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個系列是想寫詳細一點的,可是領導發話了,說我的廢話太多,只好趕結題。剛好趁着今天在多倫多開會,吃完晚飯以後一個人在賓館,加上酒精的作用,趕緊寫出來,要不,等到酒精作用結束,就不敢寫了。
通過這次女兒的大學申請,我們有一些經驗和教訓,今天寫出來,都是我們自己的經驗教訓總結,也是我們摸着石頭過河琢磨出來的,對每個人不一定通用,大家當做飯後的笑料吧。儘管知道對大家不一定有用,我還是想寫出來,因為我們走了不少的彎路,我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汲取我們的一點點的教訓,在以後孩子們的大學申請中能夠做得好一些。
我們這些從國內考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人,沒有一個不重視成績的作用。可是,在美國的大學申請中,成績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像國內的高考,如果過分強調成績,結果就可能不會太好。這是第一個誤區。第二個誤區是,大家都認為亞裔的男孩子在申請藤校的時候受到歧視,我覺得這個也是一個誤區。就我們所知,和我們孩子同一個初中和高中畢業的一家華裔,就有兩個兒子都去了哈佛的範例,所以我覺得亞裔男孩子之所以貌似受到歧視,還是綜合成績不是很好的表現。第三個誤區是,很多人以為成績好就一定有獎學金,其實,大多數學校的獎學金和成績沒有關係,獎學金的數額主要決定於家庭收入。不過這個方面有特例。一是,也有很少的學校提供獎學金,或者是收很低的學費,這個大家可以去網上搜素,其中我要特別推薦的就是Cooper Union(當然也和我家女兒上這個學校有關係啦),現在還是學費全免(也就是另外意義上的全獎,並且和家庭收入無關)。另外一個是,也有和成績和能力相關的獎學金,不過數量不多,一般的學校都有一些數額。除了學校的獎學金,學校外的也有幾個,其中大概最為有名的就是Intel大獎,其第一名就有10萬美金獎金,不過每年一般全美只有一個名額,比較困難。
回到美國的大學申請。到底什麼樣的情況才有很好的錄取可能,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個人覺得主要的就是綜合成績,而不是單科的能力,總結起來,可以簡單地以三加一來表示。三表示成績、課外活動和推薦信,一則是自己申請的故事。如果能夠在三個方面都好,並且還有好的故事,我覺得就應該能夠申請上很好的學校。
先說成績。成績在美國主要指兩個方面,一個就是 GPA,另一個就是SAT考試。我們這些從考試的槍林彈雨中衝出來的人,大概是最重視成績的一伙人。我們家的孩子因為在國內上了五年的普通公立學校,英語基本上還給了老師,回到美國之後,壓力很大。她們回國的第一年,我一個人在中國,平時有時間的時候,總是看着她們學校的網上成績報表。我們家領導說,哪一年,基本上我打電話回美國的時候,都是要訓斥孩子的,為什麼作業忘交了,沒有考滿分啊,等等,很是緊張。因為起點低,女兒而且還跳了一級(領導的英明決定,這個以後再說),所以英語受到很大的壓力。英語不好,其他的課程也好不到哪裡。女兒的英語,第一年九年級是ELD,第二年就是普通的英語,第三年(11年級)就上AP課,雖然最後AP課在學校只有B,但是AP統考得到了五分,還算不錯。其他的課程也基本相似,到了11年級,她選了5門AP課,壓力非常之大,其中還生了一場不明不白的病,拖延了近兩個月,花了保險公司4萬多,所以成績也因此受到了一些影響,最後三年下來,出現了好幾個B(基本都是 AP課上出現的),GPA不是很好,很是讓我擔心。SAT方面,更是讓我們操心,前前後後給她上了三個地方的補習班(Kaplan,IvyMax和 Elite),考了三次,都是在2200和2300分之間徘徊,真是浪費了老爸我的草票。綜合看來,比起很多亞裔的孩子,女兒的成績並不是很好,讓我們一開始很擔心。後來,我認真地看了美國排名前10的學校的錄取情況,發現居然有很多GPA4.0(unweighted)和SAT2400的人被拒絕。這個現象讓我想了很久,最後終於明白,可能美國的大學錄取決策,成績並不是唯一的標準。