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適的命運看饒毅的海歸與院士落選
饒毅是誰?很多生物學圈外人士並不清楚。山哥屬於圈內人,當然比較了解。饒毅系江西人,62年出生,曾就讀江西醫學院和上海一醫,85年赴美攻讀神經生物學。94年起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作助理教授,2004年起在西北大學作正教授,講座教授。十年前便開始兼職海歸,2007年起全職海歸,任北大生物學院院長,據說放棄了美國國籍。饒毅年歲雖不高,卻是神經分子生物學的第一輩開拓者,成績也很好,“自然”,“科學”和“細胞”三大著名頂級科學刊物都發過論文。
饒毅這樣在美國頗有根基的學人為何要海歸?生物學圈內其實他這樣的海歸也不是一個兩個。大家眾口一詞,回國可作更大的事業。什麼是大事業?在以成敗論英雄的科技界,或許可以分三個階梯:若貝爾獎,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院士。如果誰在中國本土拿到第一個科學若貝爾獎,中國當局必定會給他(她)造金像!至於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從中國最近20年當選的幾位水平來看,比饒毅等人不是只差了一點點。至於中科院院士,大家都知道只是美國二流大學副教授的標準,饒毅等人早就高出一頭了。
可是事情就這麼有趣。今年中科院院士增選,饒毅第一輪便落選了。看來被他瞧不起的那些人用投票回敬他了。就這麼簡單。饒毅本人心有不甘,發了一個博客申明,說是早就料到如此,決定永不參選中科院院士了。如是,饒毅院士落選便成了中國科技界和海歸海不歸們的重要新聞!
其實如果把饒毅等人的海歸目標完全量化為三頂帽子還是有失偏頗。中國科學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差距是事實,中國科技界的遊戲規則有待改進也是事實。高質量的海歸無疑可以幫助把二者一同提高。饒毅們急於為中國科技制度改革發表意見完全正常,可是這次是雞蛋碰石頭了。舊勢力太強大了。倘若饒毅真的能夠堅持抵制百病叢生的中國院士制度,而且有更多中青年俊秀參與,中科院院士水平不高,權利地位待遇過高的弊端就真的有可能改變。可惜大家還看不到這個希望。
100年前胡適就留美了。1917年海歸,還沒拿到博士學位便做了北大教授,還成了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和五四運動的主要領袖之一。胡適最著名的口號是“全盤西化”和“少談點主義,多研究些問題”。他對西方經濟大蕭條也很灰心,抗戰初期對中國前途很沒有信心,差不多屬於“低調俱樂部”成員。可是關鍵時期他沒有跟汪精衛走,而且戰後國共內戰時堅定地站在反共的立場不動搖,成了20世紀後半中國右翼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精神偶像,在八十年代以後的中國知識界重新聲望鵲起。
可是胡適畢竟是失敗了。他儘管對中國社會產生過廣泛影響,可是他的不少論點並沒有站住腳。毛澤東當年只是胡適瞧不起的一名北大旁聽生,可是毛澤東成功了。回首20世紀中國思想史,胡適的思想與毛澤東思想的地位相比,根本不成比例。
在山哥看來,饒毅在本質上與胡適的類似。饒毅與中科院院士團鬥法,或許和胡適與毛澤東的爭鬥相比,會輸得更慘。(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