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仔細閱讀一下季老的人生三論,來看看季老到底有沒有什麼非要說給大家的話。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php?id=5025
季老的觀點,我總結如下
第一論:(1)我們每個人的出生和死亡都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2)既使我們對於人生如此被動,我們仍然需要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何在。
對於第一個容易理解的點,季老費了很多口舌,但對於第二個與第一個觀點相矛盾的觀點,季老卻草草結束,只是呼籲大家“不妨”在日常活動之餘,好好想想,目的卻是微不足道的“使你頭腦清醒一點,減少一點糊塗”。我的糊塗就在這裡。
人的生和死都由不得自己,為什麼要我們自己思考人生的意義?清醒一點,糊塗一點,可以解決你的生和死嗎?哪個清醒的人可以不死?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的聖典,都是要解決這個矛盾的。而季老卻語焉不詳,迴避矛盾。說他幼稚,沒有內容,豈不是很恰當嗎?
第二論:季老來到了“人性”,他沒有表明他支持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似乎他支持魯迅的觀點“人,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我也說過,季老的雜文,除了引用別人的觀點有點意義以外,別的都是絮絮叨叨的廢話。這就是個例子。
顯然,他把人的本性也推廣到動物和植物身上,說人和動物甚至植物一樣都是為了生存下去,並努力繁殖,讓自己的後代占領世界每個角落才好。我都不知道如何評價這樣的人性觀了。他把魯迅的發展看成是生殖了,絲毫沒有考慮到人還有精神的生活。最後,人或者動植物沒有布滿世界,是因為“造化”使然。緊接着,他就指出“造化”不是上帝、神、老天爺、大梵天。研究了一輩子印度文化的季老,否定了大梵天,似乎一點都不熱愛印度文化,我不覺得他的人生有什麼意思。
第三論:季老開始討論他最不拿手的“造化”,或者“命運”。造化讓動物有天敵,因此抑制了他們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而對於人,“造化”讓人不同於動物,有了良知。但緊接着,季老就說“我不大相信什麼良知”。我有點疑惑,不知道季老不相信人的良知存在還是不相信人良知的可靠性。似乎第二種理解更可靠。他認為人的良知靠不住。季老緊接着舉例說明動物沒有良知,不想人需要吃你之前,作你的思想工作。季老舉“為國捐軀”和“中國的脊梁”來說明良知是存在的,但緊接着用曹操壞到極點(嘿嘿),來證明其實沒有良知的人是存在的,甚至是遠遠多過有良知的人。
他說“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着想而抑制自己本性的,就是一個道德的人”,甚至給出了百分比,“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位自己着想的人,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季老是個夠格的中小學老師,自然知道六十分萬歲是不夠的,要達到更高分數,就需要更高的“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也就是說,要更嚴酷地“抑制自己本性”,呵呵。多簡單的算術,就解決了人的道德和良知問題,大師就是大師。
看了季老的人生三論,你們對於如何生活有了什麼新的打算?你們準備怎樣“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着想而抑制自己本性”?別打算作個不道德的人哦。要抑制自己的本性,不要生存,不要溫飽,還是不要發展(生殖)。你們為了別人可以有更多的老婆老公,就為別人着想,就不要娶老婆嫁老公了;為了別人吃好的,自己就節食減肥吧。
這幾天很鬱悶,因為自己怎麼也看不出季羨林同志是個“國學大師”,而他的這樣的雜文被許多人贊到了天上,說季老“一代宗師,世人楷模”,睿智之聲,不絕於耳。我感到自己就像皇帝的新裝的小孩,怎麼也看不出季老學問智慧的新衣來。黨和國家非說他是大師,咱也沒有辦法。他那些梵文,那些著作咱不懂,但從他雜文中的文筆和思想來看,季老的哲學思辨能力幼稚。哲學之於人文科學,相當於數學之於自然科學。一個人文學者,思維如此混亂,概念如此不清,他的學問怎麼高深呢?會幾種甚至幾十種語言,不代表就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