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錢學森三次論證“畝產萬斤”
送交者: ZJY 2007年11月26日15:04:4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補遺:錢學森三次論證“畝產萬斤”

  作者:ZJY

  閱讀JFF的《錢學森的血債會有多少》一文,感到剖析得鞭辟入裡,只是題
目用詞有點過分。古人曰:以史為鑑。對於這樣一件禍國殃民的事件,雖然距今
不過五十年,但現在的年輕朋友們知之不多,也沒有見到錢本人的反應。故而不
得不再作一段補遺。

  錢學森在《中國青年報》發表的《糧食畝產會有多少?》的文章,毛澤東主
席是看過的。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過的老同志寫的《給毛澤東的三次上書》一文中
記載:1958年11月武昌會議期間,他應邀去東湖招待所毛澤東的住處交談。“我
特意問他,你是在農村長大的,長期在農村生活過,怎麼能相信一畝地能打上萬
斤,幾萬斤糧?他說看了錢學森寫的文章,相信科學家的話。原來1958年農業放
高產衛星時,錢學森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說太陽能如果利用了多
少,科學論證,一畝地可打幾萬斤糧。錢的文章對毛固然起了作用,當時我心裡
想,一個自己種過地對農業如此熟悉的人,恐怕主要還在欣賞群眾的沖天幹勁,
也相信這種積極性或許能創造奇蹟,不想給這種‘熱情’潑冷水,因而對高產
‘衛星’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吧。說受錢文影響,是否有點推卸責任呢。”
責任當然主要在最高領導人身上。但不管怎麼說,錢文為放“高產衛星”提供了
“科學依據”。

  其實,錢先生早在《中國青年報》文章之前,已經公開發表了這個“創新”
觀點。1958年4月29日,《人民日報》第七版頭條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
的名義發表錢先生的文章《發揮集體智慧是唯一好辦法》。文中有一段文字談到
“我覺得科學的躍進要乘風破浪,這是完全可能的”。他說,“既如此,我們就
應該把眼光放遠些”。接着,他以農業為例,說:“從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提出
來以後,全國農業合作社的社員們生產情緒高漲。尤其在去冬以來,在黨的領導
下,真是排山倒海。……在科學研究方面應作好準備,到時候我們就能跟得上去。
在這一點上,我是外行。作為一個搞力學的人來說,不免總是從能量方面來考慮。
最近我算過這麼一個粗淺的賬,就是地球上一個單位面積上,受太陽的能有多少。
假設我們說,一天太陽光照在地面上,只照八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八小時
太陽光照上去,如果我們只計算1%的能用來轉變為植物有效利用的能,這個能把
水和二氧化碳轉變為澱粉,那麼就可以在一畝面積上年產約八千市斤的淀
粉。……”下面還有不少文字,不引用了。看到這段文字,公眾一定會發笑。一
個科學家怎麼那麼天真?科學的假設是憑事實作依據,還是憑腦子胡思亂想得來
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就沒有陰雨天?每天都有莊稼在地里長着嗎?八千市斤
澱粉合多少糧食啊?科學就是這麼“跟得上去”的?真可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也。錢先生的眼光太遠了,叫袁隆平院士望塵莫及。具諷刺意義的是,當天《人
民日報》頭版頭條消息是湖北襄陽專區“夏收作物增產一倍已成定局 二十萬
畝小麥畝產可達千斤”。儘管這已經是虛假的報道,但相比錢先生的遠大的眼光
卻是短小得可憐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當代中國大多數人的共識。那麼,經過
1958年的農業實踐,“畝產萬斤糧”的夢幻已經破滅。到1959年初春,大躍進的
勢頭有所減弱。可錢學森還處在幻想之中,而且有進步。1959年第5期《知識就
是力量》雜誌發表了錢學森的《農業中的力學問題》一文。作為中國力學會理事
長的他,竟“創新”到提出“農業力學”的地步,真叫人佩服得仰天長嘆。我不
是內行,無法像JFF那樣作鞭辟入裡的剖析,只得將其文章的開頭幾段摘引在這
里,讓公眾共賞這段奇文:

