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作弊獎勵"與"大學無奈作弊何" |
送交者: 黃力民 2003年01月04日17:38:0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中國青年報2002/11/7報道:武漢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學院22個班級因考試"零作弊"獲100元"紅包"獎勵。十多年來,有多少人(教育部、教育廳、大學當局等等)為遏止考試作弊想了許多辦法而不得,如今終於輪到以金錢收買學生。一方面是全國大學熙熙攘攘地向"一流"、"知名"邁進,另一方面卻是"大學無奈作弊何"! 被視作教育"毒瘤"的考試作弊為什麼遏止不住?首先想到的原因是利益驅動,然而考試作弊的利益實在太小,無非是不學習或少學習也能及格。一則報道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與學生座談時有學生遞條子寫道,如果我告訴校長我們多數同學都在考試中作弊過您是否相信?校長回答不相信,學生以笑聲委婉地表示了師生間存在的鴻溝。我們可以推測校長的心態--這是優秀學生群體呀,作弊究竟為什麼呢?大學生對於考試作弊的態度說明從功利角度已難以解釋此現象,當今社會存在的舞弊文化場令人不能迴避,大學生不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已。試想學生所耳聞目睹的貪污腐敗、行賄索賄、黑幕黑手、假冒偽劣都是觸犯刑律的大舞弊,就是與大學有關的作弊行為如假文憑偽文憑、升學入學考試的作弊、學校當局在管理中的種種虛假行為也都比課程考試作弊深刻的多。其實考試作弊只是眾多學習作弊中的一種,還有更為可怕的抄襲作業(一個班的作業本少到只有幾個版本,這比考試作弊率高得多)、拷貝畢業論文(圖書館的刊物上批註:該文我已用了,各位不要重複--好可愛的學生)。還有,人們很少聽說過研究生考試作弊,實際上並不是因為沒有而是研究生課程考試的"貓膩"更上檔次。大學的混亂情況顯然遠不止考試作弊,該文中還提到"部分基礎課的逃課率高達35%",眾所周知的是以素質教育名義開設的各種選修課的逃課率更慘。試看所謂"校園魔鬼詞典"的兩則:1)複習--就是快速學習:在一兩天之內把本該一個學期學的東西學會;2)周末--停止逃課。有如此多的學生(無論學習基礎好的、差的)沒有或很少完成學習環節,又沒有必要的自學來填補逃課造成的缺失,便是神仙也難以通過考試。而且,作弊的事家長做得、學校做得、官員做得,學生為何做不得? 看來似乎應當以淨化育人環境作為遏止考試作弊的藥方,然而這措施根本倒是很根本,可是誰做得了呢?還不是空話一句。能做的、較為現實的事是大學教育的反躬自問--學生為什麼不願學、學不好? 近來的一句流行語"當不了教授就別當"是大學生對於"不願學、學不好、學不會"的回應,直指教育本身對於考試作弊的不可推脫的干係。但我們不能單單委屈了教授,還要追問"當不了副教授就別當"、 "當不了講師就別當" 、"當不了校長就別當"、"當不了系主任就別當"。撇開社會環境、社會風氣的負面影響不說,考試作弊問題的癥結就在於大學教育自身的萎靡:一大堆既陳舊乏味又無用的知識,以枯燥、呆板的方式講授。可以統計一下,有多少課程學得沒意思,有多少課程學得很痛苦,有多少課程學了沒有用,又有多少課程雖然有用或有意思卻被不負責任或不夠水平的老師講得一塌糊塗。 由此也可解釋很多學生身在大學卻特別看重自學:文科的書很適合自己讀,電腦高手常常不是計算機專業科班出身,學英語的最好處所並非名牌大學卻是形形色色的非正規、非主流學校、培訓班,而當今最牛的學問--如何當官偏偏教科書上沒有。反過來說就是凡列入教學計劃的反倒不學。 這書讀得如此痛苦,讀了又沒有太大的用,如果考試不弄點"技巧",那不是太虧了嗎?大叫一聲"這書不讀也罷"拂袖而去的人雖有但也不過是韓寒之類的怪才,絕大多數人或依父母之命或衝着一紙文憑怎麼也得讀下去。 就事論事地說,很現實的辦法也有,由任課教師通過優選考試方式、考試內容來設計一種考試使得作弊既不可能又無必要,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這又涉及到現今的大學制度,考試是由學校領導與管理部門掌握的,任課教師絕不會對考試作弊問題有很大的關注自然也不會去為此而操心。 學校拿出100元錢希冀遏止考試作弊,與邁向"一流大學"的冠冕堂皇相比較,顯得多麼的可笑而無奈。面對今後層出不窮的考試作弊我們設身處地想一想:100元錢顯然不足以驅動學生"從思想上遠離作弊"(100元錢對於一個班的意義大概是每人一根台灣熱狗或一杯飲料),而更多的獎金只會增加"零作弊獎勵"的可笑程度。武漢科技大學的效果如何呢?據說"上期末僅有兩個班級3名學生有作弊行為,而以往一門功課就可能抓出幾個作弊學生",又據說學生也認為這與過去將作弊者"告示天下"的方法相比是一大進步。我疑心這不過是熱鬧一下而已,考慮到具體操作的困難,很可能實際的情況是"獎金照拿弊照作"。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