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條“遲到”的新聞成為媒體的焦點:中國兩位科學家朱熹平和曹懷東,在美、俄數學家取得關鍵突破的基礎上,徹底解決了數學界百年未破的龐加萊猜想問題。這一猜想是21世紀七大數學難題之一,比公眾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更重要。
其實,早在大半年以前,兩位科學家就把猜想證明出來了。然而,為了論證結果的準確性,從去年9月底到今年3月,兩位科學家被請到哈佛大學,為5位數學家講解,並回答一系列問題。隨後,論文才發表。又過了差不多兩個月,消息才正式對外公布。
面對巨大成就,兩位科學家卻如此沉穩審慎,不僅令人讚嘆,也理應讓一些人汗顏。在當前的學界,一點研究結果剛剛完成,便想儘快公之於眾。一部著作剛剛出版,便有“國際領先”、“經典之作”、“填補空白”等溢美之詞加諸其身。更有甚者,如“漢芯事件”等,成果還沒研究出來,哪怕造假也要把它造得具有震撼效果。兩者相較,境界之別有如天壤!
在破解難題的前後,兩位科學家樸素的“科學態度”遠不止這一點。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猜想證明”的價值,不僅在於中國科學家對數學領域的“學術貢獻”,更在於他們在日益浮躁的學術環境下,在各種學術醜聞時有耳聞的現狀下,向世人呈現了中國科學家難能可貴的“科學精神”——這種精神,正是若干年來我們苦苦呼喚和竭力尋求的。
面對成就,他們不拔高,不掠美,踏實做人,低調行事。朱教授說,完成這一證明,是國際數學界許多數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他的團隊只是完成了“臨門一腳”,過多宣傳個人不客觀。他們還竭力傳遞這樣的信息:證明這一猜想,貢獻最大的是漢密爾頓和佩雷爾曼,好比蓋大樓,前人打好基礎,最後“封頂”工作由中國人完成。
充分肯定他人的貢獻,理性看待自己的努力。這也是科學研究的要義。
在一定程度上,猜想得以證明,也得益於寬鬆的學術環境。朱熹平教授在從“偏分方程”研究轉到“幾何分析”研究時,有四五年的時間,幾乎沒有發表過論文,可他仍可安心搞科學研究。試想,如果學校規定每年必須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多少論文,從各個方面進行嚴格考核,各種干擾不斷,朱教授們豈能靜心苦練“臨門一腳”?
學術成果重數量不重質量,學術研究有嚴格時間限制,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反而得不到正確評價,是現時我國學術評價體系的現狀。這種錯位的評價體系,惡化了學人的學術生存環境,使學界爭名逐利、急功近利之風盛行,不僅制約了學術創新能力,導致大量的學術垃圾產生,對基礎科學來說更無異於災難。
科學研究最離不開的是科學的精神,兩位科學家的成功再次證明了這一點。以“猜想證明”為鏡,觀照學術研究的體制與機制,以及學人學術道德層面存在的問題,並尋求根本的破解之法,當是難能可貴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