  “這幾年來,中國人民在黨的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光輝照耀下,精神振奮,
意氣風發,無論在工業戰線、農業戰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別是1958年
大躍進以來在同一設備條件和土地上,生產量提高了許多倍。由於這種生產上飛
躍的發展,也就出現了一連串新的科學技術問題,要求科學工作者去解決。我在
這裡想提出其中一個問題,就是農業高額豐產技術中的力學問題。

  “我們都知道,力學是處理機械設計的問題的,是處理高速飛機設計問題的,
是處理水流和氣體流動問題的,怎麼農業高額豐產里也會出現力學問題呢?

  “要說明這一點,我們得先計算一下在我國平均緯度的地方,一年之中在每
一畝地上到底有多少太陽光落在上面。這個能量可以用各種單位來表現。我們這
里選用從水和二氧化碳製造出碳水化合物的斤數來計算,這是因為植物的生長正
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碳來製造澱粉和纖維這樣碳水化合物的。我們算了一下,一年
中落在一畝地上的陽光,一共折合約94萬斤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陽光的
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麼單位面積乾物質年產量就應該是這個數字,94萬斤!
自然,高等植物葉子利用太陽光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估計最高也不過是
1/6,這就是說,單位面積乾物質的年產量大約是15.6萬斤。但是植物生長中所
積累的物質,只有一部分糧食,像稻、麥這一類作物的穀粒重量,約占重量的一
半,所以照這樣算來,單位面積的糧食的年產量應該是7.8萬斤。這是說全年三
百六十五天都是晴天。如果因為陰天而損失25%,那麼糧食的畝產量應該是5.85
萬斤。這是說,作物要在全年都生長,如果僅在暖季才長,也許要再打一個2/3
的折扣,那麼平均畝產量是3.9萬斤了。

  “同樣的計算也可以用來估計快速豐產林木的數字。這裡相當於糧食的是蓄
材量,也就是每年每畝地上的積累的木材重量。如果是常綠樹,全年都長,每畝
地的積累的木材重量是5.85萬斤;如果是落葉樹,就是3.9萬斤。倘若木材屬於
輕質的,重量按每立方米900斤計算。那麼全年都長的常綠樹,每畝每年可以積
累木材63立方米,而落葉樹每畝每年可以積累木材43立方米。……”

  總算他還知道一年365天中有陰雨天。可是成熟糧食收割後新種未下時又怎
麼算?冬小麥不長在暖季又怎麼算?僅光合作用就能叫一畝地產94萬斤碳水化合
物嗎?樹木與糧食的碳水化合物是一致的嗎?錢先生的想象豐富的叫人跟不上,
簡直達到了異想天開的境界。加之一連串的“如果”、“倘若”,真是令人景仰
的“植物力學家”啊!可是,在科學研究問題上可以毫無根據的亂起概念、憑空
想象地列舉數字嗎?,連對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的起碼要求都沒有達到。敬請
諸位想一想,這又是什麼科學?

  更有諷刺意味的是,毛澤東主席逝世後,錢先生於9月16日在《人民日報》
發表文章《終身不忘毛主席的親切教誨》,回憶同毛主席的幾次見面。其中,他
寫道:“1958年10月27日,毛主席親臨中國科學院科學成果展覽會。毛主席第三
次接見了我。毛主席肯定了展出的科研大搞群眾運動的成績,指出要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毛主席的教導撥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
向。”難道1958年的“農業力學”是毛主席撥正的?

  寫這段補遺只是想講一些不能遺忘的歷史事實。

  2007.11.24.定稿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公司還是學校:博士就業雜想
2004: 論南京人的文化底細
2004: 關於中國人祖先的概念問題
2003: 近十年物理學領域文獻統計分析
2003: 中國人應該改變思維方式
2002: “海歸”也會失業
2002: 清華為何出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