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淺議工業革命為何不青睞中國人
送交者: 萬湖小舟 2010年08月24日11:24:0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淺議工業革命為何不青睞中國人

  萬湖小舟

  讀了紫荊棘鳥先生的文章“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產生自然科學”。我想如果您的文

  章論述“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可能更有意義。因為筆者認為中國古代

  是產生過自然科學的。如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我國南北朝時期數學家、天文學家)關於圓周率的計算,這比歐洲早了一千年;又如楊輝,中國南宋時期 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其代表作“九章算法”,對於高階等差級數的研究,創“垛積術”;在幾何學方面有勾股定理;在計算技術方面有,乘除、分率、合 率、互換、二衰分等等,這些都早於西人。至於中國更早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貢獻如眾所周知的四大發明(火藥,造紙術,印刷術和指南針)等等更應歸於中國古代 的自然科學。

  如果說四大發明只是應用和發現,不屬於自然科學,沒有上升至理論。那麼西方在同時代也沒有什麼深邃的自然科學理論。就是18世紀發生的工業革命,也不是由 於西方先有先進的自然科學理論,才發生了工業革命。恰恰相反所有的現代自然科學的理論都來自於實踐。先有蒸汽機,才有後來的熱力學理論;先有飛機,才有後 來的空氣動力學;先有電燈和電話,才有後來的電磁場理論;...。而這些實踐活動都是由於生產的需要而產生的,如要提高效率,要在競爭中生存,要獲取更大 利潤,等等。

  問題是為什麼這種實踐活動,這種生產的需要,或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近代發生?能不能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一下。按這個觀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可是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又有反作用,又可以阻滯生產力的發展。

  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和農業社會形成的生產關係,可能扼殺了中國人對生產活動中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熱情。1) 小農經濟,豐衣足食,沒有競爭的壓力,沒有對現代機器的需求;2) 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哪有精力搞技術;3) 搞科學技術的人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沒有社會地位,貶為匠人,雕蟲小技者做不了仕大夫。只有會八股文,賦詩弄墨,走科舉之路的人才能作官,才能出人頭 地,耀祖光宗。這樣的生產關係使有聰明才智的人都不重視科學技術。當然工業革命也不會青睞中國人。還有一個可以討論的似乎是4) 中國人聰敏有餘,但認真不足。

  現在我們中國人重視了科學技術。但現有的一些生產關係,或專業人士晉升規定,或對有貢獻者的獎勵提拔的辦法,或對外語盲目的崇拜程度,或經院式的讀書風 氣,或變相科舉之路的高考制度等等,都會抑制我們中國人的創造熱情。我們中國大學培養了很多學生,他/她們中不少人象一顆大樹,根深葉茂,但只吸收養分, 不開花結果。當下一次技術革命到來的時候,我們中國人是貢獻者,是參與者,還是局外旁觀者?我們應改革不合理的一些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基甸恩典:老百姓到底是誰養活的
2009: 為什麼歷史總是站在知識分子一邊?
2008: 恍然大悟,原來廣東南蠻和mahu和我們說
2008: 清華校長自責往學生腦子裡灌屎zz
2006: 展示大學“風範” 北大請起訴《紐約時
2006: 為他人做嫁衣裳--大部分科學家的命運
2005: 誰可稱“國學大師”
2005: 錢鍾書是麻木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