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文教學與文化內涵 |
送交者: 博雅學會 2012年08月30日07:50:4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海外中文教學與文化內涵 一 母語和文化——知道我們是誰 有個有趣的現象,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就是在我們漢語的語彙中,表示倫理關係及輩分的名詞非常詳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姨父姨母,姑夫姑母,伯父伯母,叔叔嬸媽,岳父岳母,大伯小叔、妯娌連襟、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長幼尊卑遠近親疏的關係是非常清楚的。但在英語中,一個uncle就包括了所有的男性上一輩,一個aunt就包括了所有的女性上一輩,人物關係很難從稱呼上區別開。這種語彙特點是中華文明的倫理秩序使然。 我在課堂上曾與我中學班的學生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是加拿大人? 有兩種回答比較典型。一位男生說:我在加拿大出生和長大,但我從小就知道我是中國人。因為我長着黑眼睛、黃皮膚,因為我在家裡說的話以及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是中國的。即使在學校生活中,如何讀書學習,如何待人處世,也主要是父母教導的中國人的方式。回到香港,或到中國大陸旅行,在那裡的人群中,我一點陌生的感覺都沒有,我和他們是天然一樣的。至於我說的英文,受的西方教育,住的地方在加拿大,這些都是外在的東西,不會改變我是中國人的現實。我是住在加拿大的中國人。(這個男生課餘堅持學習中國的書法、武術,對中國的歷史哲學也很有興趣,是個比較鮮明的例子。) 一位女生說:我很小就來到加拿大,在這裡成長,在這裡受教育,也非常喜歡這裡寬鬆平靜的生活。每次回香港去看親戚朋友,也覺得很親切,但無論是那裡豐富的物質文化還是擁擠緊張的生活空間,都讓我無法產生歸屬感。那裡有眾多的親眷,濃厚的親情,但我只是親戚,是客人,我想我應該既是加拿大人也是中國人。我也知道,我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與本地其它族裔迥然不同,我們永遠不可能變成他們,無論是好是壞,我們都有永遠不變的黃色的臉。 這一部分年輕人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們對自己族裔文化之根的認同,也可以看作本地提倡多元文化的一個成果。我們面對這樣的學生,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祖先歷史,接受他們的根文化,對他們今後的自我認知,自信心的養成是有好處的。我們教中文,就應該把中華文化經過幾千年真正濃縮的精華教給學生,我們不單單是在教孩子一種語言,而是在讓孩子通過學習母語,學習一種博大精深、充滿智慧和生命力的文化,使孩子受到和語言相應的文化薰陶,對中華文化有認同感,並以身為中國人為榮。人們使用一種語言,尤其是母語,也就是為一種歷史文化所占有。所謂海外中國人的歸屬感,就是這種由語言生發出來的深層次的歷史文化的歸屬感吧。 二 教書和育人——為了更好的生活 身在異國他鄉,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祖國的歷史文化,怎麼能與別人理論多元文化,又怎麼指望別人看得起你呢?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們需要保持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特色。對自身的歷史文化有相當了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才能有更好的機會,更美好的生活。 中華文明是以人為本的文化思想體系。道德修養追求仁義禮智信,君子風度看重溫良恭儉讓,有“知白守黑,知強守弱,上善若水,厚積薄發”的大智慧,所以中華文明最具親和力、人情味和包容性。傳統文化能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如何安放自己的身心,如何與他人打交道。 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歷史上在周邊國家也有巨大的影響。例如韓國目前仍保留着200多所鄉校,作為向青少年進行人性教育的現場教室,每年寒暑假時向學生開放。韓國幼兒的禮儀教育——尊老愛幼、尊師敬長等各種禮儀,就是過去中國人自幼要接受的童蒙教育:“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涓潔、讀書寫字、雜細事宜。” 韓國孩子的作人教育——“父母有命,俯首敬聽;愛民如子,為國盡忠;一杯之水,必分而飲;行必正直,言則信實”就是中國儒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八德教育。注重培養孩子講究孝道,正直作人,團結合作,為國奉獻,這些基礎人性教育的做法,為孩子將來作人奠定了基礎。 相較於韓國的孩子,中國的下一代,缺失的就是這種曾在中華大地上推行了兩千多年的人性教育。傳統教育中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東西,應該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不能愧對祖先、愧對這顆中國心。我們在教書的同時,也要潛心育人,點點滴滴讓孩子們學習一些中國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的知識,受到傳統美德的薰陶,以利於百年樹人。不學中華文化的香蕉人與父母的思維差別很大,長大了很難了解東方父母的苦心。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認同與歸屬感在成年後也會有問題。