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揭秘:其實美國大學裡也有潛規則 有人總結了五條zt
送交者: gongyou 2008年12月03日15:32:5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揭秘:其實美國大學裡也有潛規則 我總結了五條zt -------------------------------------------------------------------------------- 2008/12/3 23:35 標題: 揭秘:其實美國大學裡也有潛規則 我總結了五條 近年來,“潛規則”已經成了一個非常熱門的詞彙,官場有之,股市有之,娛樂圈有之。現在好了,在剛剛出來的一本小說《諾貝爾的囚徒》封面上,竟赫然標着“ 刻畫中外皆然的學界潛規則”的字樣。看了作者傑拉西教授的簡介,才知此人非同凡響,因為他不但是學界中人,而且是位頂尖高手,有着“人工避孕藥之父”的頭銜,贏得過無數科學榮譽。由他來講述學界的內幕,自然應該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了。    潛規則之一:著名教授只管申請經費,幾乎從不親自動手做實驗。   書中寫道,在當今科學界,實驗室的規模急劇擴大。哈佛、麻省理工學院或伯克利的許多研究小組,其人員多達三十人以上。但是,就像金字塔一樣,實驗室中有着森嚴的等級,大多數人都在從事一些具體、瑣碎的工作,他們“只是被當作有手的工具而已”。而實驗室的領導——那些地位顯赫的“超級明星”,其主要任務則是募集研究經費,以及在重大科學會議上報告他們的成果,“他們自己當然是不會親自動手做實驗的”。   好一個“當然”!這明明白白地顯示出,它就是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潛規則。根據這條潛規則,作為一個剛入門的學生,你得先像奴隸一樣聽命於你的教授,甚至要“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一個星期七天”,而所有的希望就是“多年媳婦熬成婆”,到時候你就同樣可以享受“科學明星”的待遇了。事實上,大家都承認這條潛規則,所以書中的康托偶然親自動動手,就贏得了其學生的無限敬仰:“像他這種地位的人誰還在做實驗?”    潛規則之二:教授要在學生完成的論文上署名,甚至被看作主要作者。   在《諾貝爾的囚徒》中,一段關於這條潛規則的對話極為精彩。當正在攻讀文學批評博士學位的莉亞對這條潛規則提出異議時,女化學教授阿德利提出了自己的反駁:“這個課題是我提出來的……我用我的研究經費提供了設備和學生的獎學金……向國家衛生研究院提出經費申請的報告是我寫的……我們一起討論工作進度…… 我建議採用某種技術……提醒她注意重要的參考資料……”所以,她的結論是:“一般認為,教授作為作者之一是很正當的事情。事實上,這個領域裡的人都認為我是主要作者。”   阿德利的話自有其一定的道理。不過,它也讓我們看清了一個事實:在這些教授眼裡,他們才是學術課題的真正完成者,而學生們只是“有手的工具”,在能夠讓學生們在論文上署名,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所以,當小說的主人公之一斯塔福和他的導師一起聯名在著名的《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時,他就十分滿足於自己沒有像大多數科學合作者那樣被忽視,被列在所有稱呼中最常見的“等等”之中。“能夠逃脫在參考書目中被列為‘無名氏’的遭遇,總歸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潛規則之三:女性在學術界很難得到晉升。   渴望成為母親是每一個女性的天性。但在學術界,想把事業和母親的身份結合在一起可是一道天大的難題。為了獲得一個在學校里永久任職的終身教授資格,“在化學或者大多數實驗科學裡,在你當助理教授的六年時間裡,你不可能既做一位母親又獲得終身職位”。在大學裡,大多數手握職稱評審大權的評審委員都是年紀很大的老頭子,“雖然接受過關于禁止性別歧視的法制教育,卻根本不了解實際情況”。這就難怪在美國主要的大學裡面,沒有一所大學的化學系主任是女的。雖然招進來的研究生幾乎有四分之一是女性,但在一流大學裡只有很少數女性獲得化學方面的終身職位——“哈佛大學沒有,普林斯頓大學沒有,耶魯大學沒有,斯坦福大學有一位。”   即使她們終於如願以償,成了終身教授,她們就真的會獲得平等的對待嗎?答案仍舊是否定的。以著名的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教授為例,她一生成就卓著,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還擔任過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女性會長,卻依然被視為異類。“他們平常稱呼她‘吳夫人’而不是‘教授’,這難道不可笑嗎?就好像她是個管家婆似的。”    潛規則之四:如非迫不得已,千萬不要在申請課題時把一切想法都說出來。   眾所周知,現在的科研需要花很多錢,於是,你一定得申請課題經費。可是你知道,這其中也有許多玄機嗎?書中借主人公康托之口這樣說道:“人們從事評審這種耗費時間的工作並不完全是出於崇高的責任心,是盡義務,或者說是某種善舉。實際上,總有一些利己的成分在裡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最早接觸到最新進展,獲悉最新消息。你會忍不住記下你所看到的東西,然後,過了一段時間,比方說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之後,你會忘記自己最初在哪裡看到過它,漸漸地你認為它就是你自己的想法……”   原來如此!作為一位有着六十年學術閱歷的科學家,傑拉西自然對此深有體會:“那些行家不會把一切都說出來,他們在申請中主要談論自己已經完成但尚未發表的東西。只有初次申請的人,他們以前沒有獲得過經費,只好把所有的牌都亮在桌面上。他們別無他法。這就是這個行業的規矩:那些已經……”   “這個行業的規矩”,原來,這就是潛規則!可憐的新手,要是沒人指點,他們還一直蒙在鼓裡呢,只能乖乖地成為別人的獵物了。    潛規則之五:為了發表論文,要設法恭維評審人。   我們都知道,發表科學論文是很困難的事。在中國,一篇SCI上的文章就能讓你身價倍增。可是,論文評審者卻大多是很挑剔的。為了使你的論文能夠順利發表,你就要設法使評審人符合自己的口味。那麼,該怎麼辦呢?   下面的方法就是一條黃金法則——“在你論文的參考書目里不斷地引用另外一位科學家的作品”,因為這很可能會引導編輯挑選那個人作為一個特別合適的評審人。要是你還想更保險一點,那你就要再費一點工夫,“把那位潛在的評審人的著作歸類為‘一流’、‘發人深省’,或乾脆就說‘精闢’,他在評審你的稿件時心情就會比較舒暢”。因為,“好話人人愛聽,恭維永遠有用。”   對於初露頭角的學者,書中給出了諄諄教誨:“永遠不要在書面反駁意見中侮辱評審人,無論他的評論多麼愚蠢。”因為,這是一條潛規則!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0:00 我在美國的大學作教授多年。可以負責的說。這些不是廢話,就是錯話。 我想作者是要諷刺中國吧。把“美”換成“中”來讀它?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0:08 其實教授就是老闆,你見過幾個老闆自己上陣做事的?