日本室町代第三代將足利義滿13581408)藏有宋徽宗真跡《桃鳩圖》。江戶時代著名畫家伊藤若沖的作品《白梅錦雞圖》,在構錦雞的神上與宋徽宗的《芙蓉錦雞圖》非常相似。

1440-12-5-1.jpg 

《耄耋

幕府的水德川家藏有宋徽宗的《麝香貓》,畫的是一隻原印度的“麝香貓”。傳說戰前京都畫的中心人物竹內棲1865-1942)的傑作《斑貓》,深受宋徽宗的《麝香貓》的影響。

由此看來,日本浮世畫家,受到來自宋徽宗的啟迪,也是理所當然。

《浮世:日本美學再發現》的作者不在浮世的分析和研究中獨具慧眼,找到中國畫的清澈源流,而且昔,透析浮世的色彩與筆墨中摺疊的中國文化的多重光,如他在分析歌川廣重的《夜隙之月》《弓月》兩幅畫寫道:

早年的廣重,是一位抒情主者,更是一位“月情人”。35的他,完成了《月二十八景》系列。不過現下來的就只剩《葉隙之月》和《弓月》兩幅畫。倒也成後的“雙月”。《葉隙之月》的月是月,在畫的最上端;《弓月》的月是彎月,在畫的中下部。月被葉遮,只能在葉隙枝月;彎月被在兩山之的三角,大山去了左彎月。與高的是直瀉千里的瀑布,隱喻月色如水灑千山;在彎月之上的是一道接兩山的天隱喻之月深秋寂。月高大無比,彎月低矮無圖題上是白居易“不堪葉青苔地,又是涼暮雨天”的句,彎月圖題上是翃“暫飛里,秋河隔在數峰西”的句。用葉的或深或淺,或舞或落,與白月相稱;用山峰隔高的藏,彎月掛在碧。一個是山微茫,幽月獨照;一個是近山淒清,冷月皎皎。看似隨意涉筆,無意求工,卻是萬古明月萬古心在畫作上的一個澄明。無怪乎曾留學日本的迅,也收藏了廣重的兩幅。或是感於廣重筆下的明月,迅的文章也多有月亮的抒情。如散文名篇《秋夜》中,有“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白”“月亮也暗暗地東邊去了”的句子,使人迅的月與廣重的月,有多大程度的重疊。

1440-12-6.jpg

《弓月》,右《夜隙之月》

里,作者在澄澈如水的兩個月亮中馳騁想象,往來於畫,穿梭於古今,在中日文化兩相入,融無礙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境中,吟味“山川異域,月同天”(屋王),“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王昌的《送柴侍御》)的意境,畫出一個“萬古明月萬古心”的相。迅和唐,相距一千多年,卻在山復水重中於萬里之外相會在廣重的兩幅畫中,分沒有空,藝術是萬能的言,正是:“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岩前一點空。明月照常皎,不老尋討問西。”(寒山《千年石上古人蹤》)

《浮世:日本美學再發現》,是一次於未來的回眸,是一次獨闢蹊徑的行腳,就是美的再發現--在泛黃的紙張和色彩中放全新的蝴蝶,聽它的翅膀掠過時的聲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淨公恩師生平簡介
2022: 師 父講故事 麥當勞招人
2021: 父親是聲名遠揚的算命大師,但真正神奇
2021: 二、游地府,觀靈體稱重儀
2020: 方舟子的1999“四人幫”(之一):鄧子
2020: 一隻眼睛在聽眾上,一隻手在吉他上的古
2019: 798、古月照今塵;微小元體 廣相論39
2019: 為什麼選擇8月的SAT
2018: 國家、學術與士人的起源
2018: 493 治病的千古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