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培養不出大師級創新人才的根源(一) |
送交者: 南泥灣 2006年12月07日16:52:3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中國大學培養不出大師級創新人才的根源(一) 作者:南泥灣 錢學森的洞察力不錯,的確,科學技術創造性人才按目前中國的培養方式,收效甚微,大師級人才更不要提。6位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的回答有一定道理,但除了高考考試方式和招生辦法與科學技術創造性人才有關外,其他只是一般性人才問題,與溫總理的提出的問題關係不大。 我的看法與他們有所不同,科學技術創造性人才的培養有其特點。我在中國了接受過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美國聽過小學、中學、研究生課,直接體會到一些東西,利用周末把自己的觀察和體會寫出來,找一找中國大學培養不出大師級創新人才的根子在哪裡。 1. 為什麼說目前中國大學沒有培養出大師級創造性科技人才? 目前中國大學沒有培養出大師級創造性科技人才,這不只是錢老個人印象,為了更加具體地說明這個問題,我這裡首先明確一下大師級人才的標準。 比大師級稍遜一級 的可以稱為為世界一流傑出人才,在某個領域作過出色的研究,解決中等或大的問題,具體的如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和2000多名美國科學院院士都是這一類,外籍院士要另算。在美國的生物學和醫學領域,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300名研究員也應該歸於這個級別,王曉東和耶魯大學的許田教授(畢業於復旦遺傳系)是其中的研究員。 實際上,夠得上一流人才並獲得自然科學諾貝爾獎的都是大師級人才,日本獲得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如利根川進(生理學和醫學獎)是大師級人才,但田中耕一(化學獎)等則屬於創新人才,不夠一流水準,所以不是大師級人才。 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只有台灣的李遠哲(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和大陸的楊振寧()兩個大師級人才。大陸傑出人才只有搞生物學的王曉東(美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李遠哲是台大本科畢業,台灣清華碩士,1965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此後主要從事化學動態學的研究。楊振寧1942年畢業於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在該校研究生畢業。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物理博士,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王曉東本科畢業於北師大生物,1985年,考取“中美生化考試和申請”(CUSBEA)赴美學習,後獲得克薩斯州著名學府——西南醫學中心博士學位。因此這三個人只有一半在中國的培養,主要貢獻都不是在中國本土完成,獲諾貝爾獎的工作在美國完成且獲獎時都已加入了美國籍(李遠哲後來放棄返台)。 2.科學技術創造性人才的出現與那些因素有關? 科學技術創造性人才的培養是個連續的系統工程,那麼科學技術創造性人才與那些因素相關呢? 從大的方面講主要是人才(知識和能力)和環境(教育、科研體制和經濟投入)兩個因素,分別受文化背景、經濟發展水平、培養方式、科技環境4個方面的影響,經濟發展水平對人才的影響在科技環境體現出來。從人才成長的內容和條件看分為:知識積累、能力培養和科研機會3個方面。 從人才的培養和出現環節看,分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獨立研究三個階段。基礎教育(小學、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本科、博士,博士後)是學習階段(博士後也可以看作學生和獨立研究的過渡),此後的獨立科學研究(副教授、教授或副研、研究員)是顯露階段。 大學和高等研究所既是高等教育的場所,又是科學研究的主要場所,無疑是創造性科技人才能否出現的最重要環節,錢老何溫總理提出這樣的疑問並不奇怪。 3.美國的國家大師級創新人才最多,說明什麼? 有比較才有鑑別,為了找出中國大學培養不出大師級創新人才的根子,我們需要知道那個國家大師級創新人才最多?既然大多數自然科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屬於大師級人才,我就以此作為切入點。統計1901年至2006年的自然科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各國的分布如下:
接下來,我進一步比較中美的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環境三方面的差別,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着重於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科技環境側重於遴選體制和投入總量。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