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高人劉實批饒毅】大表侄雖敗猶榮,還想借施一公撈一把
送交者: 羽矢 2011年08月24日14:52:3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高人劉實批饒毅】大表侄雖敗猶榮,還想借施一公撈一把 (100 查看)
發布: 愛玩兒
日期: August 24, 2011 11:41AM

  
【愛玩兒按】該《京華時報》(和其它幾則)報道的讀後感,一是中國記者媒體水平操蛋,二是饒毅矯情小氣扈氣。愛玩兒一直認為大科學家是有孩子般純真心靈的人,饒毅不是,他的心態象老頭,還是個虛頭巴腦的老頭。

大表侄雖敗猶榮,還想借施一公撈一把

大表侄稱“施一公下一輪必定會進”,有何根據?不會又是有關方面向其透露的什麼消息吧?

饒毅談院士增選:施一公下一輪必定會進[
news.sciencenet.cn]

京華時報
8月17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1年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呼聲很高[實批:哪裡出現過呼聲?]的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落選。當天,這名“頂級海歸” [實批:多少錢一斤?]在博客上發布半年前即已準備好的一份聲明[實批:絕對的造假!不信讓FBI檢測。],稱“從今以後不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實批:沒人提他候啥?]。

他如何事先料定自己落選?院士增選制度問題何在?幾經電話溝通,饒毅接受了京華時報記者的郵件採訪。

>>對話人物

饒毅,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曾多次公開批評中國科學界學風浮躁、教授搞關係不搞學術、科研經費分配不合理等問題[實批:他就是浮躁成名,搞關係得學術地位,並被配到不合理科研經費]

希望他們改正錯誤

京華時報:你那篇宣布不再參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博客點擊量已經接近8萬次[實批:大家多是來看笑話滴!],網上對這件事關注度很高,公眾的這種反應你之前想到過嗎?是否會給你造成壓力?

饒毅:我知道科學界會有反應,海外生物學界會有反應[實批:哪裡?],我沒有預料到公眾的反應。不過不造成對我的壓力。

京華時報:你在博客中說,是出於對中國科學院前輩科學家、院士的推崇、敬佩、尊重和感謝,才於年初接受推薦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實批:婊子賣淫的里由都是這樣類似!]。在參選之前,你對增選院士本身怎麼看?這種看法現在有無變化?

饒毅:沒有變化[實批:沒變化?那為何要“退選”?],對於好的科學家,我繼續尊重,無論他們是否是院士。同理,對於不好的,我自然知道,也與他們是否是院士無關。[實批:人家問的是“對增選院士本身怎麼看”,你答對院士怎麼看幹嗎?話都聽不懂,還答神馬!]

京華時報:你對自己落選一事似乎早有預料?你是基於什麼原因做出這種判斷的?

饒毅:我遭打壓、排斥早已不是第一次。以前一些不是院士的,而且可能我幫助過的人,也因為我回國而這麼做過。[實批:哈哈!夠“怨士”!那為何要“被選”院士?]

京華時報:得知你落選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也在媒體上做出回應,對你的落選表示不理解。據了解,施一公也參加了此次院士增選。同樣是從海外歸來的講席教授,你覺得他有希望入選嗎?[實批:人家早就入選了,現在進入下一輪了!]

饒毅:我覺得他下一輪必定會進[實批:有何根據?不會又是有關方面向其透露的什麼消息吧?]。我希望中國科學院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以後[實批:啥事那嚴重?],改正錯誤[實批:中科院認錯了嗎?]。 對於很多還在觀望的海外優秀科學家,這是一個信號。目前,人們誤以為一批海外正教授回國了,其實據我估計,生物學全時回國的正教授不到10人,其中一半在 北大各個院系,中國科學院有幾個所長還未全時到位,其他大學的院長也未全時到位。其中有些人在過渡,有些人在觀望,他們最怕的可能就是國內的關係網。我希望,以個人聲明來扭轉這個具體問題,使其他海外學者能全時回國[實批:還是北大最牛?!]

京華時報:據了解,美國國家科學院每年都會增選院士,改革開放以來,內地有十多名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他們的院士增選流程是怎樣的?和中國有哪些不同?

饒毅:國外的院士增選,你是否被推選,自己是不知道的。中國的院士增選,理論上也是推選和推薦,但個人知道。中國的院士增選有公示這個環節,國外則沒有, 當選的人往往都是結果公布後才知道的。國外對於榮譽的給予,都是秘密操作,這樣做最合理,因為當事人不會參與其中。而我們是應該公開的事情不公開,不用公 開的事情卻公開,自尋煩惱。[實批:中科院說要“三公”選院士,你倒要搞暗箱操作!]

