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似乎不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宗師
和朋友聊天,常常談到當地老外給人感覺比較淡定,自己非常知道自己的位置,該是自己的自然會去爭取,不該是自己的也不會去勉強,比較豁達,拿得起放得下,人格給人感覺比較完整。但中國人總體上給人感覺不是太知道自己的位置,不太知道哪些是自己應該得的,哪些是可以放下的,輸不起,不是很有安全感,人格、心理上不太完整。為什麼會這樣呢?可能還是要從文化上找到根本的原因。
Tom Hanks在一個Interview里,曾深情地談及他飾演的Forest Gump這個角色,他說Forest Gump雖是個弱智,但他遵循他能理解的一些非常基本的基督教義,他也一樣能有一個完整、豐富、成功的一生,甚至比一般的人還要完整、豐富、成功。我剛到北美留學的時候,朋友告訴我她有兩本當時國內最熱的書,一本叫“白鹿原”,另一本叫“廢都”,我就馬上找她要,她說只給你一天時間,我就真的在一天時間內把這兩本書都看完了。陳忠實在“白鹿原”里塑造了這麼個角色,他自小叛逆,不愛讀書卻愛和地主的小老婆睡覺,然後就上山當土匪頭,到處打家劫舍,直到快解放了的時候才受了招安。回來當百姓就遇到了朱先生,朱先生是個儒學大家,就教導他研讀儒學,重新做人。結果這個一輩子當土匪的主,一學就學進去了,不僅學進去,而且覺悟了,轉化為行動了,從一個一身匪氣的人,逐漸轉變成了一個有修養、有道德、真正的頂天立地的正人君子。雖然他最終為小人所陷害,但正如孔子云:朝聞道,夕可死也。人總是要死的,老死也好,被小人整死也罷,都是死,但他死的時候已然覺悟了,死了也值了。
所以入世的大乘的文化,不論是儒、是道、是禪、是基督,她自己經數千年億萬人的實踐、演變,一定是一個相當有效、穩定、完備、自恰的文化體系,都是能夠渡人到達做人的彼岸的。但如果這個體系是被人為的硬性的裁剪過的,她就可能成為有缺陷的,不完備、不自恰的殘缺的文化體系,那她造就出來的人,人格、心理上就可能不太完整。
中國歷代統治者,自漢起就利用儒學為其統治服務,總是不斷的對儒學做對其有利的裁剪、解釋,將對其不利的言論刪除,加入私貨,官方的儒學和原教旨的儒學大相徑庭,而人們只能接受其官方的儒學版本,和西方中世紀時人們只能接受神父解釋的基督教義一樣。文化的健康發展有一個重要的核心力量,就是獨立的文化專家,高級文化知識分子集團。一般人既沒空也沒有能力將文化、歷史從開始到現在,原汁原味的研習一番,這隻有專家能這麼做。這些獨立的文化專家的作用十分重要,正是他們繼承了地道、全部的文化,由他們對整個社會大眾進行文化教育,並引領文化的發展。但中國歷代統治者一直設法收買、打擊、摧殘這個獨立知識分子精英團體,逐漸使他們失去獨立性,不再繼承、傳授、發展原汁原味的文化,而是與統治者合作,去接受、傳播統治者裁剪過的官方文化版本。獨立知識分子精英團體的喪失,是中國文化最大的損失。正是人們只能接受殘缺的官方文化體系,而又沒有有良心的、獨立的真正繼承原汁原味的文化體系的文化精英站出來給人們提供另外一個選擇,造就了人們人格、心理上的不完整。
所以,如果要想使人們自信、自強、人格、心理完整、知道自己的位置,讓人們安居樂業,除了經濟、政治,根本上還是要從文化上入手,首先統治者要學會放手,要讓文化精英們獨立,讓他們繼承、傳播原汁原味、完備、自恰的文化體系。只是,這一天在中國會很快來到嗎?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