明白了這個道理,忽然就覺得哪種無形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其次是課外活動。我覺得課外活動大概要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才藝和能力的,一個是公益性的,還有一個是和未來自己專業相關的活動。才藝和能力方面,我想各位亞裔的同志們應該很明白,什麼吹拉彈跳,辯論表演,各盡其才,大家應該都不錯。我們女兒主要的表現大概就是鋼琴和繪畫了,這些也給她未來的推薦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公益活動方面基本沒有太突出的,我們沒有很好的辦法,基本就是去圖書館幫幫忙,到老人院給老人服務一下等,沒有什麼可以大書特書的。第三個方面是和專業相關的活動。因為女兒最後同意在建築和土木方面發展,老爸我也有一些關係,所以在暑假的時候把她送到汶川地震重建現場,然後再把她送到國內的研究所實習,經過這麼一折騰,至少在簡歷上看起來還是很有內容的。
再次就是推薦信了。我家領導一直說,推薦信最重要,說我們家女兒能夠上學,主要是幾位老師的推薦信寫得極好。我到是比較理性,我覺得推薦信基本上和成績和課外活動差不多同樣重要。我們家女兒有一個不錯的性格,喜歡和別人交往,弟弟經常說,姐姐就是“teacher's pet”,這也從一個方面表現女兒在為人方面還是得到了她老爸的真傳(喝多了,自我吹噓一下哈)。一般的情況是,家長是看不到老師的推薦信的。我們能夠看到,主要是Cooper Union需要紙質推薦信,我們也因此看到了幾位老師的推薦信。實話說,我看了信以後,覺得那基本就不是我女兒。那傢伙說的,內容非常具體(很多內容我們以前是不知道的),而且形容詞無極不用,恨不得說,她是空前絕後的最典型代表。老師們每封信都是單獨簽字,而且還附上自己的名片。她的鋼琴老師(我們附近社區學院的鋼琴老師)在給Stanford的推薦信中明確說,她以前只給你們推薦兩個,都上了,這次是第三次,你們一定要收,因為如此如此,很有一點“威脅”的味道。不過,這封信後來沒有用上,告訴老師後,老師自己都覺得很可惜了。所以,是否能夠拿到很好的推薦信(我家領導說,特別是Counselor的好推薦信)非常重要,值得大家重視。
最後一個是好的故事。因為我們家動盪的變化,所以女兒的申請故事好說。別人的情況最多是只從中國到美國,而我們家是從美國到中國,在中國上一般的公立學校,然後再回美國;其次,我們的專業也比較明確,而且課外的一些活動都和專業聯繫起來;最後,女兒的經歷也表明,她能夠在極富挑戰的環境下,迅速成長,這對未來的人生還是有好處的。這樣的三點一說,一個很有故事的申請書就可以完成了。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真實的內容可能比漂亮的內容要更好。在回答為什麼要申請Cooper Union的時候,我家王姑娘就直接說,兩個原因的一個就是因為Cooper Union是免學費的,而我們家基本無法申請到獎學金,所以這是一個兼顧專業和家庭經濟條件的最優選擇。很直白,很坦誠,當時這樣的說辭基本要被我否決了,不過最後我還是採取了女兒的意見。
這樣,三加一都準備完畢,剩下的就需要將其送到要申請的學校即可。我們在加州,女兒的學校的前百分之幾的學生都能夠保證被UC系統的某一個大學錄取,而且UC系統的幾個學校只要一份申請,所以我們有了UC的墊底,接着的重點是申請幾所比較好的私立大學。最後,綜合平衡,選擇了Cooper Union作為Early Decision的學校,其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因素。倒不是說她老爸我一定付不起那10多萬的學費,能省的地方幹嘛要去浪費呢?反正她還要去讀研究生的,本科只要不是很差的學校就可以了。
就這樣,胡亂地跌打滾爬之中,把女兒申請大學的問題比較早地搞定,也省了我們不少的心思,同時也是一份很好的經歷,記錄下來,給自己,給他人,做一個參考吧。祝各位申請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