落選無礙研究教學

京華時報:在你發表這篇博客後,有網友支持你的決定,覺得你代表了中國科學界的良心,希望你堅持走自己的路。但也有不贊同的,覺得你不適應中國“國情”,建議你回美國去。對於種種說法,你怎麼看?

饒毅:可能不用宏大敘事。我認為我可以在中國做很好的科學研究,也可以教學。我的目的不是院士,所以,不做院士肯定不影響我做研究和教學[實批:但會影響你的仕途。]

京華時報:2007年回國之前,你已經是美國西北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有自己的實驗室,有充足的科研經費[實批:好像是斷糧了吧?]和優厚的個人待遇[實批:每年多少工資?拿稅表看看!]。你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回國,面對的卻是國內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會不會感到失望,或是後悔當時的選擇?

饒毅:不會。

京華時報:根據教育部的統計,1978年以來,中國有超過130萬人出國留學,其中只有不到30%的人返回中國。作為國內生命科學領域第一位從美國著名[實批:多著名?]大學全職歸來的講席教授[實批:牛嗎?],你對此怎麼看?

饒毅:我仍然認為回國是有意義的。

京華時報:你和施一公的回歸,曾在海內外華人生物學界反響強烈。甚至有人認為,你們的選擇可以與上世紀50年代歸國的錢學森、郭永懷比肩。你覺得此次落選風波,是否會挫傷海外華人科學家回歸的決心?

饒毅:我覺得這樣比喻不對[實批:你也認為不對了?]。我希望通過我的行為,扭轉觀望的海外華人科學家的回國決心。

京華時報:在你看來,與國外相比,中國學界不能網聚人才的根源在哪?

饒毅:人員間矛盾多於國外。

京華時報:你回國後出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並率先推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方向是什麼?有什麼難點?接下來還有什麼打算?

饒毅:我基本不談自己做的改革。因為這是正在進行的工作,無需和外界討論[實批:不讓監督?由你胡來?],自己扎紮實實做就是。對外界談的,都是需要在外界推動的事情。學院內部的事情,一般來說無需這麼做。

解決不了絕不發言

京華時報:在學界,你是享有國際聲譽[實批:牛皮吹得,別炸了!]的神經生物學家,但公眾知道你更多是因為你大膽、犀利[實批:傻大膽、偽犀利!]的言論。在宣布不再參選院士之前兩天,你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改變科學界浮躁的一個步驟——回國博士後從助理教授做起》),呼籲“在對科學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況下,降低職稱”。這是出於什麼考慮?不怕得罪同行麼?

饒毅:要改革,就不能怕得罪人。生物學界,直接從博士後變成正教授的現象,是很多人公認的問題,不能不解決。有位搞數學的研究員告訴我,中國科學院數學所的要求比這高很多。所以就是對於其他學科來說,生物學繼續給予高職稱也是不公平的。

京華時報:聽說你的批評有這樣一個原則,就是“自己能給出解決方案才會說”,為什麼對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

饒毅:如果我都不知道怎麼解決,如何批評別人?比如鐵路的問題,我不僅不是專家,也想不出來怎麼解決,我絕對不發言。[實批:你懂轉基糧的各種問題?你的胡挺盲轉熊文是不是太可悲?]

更多閱讀
何祚庥:
院士評選看對國貢獻 施一公未必能當選[實批:狗熊所見也略同!方舟子早就說過施一公人品比他還差。]

饒毅專訪:
文化問題大於院士制度本身[實批:語文不及格的人就不要談文化了。怎麼?你還想再搞一場文化大革命不成?]

饒毅專訪:
不要院士榮譽對我個人影響不大[實批:自慰吧!]

饒毅受訪談院士落選:有人對我們回來感到不安 [實批:江湖不好?]

出處:劉實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2dtsx.html

附:
饒毅的學術職稱問題by babyfat
http://www.2250s.com/read.php?2-12679-12679

【肖傳國教授博文】饒毅: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http://www.2250s.com/read.php?37-12579-12579

【肖傳國教授網言】善惡終有報,只爭早與遲。給大夥簡報一下方舟子饒毅等案
http://www.2250s.com/read.php?37-4161-4161

【高人劉實說饒毅】嘿!大表侄夫婦相貌出眾還有豪宅竟沒當上院士
http://www.2250s.com/read.php?37-12479-12479

【劉實饒毅方舟子】劉實來信了,愛玩兒的心放下了一半
http://www.2250s.com/read.php?37-12549-12549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警惕以“打假”為名的“造假”
2010: 淺議工業革命為何不青睞中國人
2009: 基甸恩典:老百姓到底是誰養活的
2009: 為什麼歷史總是站在知識分子一邊?
2008: 恍然大悟,原來廣東南蠻和mahu和我們說
2008: 清華校長自責往學生腦子裡灌屎zz
2006: 展示大學“風範” 北大請起訴《紐約時
2006: 為他人做嫁衣裳--大部分科學家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