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網上學術討論應是“君子之爭”
送交者: 張小軍 2007年01月17日14:53:0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網上學術討論應是“君子之爭”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張小軍 任海軍)東方科學是否在重新崛起,中醫是否是偽科學,“偽科學”一詞是否應該廢除,近年來,國內網上有關學術問題的討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網絡作為一種嶄新的信息交流平台,正在革命性地改變學術爭論的形式。但與此同時,人性的弱點等種種問題在網絡中不斷暴露出來,能否合理規範網上學術討論,已經成為我國發展創新文化以及世界網絡發展的一大課題。

網絡正在成為創新文化的井噴區。當一些老的學術爭議走上網絡後,參與討論的人數迅速增加。比如東方科學和西方科學究竟孰優孰劣的話題,出現時間至少超過了百年,但以前這一討論只是集中在學術領域和知識階層,出現在人們印象中“正規”的媒體上。當這一爭論在21世紀初出現在網絡後,數量巨大的專業人士和普通人以一般網民的身份加入了這場論戰,使其成為社會熱點新聞。

除了學術討論,網絡也成為嚴肅學術成果的重要首發地之一。學者公布研究成果,按傳統應該選擇學術刊物發表,學術刊物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論文的價值。但網絡蓬勃發展以來,許多學術成果發布網站建立起來,大量的學術論文首先被發表在網絡上。2002年,俄羅斯數學奇才佩雷爾曼一改在權威雜誌上發表論文的慣例,出其不意地在網絡上公布了他對世紀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的證明。2006年,他憑此成果獲得數學界最高獎----菲爾茨獎。

當創新思想的火花在網絡上飛舞時,與發展不和諧的聲音也傳了出來。首先是“智能設計論”等反科學命題沉渣泛起。去年“進化論”與“智能設計論”在美國進行了一場新的爭論,雙方都利用了網絡這種傳播工具。“智能設計論”的大本營之一“智慧設計網”就詭稱“達爾文進化論與上帝創造人類的聖經理論相牴觸”。

其次是評判學術成果的標準常常被忽視。科學是理性的,其核心是實事求是。但在網絡討論中,感情因素有時會占上風,理性的聲音受到抑制。

第三是網絡極易成為泄密的漏洞。去年,美國蘋果公司就與網絡“博客”作者發生糾紛,控告其泄露了公司的商業機密。但受控作者卻認為雖然自己不是記者,但 “博客”作為一種新興媒體,作者應該受到“記者有權保護新聞線索來源人身份”的法律條款保護。無論雙方的爭論結果如何,網絡最終都不應該成為泄密的天堂。

第四是人性的弱點在網絡上被放大。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去年12月載文稱,網絡會凸顯人類個性缺陷。文中說,由於網絡這種溝通方式太便捷了,以至於我們往往不會仔細琢磨所寫的內容。這種情況在國內的學術討論中也頻頻出現,“白痴”、“弱智”等含有人身攻擊意味的詞彙,甚至直接的漫罵在國內的網上學術討論中屢見不鮮。

如何糾正網絡學術討論中的偏差呢?主張“君子之爭”是一個解決辦法。所謂“君子之爭”有幾層含義:一是討論的應是真正的學術問題,而不是無中生有、虛張聲勢的“假招子”;二是每個參與討論者必須自律,保證自己討論問題時保持理性,不對其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保證別人發表觀點的權利和自由,自覺在網絡學術討論中採用實名,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三是儘快把法律和成熟的學術規範擴展到網絡領域,保證網絡這種新興技術工具能夠完全為我國創新文化服務,能夠成為人類智慧成果不斷湧現的一塊新策源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院士“光榮榜”——一群不如瞎貓的行屍
2006: “光榮”的院士名單(續)
2005: 探索宇宙奧秘的丁肇中與他的中國情結
2005: 關於加拿大和歐洲的學校
2004: 教育浮誇背後真實的華中科大
2004: 美國終身教職的由來及爭論
2003: 法國人竟“不知有鄧...”
2003: 知識改變命運?博士生猝死震驚復旦
2002: 世界性的教育問題
2002: “形象大使”楊瀾一句謊言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