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滋味
丹孃
近日,有幸拜讀了一本施蟄存先生的散文集,書中有一篇“雨的滋味”讓我讀得津津有味不舍放下!
書中這樣寫到:“你所欣賞的雨,不論是在欣賞它的音或色,不論你的情緒是適合於哪一種方式,他一樣的會迷戀了你。你最先身在雨外,逐漸的沉醉在他懷抱間,沒入在他靈魂中,終至你與它合體了,你耳中所聽的雨的音,是雨的情緒亦即是你的情緒;你眼中所見雨之色,是雨的情緒亦即是你的情緒。你能覺得你和雨達到了兩相忘的境界。你不知愁的時候是你在愁抑是雨在愁;喜的時候,是你在喜抑是雨在喜。至於雨,假如它能有知覺,當你即己和他合體了之後,它也不辨還是因你愁而它亦愁呢還是因它自己愁而使你亦愁;它也不辨是因你喜而它亦喜呢還是因它自己喜,而你亦因之而喜?如是,你的領受雨的滋味,實已達到了超乎言說的境地——一個夢的世界了。”
如此美妙的文字自然把讀者帶入了一個美妙的境地,也無意間把我帶回到遙遠的童年,記得小時候的我,常常喜歡坐在客廳通往天井的高高的門檻上,每逢下雨,雨水便是從我仰頭能見的巴掌大的那塊天上從天而降,那雨水順着對面高高的水漏管子往下淌,最後,雨大或是雨小我幾乎都能從那個管子的流速中聽出來,每當雨停了,管子裡滴水聲會停頓幾秒,我靠着門廊靜靜地等待着下一滴又下一滴,那種寂寞的雨聲是隱藏在我心底里童年的小秘密,也是我對“雨”的最初的認識,此刻,在我閱讀這篇雨的美文時,突然想到,這樣的時刻何不配上與它有關的背景音樂?於是找到了世界精典小提琴名曲《下雨的時候》,接着,文字裡雨的音、雨的色、雨的型,在感覺的世界裡和音樂完全地融合在一起了,在我腦海里居然飄出的是完美至極的雨的畫面!
我也突然想起昨日來家探訪的友人在看到我家牆上掛的那些畫時說道,你的畫讓人感受到一種節奏,有奔放有舒緩,甚至像敦煌的飛天!我告訴她,我的這些畫都是在一邊聽着音樂,一邊畫出來的。是否可以理解,這種創作是一個人在靈魂深處音與畫的一種對話,一種藝術的交融。雖然小時候學過畫,但從事攝影之後就很少有機會再拿起畫筆,但是對畫的熱愛從來沒有減少過一分,用現在對繪畫加上音樂後的理解,完全是內心感情或是一種情緒的宣泄、釋放。我內心深處的畫面里有太多音樂的律動,它時時在感動着我,安撫着我,使我很難分辨出現實中的我和精神世界裡的我,寫作之餘,我會自然而然地走進畫室,看幾眼畫筆和顏料,就像和久違的小夥伴打聲招呼。
感謝施守珪先生在上海衡山路上一個陽光的午後共飲咖啡,送了我這本《施蜇存散文集》,讓我有幸邂逅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翻譯家的一篇篇美文,感謝他為整理祖父的遺作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我有個習慣,每次獲得一本自己認為的好書,都不會只是隨手翻翻一放了之,而是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心情,習慣於把每一個字細細品慢慢咽地慢讀。我突然發現這兩天的狀態正契合讀書!安安靜靜地,沒有半點雜念地全身心地走進作者的世界,獲得思想的啟迪和文學的享受。同時,讓自己在現實生活與精神世界間,心有所感,意有所觸,情有所激!
窗外,青灰色的冷色調里,小院枯枝搖曳,冬日的花架上,鳥兒都懶得飛來小歇一下,偶有幾隻野貓在玻璃門外打滾。天冷,腰腿傷痛便心安理得地窩在家裡,名曰修養,實為懶散尋得理由。捧一本書與之相配一杯熱茶和一首名曲。臨近午歺,老公給“病人”端來一碗香噴噴的蔥油拌麵,於是我為自己總結了一種簡單的快樂法:一書、一茶、一曲、一面,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