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0:11 取抉做什麼事。。。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0:21 To 2nd FL. You said that you have been a professor in American university for many years, but have you been professor in China, and if no, how can you be so sure this article should refer to professors in China? OK, the conclusion is you are NOT a good professor in USA for your wrong logic, and you won't teach or research well in American university.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0:28 標題: yale I am a full professor in USA and agree on most of the points in this article. But you have to stop complaining about those imperfect things because these are determined by human nature...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0:29 前兩條整個是扯蛋。申請經費意味着什麼?你沒有創造性的想法,誰給你錢?底下的人做實驗,沒有老闆的指導,成麼?還有,不管你在地球的那個地方,你在書面反駁意見中侮辱評審人看看。這也算是潛規則? 不懂不要裝懂。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0:34 教授應該是了解自己實驗室進行的每一個實驗,但未必需要動手做得比技術員還好。 這只是簡單的社會分工而已。不能算什麼潛規則。 就如公司總經理下轄無數專業人等,他是做好他的管理還是應該親歷親為每一件具體事務?傻瓜都知道的。確有一些教授搞不清手下研究人員做什麼,但這類教授在美國的比例應該是遠少於在中國的。美國七八十歲的教授還勤學不已的人遍地都是,中國三四十歲的教授,不小就已經在酒桌上打發光陰了。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0:34 揭秘:其實美國大學裡也有潛規則 我總結了五條 what a shame title.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1:06 Make a lot sense to me.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1:56 guys: If your professor does not give your good reference, your career in that field is almost over. Same thing in China. we are told this is nice area. wrong. dirty as other industry. some are even worse.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2:08 標題: truth, but nothing wrong everyone knows about these, and i do not see anything wrong with it. i am shocked by #2's comment, especially from a self-claimed professor.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3:21 I agreed what the #6 said. The critical point is that if there are true in American, people will see as human nature from positive view other than taking others credits from negative view if happen in China. there is even worse like #2 who totally blank his eyes.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3:44 Right, these are human nature and reality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4:04 #13 tells the truth. Happens in USA, it is human nature Happens in China, it is Chinese weakness. -------------------------------------------------------------------------------- 作者: 匿名 京港台時間: 2008/12/4 04:39 These comments may be fresh to someone, but as a PhD candidate, I will take it for granted. The current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is far from perfection, but it works well and effectively. We are a part of it, and we know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chieve absolute equality in any human organization. I'm glad to see someone touch this issue and wish the discussion will beneficial the system in the future. -------------------------------------------------------------------------------- 倍可親.海外華人中文門戶()
0%(0)
0%(0)
  一看就是共友發的 - Outlooker 12/03/08 (26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劍"字的第18種寫法。
2007: ZT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張維迎
2004: 在北大讀EMBA:意料之外的窘境
2004: 吳敬璉:獨立精神與自由思想
2003: 錢鍾書留學在巴黎
2003: 三峽大壩蓄水後長江氣候和物種的變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