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經費近年急劇增加,增加的程度超出一些人的想象。 但是妥善經費分配這個問題,可以說近年絲毫沒有解決。 這是剛剛看到兩篇文章而有感而發。 知道中國科技界現狀的人,都不奇怪陳良堯、王鴻飛說的事情,不過大家不公開說。 可悲的是,很多人回國後立即學會使用陳良堯王鴻飛所不恥的那一套。 中國現在經費很多, 所以,研究做得好的人、和關係拉得好的人,最後都有經費。 但是,很可惜的是:風氣壞了,經費浪費了。 我回國後的經歷表明,在目前,不走後門正常申請經費,會屢遭悶棍。而搞拉幫結派得到後台支持的、科學記錄並不很好的人,卻不難得到支持。 他們走的就是陳良堯和王鴻飛指責的途徑。我們其他很多人能提供例子,證明陳良堯提出的問題,是普遍問題,不是個別問題:回國後,我申請過三次經費,兩次半被拒絕。我的研究背景是發育和神經。國內這兩個領域的專家多數決定刷掉我。我最後成功的半個在專家組不能立項,一般來說這就完了。我們繞開同行專家,到跨專業的項目中,不立項而申請(這個方法,並不是很好推廣)。 走過申請過程,可以看到: 不是專業特長決定經費申請成功與否。有個專業組把我們的題目排前八以外,所以不能立項。如果國內現在有這麼多比我強的梯隊,我其實不用回國。 不是年資高的刷年資低的。支持我的跨專業評審有少數幾個年資比我高,而兩個不支持我的專業組,都比我年輕。所以,問題也不會隨人員老化而很快自然解決。 不是認識人就可以得到支持。支持我的跨專業評審專家,我全部不認識。而兩個涮掉我的專業組,我多數認識,其中還有我沒回國時幫助過的。一個組的間接反饋是說我沒有聯繫他們,不尊重他們。我確實事先事後都沒有聯繫,因為這和我理解的尊重有本質區別。在我看來,不聯繫才是尊重。(迄今我也尚未直接回答他們這個怪罪,姑且用此文間接回答,如果他們中有人看的話)。 不是海歸就比國內培養的更按國際標準。支持我的組裡面,有幾個是國內成長出來的。而不支持我的兩個組,基本都是海歸。評審的和被評審事先聯繫、事後一道吃飯,這樣明顯的利益衝突和違規,不符國際慣例。但在中國卻成了標準,而且奉行這樣標準的多數是海歸。我問過一個從來沒有出過國的老人,他說他們年輕和壯年時不可想象現在這些人背後拉關係的常規。 我說出來,不是講我經費問題,而是通過觀察分析,看到年輕人更難。 和陳良堯談話的副部長,博士學位來自美國西北大學。前幾年,我在那任教過。我那時想,今後還有很多留學生會回國後,也有一些成為掌管事情的人,他們將來是否拒絕被動接受有問題的體制,作很大的努力爭取改善我國科技體制? 國內積極排斥我們的機構不少:官員覺得不好操縱我們,學界權威覺得不好對付我們。除了給我們悶棍,最常見的是冷處理。 只要看到現狀還很有問題,我們就不會停止呼籲改革。只要有支點,我們就要爭取改革,而且不斷努力。 我非常不信二十年後中國科技經費還會用目前的分配機制。一定會有新的體制和機制出現,替代和改造不良體制、機制和方法。 如果我們這一代不能完成,希望下一代、兩代做成:學術的世代更替比人生更替要快。 相信良性機制終將在中國穩固地建立,陰雲終將被驅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