你是香蕉人,所有的人看到的都是你永遠不變黃色的臉,如果你的行為舉止與人們熟知的黃種人的想法做法完全不同,可能周圍和你自己都會產生一種奇怪的感覺,造成內外的不協調,會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為了更好的生活,每個人都需要母語的文化滋養。 三 教學實踐——海外實際操作 1家庭影響: 一位母親認為:在學校 ,我的孩子們接受西方教育;在家裡,我還是堅持着教給他們東方的思想。該講的道理故事照樣要講,該遵守的規則禮儀還是照樣要做。我們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時,為什麼要放棄中國式教育呢?揚其長,避其短,取精華,棄糟粕,不好嗎? 一位來自台灣的朋友說起:她出生在溫哥華的兒子小時候不喜歡學中文,覺得太難。多次問媽媽:為什麼別人周末可以盡情去玩,而自己卻要上中文課?讀書做作業都很不情願。但當家裡人幾次帶他到中國去旅行,看到中國的壯美河山、接觸到大江南北不同城市的人群,他就再也沒有疑問,把說中文學中文看作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因為他找到了自己——我是中國人,中文天生就是我的語言。所以讓孩子參加暑期的尋根活動,到祖國去走一走、看一看,也是學中文良好的誘因與契機。 學中文很大程度上是對孩子和父母意志的挑戰,幾年如一日風雨無阻的接送上學,是父母很大的付出。一個初冬的周末下起了大雪,我的班級學生幾乎都按時來上課了。下課時,我鄭重其事地對學生說:“請向你們的父母轉告我對他們的敬意,因為他們對中文學習這樣重視,不辭勞苦;請你們一定要謝謝你們的爸媽,因為他們對孩子的中文學習這樣認真,永不言棄!” 我的一位朋友告訴我說:“我們的孩子每周在學校只上2小時課,而每天我都要花半小時陪他們學習、練習中文,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學習的質量和興趣。”孩子學好中文的第一重要因素應該是家長的信念與支持。我們在教學中也發現,凡是中文讀得好的,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都是父母在家裡做了辛勤的工作。很多孩子很小時,媽媽就教他們讀唐詩,學識字了。家庭的輔助,不僅提高了中文聽說水平,同時也增進了學習中文的熱情,保證了學習的質量。共同學習母語的親子關係,也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2 課堂學習: 中文學校里每周上課2小時,要教好一門語言,的確不是容易的事。但我們的老師知其不可而奮力為之,在家長的配合以及學生的努力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我們學校的幼兒班裡,一位老師教剛入學的學生唱兒歌,學成語,背古詩。激發了孩子學習的興趣,3、4歲的孩子可以學會“一毛不拔”“人山人海”的成語,會背“窗前明月光”“春眠不覺曉”的優美古詩,會載歌載舞的唱“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孩子學的很開心,家長很滿意,老師當然也很有成就感。 我在幾間中文學校所教的年級多是高年級的。在日常教學中,我嘗試給他們傳遞一定密度的文化信息。他們年齡集中在12-20歲,基本是中學生的年齡段,個別已經是大學生了,相對來說知識面與接受能力都有較高水平。雖然學中文的時間有長短,讀寫能力有差異,但他們現階段知識吸收能力最強,最有可塑性,最有強烈的求知慾,在中文的學習中,了解一些民族傳統文化中有價值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有必要的。 我根據學生的程度和興趣,給學生們補充一些古文,如教小學高年級班讀《弟子規》,了解傳統文化中對孩子基本的進退禮儀要求;讀《三字經》,了解中國人基本的倫理道德“三綱五常”,也大致知道中國的歷史脈絡進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些句子朗朗上口,淺顯易懂,潛移默化,成就學生的品德修養。在中學班,由於我們所用《高中華文》教材內容比較單薄,我就配合教材編選了許多古典名篇,如《論語66則》,莊子《逍遙遊》片段,《韓詩外傳 高山流水》選讀等,把學生的目光直接引到古典文化的精華所在,讓他們各憑才具,各見所見,各得所得,學生們閱讀欣賞,品評讚嘆,興味盎然。 每到期末有靈活安排的時間,我就編選古詩文名篇,大家一起來欣賞、誦讀,還進行當堂背誦比賽。人不是天生就有高雅興趣、高尚情操的,這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教育、陶冶訓練,課堂學習是一個最重要的渠道,這是一種自覺學習,學生也會自然產生求知慾,並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滿足這個的願望。當然家庭學習、社會學習都不可忽視,所有孩子受教育的過程都是綜合性的。我們要共同努力,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海外漂泊的華人們的精神家園。人的心靈涵育於傳統之中,離開了傳統,人的心靈必然趨向於乾癟、空洞。對一個人來說,可以沒有成功,卻不能沒有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把中華文化智慧的種子帶到天涯海角,撒到我們每個學生的心田裡,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中華文化之樹萬古長青。
楊新文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學術詐騙犯中國黃禹錫給路甬祥院長的懺 | |
2011: | RY是那種典型的沾不到便宜就覺得吃大虧 | |
2010: | 紫荊棘鳥:詩歌隨筆點滴 | |
2010: | 我給紫衣講個故事 | |
2009: | 基甸恩典:評歐陽的“什麼是無神論和自 | |
2009: | 再談章燕事件 | |
2008: | 原來熊蕾是太子黨啊,怪不得方濫貨緊抱 | |
2008: | 申時行:(社論)評奧運金牌在中國各族中 | |